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张良的处世思想和原则

试论张良的处世思想和原则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1 00:19:21
试论张良的处世思想和原则
时间:2023-04-01 00:19:21     小编:

[摘 要]张良是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战略家、谋士,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从张良一生的行迹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受当时儒、道两家思想影响深刻,善于结交良师益友,行事稳重、不求冒进的处世思想和原则,给后世以无限启发,深得后人敬仰。

[关键词]张良;处世思想;原则;《史记・留侯世家》

在《史记・留侯世家》中,太史公成功地塑造西汉开国功臣张良这位传奇的人物:他散家财,结交义友,勇刺秦王,巧得兵书,智辅高祖,终灭项羽,而后功成身退,隐逸求道。看了司马迁笔下张良的诸多传奇事迹,我们都会为他的深谋远虑、明哲保身所折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良足以当此殊荣。张良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受到如此好评,与其深受当时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以及其善于结交良师义友,行事稳重,不求冒进的处事方式和原则是密不可分的。

一、宽容大度、功成身退

张良在年少时曾有桥下拾履的故事,年轻气盛的张良能忍住心中怨气、愤怒,恭敬地为老人拾起鞋子并替老人穿上,其容忍度非常人之所及也。忍,意指心胸宽容、大度,而《老子》第八章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追求的就是一种柔韧、隐忍的精神,张良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刘邦得天下后大封功臣,张良辞谢了三万户的封侯,只愿“封留足矣”,以及后来他声称“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这种与世无争、功成身退、适可而止的作风与道家的无为、不争精神是不谋而合的,反映了张良深受道家清静无为思想的影响。张良晚年仰慕的是炎黄时代的神仙式人物赤松子,“乃学辟谷,道引轻身”,以道家辟谷、道引等修炼方法来养身,这可能与他体弱多病有关,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仙风道骨、超凡脱俗的追求。由此可见道家思想对张良的影响是贯穿他一生的,是道家思想成就了张良超凡脱俗的传奇人生。

二、恭敬礼让、忠君爱国

在张良的一生中,我们不难看出儒家思想的影子,儒家思想对张良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张良在年少时曾学礼于淮阳,而“礼”是孔子所极力推崇的,他曾对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可见孔子对于“礼”的重视。这一思想对张良的为人是有影响的,他在圯下为老人拾起鞋子并恭敬地替他穿上,以及他在刘邦得天下后为人小心谨慎,全身而退,不参与宫廷的政治斗争,都是符合“礼”的。“为臣之道在于忠君”,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主张。《论语・学而》篇中子夏曾说“事君,能致其身”,就是主张做臣子的要能为君主奉献自身,这成为张良的人生准则。张良先人是韩国人,当秦灭韩后,张良“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虽未成功,但表现出他对于韩国的无限忠诚。项羽再次灭韩,张良乃从韩国逃离,追随汉王,一心一意辅佐刘邦。刘邦占领关中后,有人向项羽告刘邦欲在关中称王,项羽军至鸿门下,准备攻打刘邦。因项伯与张良素有私交,他夜里至沛公军中劝张良与他一块儿离开,张良说:“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于是他让刘邦厚待项伯,与项伯结成儿女亲家,让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使刘邦暂时免除一祸。而后鸿门宴中,张良见刘邦危急,断然让樊哙入帐护卫刘邦,并在刘邦离开后只身向项羽和范增献礼,最终成功将刘邦挽救于水深火热之中。刘邦能得到张良这样忠心耿耿的谋士,是他能顺利夺得天下的重要因素。从张良的以上行为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同样是毋庸置疑的,进一步升华了他的人格。

三、苦拜良师、善结益友

张良的诸多言语表现出他学识丰富,博通古今,这与他善于结交良师益友有着密切的联系。张良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圯上老人是影响其一生的良师。张良在经受住老者怪异行为的考验后,觉得此人非同寻常,当老者让他后五日平明来见他时,他恭敬地答应了。张良连续两次都比老者晚到,乃虚心接受老者批评,第三次他半夜前就来到桥上,老者为他的坚韧与勤劳所打动,遂将《太公兵法》赠予他,张良深受教诲,认真研读,最终成为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战略家、谋士。张良所结交的益友以项伯最为典型。其年少时,“项伯常杀人,从良匿”,沛公在巴蜀称汉王后,“赐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故与项伯结下很深的私人交情,这种交情使张良后来受益颇多。项羽在鸿门准备攻打刘邦时,项伯冒死到刘邦军中私劝张良与他一起离开,刘邦称汉王后令张良请项伯“请汉中地”,项伯又帮他顺利实现这一愿望。项伯如此重义气,不愧为张良的益友,同时也表现出张良善于识人,独具慧眼。

四、行事稳重、不求冒进

“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张良之所以能够得到刘邦如此高的评价,与其实事求是,稳重不冒进的行事风格是分不开的。沛公西入武关后,欲击秦下军,张良劝谏说秦兵尚强,不可轻易出击,乃根据秦将是屠夫的儿子,易为小利所动的特点,劝刘邦先贿赂秦将,再趁其军心不齐而击之,最终大破秦军。汉三年,项羽围困刘邦于荥阳,郦食其劝刘邦封六国后世,引六国来臣,刘邦听之。张良听说此事后,连发八难,详细说明了刘邦现在的境遇与当年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而封其后于宋等的情形大不相同,以刘邦现在的实力不足以致项羽于死地,散财赐穷、消停战事,“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张良精辟的分析令刘邦恍然大悟,从而避免了致命的失误。张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频出奇谋助刘邦险渡难关,确实为刘邦夺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总之,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为我们描述了一位精明的战略家、谋士、智者――张良。不论其著是否有夸大之词,张良都以其完美的人格、传奇的人生为后代人树立了榜样,后世赋予他“谋圣”的殊荣加以敬仰,张良也成为智慧的化身永载史册。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