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度量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度量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04 00:07:15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度量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时间:2022-12-04 00:07:15     小编: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渗透度;金融可持续性;农村金融改革;金融服务方向;金融发展水平;价值链金融制度;农村产业发展

一、引言

以上文献的度量方法虽然有差异,但基本上是根据“农村存款”“农村贷款”“农业GDP”“农村GDP”等几个指标进行运算,进而得到相应的度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农村金融资源“嫌贫爱富”的本性逐渐曝露,不少农村金融机构事实上成为了农村金融资源的抽水机,将农村存款大量转移到城市。因此“农村存款”的多寡已不能反映农村金融发展的真实水平。同时,“农业GDP”与“农村GDP”的差异很大,用“农业GDP”代替“农村GDP”存在很大的偏差。因此,用“农村贷款余额”与“农村GDP”之比反映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相对可取。但在中国的统计系统中,“农村贷款余额”和“农村GDP”都没有直接对应的统计指标。不少学者用“乡镇企业贷款”与“农业贷款余额”之和来表示“农村贷款余额”,但这一口径并不能完全反映农村贷款的真实水平。另外,随着乡镇企业的没落,目前对“乡镇企业贷款”指标也无法正常统计。而对于“农村GDP”,大多采用估算的方法,但这一估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有些数据不但不容易获得,而且也难以进行准确统计,其估计结果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即使数据不存在问题,现有度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方法也至少存在四个方面的缺陷:一是现有度量方法无法体现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中数量最大的经济主体“农户”和直接生产者“农民”的金融支持情况。农村金融如果不能有效渗透到“农户”和“农民”层面,可以说农村金融就没有“生根”,则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必然处于落后的状态。二是现有度量方法无法体现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产业“农业”的金融支持情况。农村金融如果不能对农业进行有效的金融支持,农村贷款必然出现异化,则会犯方向性的错误。三是现有度量方法无法反映农村金融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农村金融往往具有一定政策性质,有些地方虽然贷款增长幅度大,但随之而来的不良贷款余额也可能大幅度攀升,贷款质量下降,农村金融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四是现有度量方法没有考虑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农村金融的需求特征。比如第一产业占比依然很大的省份和第一产业占比比较小的省份对农村金融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农村金融含有一定的政策性,农业大省的政策性贷款可能相对较多。因此,采用一刀切的度量指标来度量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存在不科学性。有鉴于此,本文将基于农村金融的功能构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复合度量体系,并对我国各省区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发展与改革的建议,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为有关研究提供方法借鉴,同时也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实践提供经验参考和政策依据。

二、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复合度量体系:“三位一体”“5指标+1因子” 付园元,李 敬,付陈梅,刘 洋: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度量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本文从农村金融高效、可持续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出发,综合考虑农村金融发展的渗透度、方向性和可持续性,建立“三位一体”“5指标+1因子”的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度量体系。根据中国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实际,如果一个地区农村金融发达,农村金融发展水平高,应当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渗透度高,满足“农户”和“农民”金融需求的能力强;二是方向合理,贷款方向符合最大化农村金融功能的要求,满足“农业”金融需求的能力强,满足农村小企业融资能力强;三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贷款质量高,不良资产少。根据农村经济金融的现实情况,农村金融的渗透度可用农民人均贷款与地区人均贷款之比Ffarmer和获得贷款农户数占总农户的比例Fhousehold两个指标来反映;农村金融的方向性可用农业贷款与农业GDP之比Fagriculture和农民人均小企业贷款与地区人均贷款之比FBusiness来反映;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贷款质量可用良好贷款比例Fgood lending反映。因此,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度量体系可表示为图1。 考虑不同地区农业发展情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农村金融的需求有差异,同时考虑到农业大省可能存在的更多的政策性金融,在以上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需要加一个校正因子。由于这些政策因素和需求差异因素与农业在地区经济中的份额正相关,因此校正因子是农业增加值和地区生产总值之比Ragr的函数。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度量公式可表示为:

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实证考察

1.中国农村金融运行的总体情况

2.中国各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运用“三位一体”“5指标+1因子”的度量体系对各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需要三个步骤:一是5个分项指标的权重确定,二是校正因子的估算,三是综合得分的计算。

(1)指标权重的确定

常见的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是专家评分法,但专家评分法具有明显的主观性。本研究采用一种客观的数据挖掘技术――粗糙集(Rough Set)来确定权重。粗糙集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不需提供问题所

(2)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校正因子的估算

由于各地区农业发展与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农村金融需求以及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基于五个指标的评价结果需要用校正因子进行调整,才能更好地反映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水平。具体方法是:首先运用粗糙集方法获得的五个指标权重对各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初步评价,得到校正前的农村金融发展水平RF′:

将各分项指标的权重和校正因子代入式

(1),可得到各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模型:

2.推进农村金融与农村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建立城乡一体的价值链金融制度 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根源于农村金融与农村产业发展的脱离。实现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突围的关键是要深度推进农村金融与农村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构建城乡一体的价值链金融制度。城乡一体的价值链金融制度,是从农村产业链的角度而不是从单一农户或农业企业的角度进行信贷制度设计,农村金融主体深度介入农村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进行有效的金融服务,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村产业链的形成和有效运转,促进农村产业链价值最大化,实现城乡共赢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城乡联结的农村价值链金融制度,可以“三位一体”地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一是有利于农村产业链的形成和有效运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解决传统农业项目风险高、收益低的问题,增加农业对资本的吸引力,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对农村金融发展具有“方向性”纠偏效应;二是有利于系统性化解产业链上农户以及生产、流通等各环节企业组织的资金约束,增强对农户的金融服务能力,解决农村金融的“生根”问题;三是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角度进行资金配置,有利于降低农村金融的运行风险,提高资金配置的总体效益,提升贷款质量,解决农村金融商业化运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推进农村金融与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建立农村金融引导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农业现代化是新时期推进“四化”建设的基础。农村金融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要维护好农业产业链上各主体的共同利益,实现农业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化和农业剩余的最大化,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当前需要深度推进农村金融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建立农村金融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引导机制。具体而言,重点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结合:一是通过农村金融诱导农业产业链与农业区域专业化和规模化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线”和“面”的协同发展,优化农村金融的运行环境;二是农村金融要为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服务提供融资便利,促进农业产业链与先进生产要素相结合;三是农村金融要为新型农业生产合作社提供融资便利,促进农业产业链与现代化农业生产组织相结合;四是农村金融要为专业大户、职业农民、技术能手提供更多的融资便利,促进农业产业链与现代农村人力资本相结合。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