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赶考命题”的提出解读毛泽东的执政自信

从“赶考命题”的提出解读毛泽东的执政自信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00:56:41
从“赶考命题”的提出解读毛泽东的执政自信
时间:2023-01-07 00:56:41     小编:

摘要: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开启建国之旅。毛泽东喻之为“进京赶考”,并强调“要考个好成绩”。毛泽东之所以在进京赶考时如此豪迈、如此自信,源于在西柏坡时期伟大的革命实践,源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源于党的理论日臻成熟,更源于党对中国革命的准确把握,也源于对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自信,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体系的科学确立。

关键词:赶考命题;毛泽东;执政自信;西柏坡;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

一、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使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成为历史必然

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无数仁人志士通过起义、改良、变法、革命,渴望独立,求得解放历程中最终的伟大胜利,使中国人民站起来成为一种可能,更是党结合中国实际,经过28年艰苦卓绝斗争,找到一条符合中国革命形势和特点的成功之路,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地把握了历史,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二、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科学探索,增强了毛泽东对执政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在西柏坡,建立一个新型国家的重大问题摆在党的面前。中共中央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提出了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并系统提出了新型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经济方针等战略构想,全面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4. 规划了新中国的建设途径。为找到一条符合新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之路,中共中央对多年战争留下的旧中国的社会经济作了科学分析。毛泽东科学地指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五种经济成分共存的现实,并提出在革命胜利后党所应采取的方针。明确提出即将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经济“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使国营经济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⑤,从而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

三、加强党的建设,创新党建理论,使党在理论上日臻成熟,增强了毛泽东的理论自信

在西柏坡,面对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这一新形势、新情况,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确立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建立了党的集体领导体制、健全了党内民主生活制度,提出“两个务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建思想和理论。 为了克服党内存在的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加强党的纪律性,党中央建立健全了各种制度,毛泽东起草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之后,中央又接连发出了《关于严格执行报告制度之检讨的指示》《执行报告制度的重要性》等指示,进一步阐明了克服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加强纪律性的重要性。在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中,要求各级党委要实行集体领导。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结论中发表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的政治生活中的运用和发展,对建立新中国,实行党的领导具有开创性的指导意义。

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赢得了民心,人民选择了共产党

依靠群众、为民谋利,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中央在西柏坡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为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谋利益,就是这一准则的全方位诠释,进而赢得了人民的拥护。1947年,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创造性地实行平分土地和结合土改进行整党的方针。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这为在全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提供了一个战斗纲领,受到新老解放区农民的热烈欢迎。

经过土改,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一亿多人口的广大地区实行了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封建性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土地改革运动,不仅激发了广大群众革命和生产的热情,直接推进了对敌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而且最大限度地赢得了民心,奠定了建国丰厚的社会基础。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口号后,李济深等55位不同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共同签署并发表了《我们对时局的意见》的声明,声明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贯彻始终,以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⑥。由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联合政府成为众望所归,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赢得了各民主党派及社会各阶层的支持和拥护。

综上所述,我们回望历史,解读毛泽东之所以在进京赶考时如此豪迈、如此自信,源于历史的选择,源于人民的选择,源于党的理论日臻成熟,更源于党对中国革命的准确把握,也源于作为执政党对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自信,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体系的科学确立。

注释:

①田松年:《与民主党派长期合作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政策》,《党的文献》1999年第5期,第77页。

②{5}《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7页、第1431页。

③《西柏坡档案》(第2卷),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948页。

④中央档案馆等编:《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第535页。

责任编辑、校对:杜 莹

Abstract: In March 1949,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ft from Xibaipo to Peiping, open the founding trip. MAO Zedong explained this trip as the "exam proposition", and stressed that "to gain a good result". MAO Zedong was so bold, so confident, rooted from the great revolutionary practice in Xibaipo period, from the choice of the history and people, from the party's more mature theory, and the partie's accurate grasp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lso stemed from the self-confidence to socialist road choice, the scientist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basic system and basic political system.

Key words: exam proposition, MAO Zedong, ruling self-confidence, Xibaipo, war of liberation, the socialist roa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emocratic parties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