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张之洞的人才观

试论张之洞的人才观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6 01:26:54
试论张之洞的人才观
时间:2023-03-06 01:26:54     小编:

[摘 要]作为朝廷重臣,张之洞长期吸引、储备和推荐人才。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他的人才观。其人才观主要是德才兼备、精通西学、不拘一格。

[关键词]张之洞;人才观

一、德才兼备

张之洞生活在清末,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当时外有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内有农民起义的大规模爆发,内忧外患使满清政府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对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一些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和开明士绅开始放眼世界,纷纷寻求救国救亡的道路。作为继李鸿章之后的洋务运动领袖张之洞,他在大力兴办洋务事业的同时,也开始投身于教育兴国的行列之中。他对于人才与治国、人才与强国的关系深有认识。他把人才看作是国家之元气,治道之根本,指出“为治以得人为要”。“国无强弱,得人则兴;时无安危,有才斯理”。张之洞所说之人也就是人才。即是德才兼备之人,而且是首重德行之人。

在张之洞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人才呢?关于人才他有这样的论述:“或敏于才,或笃于守”,他认为这不是真正的人才,只能“随宜器使”;另一种是“才识俱卓,为守兼优”,“足以储为大用者”,这才是是他心目中真正的人才。即德才兼备之人。从他所上的举荐人才的奏折中,对于被举荐之人他大多是用这样一些词语来表达:“笃于忠爱”、“伉直敢言”、“廉洁俭朴”、“皎然不欺”、“淡于荣利”、“学识淹通”、“学术纯正”、“文武兼资”、“才思敏锐……”等等。由此可见,张之洞心目中的人才首先是德才兼备的。但又是首重德行的。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即使国家处于最艰难的时刻,最急需用人之时。张之洞也绝对是宁缺毋滥,在举荐和重用人才方面首先是选择德才兼备的。而且是首重德行的。这也就形成了张之洞人才观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之一。

二、精通西学

张之洞是最先倡导创办洋务的官员之一,也是最先认识到向外国学习的重要性的中国人之一。尤其是他在创办洋务的时候,深刻的认识到西学的重要性,“有船而无驾驶之人,有炮而无测放之人,有鱼雷而无修造演习之人,有炮台而不谙筑造攻守之法,有枪炮而不知训练修理之方,则有船械与无船械等。故战人较战具尤急。”甲午战争的惨败使张之洞对留学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堂堂的中华帝国竟被日本东洋小国打败,这一残酷的现实给他以前所未有的打击。也让他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解西学的重要性:“洋务之兴,已数十年,而中外文武臣工,罕有洞悉中外形势,刻意讲求者,不知与不见之故也。不知外洋各国之所长,遂不知外洋各国之可患。”日本的迅速崛起,在张之洞眼里,不仅仅是由于他们重视留学教育,培养近代人才,还在于他们敢于大胆地任用学有所成的归国留学生。“伊藤、山县、夏本、陆奥诸人,皆二十年前出洋之学生也,学成而归,用为将相,政事一变,雄视东方。”

因此,在他所举荐的军事将领蔡锡勇即是看中的是他的“深通泰西语言文字,于格致、测算、机器、商务、条约、外洋各国情形政事无不详究精研”的才能。他说:“尝闻赵充国之言曰:‘百闻不如一见’。夫欲采西法之长而不资诸曾游海外亲见西政之人,与夫平日博览群书考求西法之人,是冥行者必迷其方”。视钱恂为人才主要就是看中他的学贯中西。钱恂“历充欧洲各国出使大臣随员参赞,于俄、德、英、法、奥、荷、意、瑞、埃及、土耳其各国俱经游历,博访深思,凡政治、律例、学校、兵制、工商、铁路,靡不研究精详,晓其利弊,不同口耳游谈,询为今日讲求洋务最为出色有用之才”。看中黄遵宪亦此因。黄遵宪“深悉外洋各国情形,著有成书,于中外约法,西国政事均能透彻”所以他推荐黄遵宪作了“使才”。

不仅如此,他还重用了许多外国人。“塞外番僧,泰西智巧”,“皆可供我策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张之洞派姚锡光前往日本聘请精通华文、熟谙新政的日本陆军大尉大原武庆和文职教官木野村政德来湖北,专门负责翻译日文书籍及报纸杂志。为了传播农业知识,他还引进15位教习先后任教。这些外国教习在农务学堂等校任教,传授专业知识,培育农业人才。外国教习们还到鄂东南、鄂西北调查农情,提出调查报告,协助湖北政府设立农桑、棉花、林业、菜叶试验室,引种美国棉花,从事科学试验,均取得了一定效益。然而长期大量地骋用洋人,也并非长远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问题,他认为有两个方法:一是在国内广设学堂,培养近代化的新型人才;二是向国外派遣大量留学生,培养近代化急需的人才。从张之洞倡导的留学教育上,我们不难看出西学人才不仅严重缺乏而且精通西学者在张之洞心目中的地位,他指出“分遣学生出洋游学,文武两途及农工商等专门之学,均须分门认习。”“并宜派若干人入其师范学堂专学师范。”张之洞认为留学教育是培养近代化急需人才的最佳途径。他说:“今宜多选才俊之士,分派游历各国,丰其经费,宽其岁月,随带翻译,纵令深加考求。凡工作、商务、水陆、兵事、炮台、战舰、学校、律例,随其性之所选,用心考求。”他从洋务运动的实际需要出发,不仅派留学生学语言文字军事,而且还有各种科学技术,包括师范、警察甚至职官游历等诸方面。张之洞通过各种途径涉猎或精研西学的新式知识人才,包括留学生、出使随员、洋务企业内的科技人员等。如两湖书院算学教习华蘅芳为近代中国算学泰斗,曾在江南制造局附设翻译馆担任过翻译工作;另一算学教习汤金铸曾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1903年赴日本留学,1910年学成毕业,回鄂任教于中等工业学堂并兼任该学堂工场场长。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张之洞是一清廷老臣,从小受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但是,由于时局的变动,他对于人才的要求虽然无法脱离传统的人才观,但是却是非常注重西学的,对于精通西学之人更是重用之。这也就形成了张之洞人才观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之一。

三、不拘一格

从以上他所举荐人才的内容来看,一方面体现了他“私利不可讲,公利不可不讲”的优良品德;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选择人才的标准是不拘一格的。这也就形成了张之洞人才观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之一。

四、结论

张之洞一生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是清朝中晚期历史的见证者与当事人,这段时间正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动荡时代。也是国家正处在万分危急的时刻。面对民族危机的愈益严重和晚清政权的日益没落,有爱国之心的张之洞曾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了巨大努力。从创办新军、开办实业到兴办教育,直到1909年张之洞病逝。这个动荡的年代赋予了张之洞丰富的阅历和多姿的人生,作为朝廷重臣。张之洞长期吸引、储备和推荐人才。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他的德才兼备、精通西学、不拘一格的人才观。

参考文献:

[1]张文襄公全集(第一册)[M].北京:中国书店,1990.

[2]胡钧.张文襄公年谱[Z].北京:天华印书馆,民国二十八年版。

[3]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Z].北京:中华书局,1958.

[4]张文襄公全集(第四册)[M].中国书店,1990.

[5]冯天瑜.《张之洞评传》[M].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

[6]陈山榜.《张之洞劝学篇评注》[M].大连出版社,1990.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