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基于PSR模型的郑州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基于PSR模型的郑州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3 01:03:18
基于PSR模型的郑州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时间:2023-03-23 01:03:18     小编:

摘要:以郑州市近14年的数据为基础,对郑州市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人地关系入手,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值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并对各子系统进行协调度计算。结果表明,郑州市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集约程度不太理想,与合理值有一定的差距,还有提高的空间。各子系统间发展缺乏协调度,这也是导致郑州市集约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郑州市的经济发展还主要是依靠能源的消耗,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关键词:PSR模型;低碳;集约利用评价;郑州市

Evaluating Low Carbon Intensive Use of Land in Zhengzhou City based on PSR Model

SUN Wen-wen, MEI Yun, CHEN Yin-rong, ZHANG Miao

(College of Land Managemen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14 years' data of Zhengzhou city, the levels of low carbon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urban land were evaluated on time series. Proceed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and land in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urban l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ow-carbon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urban land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PSR model.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intensive level and calculate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each subsyst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 low carbon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urban land in Zhenzhou city increased, but the intensity was not reached the predicted. It had room for improvement. The lack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each subsystem wa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low intensive level of Zhengzhou city.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Zhengzhou city was mainly relied on energy consumption.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 of low carbon was relatively low.

Key words: PSR model; low carbon; intensive utilization evaluation; Zhengzhou city

1 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1.1 低碳土地集约利用的PSR模型框架构建

在传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础上,本研究加入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0]。在选取指标时,除依据土地集约利用内涵选取相应指标外,还选取了部分经济耗能指标及生态环境指标。依据典型性、科学性、可获得性、系统性、可量化性等原则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

压力层:包括人口密度、人均居住用地、城市人口与用地弹性指数、GDP与用地弹性、城镇化水平、单位GDP能耗等指标。该层反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压力。其中,城市人口与用地弹性指数是指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与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率的比值,反映了人口增长与城市建设的协调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GDP与用地弹性指GDP的年均增长率与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率的比值,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建设的协调程度。城镇化水平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例,代表了城市经济发展程度。单位GDP能耗是年GDP总值与能源消耗总量的比值,反映能源的产出状况以及利用能源的科学技术水平。

状态层:包括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能源消费弹性指数、地均GDP、人均道路用地、低碳能源消费比重、地均废气排放量、地均废水排放量、人均耕地占有量。该类指标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的开发强度、效益以及经济发展的低碳水平。其中,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土地总面积的比值,地均GDP是GDP总额与土地总面积的比值,反映土地的产出水平。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指一定时期内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产出的各种能源产品的数量与同期内投入加工转换的各种能源数量的比例,是观察能源加工转换装置和生产工艺先进与落后、管理水平高低等的重要指标。地均废气排放量与地均废水排放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状况。

响应层:包括地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地均从业人员、污水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该类指标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的资金、人力和环保等的投入强度,是响应土地利用压力的政策作用的结果。地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资产投资额与土地面积的比值,反映政府在土地上的投入强度;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污水处理率越高,越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反映低耗能产业的发展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经济低碳发展的趋势。

1.3 指标标准化

1.3.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数据皆来源于《郑州统计年鉴》、《河南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年鉴》、郑州统计信息网及政府部分公开的数据,数据真实有效。

1.3.3 指标标准化 在合理值确定之后,即可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对数据进行标准化的目的是消除不同的指标间存在的量纲,避免其影响评价结果。综合已有文献发现各学者所使用的标准化法主要有总和标准化法、标准差标准化法、极大值标准化法、极差标准化法等。结合本研究所使用数据及所要进行的模型分析,采用极差变换标准化法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公式为:对于正指标,即越大越优的指标,采用上限效果测度:

Hij=■

对于负指标,即越小越优的指标,采用下限效果测度:

Hij=■

式中,aij为第i个准则层第j个指标的实际数值。

1.4 指标权重

变异系数赋权法也称均方差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是根据各个指标在所有被评价对象上数值的变异程度大小来对其赋权,变异程度越大的指标,说明在评价过程中越重要,要赋予较大的权重,反之,则赋予较小的权重。变异系数赋权法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能够从数据本身找到数据内在反映。具体步骤如下[13]:

1)计算第i项指标的均值■和变异系数Vi。

■c=■, Vi=■ ■

2)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均方差法是根据各个指标的年度变异系数来确定权重,指标变异程度越大,表明指标在评价中的作用越大,则权重值越大,这与实际情况可能有不符之处,可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修正[14]。本研究采用两种方法来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取两种方法的均值作为各指标的最终权重,在一定程度上对指标体系及权重进行了优化。

1.5 集约度

现有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框架通常是将各子系统集成,计算综合因子得分。PSR模型中各系统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每个子系统的各个指标都从不同的侧面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低碳土地集约利用,因此其集约分值可用综合评价模型来计算。同时考虑到PSR模型也并不是对低碳土地集约利用系统的简单分解,本研究还将分别计算每个准则层子系统的得分值,并分析各子系统对总系统的影响程度。公式为:fi=■Wi(AijWij),F=■fi×100;其中:Wi为各准则层权重,Aij为各指标标准化值,Wij为各指标权重,fi 为各准则层得分值,F为系统集约度。 1.6 PSR子系统协调度

2 结果与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时间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变化,划分标准亦有所不同,因而在学术界并无统一的划分标准,但大致可分为过度粗放利用、粗放利用、基本集约利用及集约利用4种类型。结合郑州市的实际情况,按综合计算分值70划分为4个级别,分别对应上述四种类型。

本研究采用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以经济产出效益为主的“状态”指标数量最多,且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地均GDP等指标的权重较大,因此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的得分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比较大。同时,通过对压力层、状态层和响应层各指标的指标权重分析,不难发现有关经济效益的权重值普遍较高,而有关生态环境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指标及关于低碳能源的指标如低碳能源消费比重、地均废气排放量、地均废水排放量、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等指标则普遍分值较低。上述情形均说明郑州市在经济的低碳产出及生态环境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反映在土地利用系统的反馈能力建设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影响郑州市土地集约利用最大的因素是城市的快速扩张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必然会导致土地需求扩大,土地集约利用的压力增大,此时政府适当引导,加大投入,即增加响应措施,使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成为必然趋势。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2] 付 允,马永欢,刘怡君,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4-19.

[3] 龚 义,吴小平,欧阳安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界定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浙江国土资源,2002(1):46-49.

[4] 何 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评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8] 朱一中,曹 裕.基于PSR模型的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8):1375-1380.

[9] 史丽君,张绍良,王浩宇,等.基于PSR框架的徐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1):4-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