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汉语称谓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称谓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17 02:31:59
汉语称谓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时间:2022-10-17 02:31:59     小编:

汉语称谓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称谓词语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汉语称谓系统的划分略有不同。崔希亮先生(1996)从称谓词语的交际功能上,对汉语的称谓词语做了细致地划分,分为九个层次,分别是:代词称谓、亲属称谓、社交称谓、关系称谓、职衔称谓、谦敬称谓、姓名称谓、亲昵称谓、戏谑称谓。(这九个方面在层次上实际是不平行的,在内容上存在部分的包含关系。)李明洁(1997)从广义的功能概念上分析了称谓词语的下位类型:

定位功能:职业称谓、职务称谓、本名称、亲属称谓、泛交往称谓。

表情功能:平称、尊称、蔑称、昵称。

定性功能:正式称呼、非正式称呼。

正如崔希亮所说,汉语称谓系统的细分,有助于本族语者和来自不同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适当得体地选择和使用称谓词语。

一、汉语称谓词语的特点

受传统文化与伦理的影响,汉语普通话的称谓区分与国外其他语言中的称谓词语相比,呈现出更加细致、周密的特点。

1.汉语亲属称谓词语系统庞杂、名目繁细。 汉语亲属称谓词的另一大特点是在汉语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中称谓词语更加错综复杂。同一种亲属关系,在普通话与各地方言之间,各地方言相互之间,所用名称大相径庭。如同样是称呼“父亲”,普通话称“父亲”或“爸爸”,河南平舆称“大(读阳平)”或者“大爷”、“大(读阳平)大”,福建大田称“大兄”,广东从化等地称“阿叔”等;而在汉语普通话中,“大爷”、“兄”、“阿叔”等都另有所指。

2.职官(职务)称谓发达。

在汉语的社会称谓领域,职官(职务)称谓发达。就职务职称名称来看,所有的职务名称都可用来称呼。如中国人要在称呼中尊重人,就常把对方当作“官”来称呼,甚至出现了亲属之间官称化的现象,如在中国古代,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老爷”等。汉语称谓中此类词语的数量丰盈与使用的普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民族文化中崇尚“权威”的传统以及职官文化的成熟。

近现代社会以来,中国的职官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但职官文化仍具有广泛的影响,职官称谓的使用仍十分普遍。除了政府机关、公务活动等必须使用职官称谓外,在商贸活动,甚至是日常生活中,对担任一定职务的人,人们仍然习惯称呼对方的职官称谓以示尊敬。

二、汉语称谓词语的泛化

实际上,汉语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的界限并不很分明。如在同事或同学之间,汉族人要表现得亲近一些时,往往使用“大叔”、“大爷”等亲属称谓,而不像西方人用名字来称呼。现实生活中汉语称谓词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将大量的原系亲缘关系的称谓转借挪移为一般的交际称谓。用亲属称谓词语称呼非亲属成员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十分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亲属称谓的“泛化”。

亲属称谓在汉语交际中常常扩大到亲属之外的社交场合,用于称呼熟人、朋友、邻居等会与自己产生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甚至用于与陌生人打招呼:大伯、大爷、大嫂、大姐、大哥等;还可泛化衍生出一批社会称谓词语:打工妹、空姐、的哥、军嫂等,成为创造新词语的一种方式。

目前身份类的称谓词也有泛化的趋势,用于社会通称。解放初期,“师傅”一词由工业企业称谓向社会人际称谓迅速扩展,其语义不断发生变化,表现为一个逐步泛化的过程。社交称谓中的“先生”、“小姐”、“老师”一些词的使用频率很高。但是这些称谓词语在泛化和被使用的过程中,都还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条件和适用对象的限制。如果不考虑限制条件,这些称谓词在交际中的泛化就不能顺利进行。如重庆方言中,“老师”已泛化为社会通用称谓,可以用于非正式社会交往中的各个方面,如服务员称呼顾客、与陌生人打招呼,等等,但是如果用到正式场合,则可能会被认作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另外,把方言中的“老师”称谓扩展到汉语普通话中,也失去了“老师”在方言中的原有意味。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称谓词语

汉语称谓系统本身的庞杂和称谓词语的发展变化,使得汉语学习者感到困惑,并且很难在交际中适当得体地运用。因此,我们认为称谓词语的教学应贯穿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始终。当然,汉语称谓词本身的复杂性和汉语学习者水平的局限决定了我们在具体教授的过程中,要有所取舍,要依照交际的原则,考虑实际的需要和教学对象。

姚亚平(1995)把“称谓”、“名称”和“称呼”分别定位为称谓的语言形式和言语形式。我们不做这种细分,但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中,要引导汉语学习者注意区分称谓的名称和称呼,注意称谓词语的选择和使用。每一类称谓形式都有自己的交际功能和适用范围,它们在使用上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说话者要根据彼此的关系、说话的场合、各自的人文背景选择恰当的称谓。

1.引导学习者掌握基本的汉语称谓词语。

汉语称谓词语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是基本的亲属称谓词语和社会通用称谓词语却有限,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教授基本词语时以系统的形式告知学生。如在初级教学阶段有“爸爸”、“妈妈”、“姐姐”等简单的亲属称谓词语,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逐步向学生扩展更多的称谓词,并要注意到汉语和学生母语中称谓的不同。 2.引导学习者注意称谓词语使用的得体性。

称谓在对话过程中不仅表明双方的关系、身份和地位,或者表示一种招呼的功能,而且具有语用方面的功能。同一称谓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表达不同的功效或情感,如警告、威胁、规劝、激动,等等。不同的社会阶层又有使用不同的称谓形式的习惯,相同的称谓形式在不同的称谓场合又有不同的指称含义。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不同语境中称谓的得体性和不同称谓在同一语境中不同的语用效果。

3.称谓在实际生活中的回避问题。

过去,人们认为在交际双方比较熟悉或者比较随便的场合,可以使用“喂”、“哎”等代替称谓词语,即“零称谓”现象。但是现在人们对陌生人使用零称谓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究其原因,除了省事快捷之外,人们心理年龄的年轻化也对“零称谓”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在过去我们可以容易地通过人们的容貌、气质等外在特征判断是称呼“大姐”还是“阿姨”,但是现在却很难从外貌判定一个人的年龄了。因此,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开始注意回避具体的称谓词,而用一些问候语或礼貌的致歉语代替。

早期的汉语教学中,当一些汉语学习者用“你好”、“对不起”、“请问”、“麻烦您”等代替称谓词语时,我们常理解为他们在与汉语为母语的陌生人打交道时采用了回避称谓的策略。而现在,当省却称谓语已经成为汉语交际中的一种主流时,我们也应在教学中重视学习者对于“零称谓”的运用。潘碧丝(2007)对马来西亚汉语学习者(华人)使用称谓词的调查结果也显示,被调查者常常使用“对不起”、“不好意思”、“打扰一下”和“请问”等礼貌起始语,和目前国内年轻人中流行的“零称谓”是相一致的。当然,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礼是汉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文化准则,称谓的使用正是对“礼”的尊崇。因此,回避称谓,其交际活动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年长者,即便使用“您好”、“对不起”一类的礼貌性用语,若称谓出现空缺,也还是被看作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告知学习者称谓回避的场合。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