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梵净山中亚热带的原生植被

梵净山中亚热带的原生植被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09 00:27:41
梵净山中亚热带的原生植被
时间:2023-05-09 00:27:41     小编:

梵净山,原名“三山谷”,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得名于“梵天净土”。海拔2572米的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乌江与沅江的分水岭,也是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

梵净山是中国黄河以南最早从海洋中抬升为陆地的古老地区,留下了10亿至14亿年前形成的奇特地貌景观:孤峰突兀,断崖陡绝,沟谷深邃,瀑流跌宕。

梵净山山清水秀,号称有“九十九溪”,这些溪流汇成黑湾河、马槽河等11条主要河流,呈放射状奔腾而下,沿途多急流险滩,跌水瀑布。一些流入乌江,一些流入沅江,所以梵净山又是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

梵净山地区受东南亚太平洋季风控制,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东南海洋季风影响十分显著,冬季受寒潮影响一般较小。梵净山年平均气温13.1℃至l4.7℃,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光能充足,雨量充沛,无严寒酷暑。梵净山按热量带划分有明显的垂直带分布,从山脚至山顶分别是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

在梵净山山麓,居住着土家族和苗族群众,长期的人为活动,使原来的低山常绿阔叶林被次生林和针叶林所替代。在保存较完好的常绿阔叶林中,低山树种乔木层主要由壳斗科的栲属、青冈栎属、石栎属,山茶科的山茶属、木荷属、柃木属,樟科的润楠属、樟属、川桂属、楠木属、木姜子属、新木姜子属,木兰科的含笑属,杜英科的杜英属、猴欢喜属,金缕梅科的蚊母树属、水丝木属组成,约400种。并常有杜鹃花科、山矾科、冬青科、山茱萸科、x草科、蔷薇科的树种伴生。在山坡上和山脊地带有红豆杉、杉木、马尾松、三尖杉等生长,而在山沟两侧常见大果蜡瓣花、大果山香圆、赤杨叶、南酸枣、野茉莉等。有些地方由于长期的人为种植或辅育,形成纯林、次生林与阔叶树混交林,还有一些是强烈干预后更新形成的落叶阔叶林,如枫杨、赤杨叶、枫香、响叶杨等成小块次生林。

在梵净山中部,中山针叶阔叶混交林占有重要分量,大明松、长苞铁杉是这种混交林的常客,它们总是相伴而行,又各有领地。大明松主要在较大片的坡地和岩石露头较少的山脊、山头,而长苞铁杉成片的分布只集中于立地条件差、岩石露头较多的悬崖陡壁。

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才是梵净山山腰的主要林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也是树种最为丰富的林型,包括水青冈林、贵州青冈林、檫木林、包石栎林等。珍稀孑遗植物水青树、钟萼木、白辛树、珙桐、天师栗等也随处可见,在一些地方还形成了成片的珙桐林、野核桃林、金钱槭林、扇叶槭林、水青树林。当然,在一些人为活动强烈的火烧迹地上,也形成了一些水马桑灌丛等次生群落。这一区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被誉为“世界独生子”的最为珍贵的灵长类――黔金丝猴就主要活动于这种林型中,其数量比大熊猫还要稀少。珙桐则是恐龙时代遗留下来的古老植物,曾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后由于地质与气候变迁,珙桐在地球上几乎消失殆尽,但在梵净山地区,至今仍有十余片大面积的珙桐分布。每当春末夏初,奇特而美丽的珙桐花纷纷开放,仿佛群群白鹤翩飞于林间,像是落入凡间的精灵。这种中国特有的古老植物被外国人命名为“中国鸽子花”,誉之为“北温带最美丽的花朵”。

在梵净山,最为特殊的植被景观要数山顶苔藓矮林,由于海拔高,山顶气温低、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山风强烈、多霜雪、凝冻时间长,这里的林木矮小,分枝低,主干不明显,枝干多弯曲,树冠平伏紧密,生长缓慢。能在这种环境生长的植物种类很少,主要是一些杜鹃、槭树、花楸、山矾、黔稠、黄杨等。一些上百年的亮叶水青冈胸径只有40厘米。苔藓矮林在地面上形成厚厚的苔藓层,就像一层绿绿的地毯。而有些苔藓长达数十厘米附生在树干或枝条上,在寒风中飘逸,使这里的森林平添了几分神秘。

在梵净山还有一种重要的植被就是竹林。在山下有毛竹林、毛金竹林,或纯林或杂生在山坡上,像一排排站岗的士兵。在山的中部主要有狭叶方竹、箭竹、巴山木竹、龙头竹、箬竹等杂生在各种阔叶林内,正是这些方竹为苏门羚、林麝、毛冠鹿、黄麂、黑熊、野猪、猴类等动物提供了食源,为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等动物提供了理想的隐蔽场所。而到了山顶,就只能是一些巴山木竹和箬竹的身影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