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成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成因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05:50:43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成因分析
时间:2023-08-05 05:50:43     小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多元文化的涌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产生了巨大变化,对大学生群体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消费是一种自主选择,缺乏科学的指导,具有一定的盲从性和被动性。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具体表现在成熟与冲动同在、热情和冷静兼有、人情消费渐增、攀比心理显著。

一、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因素

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不良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既有社会方面因素、家庭方面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特点因素,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文化背景因素。社会文化决定了人们的社会行为。大学是传播文化的载体,也是实现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随着大学校园文化的日益开放,大学生群体对西方超前消费的文化产生了向往,使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征、价值选择、行为趋向、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逐渐提升,人们逐渐淡忘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一股消费主义思潮在社会上慢慢滋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冲击。这种消费思想也悄然走进大学校园,使得很多大学生也开始接受以物质追求为生活目标的消费方式,甚至有一些大学生全然不顾家里的实际经济状况,过度消费,给家庭和父母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二)广告传媒的宣传。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方式实现了信息的及时更新。媒体以直白、真实、浅显易懂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文化价值观念和消费理念的推广。在对黑龙江部分高校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问卷调查可见,大学生获取消费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大众传媒。约有45%的大学生认为“大众传媒”是获取生活信息的最重要的渠道,而且很多大学生将主流媒体倡导的生活方式称之为“时尚”和“流行”。大学阶段正处于渴望时尚,渴望创新的人生时期,对物质消费、精神消费都具有较高的需求,好奇心、求胜心较强,也是市场上主要的消费者。生产厂家与商家精心设计营销手段,通过“明星效应”对大学生消费群体逐渐进行思想渗透,从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消费心理、娱乐爱好,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营销,取得了良好的营销效果。生产商和商家设计的广告在消费中起着重要的推广作用,从名牌服装到鞋包,从手机到巧克力,都是通过广告炮制出来的现代时尚。尤其是大学生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和认知能力,容易受广告媒体的影响和诱惑,往往会激发起大学生的消费欲望,产生过度消费的不合理行为。这种冲动消费时尚极大激发了大学生的消费热情,导致他们冲动消费的行为。

(三)家庭教育缺失。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较多,子女的成长和教育问题一直是家庭最重视的问题。几乎所有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视为家庭的重点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无条件供应的方式,自己节衣缩食也要让孩子吃好穿好。尤其是子女上大学后,明显放松了对孩子经济上、物质上的管束。但是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生活能力,经济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导致孩子的消费教育普遍缺失。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极力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有优越感,逐渐形成了优越心理,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同学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力求维持孩子的高品质生活。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也不顾家里的实际情况,“再苦不能苦孩子”。于是在“别人家有的我的孩子也要有”这种心理驱使下,对子女的需要给予无限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孩子的消费心理,造成了目前大学生不合理的消费行为。

(四)学校缺乏适当的教育与引导。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了解明显不足,也缺乏完善的课程设置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系统、全面、科学的教育。在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中,世界观、国情观等重要想观念紧紧先联系的消费观尚未进行专题讲授,没有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对当前大学生不合理的消费行为缺少及时有效的引导。尤其是教学脱离学生实际,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难以与时俱进,不教育理念陈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的难度较大。

(五)大学生自身个体心理因素。大学生正处特殊的人生阶段,人生观、消费观处于尚待成熟阶段,他们好奇心、好胜心强,接受能力快,但易受身边环境影响,对新潮时尚的事物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是大学生的基本心理特征。由于孩子受到家长常年的关怀和照顾,平时的主要精力在于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对家庭的经济状况甚少过问,大多数学生并不能深刻理解挣钱养家的难处,难以体会生活的艰辛,缺少生活的实际经验。进入大学生活后更是放松了自身的管束和要求,在不正确的消费观的误导下,没有制定严格的经济开支计划,过度消费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旦生活费紧缺就利用种种理由向家里“诉苦”。很多学生相互攀比,虚荣心较强,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另外情绪化消费也是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大学校消费行为的引导

家庭、社会和高校应从当前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特点出发,客观地认识到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体尚属合理范围之内,大学生群体的主体观念还是以求知成才、健康向上的观念为主,但加强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对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进行积极的引导,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教育的当务之急。否则不健康的消费观念将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如不及时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听之任之,将危害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这需要学生自身、家长、教师、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配合,积极主动地对的消费取向进行正面的引导和疏通,消除部分学生中错误的消费观,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2] 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