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互文性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互文性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17 16:50:25
互文性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时间:2015-08-17 16:50:25     小编:

【摘 要】互文性理论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其研究范围已扩展到文学批评、语言学、文学、翻译、外语教学等各个方面。对国内互文性研究进行全面梳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许多语言现象,也将我们进行语言研究和外语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互文性;文本理论;语言现象

一、互文性理论概述

互文性指的是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的启发及俄国杰出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对话理论和复调小说概念的影响,克丽斯蒂娃(Julia Krestiva)发展了其独具特色的互文性概念。她在1960s发表的论文如《巴赫金:词语、对话与小说》、《封闭的文本》及《文本的结构化问题》等被收入《符号学》一书,自此成为广义互文性的奠基之作。自互文性概念提出后,许多法国文学理论家对其进行了阐释。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吉拉尔・热奈特(Gerald Genette)和米歇尔・里法泰尔(Michael Riffaterre),蒂费纳・萨莫瓦约(Tiphaine Samoyault)、安东尼・孔帕尼翁(Antonio Compagon)、诺曼・费尔克拉夫(Norman Fairclough)、雅克・德里达(Derrida)等都为互文性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巴特吸收了其学生克丽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发展了其文本理论。他在《文本理论》中明确指出“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张寅德,1988)。在1973年为《大百科全书》撰写文本理论的词条时他把文本定义为“一种语言跨越手段,它重新分配了语言次序,从而把直接交流信息的言语和其它已有的或现有的表述联系起来”,该定义明确指出了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即所谓的新文本都产生于现存文本的基础上,凡文本都有“互文”。从此,“互文”成为文本语言研究的基本要素。

热奈特用“跨文性”概念代替广义的互文性,被视为狭义互文性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隐迹稿本》中,他提出文本之间的五类跨越关系,其中之一便是互文性。他把互文性定义为“一篇文本在另一篇文本中切实地出现”。狭义互文性的另一代表是里法泰尔,他指出所有的文本都是一个母体,称为第一文本,互文文本是第二文本,符意是第三文本。

二、互文性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一)互文性理论的本体研究

早期国内互文性研究多倾向于引介互文性理论,阐述互文性理论的内涵,追溯其理论来源及发展历程。邵炜2003年翻译了萨莫瓦约的《互文性研究》,为国内从事互文性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王瑾(2005)的《互文性》是国内第一本关于互文性理论研究的专著。

互文性理论是西方文论里的重要概念,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的主要力量在文艺界,最先关注互文性理论的是文学研究者。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到一千多篇有关互文性的文章中,很大一部分是对互文性理论的本体研究,如邓军(2008)在其文艺学硕士论文《热奈特互文性理论研究》中全面而详尽地探讨了热奈特的互文性理论。还有很多研究把互文性理论应用于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互文现象,如对中外两部文学作品在创作背景及主题意义等各个方面进行互文性分析与解读等,文学批评领域业已成为互文性研究的主要阵营。

目前应用互文性理论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已延伸到对小说、戏剧、电影等其它艺术领域众多形式的互文性分析,互文性理论赋予解读文学和文学作品以及丰富文学理论本身新的维度和视域,从而促进了文学评论的纵深横向发展。

(二)互文性与语言学研究

(三)互文性与翻译研究

夏家驷(2004)在《互文性给机器翻译带来的启示》一文中率先探讨了互文性与机器翻译的关系,认为对互文性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机器翻译的过程,从而确立了建立语篇语料库的必然性。从互文性视角研究译者主体性、原作与译本的关系和翻译本身重新定位也取得了不少进展,如《从互文性视角看译者的身份》、《从互文性角度看翻译的文本解构和重构过程》、《互文性与翻译的过程》等。

互文性理论在翻译领域的研究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然而也有学者针对英国语篇翻译家哈蒂姆的互文性翻译理论探讨了其贡献与不足。

(四)互文性与外语教学

把互文性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中,是国内学者研究较少的一个领域。杨汝福(2008)发表在《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上的文章《当代西方互文性的读写教学研究》从背景、特征到研究视角等方面对互文性在西方读写教学研究中的现状进行了盘点和梳理,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鉴于互文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引介互文性理论必将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将互文性应用于探讨阅读、翻译、文学等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已经涉及到文学批评、语言学、翻译研究和外语教学各个方面。随着互文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常见,使用互文指涉也使我们的语言越来越丰富,同时商标、广告、影视作品等媒介中的互文现象也为外语教学与研究提供了新素材。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