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校勘《集韵》的实践、例式和硕果

校勘《集韵》的实践、例式和硕果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8-17 00:55:56
校勘《集韵》的实践、例式和硕果
时间:2022-08-17 00:55:56     小编:

摘要赵振铎先生以五种宋本、影宋本和清人三十多种成果作为校本,对今流传最广的清顾广圻修订曹楝亭本《集韵》做了大规模的全面校理,是《集韵》研究史上的重要研究实践和历史担当。从赵校本的校勘实践中抽绎出类型学体式,则有六种校改例式和三种校语例式,由体式系见赵校成果,则点上成果密集,举不胜举,有的则早已体现在当年《汉语大字典》的编纂中。面上的成果则由约略统计可见。在校勘学思想上,赵校本以求真求是为本务,处处体现校者的识力,以充分占有材料“求全责备”为操作,下笔则思做到“一网打尽”。

关键词《集韵校本》历史担当类型学体式求真求是

一、历史担当和工作底本

《集韵校本》以清代著名校勘学家顾广圻(1766―1835)重修《集韵》为工作底本(一般又称蓝本)。顾氏在嘉庆十九年(1814年)曾以曹本《集韵》(1706年)为基础,限于当时条件,明知扬州某氏藏有宋本《集韵》而不能借得,只好仍以曹本原来据刻的影宋钞本重修,重修后仍交曹楝亭印行。1706年的曹本仅以朱彝尊一部借自常熟毛汲古阁影宋明州本钞本(未涂改本)镂刻(另有毛据南宋长沙刻本,即潭州本《集韵》粉涂影宋明州本钞本,涂改本今藏天一阁),官修《集韵》本来就粗疏,传抄本必有所失,曹刻时按自己的格式编排重抄又失,如同清人姚觐元所说,曹本《集韵》成了“识者之所弗取”的书。顾广圻重校重订《集韵》是应然、必然之举,但顾氏重修时也受到如上文所说的种种条件限制。不过,顾氏重修本对曹本的错讹“有所改正”(赵先生语),更重要的是完本,特别是顾氏本1983年经中国书店影印之后,流传较广,影响较大,容易得到。为什么不用光绪二年(1876年)的姚觐元校刻本《集韵校正会编》作底本呢?姚氏的优点是用明州本校曹本,但遗憾的是姚校本今只有四卷本残本(第四卷还不全),存稿不到全书的一半。

蓝本而外,用于校的本子有:上海图书馆藏南宋明州刻本[3]、日本宫内省图书寮藏南宋淳熙十四年金州刻本[4]、北京图书馆藏南宋潭州刻本[5]、浙江宁波天一阁藏毛氏汲古阁影宋钞本[6]、上海图书馆藏钱氏述古堂影宋钞本[7]。实际校勘时,远不止这六种[8]。

二、校改例式和校语例式

如果要从赵校本的校勘实践中抽绎出类型学体式,并由其体式系见其成果者,则有:

1.版式

全书按顾修本原版页次影印,合边框为顾版之整页,今分两页面。复印后顾版页码仍见,因顾版一整页今分两页,故新编页码数是顾本页码数的两倍。字号复印时按今16开本有所放大,以见清晰;布局有意偏下,此当仍赵校本原稿,以留足天头,随时编序出校。无疑,版式设计对尽可能保持蓝本原貌,仍赵校本原稿之旧,有重要意义。完全保持蓝本原样一般不可能,但至少不该像曹刻本改动行款格式,较之蓝本汲古阁影宋明州本钞本产生新的错误。

2.《韵例》、韵目目录、韵目之校记序号、校字例

4.脱字补出例

5.衍文删除例

6.颠倒当乙者例

除上述校改例式外,校语例式则有:

1校语以“本”“钞”“校”分三大层次

2.校语单独引他校和缀合他校而成己按

3.校语就字形类推例

赵校本下册456页序号5言及上册725页同序号字例云:“依上文。”指依序号4的校语引陈校、方校对 “m”字形改作从“”的考订,类推出序号5的二字形应当改作从“巾”从“”、从“衣”从“”,并说《类篇・巾部》从“巾”从“m”之字误(中华书局本《类篇》272页上右),而《类篇・衣部》从“衣”从“”之“s”字(中华书局本《类篇》295页下右)则不误,后者为前者的纠错提供了旁证。《汉语大字典》的手部“j”字、巾部“”、衣部“s”字,皆引《集韵》,且一律从校改《集韵》后的从“”之字,三部首中的从“m”的错字不再收入。又《汉语大字典》引复音词“”“s”,均按校改《集韵》后的从“”之字。可知赵先生的校说早已体现在他任副主编的《汉语大字典》中。

三、求真求是与“求全责备”

既为求真求是,对引用材料就必有选择,决非杂陈所见。如赵校本下册430页序号11校说上册687页同序号“_”引《说文》“”当作“”,出校明州本、金州本、毛钞、钱钞、韩校、陈校、庞校、濮校、方校九种校本皆作“”,上册已出“”字,不误。但潭州本同于曹本,作“”字,不杂出潭州本者,为免自乱其例。此例亦可体现求真与求古做法之别,如求古,亦必出潭州本说,令读者迷惘无从。校勘旨在求真,而非求古,听起来好办,实际贯彻起来不容易,其中最需要的是校者的识力,而识力是长期形成的学术水准的综合。

附注

[3]明州本为南宋初年刻本,清初为钱曾收藏,同治年间又为翁同所收,建国后入藏上海图书馆。曾编入《常熟翁氏世藏古籍善本丛书九种》,第一种就是《集韵》,该丛书1993年由文物出版社影印出版。赵校本校记称“明州本”。

[6]清初常熟毛氏汲古阁影宋钞本,如本文所说,是曹楝亭刻本、顾广圻重修曹本(书中各卷后仍钤有“楝亭藏本丙戌九月重刻于扬州使院”印,以示曹本首刻时间,未及顾修时间。康熙丙戌为1706年)、段玉裁校本、陆心源《校集韵》本、方成考证本(部分引用)所引用的几为仅见的材料。建国后该书归宁波天一阁。赵校记称“毛钞”本。

[7]钱(曾)氏述古堂影宋钞本已在顾廷龙的推动下,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5月影印出版。赵校记称“钱钞”本。

[8]据赵校本凡例及引用,赵先生用于校的各种《集韵》本子还有:清光绪年间姚觐元《集韵校正会编》(简称姚校,姚氏校语中的“宋本”指赵用于校曹本的校本明州本),早稻田大学藏光绪年间朱一新、钱恂等五人校明州本,同治年间庞鸿文、庞鸿书兄弟校明州本,清马钊《影宋本集韵校勘记》(简称马校,影宋本指汲古阁影宋钞明州本),清马钊校记言及的宋本(清袁漱六氏覆汲古阁影宋钞明州本),复旦大学藏清末钞本《集韵》上有马钊校语者多多(也简称马校),康熙丙戌年曹楝亭扬州使局刻本即通常所说的曹本,清陆心源《校集韵》本(简称陆校),清陈@、李贻德合校本(依次简称陈校、李校),上海图书馆藏十卷本吴骞、丁士涵、许克勤三人校曹刻本(分别简称吴校、丁校、许校),莫友芝校本(莫本人校简称莫校)内所录钮树玉校(简称钮校)、黄彭年校(不用简称)、吕贤基校(简称吕校),南京图书馆藏清人王秉恩过录朱一新(简称朱校)、黄国瑾(简称黄校)、濮子潼(简称濮校)、钱振常(不用简称)、钱恂(简称钱校)等人校本,卫天鹏(简称卫校)校语,复旦大学藏余萧客(简称余校)、汪道谦(简称汪校)、韩泰华(简称韩校)、庞鸿文庞鸿书兄弟(在卷首见时言明),段玉裁校本极多(一律简称段校),浙江大学图书馆藏孙诒让玉海楼《集韵》校本一种(上载校语多多,传为方成旧藏,简称“某氏校”)。有十数种本子三十多家。

参考文献

1.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2.冀淑英.影印《集韵》说明.∥翁万戈.常熟翁氏世藏古籍善本丛书九种・集韵.北京:文物出版社影印出版,1993.

3.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185.

4.钱玄.校勘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5.邵荣芬.集韵音系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张渭毅.中古音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7.赵振铎.集韵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

8.赵振铎.辞书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9.赵振铎.集韵校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