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刍议如何设计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作业

刍议如何设计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作业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18 01:58:28
刍议如何设计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作业
时间:2022-11-18 01:58:28     小编:

摘要:课堂作业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课堂作业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手段。该文就高中信息技术为例,探究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思路,从而保证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作业;设计

1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课堂作业

信息技术课作业一般是在课上完成后,提交给老师的主机。与传统学科不同,信息技术课的作业易于复制,而且抄袭现象很普遍。很多学生在这样的抄袭中尝到了甜头,长此以往,便会对信息技术课缺乏重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设计一些充满趣味性的作业,尽可能地吸引学生,让学生自发地去探究,去完成作业。

高中生往往喜欢形式活泼、内容有趣的新鲜事物,教师可以将所学知识寓于游戏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比如:教师在教授高二网络技术选修课《因特网上的信息检索》时,可以就所学的信息检索知识布置一个作业。作业以比赛形式开展,老师可以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分别进行“故宫”、“长城”、“颐和园”、“圆明园”等北京著名旅游景点的相关搜索,看哪组快速准确地完成作业。通过这种活泼而又充满吸引力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的目标[1]。

2 设计让学生自由发挥的课堂作业

一般信息技术课上,老师为了方便作业的提交与批改,往往会要求学生完成指定的作业内容,这样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指定的作业内容,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受到了约束;另一方面,指定的内容还会导致学生的懒惰,这也是抄袭现象频发的重要原因。针对这点,教师应当设计开放性的课堂作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更多充满新意的优秀作品。

教师在进行作业的设计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题目要具有开放性。教师应当设计一些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的问题,让学生能多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第二,内容不能限死。所设计的题目,内容不能一样,可以就题目的特点提出一定的要求,这样不仅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展开发散思维,而且还减少了抄袭的现象[2]。

比如:教师在进行Word软件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份精美的班级小报。要求学生综合运用Word的相关内容,包括建立、编辑文档,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设置艺术字、插图等学过的知识,主题定为“父亲节”,内容、插图自己构思,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出充满创意的作品。开放性的作业,没有固定的内容,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设计贴近实际的课堂作业

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检验这门课学习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开设这门课的初衷之一。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要尽可能与学生生活实际相一致,建立生活与信息技术学科之间的联系,将两者融为一体。这样的作业,一来可以提高学生对信息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除此之外,可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知识的价值得到体现,从而引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重视。比如在进行表格处理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现在有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记录Excel表,表中包含有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学科五个字段,如果要从中找到高二(3)班所有学生数学学科成绩记录,最快捷的操作方法是( ),A.排序、B.筛选、C.替换、D.查找”,通过这样的题目,逐渐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实际应用 [3]。

4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传统教学中,课堂作业都是由教师提前设计好,上完课之后布置给学生完成。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发挥出来。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更喜欢自己给自己出题,这样的题目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出的题目,更能贴近他们的学习情况,难度符合他们的实际。教学除了要教给学生书本知识之外,更需要的是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内容,设计课堂作业,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这样就是一个二次学习的过程,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5 分层次设计作业

高中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方面是有差异的,一方面是学生的基础有差别,有的学生经常接触电脑,对这方面比较熟悉,基础比较好。而有的学生平常接触不到电脑的,相应的基础就要差一点。此外,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而有的就差点。如果在教学中采取一视同仁的做法,容易造成这样的结果: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甚至可以做些拓展内容,而基础略微差点的学生,面对同样难度的作业,可能难以独立完成,会出现抄袭现象。[4]旧的知识不能吸收,新的知识也很难学下去,这样长此以往,问题越来越大,这些学生渐渐对信息课堂失去了兴趣,甚至对学习产生厌恶。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进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应当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降低作业难度;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当提高他们作业的难度,从而让每个同学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

6 结语

总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课堂作业的质量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作业设计时,应当时刻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教学内容,增加一定的趣味性,提高课堂作业的开放性,并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2] 周志阳.浅谈如何调控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2012(3):8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