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语言的重叠

浅谈语言的重叠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16:36:54
浅谈语言的重叠
时间:2023-08-06 16:36:54     小编:

1.词语重叠与“量”范畴

1.1词语重叠

重叠是使某语言形式重复出现的语言手段,是汉藏语系、南岛语系(又称“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等亚太地区语言中常见的现象。重叠之前的形式称为“基式”、重叠之后的形式称为“重叠式”。由基式到重叠式的生成过程、重叠式的语言表现和重叠的作用等异常纷繁复杂,但从语言的不同层面看,大约可分为非词重叠、词语重叠、语句重复三类。

(a)非词重叠:非词重叠的基式为一个音节(如“猩、 乎”)或一个语素(如“哥、妈”),重叠后构成一个词(“猩猩、哥哥、妈妈”)或一个构词成分(“乎乎”)。显然非词重叠是构词法层面的重叠。

(b)词语重叠:词语重叠的基式为一个词或一个短语, 重叠后构成一个超词成分,如:家―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通红―通红通红(的),一口―(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家、通红”都是词,“一口”是数量短语,它们的重叠式都不是一个词,而是超词。由此可见,词语重叠不是构词手段,而是属于构形法和句法层面的语法手段。

(c)语句重复:语句重复的基式是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乃至一个句群,重叠之后构成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一个句群、甚或语篇,属于句法和超句法层面的重叠。语句重复的特征之一是重叠式中间可以有停顿,如:你做什么呀?放下!放下!走哇走哇,一直走了三天三夜。“放下!放下!”中间用“!”标明停顿;“走哇走哇”也可以说成“走哇,走哇”,中间可以有停顿。因此,从本质上说,语句重复与前两种、特别是词语重叠的最大差别,不在于基式和重叠式所代表的语言单位的大小,而在于这种停顿所包含的许多语法性质的不同。

确定重叠意义的基本方法,是比较基式和重叠式的表义差异,这种意义差异就被认作是重叠的意义。因此,基式和重叠式的确定都相当重要。在确定基式和重叠式上必须注意:

(a)词语重叠的基式必须是一个词或短语。如“红通通”的基式是“通红”而不是“红通”,因为“通红”成词而“红通”不成词。所以“红通通”是B A A式重叠而不是A B B式重叠。

(b)注意多义基式和同形重叠式。当基式不只一种意义或用法时,重叠只可能在一种意义或用法上进行。如“精神”是多义词,分属名词和形容词;“精精神神”是在形容词的意义和用法上的重叠。再如“上上下下”是同形重叠式,一是双音节方位词“上下”的A A B B式重叠,重叠式含有“所有、每一”(“上上下下都是一条心”);一是动词“上”和“下”分别重叠以后再并立合用到一起,表示多次反复(“他上上下下跑了好几趟”)等。

(c)没有基式就没有重叠式。 如“热腾腾”从表面形式看与“红通通”相似,但是“热腾”、“腾热”都不成词,因此,“热腾腾”不是词语重叠式,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1.3“量”范畴

“量”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范畴,这种认知范畴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就形成语言的范畴。表达量范畴的语言手段很多,词语重叠就是这诸多手段中的一种。所有的词语重叠都与量的变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可以说,词语重叠是一种表达量变化的语法手段,“调量”是词语重叠的最基本的语法意义。

不同词语的重叠、词语的不同重叠方式、重叠式出现的不同的句法位置,都会带来表量的各种差异和由此而生的其他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

(a)次范畴不同。量的次范畴可以分为四种:物量、数量、度量、动量。

(b)量变维度不同。量变维度有两种:加大、减小。

(c)引申的语法意义不同。

(d)附加的情感色彩不同。

下面分别讨论四种次范畴的具体情况,并注意量变维度和引申意义,必要或方便时也兼顾情感色彩。

2.物量

具体事物都具有空间性。空间性是指事物的长、宽、高及由此形成的面和体等。空间性具有一定的量,这种量称为物量。物量的变化从理论上讲有加大(空间的拓展)和减小(空间的收缩)两个维度,但是由词语重叠所表达的物量变化没有加大的,只有减小的。如:

(A)纸条儿―纸条儿条儿,(手里攥了一把纸条儿条儿),烟末儿―烟末儿末儿,(漏下来的都是些烟末儿末儿),水泡儿―水泡儿泡儿,(河里冒出很多水泡儿泡儿),圆圈儿―圆圈儿圈儿,(纸上画满了圆圈儿圈儿)。

(B)洞儿―洞儿洞儿,(小洞儿洞儿里掏出个大螃蟹),面儿―面儿面儿,(石头都碾成了细面儿面儿)。

3.数量

事物、处所、时间、行为等,都可以以一定的单位进行多少的计量,这种量可称为“数量”。物量表达的是物体自身的大小,数量表达的是物体等的多少,二者是不同的“量”。词语重叠表达的数量变化,基本上是向加大的维度变化,有“多数”、“所有”(包括“每一”)、“定量反复”、“逐一”等次数量范畴。

4.动量

动量,是指动作行为的力度、涉及的范围、活动的幅度、 反复的次数和持续的时长等。动词是句子组织的中心,句子中所出现的成分几乎都可能与动量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物量、数量和下面要讨论的度量的变化,都可能与动量有关。这里主要讨论动词重叠对动量的影响。

能重叠的动词主要是可控性动词。单音节动词有A A、A一A、A了A、A了一A等重叠式。一般的双音节动词有A B A B、A B了A B等重叠式,“理发、游泳、鞠躬、睡觉、散步”等用A A B式重叠。〔9〕动词重叠最常见的作用是“减小动量”,即赋予基式所代表的动作行为以反复次数少(次少)、持续时间短(时短)的意义,但也有“加大动量”的现象。

5.度量

形容词和一些副词,用来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等的各种各样的性状。性状各异,有色度、深度、长度、亮度、硬度、速度……,但都具有一定的程度性。度量就是指这些各种各样的程度的高低。刻画度量有多种语言手段,但无疑重叠是其重要的手段之一。表达度量的重叠以形容词重叠为主。因此,下文主要讨论形容词重叠,其他词类的重叠随文说明。

6.总结

词语重叠的主要表义功能是“调量”,使基式所表达的物量、数量、动量、度量向加大或减小两个维度上发生变化。

词语重叠对物量的调整非常有限,只能让它向减小的维度变化,表达空间缩小的意义。对于数量,词语重叠只能让它向加大的维度变化,核心语义是表“多数”,并由“多数”加入定量观念而引申出“所有”(包括“每一”)、“定量反复”和“逐一”等次范畴。对于动量,词语重叠可让它向减小和加大两个相反的维度发生变化。减小动量的基本语义是表示“次少时短”(动作反复的次数少、持续的时间短)。由次少时短派生出“轻微”、“不经意”的语用含义,并由此进一步引申出“尝试”语法范畴。加大动量的基本语义是表“多量”,并由多量与“轻微、不经意”结合引申出“惯常”的语法意义。对于度量,词语重叠主要是让它向加大的维度变化,表达“程度加深”。由于句法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在特殊情况下词语重叠也可使度量向减小的维度变化,具有“减弱程度”的功能。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