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外国专家对苏州拆城态度档案纪实

外国专家对苏州拆城态度档案纪实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10:12:14
外国专家对苏州拆城态度档案纪实
时间:2023-08-05 10:12:14     小编:

[摘 要]上世纪5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阵“拆城”风,苏州拆除城墙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然而一些外国专家在苏州拆除城墙方面都持反对意见,而且态度颇为坚决,他们认为苏州城墙是苏州悠久历史的象征和代表,不应该盲目拆除,而应逐步适时修复。然而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这些建议和呼声并未引起重视。

[关键词]上世纪50年代;外国专家;苏州拆城;态度

一、苏州拆城背景

二、外国专家对苏州拆城的态度

在苏州城墙拆除的过程中也不乏充满理性的不同的声音,可惜这些声音并没有成为当时的主流意见,因此,也未能改变苏州城墙被拆毁的命运。在苏州市城建档案馆所保留的“专家谈话记录”案卷(1956年10月4日――1961年5月4日)中,其中,外国专家对苏州的城市规划提出了不少合理建议。

1957年,波兰科学院院士萨伦巴教授认为苏州城市规划的关键要解决两大问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旧城市风格如何保存和如何改建,旧城区的风格不但不宜破坏和改变,并且也不可能改变,如果要硬性地急极地破坏和改变,也不能被全市人民所接受,但同样重要的是必须逐步改善市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需要,既要保存旧的风格又要充实新的内容,充实新的内容时绝不可破坏旧的风格,究竟应当保存那(哪)些完正的、好的、旧的和改建那(哪)些已破坏的、不好的成为新的,如何才能使新的,旧的统和配合而不是乱七八糟、混杂不分,这是规划工作首要任务之一。[10]萨仑巴教授还认为苏州的城头是有悠久的历史的,当然不宜全部拆毁,从经济条件论也不可能完全恢复,在某些比较完整而富有古城特别的地方应该适当保存,并且可以逐步修好,恢复它,旧有的面貌,永久流转下去,其他不必要的部份则可以逐渐拆除,改为绿化地带。[11]

1958年4月19日,苏联专家、列宁格勒建筑总工程师克涅亚席夫在上海援助建设的在同济大学金经昌教授和陈从周副教授陪同下来苏考察并指导规划建设,座谈时关于城墙要不要拆掉的问题,克涅亚席夫从明确指出,无论从功能来看还是从建筑艺术来看,都不能去拆城墙。“从城墙上看城市可体现文化水平,拆去城墙会有什么后果?里面所有小建筑全部暴露了,建筑面貌变化了,是恶化,而不是改进。而内外城河又设东西分隔,假如某些作一座桥要通过可以拆去一部份。还有例如金先生谈到的损坏很厉害的地方可以将他拆去。在没有把城市综合考虑问题时,不要光把问题放在拆城墙上,对拆城墙问题要考虑到过去劳动人民造起的建筑面貌。苏州这城市不是一个普通城市,是具有全国与世界意义的。改建时不应很狭隘,应结合全国、全世界意义看。”“拆城、填河很简单、容易,到了以后,就要后悔,就来不及,我不主张完全把城墙修复起来,首先保持现有状态,不让它坍下去,假如大坍了,子孙可以拆去,过了十年,国家有钱,可以修竣。”[14]

然而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无论是国内的学者的“苦口婆心”,还是外国专家的“友情提醒”,最终随着新城建设的需要而被断然否决,以致留下了难以弥补的缺憾和损失。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