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寒地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示范

寒地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示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9-10 17:53:18
寒地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示范
时间:2015-09-10 17:53:18     小编:

摘要:虽然由于其它因素造成没能达到预期的高产效果,但是通过此次试验,证明农时标准是高产的前提、农业技术组装是高产的关键、培育壮苗、科学防病及严格的管理是高产的保障。

关键词:高产;优质;高效

前言:水稻生产逐渐向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发展,如何使寒地水稻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国家粮食生产做出更大贡献,是水稻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重大课题。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确保优质的前提下,进行高产攻关。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本试验于2010年在前进农场科技园区进行,供试土壤为草甸型白浆土,地势平坦,土壤质地粘性、肥力中等。

攻关面积:10亩。

1.3 试验方法

1.3.1 移栽前管理

1、置床

通过施用腐熟有机肥和酵素肥改良置床床土,达到置床平整、压实、床土肥力均匀,摆盘前一天对置床进行调酸,使pH值达到4.5-5.5之间,同时对土壤进行消毒,抑制土传病菌的繁殖。

2、培育壮苗

播种期在4月12日,人工插秧播种量为150g/盘。由于今年早春雨雪大、气温及地温较低,不利于水稻秧苗生长,首先要解决育苗温度的问题。采用开闭式充气大棚结合三膜覆盖及温水超早育苗技术,严格按照旱育壮秧模式化进行育苗,抓好四个关键时期,严格控制水分和温度,促使秧苗地上和地下生长均衡,达到旱育大苗模式标准。

3、插前三带

1、基肥 :氮肥总量的30%,磷肥100%,钾肥40%,硅肥100%。最后一遍水整地前全层施入随整地耙入土中8-10cm。

2、蘖肥:氮肥总量的30%,在水稻返青后立即施入,分二次使用,第一次蘖肥总量的80%全层施入,余20%看田找施,哪黄哪弱施哪。

4、穗肥:在水稻倒二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氮肥总量的30%,钾肥总量的60%,施肥时观察田间是否出现拔节黄,底叶有无枯萎,有无稻瘟病害,如未褪淡、底叶有枯萎、有稻瘟病发生应晚施,先晒田壮根或先防病后施肥。

1.3.3 本田移栽管理

1、田间水分管理

采用散水槽、叠水板等综合增温措施,保证井水入田温度18℃。整个生育期采用浅水灌溉,采用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分蘖末期,结合水稻叶龄跟踪生育进程,进行晒田控蘖,当田间茎数达到计划茎数的80%时,及时晒田,全年晒田五次,目的是有效的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有效分蘖茎穗的生长;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根系活力,吸收土壤中释放的速效态养分,有利于成熟期间养分的运转,提高水稻的结实率和粒重。采用间歇灌溉。出穗后保持浅水层3-5M,齐穗后转入间歇灌溉,在黄熟期将水排干。

2、突出本田管理叶龄指标计划化

生产上严格按照“三化一管”栽培模式进行管理,根据叶色及叶龄指标,随时进行调整、改变技术措施,使水稻本田生长环境及时得到改善,调控生育进程,保证水稻安全抽穗成熟。措施:水稻插秧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在距边埂第三行选择具有代表性10穴做好标记,每5天标记一次至水稻剑叶抽出。依据水稻田间叶龄跟踪,对水稻田间生育进程进行诊断、预测,通过肥、水等调控。

1.3.4 植保措施

1、防治杂草

2、防虫措施

水稻负泥虫:农业防治即五月末六月初人工消除田间四周及池埂上的杂草;化学防治即2.5%敌杀死25ml/667m2,兑水10L喷雾。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产量构成因素调查

通过产量构成因素调查表可以看出,采用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分别可以增产62.3kg和30.2kg,说明采用此项栽培模式,可以实现优高产的目的。

3.2 水稻品质调查

通过米质检验,各处理米质均达到国家一等水稻标准。

4 结果分析

通过此次试验,虽然由于多种原因没能达到目标产量,但是,由此可以得出,此模式具有一定的高产潜力,同时可以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建议明年的试验过程中,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这样再进行验证是否还能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