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德育功能及完善途径

浅析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德育功能及完善途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13 02:33:47
浅析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德育功能及完善途径
时间:2023-02-13 02:33:47     小编:陈雷霆

一、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发展过程及德育功能

志愿者(英语Volunteers)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被称为志愿者的人在服务社会及他人的时候,不追求任何的经济回报。纵观我国的青年志愿工作的发展历史,总的来说是经历了从雏形到初具规模的发展过程。1993年,在共青团中共中央的号召下,中国青年志愿者开始行动;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深入开展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思想首次被完整提出;在微笑北京、志愿奥运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誓师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相关讲话,他将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定义为我们党领导的共青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工作领域、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进一步明确了青年志愿者的内涵。

近年来,高校逐渐将志愿服务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志愿者的队伍,农村扶贫、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备受关注的热点领域也培养出了一些重要项目。围绕这些项目展开的一系列活动,能够适应青少年独立自主的参与意识,较好的组织协调了广大大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投入到祖国的经济文化建设当中,充分调动了青年学生的奋斗动力,同时也给很多青年学生提供了步入社会之前的锻炼平台,符合高校共青团在实践中育人的根本目的,成为了新时期青年的主要工作内容。

二、现阶段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存在几方面的问题

1.高校的青年学生,参与积极但坚持不够。一些学生满怀着浪漫的英雄主义情怀,热情高涨的投身志愿者服务当中,但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导致结果竟不如人意,满腔的热血付诸东流,失望,然后热情消退,最终放弃行动。然而,志愿者事业是一项慢工出细活的项目,短暂的亢奋是很难做出满意的结果的。

2.活动内容单一,涉及面狭窄,志愿者的权利得不到相应的保障,服务体系漏洞较多,导致志愿者投入热情不够,成效不高。

3.由于种种原因,志愿者服务获得多是流于形式,服务的效果并不明显,志愿者参加的志愿活动发挥空间不大。

4.活动资金匮乏,不能及时支持活动的有效开展。志愿者活动不能按期开展的最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必要的资金,没钱很多项目就开展不了。

5.缺乏专业的教育培训机制,导致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受到限制。

6.社会各界对志愿者的认识不够,志愿者的工作得不到相应的支持和理解。

三、健全载体建设,努力开拓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1.采取志愿者注册制度,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将志愿者注册工作进行规范,梳理清楚志愿者、服务对象以及活动项目之间的各种关系,实现各个项目之间的合理接洽,做到不浪费任何资源,并且能够不断地调整志愿者的动员手段,鼓励和邀请更多的高素质人员加入志愿者队伍,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志愿者服务队伍。

2.重点关注受助群众的实际需求,全面建设志愿服务的各个项目。将青年志愿者的社区发展计划进行深入,慢慢地铺设较为全面的志愿者服务网络,努力动员青少年加入志愿者服务当中。在助老、助残等方面,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作用,动员广大青少年志愿者走进敬老院或者福利院,给需要帮助的对象开展重点的专项帮扶活动;号召大学生积极响应西部计划,科技文化三下乡以及青年志愿者红丝带等各具特色的活动也应该合理开展。

3.规范管理制度。青年志愿者加入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种服务,必须有稳定的保障才能确保他们顺利开展各种活动,因此,有效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首先,制定合理的制度,明确青少年志愿者的定义、准入条件、权利与义务,注册程序,管理以及各种表彰制度等等,规范管理的各个环节,保证高校青少年志愿者的每个环节都有迹可循;其次,根据青少年志愿者的实际表现以及服务质量,对他们进行合理的表彰激励,确保他们享受合理的权利,比如,将志愿者服务纳入道德范围,将服务者的服务与入党考评等项目挂钩,使志愿者活动得到有效的管理,确保青少年的志愿服务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并且产生实质的效用。

4.建立长效持续的机制。志愿服务并非是一个短暂的念头,而是将奉献精神贯穿于高校生活的每一点每一滴当中。因此,必须建立一个持久有效的工作管理机制,引导投入志愿者队伍的青年学生们将志愿服务修炼为长期自觉的行为。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利用大学生这个知识结构相对较为先进的群体宣传志愿者服务工作,比如利用网络或者媒体报道志愿者的招募、登记、宣传以及咨询投诉等相关的活动,通过公共曝光等手段来优化高校的青年志愿者工作;还有,将志愿服务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广大的大学生在服务人民的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素养。

5.采取各种手段,加大社会对志愿服务的物质投入。物质是改进社会服务的基础,因此,必须立足于实际,积极通过各种渠道争取社会的力量,筹措更多的经费。从目前的实际来看,志愿者的活动经费主要是学校拨款,但是经济压力较大,很难照顾全面。高校志愿者应该组织起来,博采众长,开拓思路,积极采取各种资源筹措活动经费。比如,随着服务者服务的范围越来越高,质量也在逐渐提高,因此,针对一些维修、材料投入等并不能完全算入义务的项目可以酌情支付一些费用,用以做活动长期维持的保障;或者,按照正常的程序,建立志愿者基金,一方面可以争取学校的专项拨款,另外一方面可以向整个社会进行募捐,接受社会上的捐赠。基金逐渐充裕的情况之下,可以适当地建立一些激励制度,鼓励大学生志愿者更好的提高服务质量,进而推动大学志愿活动的深入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