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浪费水资源的“冰桶挑战”

浪费水资源的“冰桶挑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7-22 01:29:42
浪费水资源的“冰桶挑战”
时间:2022-07-22 01:29:42     小编:

在中国有一种水资源浪费叫“冰桶挑战”;在中国有一种名人比拼叫“冰桶挑战”;在中国有一种媒体误导叫“冰桶挑战”。冰桶挑战在中国浪费水资源近亿元,西北干旱,东北干旱,请珍惜水资源,远离“冰桶挑战”。这是网友发在微博里的话。很多网友近日都纷纷发出了应当叫停“冰桶挑战”浪费水资源跟风活动的声音!

在2014年炎热的夏天,一桶冰水当头倒下已经成了一种“时尚”。这场病毒式传播演变出的全民狂欢,在慈善公益和展示自我之间搭建了一条简单易行的桥梁。然而这个缺乏组织者的挑战正在背离其关注慈善和病人的初衷,冰桶浇水越来越像是一场闹剧。

“ALS冰桶挑战赛”今年7月发起于新西兰抗癌组织,并以美国波士顿为中心扩散开来。活动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内容,然后可以点名其他人来参与。被邀请者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就选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该活动旨在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目前“ALS冰桶挑战赛”已经风靡全球,并成为中国社交网络最热门的话题。

“渐冻人症”,医学上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简称ALS),是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一种,会使患者像被冰雪冻住一样,丧失任何行动能力,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五大绝症之一,与癌症和艾滋病齐名。在中国,目前约有20万“渐冻人”。

这项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让受助人得到最直接的捐款救助。从这点来看,国内的冰桶挑战并不能算成功。有评论家认为,以中国庞大的慈善需求,多一些高调的王思聪式的捐款者,比多一些高调的淋水者更有意义。

对于这个“冰桶挑战赛”,网友们褒贬不一。有网友表示,不管是不是在作秀,大佬和明星们的参与实实在在地为ALS增加了影响力,扩大了宣传。但大多数网友认为,现在大佬的做法炒作的意义大于公益,大咖实际点还不如直接做慈善。更有网友说,直接做公益好了,别浪费水好吗?

除了捐款少,关于水资源的问题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今年8月22日,河南久旱地区鲁山县民众拿着水桶聚集在中原大佛前,抗议正在中国火热进行的冰桶挑战项目。干旱已经造成平顶山部分地区民众吃水困难,目前南水北调水渠正在紧急向平顶山调用饮用水。

水是我国最宝贵的资源,给罕见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筹款,非得以水资源作为代价吗!难道就不能换一种不浪费的方式吗?

美国《华盛顿邮报》日前的一篇文章就对“冰桶挑战”的用水量进行了初略计算:假设挑战者平均用水15升,那么截止到目前,大概已浪费1900万升水,该数量相当于9500万瓶装水。如果按照每人每天饮用1升水计算,这个挑战至少已经浪费了全北京或全上海市民一天的饮用水量!演员王志文便对这项活动予以反对,表示即便被点名挑战也不会参与。“首先要节水,美好的愿望不一定要借某些形式来做,有那份心做实际的事儿就够了,我听到浇水就挺反对的,先省点水,再把问题解决了。”

“冰桶挑战”不仅被指费水,不少人还批评该活动在国内有娱乐化之嫌。冰桶挑战之所以能在美国获得空前的关注,并迅速传遍全世界,是一次病毒营销的成功:一是借助名人效应,引起各界的关注;二是借助社交网络的圈子关系达到传播效果。然而,这场活动到了中国似乎很快就“变味”了,嗅觉敏锐的IT大佬们立刻感受到了这个活动“秀”的力量,于是不假思索地就加入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冰桶挑战接力赛。在他们看来,这场免费的公关传播活动,是花多少钱都很难做到的。“冰桶”挑战全球开花,不少网友表示,这些名人的行动炒作意义大过公益。有网友认为,大佬们“湿身”后,都不忘在微博上发表感言,顺带宣传一下公司在公益事业上的投入。

细看“冰桶挑战”规则,你会发现这本就是为名人(精英)量身定制的游戏嘛。“将一桶盛有冰块的冷水从头顶浇下”,很酷,最合名人(精英)的口味。名人多粉丝,又多崇拜者,本身又有扩大影响力的诉求,“上传视频”无异于名人的自媒体,与名人微博无疑。“提名三人接力”,名人当然要提名名人朋友接力了,如此,“冰桶挑战”将名人效应发挥到极致。“如果被点名的人没有完成这一任务,则要向ALS协会捐款100美元。”被指明的名人进可秀“冰桶游戏”,退可做慈善达人,还有比这更好的宣示名人身份的平台吗?

很多人都非常担心这个火爆一时的活动,除了让各大明星和老板们轮番上头条外,围观和讨论冰桶挑战的人当中,到底有几个人真正有兴趣去真的了解一下渐冻人这种特殊病和特殊人群?更有几个人真正会关心、参与和捐款(或其他形式的支持)?搞了半天,完全变成了一场娱乐秀,除了对水电资源造成大量实质性的浪费外,这种过度消费眼球的行为,对传媒资源也是一种巨大浪费!

应当讲,中国缺乏一种普遍的慈善文化,但盛行炒作和眼球经济,在这种氛围中,“冰桶挑战”无疑更容易背离慈善。事实上,罕见病或重大慢性疾病患者是一个家庭无法承担的,仅仅依靠慈善杯水车薪。而且,这些善款最终的流向也依然未明。因此,要从根本上帮助这些尚在病痛中的困难家庭,还是要从相关的慈善救助制度上予以完善,这也是我们“慈善精神”匮乏的根源。

诚然,以“冰桶挑战”在国内所获公众关注度而言,这场公益慈善活动还是取得了良好效果。只是当一场公益行动变味成一场“秀”的接力活动之后,保持独立的态度,不盲从、不跟风,也没什么不好。可以做慈善,但是我们反对任何胁迫!欢迎参与慈善,但请别再浪费各种资源!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