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沫若文化精神深化学生社团内涵发展的策略

沫若文化精神深化学生社团内涵发展的策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10 02:58:02
沫若文化精神深化学生社团内涵发展的策略
时间:2022-12-10 02:58:02     小编:

摘 要 沫若文化精神“开贞、开放、开创、开拓”的现实解读即爱国、开放、创新、开拓,对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在挖掘沫若文化先进的文化精神内涵,分析了沫若文化对社团内涵发展的意义,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利用沫若文化深化社团内涵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沫若文化精神 高校学生社团 内涵发展

Strategy of Moruo Cultural Spirit to Deepen Student

Societies' Content Development

([1] College of Arts,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

[2]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

Abstract Moruo cultural spirit of "open Zhen, open, create, open up" the real interpretation of that patriotism, openness, innovation, development,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campus has a good guide. In this paper, tap the advanced culture spiritual connotation Moruo culture,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Moruo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proposed the use of Moruo deepen cultural cont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ree aspects.

Key words Moruo cultural spirit; college student community; content development

0 引言

高校的社团发展已经从“量的突破”到了“质的提升”的阶段,进入了深化内涵发展的阶段。然而现阶段的社团出现了诸多的发展瓶颈,对先进文化和思想的需求度越来越高。郭沫若文化是一座丰富的文化思想资源宝库,其美学思想、浪漫情怀、吞吐古今中外、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和先进思想,对于指导社团内涵发展是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何利用沫若文化精神深化学生社团内涵发展,是十分有价值的。

1 沫若文化深化社团内涵发展的意义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自发组织的学生群众性组织,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构成了其独特的文化模式和生态环境,对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以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新形势下更是要求我们要不断改进手段、创新方式,积极探求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丰富社团活动内涵、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学生,感化学生,引导学生。

1.1 社团发展至今存在的问题

学生社团发展至今,已经在各高校出现了“百团大战”的蓬勃景象,但是社团个体的吸引力在逐渐下降,社团真正的参与人数在逐年减少,社团的生态环境渐渐失衡,整个社团的发展已经陷入瓶颈。但是社团的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不少著述指出了社团发展的瓶颈。张金泉在《高校学生社团内涵建设初探》中,提出了社团建设整体结构不合理、发展规划缺失、深度不够等问题,提倡丰富社团文化,培养思想道德高尚的社团骨干,打造社团凝聚力,注重社团建设的开放性,深化社团内涵,提升社团质量。向顺涛在《大学生社团文化的偏差浅析》中,从静态、动态两方面指出了大学生社团的问题,并提出了调整社团类型、由自由式管理转向目标管理等措施。夏天阳在《高校学生社团的困境与出路》中,指出了通过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强化德育氛围、明确社团分工、提高社团活动质量等方式,以促进社团内涵的提升,吸引力的增强,活力的焕发。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进一步发展需要先进的文化内涵作支撑,需要科学的教育思想作指导,郭沫若文化资源是一座宝库,不断探索其文化精髓,应用于高校社团建设无疑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层面建设和精神层面建设,帮助社团制定科学的自我定位和发展规划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同时对高校建设沫若文化研究站,进一步推广应用郭沫若文化具有示范意义。

1.3 沫若文化深化社团内涵发展的实践意义

沫若文化应用于社团建设,首先将有效的帮助社团制定自身的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其次帮助社团骨干成员明确自身责任和使命,提高自身业务素养,保全社团持久发展的生命力。再者,可以拓展社团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社团活动质量。最后,可以帮助更多的同学正确的看待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在关注社交型、娱乐型等社团活动,而是更多的关注文学类、科技类、哲学类等社团活动,更好的促进自己成长成才,从而促进社团生态环境平衡。

2 沫若文化深化社团内涵发展的基础

“开贞、开放、开创、开拓”是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章玉钧归纳了郭沫若作为中国先进文化代表者的基本精神的概括,即坚贞不渝的爱国之心;吞吐中西文化的开放心态;贯之一身的创新精神;锲而不舍的开拓精神。本课题组成员在查阅大量郭沫若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特点,认为有效将沫若文化精神内涵融入社团内涵发展,需把握沫若精神文化的三个精髓。 2.1 “内心―情感―现实”的发展模式

郭沫若20年代的美学思想及其变化是其全部美学思想的特点和倾向的体现,可以分为自我纵横发展两个方面。纵向为自然扩展,表现其美学思想对主题个性和审美特性等问题较为深刻的认识,横向为社会扩展,是他倾向传统的入世思想,自我冲动的意志转化为对社会实践的意欲,并突出实践意欲的支配地位。继而形成了郭沫若“内心―情感―现实”的个人发展模式和自我和群众结合的观念,倡导“善”支配“美”,将实践意欲突出到了支配地位。①

2.2 “脚踏实地而神游天外”的浪漫情怀

浪漫主义是诗人天生的品性,郭沫若的作品让读者不仅感受到的是他的文学造诣,更是高境界的浪漫主义精神。一首诗中以“脚踏实地而神游天外”对水牛品性概括,也是本人精神个性的反映,表现了其浪漫主义精神不仅是诗学和审美意义上的浪漫,而是一种富有浪漫精神的情感方式和思维方式,其主要内涵为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②

郭沫若的理想主义更多的体现了其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英雄主义更多的可以体现在“愿将残骨埋诸夏”的爱国主义和“用文学唤醒民众”的责任和担当。郭沫若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办学思想和实践中为国家服务、对自己负责的教学理念亦是其浪漫主义精神的体现。③

2.3 “反映时代”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郭沫若为《戏剧报》题词“艺术必须反映时代精神,适应时代的需要,才能切实的为人民服务。”纵观郭沫若的文学作品和各种记载文献充分的体现了其“个人就是时代,时代就是个人”时代与个人的一重化。他在列强分割,军阀反动统治的年代编《创造月刊》,以唤醒群众;在大革命北伐时期,他投笔从戎,当了戎马书生;抗日战争时期,他只身回国,组织领导对敌文艺宣传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创作《新华颂》,率先对社会主义新中国放声歌唱;改革开放前夕,他又张开双臂,热情迎接“科学的春天”。④

2.4 “吞吐中西文化”的开放心态

郭沫若学贯中西,通晓古今。郭沫若在大学时学习的是医学,但其同样在历史、文学、考古、古文字、翻译书法等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是他孜孜不倦学钻精神的体现,更是其“吞吐中西文化”的开放心态的表现,他始终认为文化是不断发展的,不同的文化存在冲突,但也有互补性,能够相互吸收融合的。⑤

3 沫若文化深化社团内涵发展的策略

“质的提升”需要社团寻求先进的文化内涵作支撑,需要科学的教育思想作为指导,可以利用沫若文化的四个精髓对社团的发展模式制定、职责明确、开拓发展、文化兼容进行指导。

3.1 确定社团“内心―情感―现实”的发展模式

“内心―情感―现实”是郭沫若个人的人生观的核心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基点。其倡导自我在纵横两个方面的无限扩张,即纵向的自然扩张和横向的社会扩张,纵向的自然扩张是横向社会扩张的基础,横向的社会扩张亦是纵向扩张的动力。个人发展是如此,社团发展同样需要在纵横两个方面的扩张,形成确立“内心―情感―现实”的发展模式,即因喜爱在一起,因情感而扩张,因现实而努力。这就要求我们的社团要做好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内部发展要求社团做好内部建设,建立健全制度并要严格执行,不能流于形式;确立以“人”主的原则,让社团的内部成员从客到主;社团成员技能提升,不断的提升社团内部成员的社团的技能;培养社团骨干让社团,强化社团竞争力,形成社团发展的骨干引力。

外部发展要求社团扩大社团影响力,即不能独乐乐,仅仅是社团内部的人玩得开心,要及时的开展成果展示、汇报表演等活动,利用社团自身的技能特色开展技能培训、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利用现代传媒,如新媒体等的作用,扩大社团在校内、社会中的活跃度和影响力。

3.2 培养社团“脚踏实地神游于天外”的浪漫情怀

“脚踏实地神游于天外”是郭沫若的一首描写水牛的诗,是其浪漫主义情怀的体现。学生社团作为一个群众性组织,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的资源。高校社团应该确立立足校园,校外结合的发展原则。在校内立足校园,广泛调动广大社员的积极性,发展校园文化,形成自身特色;同时实行开放,走向社会,敢于以社团担当起当代大学生的时代担当,高校在文化强国进程中的使命责任,这样既可以发挥高校的智力优势,繁荣社会文化,又可以用社会实践来反哺高校社团,推动社团自身建设。

3.3 培养社团“与时俱进吞吐文化”的开拓精神

郭沫若主张艺术要反映时代精神,适应时代需求,同样社团作为高校青年学生文化艺术的有效载体同样要融入时代。并且社团内涵发展的基础要求社团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包括观念创新和方法创新,观念创新指要有时代意识,顺应时代发展;方法创新要求社团具有把握全局,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理事社员、社团与校园、社团与社会等关系统筹起来的方法。⑥

随着社团的不断发展,社团已经进入了“质的提升”阶段,需要我们有新的思路和方法,用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来指引社团的内涵发展。沫若文化正是一个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宝库,我们应该在高校内推行沫若文化研究站,研究提炼出更多适用于社团发展的沫若文化精神,推广沫若文化精神,以沫若文化精神深化社团的内涵发展。

基金项目:四川省郭沫若研究中心项目 GY2011C11

注释

① 邹华.扩充的情感与实践的意欲――郭沫若美学思想简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34-37.

②④张超凤.论乐山高校教育中郭沫若精神文化传承方法的研究[J].时代教育,2013(1):100.

⑤ 刘国华.论郭沫若的文化哲学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39-144.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