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孟子》的譬喻探析

《孟子》的譬喻探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4 00:49:24
《孟子》的譬喻探析
时间:2023-03-14 00:49:24     小编:

[摘 要]《孟子》作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瑰宝,一经流传,便轰动四方。孟子的比喻在先秦散文中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历来被世人传颂。孟子论辩长于譬喻,使用形式多样,时而以具体的事物为例,时而以故事、诗句为喻,因此本文拟从五个大的方面来对《孟子》的譬喻类型进行简要探析。

[关键词]孟子;经典诗句;历史传说;生活小事;民间故事;自然事物

《孟子》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创作而成,是孟子本人思想的重要结晶。它在孔子《论语》语录体的论辩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发展,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对话体,其文言辞犀利、感情充沛,思维缜密,说服力强,同时还具备对话体式散文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的特点,可谓老少皆宜,从现在看来,这些发展对于促进先秦散文的成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孟子》对话体式散文的另一突出特征就是善于运用比喻,东汉赵岐曾在《孟子章句・题辞》中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的确,比喻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在先秦散文中都曾被大量使用,不过孟子在比喻的运用方面却与众不同,他的比喻好似信手捏来,但又巧夺天工,好似抽象难懂,但又能使人一目了然。据统计,《孟子》全书二百六十一章,有九十三章中共用了比喻一百五十九种,[1]这些比喻既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色,又体现了孟子强烈的政治思想、哲学主张和治世之道,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析一下《孟子》中的譬喻类型:

一、引用经典诗句作比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的源头,其内容广泛,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孟子将诗作为一种比喻的工具,能够深入浅出的论述某些深刻的道理,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例如在《梁惠王章句下》,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中就对《诗经》加以引用:

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囊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齐宣王问孟子,“我有个毛病,我爱财,那我怎样施行王政?”孟子引《诗经》中的公刘作比,说“王假如爱财,只要和百姓一道,那么,使天下归服又有什么困难哪?”齐宣王又问,“我有个毛病,我好色,那我怎样施行王政?”孟子又引《诗经》中好色的太王作比,说“王假如好色,就和老百姓一道,那么,使天下归服又有什么困难的哪?”。齐宣王两问,孟子两次作答均引《诗经》内容作比,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告诉齐宣王公刘好财、太王好色,可不管是好财还是好色,本身都不是过错,怕的是不能控制私欲,损害人民利益,只要与民同乐,便足以施行王道,得到人民的拥护。由此看来,孟子依靠《诗经》中的例子作比轻而易举的就把齐宣王的疑问大而化小,小而化无。

孟子除大量引用《诗经》作比外,还曾引用《尚书》、《论语》、《志》、《礼》、《传》等经典诗句作比,例如,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2]

滕文公本怀疑孟子的言论,孟子通过引用《尚书》诗句作比,来说明真理总是先使人产生疑惑,然后才成为安身立命的依据,以此来铲除滕文公的疑惑,树立孟子在滕文公心中的崇高地位。

二、选取历史传说作比

历史传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含有丰富的哲理,在先秦的许多优秀作品中都被大量使用,当然,孟子也不例外,他在论辩中也十分热爱选取历史传说作比。历史传说一般内容冗长,为了使对方易于接收,并引起足够大的兴趣,孟子会将其穿插在行文或对话中,并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使人们明白其中的深刻内涵,并以此为鉴,端正身心。

例如,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3]

孟子说:“当舜啃着干粮吃野菜的时候,好像一生就将这样度过。等到他成为天之骄子,穿着绣有文采的华贵衣服,弹着琴,被尧的两个女儿服侍着的时候,又好像原本就拥有了这一切一样。”此处,孟子就是将历史传说穿插在对话中,并通过其作比来启示,告诫人们不要向天屈服,不管天意如何,我们都要孜孜不倦、大胆追求,终有一天,我们会实现大道,完成我们最初的梦想。

又如《尽心章句上》中,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孟子通过选取舜与跖的历史传说,来告诫人们追求圣人之道的方式,即圣人与常人的不同之处就是求善和求利的不同,让我们以此为鉴,端正身心,以免误入歧途。

三、选取生活小事作比

孟子善于观察,留心世间百态,他喜欢在论辩中以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为喻进行论辩,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来说明极为深刻抽象的道理,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通过这种比喻,能有力的增加孟子论辩的浩然之气,噎得对方面红耳赤却又哑口无言。

例如,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4]

孟子说:“做事情就好比挖井,即使挖的很深但还是见不到泉水的话,它仍然是一口废井。”孟子用挖井来比喻做事情,其目的是告诫人们,本性不应该被外界的事情所影响,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善始善终。孟子用这种我们都熟知的生活中极其微小的小事打比方,从侧面体现出其比喻艺术的一大高深之处――接地气,也更能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使对方欣然接受。 又如,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5]

这篇文章是孟子借曾子的故事来说明学问继承以及知识普及的问题。曾子吃烤肉,却不吃羊枣,孟子说,烤肉是人们的共同爱好,吃羊枣却是曾个人的爱好,这就解释了孟子在第三十四章中所提出的我们怎样继承古之制的问题,继承古之制,就要选取大众普遍接受的东西,而不要选择只有个别人喜爱的东西,这就像避讳一样,只避名,不避姓,因为姓是大家所共有的,名却是一个人所独有的,只有这样才能学到并且普及更多的知识。孟子在此用避讳作比,就清楚的解释了公孙丑“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的问题,可谓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四、引用民间故事或者自创完整小故事作比

孟子的游说对象一般都是君王、臣子或者名士,因此孟子在论辩上大都十分谨慎,会仔细选取论辩策略,安排辩论细节,在喻体的选取上,孟子也只会选取生活常例或者圣经等经典事例作比,以免出现差错。但事事皆有例外,有时,孟子也会引用一些民间事故或者自创的完整故事作比,而选取的这些故事也都要求严苛,必须道理深刻,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典型性,整体性和趣味性,因此这里的许多故事后来都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寓言,发人深省。

例如,“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6]

孟子通过用宋人的一个民间故事打比喻,来说明浩然之气。把培养无益而放弃的,比作不为禾苗除草的人,把有意帮助它生长的比作拔苗的人,用生动简短的故事来说明这样做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后来这个故事也成为了我们今天熟知的“拔苗助长”,比喻世上万物的生长,都需循序渐进,违背了这个原则,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孟子》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五十步笑百步、缘木求鱼、箪食壶浆等等,在今天都广为流传。

又如,《公孙丑章句下》中孟子与邑宰的对话,邑宰问“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孟子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孟子打比喻的这个故事本来是不存在,但是为了给邑宰证明这是其距心的罪过,所以孟子自创了一个完整的小故事,用故事的形式来表达圆满通晓的道理,这是孟子长于譬喻的又一精妙之处。

五、引用大自然中的事物或者自然现象作比

孟子比喻,善于循序渐进,引人入彀,最后使对方不自知的坠入陷阱,瞠目结舌,使用自然界中的事物或者自然现象作比,就能很好的达到这样的效果,因为他们是大自然本身所固有的,是永恒不变的,许多也是我们无法理解和解释的真理,在辩论中使用他们,能很好的体现孟子论辩的真实性和有力性,使对方无从反驳,欣然接受。

例如,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7]

这里,孟子以“水能灭火”为喻,来说明仁必定战胜不仁,仁政一定能够打败暴政,我们绝不能因为一杯水灭不了一车薪之火,就说水不能灭火,不能因为力量对比的悬殊,就怀疑仁的力量,当不能取胜时,我们应反省自己是否尽到了努力,而不是灭自己士气,长他人威风。孟子用自然界中水能灭火的道理来宣扬施仁政是当时社会的大势所趋,再适合不过了。

《公孙丑章句下》中,陈贾问孟子:“然则圣人且有过与?”孟子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这里谈到了古代君子和现在君子犯错误后的不同做法,孟子以日食月食作比,古时候君子犯错误,人们都看得见,等到他们改正后老百姓都抬头对他们仰望,但是现在的君子犯错后不仅将错就错,而且还会编一大段说辞糊弄百姓。孟子用日月之食作比,突出了古代君子在孟子以及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形象生动。

相信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清楚的了解孟子选取意象的大致类型,以及其比喻艺术的精髓,这得益于孟子对世间万物的观察之精细,得益于孟子作为儒家弟子对真理感悟之深刻,得益于孟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知识底蕴,得益于当时烽烟四起、战火连绵的时代背景。孟子的比喻如空中之鸟,轻盈多变,如水中之鱼,摇曳多姿,其语言自然流畅,寥寥几笔就能绘画出活灵活现的动人形象,其细节也是巧妙合理,缓缓道来,引人入彀,孟子笔下的喻体在无形中就被他披上了人格化、道德化的袈裟,可以说比喻艺术在孟子这里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值得后人反复推敲、钻研。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