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猱头”补说

“猱头”补说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30 02:11:32
“猱头”补说
时间:2022-11-30 02:11:32     小编:

《辞书研究》2013年第3期所载《释“猱”》一文,讨论了“猱”的词义引申关系,读来深受启发。该文后半部分探析了“猱头”的含义及其语源,总体来讲是令人信服的,尤其是以宋人《五猱图》说明“猱头”名词义的来源,可谓材料新颖,眼光独特,所做训解是符合事实的。但是该文把“猱头”的动词义释为“头发从前往后蓬梳”,并说“猱了/着头”是“梳了/着猱头”之义,则不免显得迂曲拘执。其实“猱头”就是“不戴帽子或头巾,光着头”的意思。

《释“猱”》文所引《醒世姻缘传》中的四处用例:“猱着头,上穿一件油绿绫机小夹袄”“猱了头,披了一件汗褂,趿着鞋”“猱了头,穿了一件破布夹袄,一双破鞋”“光着脊梁,猱着头”,全都是“不戴帽子或头巾,光着头”的意思,都是指人穿着随便,不加冠带约束的样子。《释“猱”》文说“猱头”是“头发从前往后蓬梳”,并说“珍哥猱着头”“是对他(何按:应作‘她’。珍哥是晁源的妾)发型的描写,是说珍哥梳了(或者说‘理了’)一个猱头”。这是完全不合文意的。今甘肃张掖、武威方言中仍有“猱头”的说法,意义及用法与上述各例完全相同,即指光着头,披散着头发。如:这么冷的天,你猱上个头,不要感冒了。

在《醒世姻缘传》中,“猱头”还写作“挠头”,“挠”是“猱”的同音借字。试看以下诸例:

(1)只见吴学周的老婆挠了个头,乱砍了个髻,叉了一条裤子,侣在门后边筛糠抖战,灶前锅里煮的热气腾腾,扑鼻腥气。(《醒世姻缘传》第三十一回)

(2)进去见素姐才挠着头,慢条斯理地缠脚……见素姐还挠着头,没缠了脚,心里也还道是合女婿同在房中。(《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五回)

(3)夫妇梳洗已完,穿衣服已毕,那轮该上灶的孔桧,挠着个头,麻胡着个脸,从后边跑出来。大奶奶道:“好奴才!我已梳洗完毕,日头半天,大晌午的,你把头蓬的似筐呀大,抹得脸象鬼一般。两个奴才齐与我顶着砖,天井里跪着!”(《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一回)

上面三句中的“挠头”显然也是“不戴帽子或头巾,光着头”的意思,对女子而言也指不梳纂头发。明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二》:“不梳头曰挠头。”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1999:4001)也解释“挠头”为:“杂乱;头发蓬乱。”并举北京官话中的例子:“瞧这个挠头疯子”“你看我这挠头蹀躞的,实在难看”。

那么不戴帽子为何称为“猱(挠)头”呢?《释“猱”》一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再做进一步申说。

据故训材料,猱为兽名,猿属,又名狨或猕猴,亦称沐猴、母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猱,猕猴也,楚人谓之沐猴,老者为P,长臂者为j。”郝懿行《尔雅义疏・释兽》:“猱,说文作搿T疲耗负铮似人。”因猕猴似人,灵活而善模拟,故常为人戏。古语有“沐猴而冠”,谓猕猴戴人帽,徒有人的仪表而终究非人,借以讥人徒具仪表而无才调品格。因人以有冠带为常,猱以光着头为常,故称人不着冠为猱头。此外,元明时期还称妓女为猱儿,大概也是因为妓女轻佻随便,不似常人一样装束严谨、冠带整齐。根据以上推求,“猱头”其实就是以比喻的方法说人不冠不笄,随意披散着头发。这样的词义可以在古籍中得到充分的证明。笔者所见最早的用例出自宋代。如:

(4)(张)道隐不事论谈,不与人交往,不冠带,不拜跪,人谓之“猱头”。(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咏物门下》)

至明代游记及小说中则有更多用例。如:

(5)人有三等。一等西番回回人,因作商贾流落于此,日用饮酒清洁;一等唐人,皆中国广东及福建漳、泉州下海者,逃居于此。日用食物亦洁净。皆投回回教门。一等土人,形貌丑黑,猱头赤脚,崇信鬼教,佛书所谓“鬼国”,即此地也。(马欢《瀛涯胜览・爪哇国》)

(6)男子猱头裸身,惟腰围单带手巾。能饮酗酒,重财轻命。妇人亦然,惟项上金珠联纫带之,两耳塞茭樟叶圈于窍中。(费信《星槎胜览・爪哇国》)

(7)男女大小皆以黑汁刺面,为花兽之状。猱头裸体,单布围腰。(费信《星槎胜览・花面国》)

(8)男子俱从小时有墨刺面,为花兽之状,猱头,赤着身子,止用单布围腰。妇女围花布,披手巾,椎髻脑后。却不盗不骄,颇知礼义。(罗懋登《三宝下西洋》第五十一回)

以上

(5)至

(7)例,出自郑和下西洋亲历者归来后所写的闻见录。

(8)为小说中语,但与其上诸例有渊源关系。中国古代,男子二十行冠礼,女子十五行笄礼,故有“加冠、及笄、束发、结发、裹头”等相关概念。而郑和等人所见异域民族的风尚习俗则与汉俗迥然有别,“猱头赤脚”“单布围腰”等等,颇见其奇。其实这种差别自古皆然。《说文・胁俊罚骸校小儿、蛮夷头衣也。”段玉裁注:“谓此二种人之头衣也。小儿未冠,夷狄未能言冠,故不冠而小!币馑际撬担华族之冠是礼法的象征,而小儿及边境少数民族之校ü琶弊郑┰蛭蘩穹可言,故称“小被颉巴芬隆薄U饫镏:偷耐伴们见西洋诸族甚至连这头衣也不戴,故作为异域见闻,记述下来。

“猱头”之词还见于正史。如:

(9)十一月,拔其城,执其渠魁陈猱头二百余人献阙下,而取田丰、王士诚之心以祭其父,余党皆就诛。(《元史・察罕特穆尔传》)

(10)徐猱头妻岳氏,大都人。兵入都城,岳氏告其夫曰:“我等恐被驱逐,将奈何?”(《元史・徐猱头妻传》)

(11)惟陈猱头者,独守益都不下,与福通遥为声援。(《明史・韩林儿传》)

(12)其本国人最污秽,好啖蛇蚁虫蚓,与犬同寝食,状黝黑,猱头赤脚。(《明史・暹罗传》)

(13)那孤儿,在苏门答剌之西,壤相接。地狭,止千余家。男子皆以墨副面为花兽之状,故又名花面国。猱头裸体,男女止单布围腰。(《明史・那孤儿传》)

(9)至

(11)例中,“猱头”为人的外号。其中陈猱头为元末红巾军将领,本名失传,“猱头”系元军对他的诬称。其他各例中,“猱头”多与“赤脚、裸体、单布围腰”等并言,或与“头缠布、披头巾”等对举,可见均对于装束冠带而言,非指秃顶之意。由此足证黄肃秋所拟“秃顶”之解非是。

清孙岳颁等纂《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四十九:“姜道隐……孑然一身,常戴一竹笠,随身布衣草履,笔墨而已。虽父母兄弟,亦罕测其行止。人皆呼为‘猱头’。”小字注:“蜀语谓鬓发蓬松。”可见作为外号的“猱头”,主要是指“不加冠带、不受拘辖”的意思,并不能死板地认为指不戴帽子。

因为古人着冠往往须先束发,所以不着冠也就意味着头发散乱而不梳理检束。以下两部辞书将“猱头”解为“头发纷乱”的意思,大体上也是对的。

猱头 头上毛发纷乱。身穿五彩洒线猱头狮子补子员领,四指大宽萌金茄楠香带。(三一・五上/372)(白维国编《金瓶梅词典》,中华书局,1991)

猱头 〈动〉披撒着头发。冀鲁官话。山东。《醒世姻缘传》第八九回:“只见珍哥猱着头,上穿一件油绿绫机小夹袄,一件酱色潞小绵坎肩。”(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第四卷,中华书局,1999;按:“八九”当改为“一四”。)

但我们认为,这样的解释虽然说明了“猱头”的外在表现,但未能揭示出它的实质性内涵,即忽略了它的核心义素“不戴帽子或头巾”。

总括上文的讨论,我们的意见是:第一,“猱头”作为动词,是指人不戴帽子(头巾、首帕等),不梳裹头发,而使头发随意披散,并不是“头发从前往后蓬梳”;第二,作为名词的“猱头”,多用为人的外号,指人不加冠束,行为放浪。

参考文献

2.西周生(明)撰,黄肃秋校注.醒世姻缘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1999.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