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我国经济转轨视域下的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

我国经济转轨视域下的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14 01:05:18
我国经济转轨视域下的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
时间:2023-05-14 01:05:18     小编:

[摘 要]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作为两种具有不同适用环境、激励机制的行为约束规则,对交易费用、制度成本、经济绩效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轨迹有着不同的影响模式。在当下具有中国模式的社会情境系统中,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蕴含着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具有不同的政治生态、经济形态、文化样态和秩序状态,而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之间复杂的差异冲突和相容互动关系以及在规则变迁中作用交替的互动演化对于我们深刻理解我国经济转轨当中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有着较强的解释力。更重要的是,这两条进路不仅都没有偏离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轨道,而且一起共同塑造出了符合转型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经济转轨;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中国模式

我国经济转轨和改革实质上是一个规则变迁和规则创新的过程,也是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不断完善、交替作用的过程。在我们的社会经济活动中,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两者以各自不同的行为激励机制促进着交易费用、制度成本、经济绩效的演化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当下我国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进程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正在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正在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正在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正在深刻变化,整个中国社会正由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这种“千年未有之变局”催生出了令改革开放推进者始料不及的新型矛盾和多重问题,同时也给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这一方面是由于在我国从“熟人社会”向“市场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规则结构出现巨大的分化与断裂,这使得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产生出了强烈的差异和冲突;另一方面,在当下我国经济转轨背景下的社会情境系统中,在这个“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共同并存的现实背景下,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在不同秩序状态中的交叉渗透、替代互补和互动链接,有力地推动了当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规则结构的变迁。尤其在维持当下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非正式规则发挥着正式规则所不及的多重功能,这就使得非正式规则在当下中国的经济转轨进程中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一、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内涵解读

作为一个过程,经济转轨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意味着整个经济体将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而在这一转轨阶段,无论中国的经济结构还是社会规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将会有多种元素构成。同时对于当下我国的经济转轨而言,城乡二元结构中的农村社会、城市社会或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和信息社会相交织的现实国情以及由此带来的多种知识、多重规则和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共同型构了具有中国模式的社会情境系统。这一具有中国模式的社会情境系统不仅是任何一项全国性的经济规则在制定时所必须充分考虑的因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型塑着当下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趋导着为顺利达致预期经济目标而在具体的实践运作中所采取规则安排。东西方多数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规则是由国家认可的正式规则和社会认可的非正式规则两种规则要素构成的。从规则的起源来看,是先有非正式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规则,然后才在非正式规则的基础上形成正式的法律、政治、经济规则,非正式规则是正式规则的前提和基础。不仅如此,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行为约束主要是靠非正式规则来维持的。也正如诺斯所言,即使在最发达的经济社会中,正式规则也只占整个规则构成的很少一部分(尽管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人们行为选择的大部分空间是由非正式规则来约束的,实际上主导我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规则很大一部分是由非正式规则而不是正式规则所决定的。

正式规则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规则安排,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具体的部门法,再到特殊领域的规则,最后到人们之间订立的契约,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它通常是成文的并由权力机关来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的特征,一旦确立就会形成规则刚性,对经济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非正式规则则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得到社会认可的约定俗成、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包括价值信念、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其中相当部分都是由文化积淀和生活习惯长期累积而成的,并非人为地理性建构,具有自发性、本土性、非强制性、广泛性和持续性的特征。而传统中国实质上是一个情、理、法三者互融的具有浓厚伦理道德色彩的礼治社会,伦理文化因子长期以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渗透和浸染,已经使非正式规则成为我国社会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内在基础。然而,一方面在当下中国的社会生活秩序中,国家正以自上而下人为地向农村社会秩序推进正式规则的治理,而农村社会则以非正式规则自下而上自发地嵌入国家正式规则的治理系统,在这一过程之中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之间的交叉渗透和强烈冲撞必然催生出矛盾性的冲突问题;另一方面,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新建的或从西方国家移植进来的包括市场规则在内的正式规则安排与当下中国本土的规则环境和长期积淀的非正式规则不相适应,规则移植呈现出低效率状态和交易成本的不合理现象。

二、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之间的差异冲突与相容互动

关于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差异冲突,在当下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人们都已认识到,为适应市场经济而进行的规则调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特别是新型道德体系的确立,因为我国几千年的传统伦理道德的演进已使非正式规则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社会经济结构之中,非正式规则具有较强的历史延续性而往往表现出保守的特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之中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在经济转轨和规则变迁的时序上必然呈现非同步性,可以说市场经济与关系经济之间的冲突矛盾正是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之间相互冲撞的结果。全球市场经济的大多数规则在市场经济国家都有着规则上的共性,那么缺乏市场经济规则的国家则可以通过规则移植来建立自己的经济体制,这样可以加快规则变迁的速度和降低正式规则创新和变迁的成本。一些正式规则尤其是具有国际惯例的正式规则有着较强的可移植性,而非正式规则由于其内在的传统性格和长期的历史积淀,要求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规则环境,可移植性较差。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也引入了市场经济机制,但它还需要一种使经济人追求最大化利益的规则保障,即所引进的正式规则安排的规则环境和相应的配套规则。也就是说,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对经济发展的共同影响,是不可分割开来的,移植正式规则需要本国的规则环境即非正式规则的配合和支持,并为正式规则提供合法性。对于中国而言,在由政府主导的渐进式经济改革中,在缺乏市场相关规则和经验知识的背景下,我们大量的经济规则安排和设计借鉴甚至移植了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规则安排,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规则设计的成本,加速了市场化的进程。然而在这一过程之中,新建的或从西方国家移植进来的包括市场规则在内的正式规则安排与当下中国本土的规则环境和长期积淀的非正式规则必然会产生差异冲突。 关于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相容互动,由于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之间的差异冲突会增加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降低经济绩效。规则的相容性原理表明,正式规则只有与非正式规则相容互动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即正式规则必须与非正式规则保持目标的一致性,才能保持其稳定性。一方面任何正式规则作用的有效发挥,都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非正式规则的辅助;另一方面,非正式规则作用的有效发挥,也依赖于正式规则的支撑,如果没有正式规则的约束,缺乏强制性的非正式规则就会提高实施成本,从而使复杂的交换经济难以发生。在整个规则结构中,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作为两种具有不同适用环境、激励机制的行为约束规则,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者构成了一个对立的矛盾统一体,两者既相互依存、相互替代又相互转化、相容互动。中央领导曾指出,一个正确的经济学同高尚的伦理学是不可分离的,中国的现代化绝不仅仅指经济的发达,它还应该包括社会的公平、正义和道德的力量。从中可以体会出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之间和谐统

一、相容互动的重要性,社会转型所催生出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就要求国家在搞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非正式规则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构建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之间的和谐统一和相容互动关系。我国当下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也在有选择地将适应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非正式规则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认可使其正式化、法律化和规范化,以期实现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和谐统一和相容互动。胡必亮教授在研究我国村庄共同体所承载的非正式规则和民间秩序的影响时认为,中华文明之所以得以不间断地持续几千年,中国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之所以在几千年间比较平稳地得以维持下来,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比较成功地实现了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和互动相容。

三、结语

世界上并不存在一套无背景的、普遍适用的、抽象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模式和制度规则。每个国家也都有其自己的文化背景、社会规则、政治体制与经济模式,因而不同的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应对的具体矛盾和问题以及所采取的规则安排也是不相同的。一个国家的经济模式和规则结构是由其文化背景、社会历史、政治体制与经济模式等要素共同型塑的。为此,在具有中国模式的社会情境系统中,要孕育符合我国国情的市场规则,依靠制度借鉴和规则移植是不够的,而培育一个适合规则成长的环境才是最重要的。

在当前处于经济转轨阶段的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蕴含着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具有不同的政治生态、经济形态、文化样态和秩序状态,城市社会逐步深入地渐入市场经济的浪潮,因而现代的包括市场规则在内的正式规则在转型中国的城市社会能够生根发芽,并且能够成为主流的规则。而在盘根错节的农村社会中,经济发展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非正式规则的推动。然而更重要的是,这两条进路不仅都没有偏离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轨道,而且一起共同塑造出了符合转型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之间复杂的差异冲突和相容互动关系以及在规则变迁中作用交替的互动演化对于我们深刻理解我国经济转轨当中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有着较强的解释力。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