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移动阅读服务在国内图书馆中的开展模式及发展

移动阅读服务在国内图书馆中的开展模式及发展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9 01:14:35
移动阅读服务在国内图书馆中的开展模式及发展
时间:2023-03-29 01:14:35     小编:马建辉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了移动阅读服务的内容及其主要的开展模式,并对移动阅读服务在国内图书馆中的开展状况以及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对我国各图书馆中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查法调查了我国的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武汉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对移动阅读服务的开展情况。本文认为国内图书馆在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不同的应用模式,移动阅读服务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还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移动阅读服务;图书馆;发展策略;模式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2.024

〔中图分类号〕G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2-0125-04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d the content of mobile reading service and its main development mode,and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obile reading service in domestic libraries.The situation of carrying out mobile reading service in our country was analyzed,and the National Library,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Wuhan library,Shanghai library,library and Library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re investigated.In this paper,the domestic libra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reading service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 different application mode,mobile reading service in China has a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but also will be more widely used.

〔Key words〕mobile reading service;the library;development tactics;mode

在移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将移动阅读服务引进我国的图书馆已经成为了一种可能。在当前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子书移动阅读终端,例如PDA、MID、上网本、掌上电脑、手机等等。在图书馆中开展移动阅读服务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使用户更加自由地获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1 移动阅读服务的主要内容

1.1 移动参考咨询服务

定题跟踪服务、移动导航、适时咨询都是移动参考咨询服务的主要内容。用户可以通过QQ、博客、微博、微信来获得实时交流与服务。通过这些移动终端,用户可以对图书馆的概况进行了解,并且获得最新活动、服务内容、到馆路线方面的信息。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率先推出了手机服务,其可以通过RFID技术和Wi-Fi技术将手机作为读者卡,使读者能够享受到实时的架位导航服务和图书电子架位导航服务。

1.2 电子书的下载和外借服务

电子书的下载和外借是图书馆中移动阅读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来利用馆藏的电子资源,图书馆能够提供离线阅读和在线阅读两种阅读形式,并且提供电子书下载服务。北京大学图书馆分别引进了N518商务版和N516精华版的汉王电纸书共150套,使读者能够免费阅读和下载图书馆内的馆藏资源。除了电子书下载之外,首都图书馆和上海市图书馆都推出了电子书外借服务。

1.3 OPAC移动书目检索

作为移动阅读服务的一项核心内容,OPAC移动书目检索服务包括检索结果、检索条件和检索入口的展示,使读者能够获得馆藏目录,读者也可以利用该项服务来办理续借和预约等业务。

2 移动阅读服务在图书馆中的主要开展模式

2.1 Java2Micro Edition

Java2Micro Edition简称为J2ME,是Java运行环境的一种高度优化形式,能够对WAP的不足进行弥补,并且对网络流量进行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获得丰富的电子商务内容和图像,并且尽可能地扩大服务功能[1]。

2.2 I-Mode服务

1999年日本NTTDoCoMo公司推出的I-Mode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应用的非常广泛。其以PDC的手机增值服务为基础,能够为用户提供无线数据传输服务。该服务模式使用时分组交互叠加技术,在图书馆中用该技术能够用户提供续借和提前预约服务,并开发出了完整的OPAC查询系统。

2.3 WAP服务

移动版门户网站已经在我国很多图书馆中得到了应用,也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用户可以登录图书馆的移动版门户网站对图书馆的资源进行利用,还可以搜索主题指南、查询开馆时间。湖南理工学院于2006年开通了WAP手机服务,并迅速在国内各大图书馆中得到了普及。清华大学图书馆于2006年开始引进Metalib系统,并对电子资源的检索平台进行整合和本土化开发,已经完成的异构电子资源整合检索将近500个。清华大学图书馆于2008年又推出了无线移动数字图书馆系统,并于2010年完成了在WAP网站状态的电子资源数据库的监控,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WAP网站。2008年国家图书馆向公众推出了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包括手机阅读、WAP网站、短信服务等内容,服务内容相当丰富,能够向用户提供1 000余种图书和20余种报纸的移动资源[2]。

  2.4 SMS服务

国外率先推出SMS服务的图书馆是芬兰的赫尔辛基技术大学图书馆以及美国的里士满大学图书馆和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我国北京理工大学于2003年引进了汇文管理系统,以此为基础开发了相应的手机短信通知系统,成为了第一个在我国推出以SMS模式为基础的手机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图书馆。该开发模式包括校企合作和高校独立开发两种模式,提供的服务包括新书预告、图书续借、信息查询、预约提醒等等,并全部为免费服务。当前我国很多图书馆都已经开通了短信息服务,并取得了良好的反馈效果。

3 国内图书馆中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现状

本文选取了我国几个在移动阅读服务方面取得一定成果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对国内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开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3.1 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于2008年推出了掌上国图,从而将自己打造成为了一个移动数字图书馆,包括手机客户端、手机门户和短信服务等服务项目。

掌上国图设置了全国统一的特服号,无论是电信、联通还是移动的手机用户都可以向该号码发送特定指令,从而订阅相应的彩信和短信业务。国土移动服务的基础服务项目是读者服务短信,能够强图书馆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用户通过注册短信服务能够获得投诉建议、读者卡挂失、预约到达通知、续借图书催还等免费服务。根据自身的个性化需要,用户还可以定制其他的短信和彩信服务。掌上国图网站或者手机能够向读者定期推送订阅的内容,提高推送的针对性[3]。

手机门户是国土移动服务的一个最主要的形式,能够将大量的特色资源集合到手机门户上,包括超过32 000张特色图片资源、500多小时的视频讲座、10万篇学位论文元数据,以及上千种公开出版的图书等等,手机门户中还包括读者服务、文津图书奖、新闻公告、读者指南、在线服务,资源检索等栏目。

资源和服务是国家图书馆手机客户端的两条主线,主要是为了使读者能够享受便利的浏览和服务。该客户端的功能包括:①对国图发布的所有应用进行下载。②通过表单或者电话的形式进行咨询。③馆内的活动、讲座和新闻动态的发布。④对图书馆内的线上展览进行在线同步观看。⑤读者卡服务;用户办理读者卡之后就能够获得预约、续借、借阅信息查询、用户管理等服务。⑥经典视听:用户可以对文津讲坛的音视频文件进行在线观看。⑦微阅书刊:国家图书馆在客户端上添加了各种期刊馆藏图书资源和书评以供用户阅读。⑧二维码识别:能够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来识别名片、讲座信息和文本等多种格式。⑨书目检索:用户可以通过条形码和关键词进行检索,从而查询其他图书馆的馆藏信息和书评信息。对于读者感兴趣的图书,客户端还能够提供购书网的相关链接。

3.2 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向用户提供了全球首例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移动服务,其推出的时间为2011年3月,主要的功能模块有两个方面;信息发布模块和移动OPAC模块[4]。

3.2.1 信息发布模块

用户可以以自己的需要为根据来进行栏目设置和相关的信息发布。用户也可以通过定制彩信服务来获得图书馆的通知公告、活动公告和讲座公告,并且订阅感兴趣的信息产品,用户绑定账号之后,系统就会根据用户的定制自动向用户发送含有该关键词的信息。从数据库中系统管理员也可以对用户的订阅关键词进行查阅整理,向用户发送相关的内容信息,提高推送的效果。

3.2.2 移动OPAC板块板块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来查询纸质书目的馆藏单册记录,该版块还能够向用户提供短信提醒、到期还书、预约、续借等服务,以及当前借书情况和用户个人信息的保存服务。

3.3 武汉图书馆

武汉图书馆在第25届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上正式宣布开通手机图书馆。武汉图书馆的手机图书馆能够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包括新书通报、图书在线续借、个人借阅查询等等。通过手机,用户也可以直接进行电子图书的下载和阅读,可供下载的图书超过100万册。武汉图书馆将馆藏的15 506集有声读物、21 605集学术视频、8 300万篇中文报纸、756万篇论文、13 878万篇外文期刊以及7 600万篇中文期刊都制成了电子资源,可供读者免费下载和阅读[5]。

3.4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于2003年年底开发了短信通知系统,面向全校教职工和学生进行使用。其可以向用户提供相应的流通借阅提醒服务,该图书馆又于2012年开通了移动手机图书馆,用户在注册时需要提交相应的个人资料并通过审核,使用手机接收送认证短信链接,之后就可以登录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系统,对数据库的各种电子资源进行查阅,例如原生文献、外文期刊、学位论文、学术期刊、电子图书等元数据信息和正文,图书馆还会定期发布共享资源、活动公告、讲座通知和新闻报道[6]。

3.5 上海图书馆

2005年上海图书馆陆续推出了手机短信服务和外借电子阅读器、手机电子书、手机图书馆网站等服务,并对使用二维码提供信息服务进行了尝试。上海图书馆于2010年正式开始运用智能手机客户端,当前上海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模式,包括移动客户端、WAP图书馆和短信。既包括传统型的服务功能,也包括一些特色项目,例如世博全景站点导航、多媒体内容浏览等等,具有非常广泛的服务范围。上海图书馆将客户端、手机网站和短信平台结合起来,能够为用户提供各种查询服务,例如开放时间、楼层信息、讲座展览、新闻公告等等。用户还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或者扫描条形码来查询图书信息。用户注册为会员之后,还能够联合搜索上海其他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输入读者卡号之后用户就可以对自己的咨询服务、讲座预定、收藏夹、借阅历史、已借图书等信息进行查询,并且将电子书下载到移动设备上进行阅读[7]。

4 移动阅读服务在国内图书馆的发展前景

  4.1 移动阅读服务在国内图书馆中应用的局限性

图书馆要获得发展就必然要打破传统的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和全面的移动服务。然而图书馆的移动服务仍然具有局限性。

4.1.1 受到移动阅读产业链的局限

我国的移动阅读普及率越来越高,读者的职业和年龄跨度也越来越大,电信运营商也在积极构建完整的移动阅读产业链。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和内容运营商是该产业链的主要环节。然而正是由于移动阅读产业链的形成,给图书馆发展移动阅读服务造成了一定的局限。这也需要图书馆能够找准自己在移动服务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图书馆要投入移动阅读产业链中具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图书馆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进行沟通。然而图书馆作为一种公益机构,要获得相应的服务支持和技术支持比较困难,要在产业链中具有立足之地具有一定的难度[8]。

4.1.2 受到阅读资源的局限

我国的移动阅读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和规模,但是数字出版市场仍然存在混乱的局面,缺乏有力的引导和管理,质量控制问题、版权问题日益突出。在传播中出现了很多低俗和虚假的内容,给图书馆引进移动数字资源造成一定的障碍。

4.1.3 收费与公益性的冲突

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服务机构应该是公益性的,然而要提供完整的移动服务平台就必须依赖运营商的网络,这就增加了图书馆的服务成本。

4.1.4 移动阅读终端的局限

读者对于移动通信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大图标的文献要在移动阅读终端中进行展示还具有一定的技术困难[9]。

4.2 移动阅读服务在国内图书馆中的发展对策

4.2.1 尽快融入移动阅读服务的产业链

图书馆要发展移动阅读服务,就必须尽快融入移动阅读服务的产业链,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方之间的合作,将读者习惯、技术壁垒和资源整合方面的障碍扫除。图书馆应该以公益机构的身份加入到移动阅读产业链中,这就需要图书馆做好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协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协作以及与其他运营机构的交流合作,不断优化服务和整合资源,缩短传播距离,使信息和资源传送的方式更为便捷,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图书馆可以在移动云商的平台上搭建移动服务,并对其运营模式进行借鉴。图书馆还要与移动运营商就服务资费问题进行磋商,尽量降低上网资费,在保障服务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服务的成本[10]。

4.2.2 加强对版权保护的重视

图书馆在大力发展移动阅读服务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保护数字资源的版权,否则将会给图书馆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图书馆要将版权保护的管理机制建立起来,由专人审核引进的数字资源,尽量获得正式版权受理书,严格遵守先授权再传播的协议规定。为了进一步保护数字资源的版权,图书馆还可以利用一些技术手段来对数字资源进行加密,避免图书馆的资源被用户恶意扩散。图书馆也应该向公众发布明确的版权声明,要求违法者承担法律后果,积极向用户宣传版权知识[11]。

4.2.3 对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

实体图书馆并不会随着移动阅读服务的出现而消失,电子资源也无法完全替代传统图书资源。这就需要图书馆能够取长补短,在馆际之间开展数字资源的共享服务,充分的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图书馆首先要对馆内的购买资源和自建资源进行数字转化,以此为基础来开展移动服务。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应该分类整理本地和网络上的各种资源,扩展和兼并适合阅读的第三方资源和本地资源[8]。根据自身的馆藏特点,图书馆也可以增加移动阅读服务的特色,使移动阅读服务更加具有个性,将馆藏资源的优势打造出来。馆际合作能够取长补短,通过文件传送、馆际共享和授权认证的方式来对单个馆藏资源进行扩充,满足读者的移动阅读和在线阅读的需求。正是由于读者需求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图书馆更应该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将资源共享平台建立起来。从技术层面上,只需要将以Web环境为基础的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建立起来,就可以组织分散的文献信息,有效地提高服务的效率[12]。

4.2.4 加强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图书馆应该根据读者类型的不同来提供有针对性的移动阅读服务,例如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应该将深层次全文阅读作为移动服务设计的重点,及时修订馆藏数据库,向师生和研究人员传送信息资源,了解他们的个性化需求[13]。高校图书馆应该为学生读者提供更多的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热门电视讲座教材、资料和期刊等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公共图书馆则要体现出自身的公共性,积极联系基层群众,举办展览、读书比赛和新书推介等活动。

5 结 语

移动阅读服务是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图书馆要通过移动阅读服务来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积极打造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模式。图书馆要将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作为移动阅读服务的基础,为用户提供有针对化的移动阅读服务,推动图书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远彬,宋朋.移动阅读服务的模式构建及发展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1,(12):62-64.

[2]汪勤峰,李业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探析[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6):69-71.

[3]刘梁雄.移动阅读与图书馆延伸服务新领域[J].科技信息,2012,(16):447-448.

[4]张娜.移动阅读流行趋势下的图书馆服务[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65-67.

[5]马科,张秀兰.我国移动阅读研究综述[J].图书馆,2013,(4):68-71.

[6]陈昆杰.数字时代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9):8-9.

[7]张晓红,李卓.走出书斋――浅论移动阅读[J].现代情报,2007,(2):188-190.

[8]卞庆祥.基于3G技术的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J].新世纪图书馆.2009,(5):66-68.

[9]甘平.移动阅读与图书馆延伸服务研究[J].学理论,2011,(8):62-73.

[10]叶莎莎,杜杏叶.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的应用发展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3,(6):141-147.

[11]罗晓涛.探索移动图书馆服务新模式――以上海图书馆“手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3,(13):98-101.

[12]刘松柏,姜海峰,李书宁.移动图书馆建设的难点与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13,(4):79-83.

[13]茆意宏.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发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2):35-4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