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创业管理课程设置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分析

创业管理课程设置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6 00:00:19
创业管理课程设置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3-04-06 00:00:19     小编:

摘 要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新时期商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为了解创业管理课程对学生创业的影响,作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课程设置前后学生创业认知、创业意愿、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学生的创业认知、创业意愿和创业素质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但创业能力提升效果有限,需要社会实践加以补充。

关键词 创业管理 课程 大学生

Analysis on 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ship Management

Course on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HONG Haijun

(Business school of Jishou Universti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 Training of innovation ability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business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the"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 course on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the author uses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 of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cogniti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entrepreneurial quality and ability. Th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cogniti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nd entrepreneurial quality all rise obviously, but the enhance of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is limited, so it needs to be enhanced in practice.

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 management; course; college students

0 引言

1 总体分析

借鉴了以往的研究成果,通过问卷的形式对选课学生的创业认识、创业倾向、创业者素质和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由于期初调查学生对问卷调查的目的、内容了解不够,仅收回有效调查问卷53份;期末调查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15份。综合两次调查问卷,对学生的创业认知、创业倾向、创业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调查结果如下:

1.1 创业本质认识

创业本质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创业倾向和创业方向。从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52.83%的学生将创业理解为“开设一份事业”,选择“创业是一种工作方式”的有24.53%,而将创业看作是“开办公司”的仅占了7.55%。这显示出相对于社会普遍的创业认识而言,学生更多地将创业理解为事业、工作方式。这意味着相对而言,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将创业理解为以一种更加积极、创新的方式来工作,以实现人身价值。这一定契合了我们所提出的创业既包括外部创业,同时包括内部创业的理念。

从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大学生创业热情比较高。在“您是否有创业打算”一题中,有58.49%的被调查者选择“考虑过”,但仅有9.44%的被调查者已经在创业或已经成功创业。这表明大学生在创业热情高涨的同时,在创业信心方面有所不足。

而在创业动机,选择“实现人生价值”的占到了73.58%,这显示了当前大学生不甘平庸、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向上,通过外部创业或内部创业的方式实现人生目标。

在“您认为高校大学生是否适合在学习期间创业”一题上,被调查意见分歧比较大。赞同和反对的意见几乎各占一半,分别为49.06%和45.29%。特别有趣的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持反对意见的人次也明显增加,这表明高年级由于自身知识、经验的增加,对创业面临的困难和资源需求认识可能更加充分,从而更倾向于毕业后创业。

总之,在创业意愿方面,学生的创业热情比较高。同时,在创业时机选择上,学生的选择分歧明显,且随着年级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倾向于毕业后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学生创业意识更加理性,有助于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1.3 创业素质与能力

问卷通过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拥有的创业资源、拥有的创业知识、拥有的创业技能和人格特征等五个方面来调查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

在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上,仅有22.64%的人次选择了“了解”,选择“非常了解”的仅有3.77%。这表明虽然大学生创业热情高涨,但对国家相关政策的掌握程度低,缺乏积极主动掌握相关创业资源的意识。

在拥有的创业资源方面,排名前4的资源分别是“信息资源”、“政策资源”、“人脉资源”、“文化资源”。这表明大学生对创业资源的理解更多地还是基于其出生地或者家庭背景。由于家庭出身、出生地的缘故,大学生对于本地、家庭所在行业、地区了解更多,故在当地创业时拥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创业资源方面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创业者的创业地点选择,从以上数据可以推断,吉首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业的地点选择上可能会倾向于出生地或家庭所在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契合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的。但同时,“政策资源”的拥有程度与上述的学生在“您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为”上的回答可能存在冲突的地方,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学生对政策资源的理解不仅仅只是创业政策所致。

在拥有的创业知识方面,选择最多的是“专业技术知识”、“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知识,这表明学生认为创业成功离不开专业技术,但同时与有效的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密切相关。

在拥有的创业能力方面,近一半(49.06%)的学生认同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而对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则信心不足。这表明大学生在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在对自身人格特征认识上,认可度高的人格特征分别是“正直诚信”和“使命感和责任感”,这反应了新时期对企业家社会责任的要求。但与此同时,被调查者在“自信坚定”方面认可度较低,这表明很多学生的自信心、艰苦耐劳的精神比较缺乏。而由于大学生初始创业一般条件相对艰苦,这可能会影响创业者创业的绩效。

1.4 创业障碍

学生们对自身创业面临的障碍认识上,认同度最高的前5位因素分别为“资金不足”、“缺乏创业经验”、“社会关系不足”、“缺乏创业知识”、“缺乏创业技能”。前三位创业制约因素与大学生自身的身份有关,单纯的创业教育难以解决。后两位因素则可以通过提高创业教育的针对性来改善。

2 比较分析

为更好地分析创业管理课程设置对学生创业认知、创业意愿、创业素质与能力的影响,将课程开设前后两次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2.1 创业本质认知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期初和期末两次调查数据的对比(图1),可知经过创业管理课程教育,学生对创业本质的认识从当初的“创业就是开办公司”逐步过渡到“创业是开创一份事业”和“创业是一种工作方式”,这有利于学生在创业意识上树立外部创业和内部创业并重的局面。

图1

2.2 创业意愿与选择的比较分析

在创业意愿与选择方面,调查问卷选择了创业意愿、创业动机、创业时间、创业方向等四个问题来进行调查。根据两次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仅有在在创业意愿上有比较大的变化,而在其他方面两次调查没有明显的差异。由图2可知,通过创业课程教育,学生的创业意愿明显增加,“考虑过创业”的人数由期初的40.75%上升至66.65%。这表明本课程对提升学生的创业意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学生的创业选择上则影响不显著。

图2

2.3 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比较分析

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通过期初和期末两次调查的比较,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比较如下:①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明显提升(图3)。②拥有的创业资源、创业能力、人格特征方面前后两次调查差异小(图4)。由于仅在一段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故对于学生拥有的创业资源、人格特征的影响小,表现在调查数据上则是两者差异不显著。另外,前后两次调查学生的创业能力差异也小,这可能是由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不足所致。③学生的创业知识、营销知识提高明显,但其他知识改善不明显。

由以上可知,前后两次调查显示学生的创业知识和营销知识改善明显,但法律知识始终是被调查的知识短板,这意味着在以后的课程教学中应加入创业相关法律知识,或单独开设一门创业法律课程。

图3

图4

2.4 创业障碍认知的比较分析

由图5可知,学生在对创业障碍的认知上在前后两次调查中没有明显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学生认知的创业障碍前3位因素为“资金不足”、“缺乏创业经验”、“社会关系不足”、“缺乏创业知识”,这与被调查的学生身份有关,难以通过创业课程教育解决。

图5

3 结论

如上所述,通过学习创业管理课程,大学生的创业认知、创业倾向、创业素质和能力、创业障碍等方面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创业管理课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课程设置达到了预定目标。

(1)创业本质认识上,学生对创业的本质认识从“开办一家公司”逐步过渡发展到“开创一份事业”、“一种工作方式”。这契合了创业管理的课程设置目的,有助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创业时秉承外部创业和内部创业两个方向。即一方面通过自身创办企业组织,提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可在已有的企业中通过积极创新的工作方式,较快地获取职业的成长,实现自我价值。

(2)在创业的意愿与选择方面,总体上而言学生的创业热情比较高。表现为67.93%的被调查者“考虑过创业”或“已经创业”;特别经过创业课程学习后,有创业意愿的人次由期初的48.19%提升到77.75%,这显示本课程对学生的创业意愿提升比较明显。

(3)本课程改善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主要体现在“创业政策”、“创业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等方面,这可能是由于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突出强调以上知识点所致。

(4)本课程在对创业技能等创业能力其他方面的改善效果不是很明显。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教学方法所致,故可考虑在以后的教学中引入企业经营决策模拟、沙盘模拟实验、创业情景模拟等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如人格特征、资金缺乏等创业障碍无法通过课程教学解决所致,故需要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强化创业支持环境的建设。

注释

① 李波.按培养模式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J].教育研究,2011(8):59-63.

② 金慧.通过创业管理课程实现培养训练创新人才[J].现代经济信息,2014(8):388-389.

③ 武增海.大学生创业管理课程教学方法问题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8):96-97.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