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美育渗透,让语文绽放异彩

美育渗透,让语文绽放异彩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2 01:34:05
美育渗透,让语文绽放异彩
时间:2023-04-02 01:34:05     小编:旷海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重视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从而使学校美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陶冶情感的功能,还肩负着培养人的高尚品德,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增进人的身心健康,完善人格等方面重要作用。因而,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要充分发挥美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我几年的探究和尝试,我认为可以在语文教学的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渗透。

一、在精美的语文教材中感知美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篇章再现自然美和社会美。如反映祖国壮丽河山的《我爱你中国》《青海高原一株柳》等,表现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爱之链》等。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学生咀嚼文字,感悟形象,诱发想象,丰富感情,从而自然融入文章的情境之中,心灵为美所感染,与作者情感共鸣。

刘勰说得好,著文者,情动而辞发,而观文者,披文而见情。可见,情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主宰,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把握好作品的情,让学生在悟情中感受美。杜牧的《江南春》是句句写景、字字含情,特别是最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借景抒情。教学要引导学生由字入景、由景出情,感知作品的情感美。

让情感教育和美感教育交织于语文课堂,注意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美学思考,恰如其分地运用语文教材让学生感知美,这才是语文教师的本质所在。忽略了这一点,语文就会变得寡然淡味。

二、在融洽的审美情境中欣赏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和情感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思想的天性本身要求富有诗意的创造。因而,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融洽的审美情境中欣赏美,十分重要。

1.巧用电教媒体,构建审美情境

电教媒体最具光、色、形、声的丰富变化与组合,是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的最佳手段。一位教师执教《桂林山水》时,课初播放关于桂林山水视频,优美的画面,妙曼的解说,激起学生美的幻想,为学好全课作了必要的铺垫。接着让学生在音乐中通过通读文段,欣赏漓江的静、清、绿,轻柔的《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使学生陶醉于荡舟漓江的神游之中,祖国河山绚丽之美油然而生。学习桂林山的特点时,教师直接在实物投影台上简略地勾勒出一组山形,生动直观地展现了桂林山的奇、秀、险。在此过程中,借助现代教育手段,渲染形象、烘托气氛、创设情境,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2.想象使入境,动情美亦生

简洁典雅是老舍散文的特点,文章具有诗的情韵和意境,堪称美文的典范。小学课本中的《草原》一文,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图画,全篇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浓烈的喜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再造想象,抓住文中大量新鲜生动的比喻句进行品析,只有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这些景物连起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素淡朦胧的草原图景,才能体会到作者的独特感受,才能真正感受文章的美。

三、在品读吟诵中体会美

目前,灌输式教学依然还霸占着课堂,学生依然习惯当听长,懒于诵读,厌于思考。所以,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多读,在反复吟诵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中国的汉语,有其优美的音韵。那些独立的音节,经文学大师们的组合,就能发出悦耳的声音,回荡起美的旋律,宛若一首首悠扬动人的乐曲。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特别是低年级段的教学中,教师少要求学生默读,多提倡学生放声朗读。因为朗读要比默读给予学生的美感更为显著。学生在朗读中,不仅感受到书面语言的美感,而且体会着语音的韵律美。这些美的深刻体味和感受,对学生极具感染作用。悄悄然,他们把文字语言到有声语言的转化能力也渐渐提高,从而更好地理解,感受课文的内容。有一次在上《黄山奇松》一课时,我专门配上了一曲古筝曲《春江花月夜》进行配乐朗诵,课文中抑扬顿挫的语言,再加上古筝曲优美的旋律,一时让人心旷神怡。也因为有了音乐的参与和帮助,学生很快地进入聆听和思考状态。朗读完后让学生回答这篇课文写了哪些景物,作者用了哪些优美的语句来描写这些景物的特点。学生感受丰富,思考积极,发言踊跃。这样的教学,正是充分发挥了语言文字的美育作用,让学生感到了美的愉悦,美的享受。

美育与语文教学是相互融合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教师利用美的教学艺术去传授美的信息,让语文教学变成生动形象、充满情感与智慧、充满活力与变化的审美艺术教育。教师应以语文教学为窗口和契机,以追求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为己任,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去感知美、感受美、抒发美、欣赏美、展现美,从而实现创造美,这是一个语文教师该做的分内工作。完美的语文教学,必将美育融入课堂,让语文课堂永远洋溢着沁人心脾的美,让语文课堂绽放异彩。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