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奔跑吧,少年

奔跑吧,少年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19 15:48:17
奔跑吧,少年
时间:2015-08-19 15:48:17     小编:

去年,安徽省旌德县县委书记人选曾引发广泛关注。周密,这位80后青年,竟是中科大少年班的毕业生。他1997年考入中科大少年班,时年15岁。

1978年3月9日,在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的建议下,在国家领导人的推动下,中科大正式成立少年班。少年班的第一届学生,入学年龄普遍在15岁左右。以此推算,他们都刚过50岁,已经从当年的少年变成了标准的中年,不知他们是否还能感知到自己头上曾顶着的光环?30多年来,伴随他们的,除了光环还有巨大的争议,他们又是如何顶住压力的?

如果以是否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为标准,少年班只能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但是,横向比较看,正常的大学教育,在培养诺贝尔物理、化学等奖项的获得者方面,也是颗粒未收。如果看客观的数据,中科大少年班的毕业生绝大多数都走向了研究之路,有不少人已经是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教授,已经算成绩斐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少年班的毕业生,很多都从事基础学科的研究,说明他们大多数人有责任感。当然,这也能从一个侧面理解,一个少年班毕业生从政当县委书记,为什么会引起轰动。

30多年来,争议从未停息。反对的声音主要集中在质疑这种培养方式对孩子是否算拔苗助长、过早开发。很多人以北宋神童方仲永的悲剧为例,说明小时候聪颖,长大了未必行。也有媒体报道,有少年班的学生过寒假回家,带给妈妈的是积攒了一学期的臭袜子。如此没有自理能力,又怎么能指望他们成才?

这种争议至少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王安石写了一篇《伤仲永》,叹息神童方仲永最后走向平庸。但很少有人知道,在王安石时代,在他的家乡江西,培养神童几乎已经发展为一种产业。这种培养方式的成才率极低,方仲永并不是个案。

人们很难放弃让下一代超过自己的愿望,也很难放弃让孩子更早成功的幻想。最根本的原因,恐怕还是人人知道,生命是短暂的,如果更早成功,相当于在生命有限的长度内,尽可能增加了宽度。家长们大多知道不能拔苗助长,但是却永远会有另一种声音:如果孩子够聪明,不开发是否浪费?

问题是,我们无法预知哪一个孩子在将来会有更大的成就,而这正是人生的奥妙所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