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孙中山:与时俱进 守常知变

孙中山:与时俱进 守常知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2 00:20:43
孙中山:与时俱进 守常知变
时间:2023-08-22 00:20:43     小编:

孙中山是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追求宏伟目标与根本原则。孙中山是革命家,革命家讲究斗争策略,讲究变通。孙中山将这两者结合得很好。

作为一个矢志振兴中华的思想家,孙中山在设计中国发展蓝图时,十分注意学习西方,高度重视科学。他卸任临时大总统伊始,就将精力投放到中国现代化建设上来,规划铁路、港口建设,呼吁发展实业,引进外资,加强国际合作。

他礼赞现代科学技术:“自机器发明后,人文之进步更高更速,而物质之发达更超越于前矣。盖机器者,羁勒天地自然之力以代人工,前时人力所不能为之事,机器皆能优为之。任重也,一指可当万人之负;致远也,一日可达数千里之程。以之耕,则一人可获数百人之食;以之织,则一人可成千人之衣,经此一进步也,工业为之革命,天地为之更新。”⑥他从1890年代开始,到生命结束,一直倡导中国走现代化道路,认为那是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正确道路。

但是,不同时期,孙中山对科学技术赋予的评价颇不一样。

1906年11月,孙中山在回复侨居日本的俄国民粹派《民意》报主编鲁赛尔函中表示,在现代文明发展方面,我们还处在未开垦境况,“在我们的道路上也就没有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国家里那种重大的障碍。中国是一个相当清一色的贫穷国家,大多数居民过着贫困的生活……凡是想改善公众生活条件的任何愿望,都会受到一致的赞同。直到最近几年,现代文明还没有触动过中国,直到目前我们还没有尝到它的善果,也没有受到它的恶果。而且,当我们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确立现代的文明时,我们有可能选择那些符合我们愿望的东西”。⑦这表明,孙中山在考虑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同时,已经考虑到了避免资本主义过度发展的弊端问题。所以,三民主义中有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内容。

对照孙中山在不同时期对科学技术的评价,可以发现,变化的是对科学技术功能的评价,不变的是对人类福祉的关注。

孙中山曾经给予日本以很好的评价,宣传大亚洲主义,希望日本在振兴亚洲、反对西方侵略方面做出贡献,也希望中日联手,为亚洲的和平与发展共同努力。与此同时,他对于日本侵略中国表示了极大的愤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强烈谴责日本利用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攫取德国在山东权利的野心。他指出:

夫此回欧战,固分为两方面,旗帜甚为鲜明者也:其一即德、奥、土、布,乃以侵略为目的者;其一即英、法、美、俄,乃以反对侵略为目的者。故英、美之军在欧洲战场战胜攻取,由德国夺回名城大邑,不啻百倍于青岛也,且其牺牲,亦万千倍于日本也,而英、美所攻克之城地,皆一一归回原主也。日本为加入反对侵略之方面者也,何得以战胜攻取而要求承继山东德国之权利耶?若日本之本意,本为侵略,则当时不应加入协商国方面,而当加入德、奥方面也。或又谓中国于参战,并未立何等功绩,不得贪日本之功也。而不知此次为反对德、奥之侵略主义而战,则百数十年为德国侵略所得之领土,皆一一归回原主也。彼波兰、捷克二族亦无赫赫之功也,而其故土皆已恢复矣;我中国之山东青岛何独不然?亦固其所也。乃日本人士日倡同种同文之亲善,而其待中国则远不如欧美。是何怪中国人之恨日本而亲欧美也。⑩

孙中山对于日本的驳斥,立论于国际公法,放眼于宏阔的国际范围与整个近代历史,义正辞严。此后,孙中山对于日本侵夺中国权益的野蛮行径,一直予以强烈的谴责。

无论是处理国内政治,还是处理国际关系,孙中山都会因时而异地根据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形势,提出自己的见解,其始终不变的精神,是爱国、民主与和平。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