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关注学习过程,凸显数学学习力

关注学习过程,凸显数学学习力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9-11 09:59:00
关注学习过程,凸显数学学习力
时间:2015-09-11 09:59:00     小编:

摘 要 在数学教学时,作为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首先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准确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要善于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关键词 学情分析 学习过程 问题暴露 数学学习力

On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Highlight the Learning Ability

YE Weimin

(Xiamen Yanwu Second Primary School, Xiamen, Fujian 361005)

Abstract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as a teach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mathematical learning process.Firstl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learning starting point, accurate analysis of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to be good at exposing the thinking process of students, found the problems that appear in the learning, to develop students' thinking, cultivate students' mathematical learning ability.

Key words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learning process; problem of exposure; mathematics learning ability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知识生长和发展延伸的过程。如何让学习过程更具生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力,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略谈自己的看法:

1 学情分析,找准学生学习的“生长点”

新课标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奥苏伯尔也曾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教学”。因此,作为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准确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只有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了解群体间的学习特点和不同个体间的差异,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地促进有效教学。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我们可以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1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密不可分。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生活中的数学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和源泉。生活中的数学会让数学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和直观性。例如在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概念教学时,就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不同物品上都有角,初步认识角的特征,并通过画角、折角、拼角,最后抽象出数学中角。整个学习过程,学生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从直观到抽象,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了完整的概念。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前后有序,紧密联系的系统学习过程。因此,在教学新知时,我们必须先弄清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从而更好地促进认知的迁移,有效地促进新知的学习。比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以学生学习了比、分数和除法间的关系以及商不变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为基础的。基于这样的起点,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除法、分数与比的关系进行猜想、验证、总结,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效地建立起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因此,准确抓住学生的知识起点,就等于抓住了学生学习的“生长点”,会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生长性和生命力。

2 问题暴露,扣紧学生学习的“关键点”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不能只是给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建构,经历学习的过程。”在数学课堂上,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这道题都讲了多少遍了,怎么还不懂? “这样的题目不是做过N遍了吗?怎么还错?”于是,大家就开始报怨、吐槽学生“笨”,教师“苦”。事实上,教师讲了学生不一定就懂,学生错了也许还会再错。似懂非懂,并非“真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非“真知”。其实最本质的原因,还是学生的“问题”暴露不够,学生的“相异构想”没有显现出来。“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只有充分暴露学习过程的思维和“问题”,才能真正清楚学生的“会”和“不会”,“懂”和“不懂”,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丰满,更有张力。那么如何在课堂学习中暴露“问题”,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显现出来呢?笔者结合实践,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

2.1 启发式暴露 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要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首先在“问题”提出时,就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于问题提出的过程充分暴露。事实上,现行人教版教材的很多例题,都简化了概念的产生和问题的提出过程,更是省略了很多的方法探究过程。单从教材上很难看出这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解决方法。以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为例,教材中呈现的例题是以画线段图―写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为主线的。事实上,站在孩子角度想想,他们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并非全部按照这样的逻辑过程来思考的。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列方程?用方程解决的意义是什么?正是基于对孩子学情的分析,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简单问题: “五(1)班有男生30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全班有多少人?”

通过提出这样的问题,进一步启发孩子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并在交流讨论中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选择列方程?”“列方程的依据是什么?”“列方程有什么好处?”等问题,真正让孩子了解了为什么这类问题要列方程的原因,真正有效地帮助孩子明晰了列方程解决此类问题的作用和意义,真正满足了孩子在学习过程的学习需要,大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2.2 诘问式暴露

学生的思维大多是点状的,对问题的认识会出现片面、零散、随机等特点。学生在解决某一个问题时,常常凭的是经验感觉,靠的是记忆模仿。要使学生弄懂某一问题,暴露出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想法,通过诘问,在一问之后再问,反复质疑、穷追不舍,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解答、深入理解和沟通联系。课堂上我们经常问问:“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思考的?”“这个问题你为什么这样想?”“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怎么想?”在教学《比和比的应用》时,有这样一题:想一想,算一算下列几个比中哪个比值最小?

大部分同学都通过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得出了0.2:0.5的比值最小。这时教师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追问学生:“不用算,你有什么更快的方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子陷入沉思,不一会就发现。原来把比转化成除法,利用被除数、除数和商间的关系就能解决了。正是这样的追问,暴露出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一味地机械练习。同时也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沟通了比和除法间的联系,使得学生的学习更为结构化。

2.3 聚焦式暴露

暴露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思维碰撞的一个学习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很多问题学生总是会思维定势,一错再错, 屡屡碰壁。纠其原因,就是学生的错误思维没有真正地暴露出来。确切地说是学生自己也不知道错在哪,真正的错因是什么?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一定要重心下移,善于抓住课堂生成的一些错误资源,不要过早地下结论,适当将这些典型的错题错例进行放大聚焦。通过“放大”问题,让学生从正、反两面进一步聚集问题,让错误成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与此同时,还要“放慢”镜头,让学生着重分析错因,并形成正确的思路,真正在思维上产生冲击。

学生在对错因的生成分析过程,就是进一步暴露问题和思考方法的过程。正是由于对问题的聚焦,学生对知识理解才会更加透彻,对方法的掌握才会更加牢固。

因此,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通过不断暴露自己的问题,分析思考的方法,寻找思维中的错误,纠正思维中的错误,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显现出来,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和评价,将学生的思考过程串联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 发展思维,突显学生学习的“创新点”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实际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思维,就谈不上数学教学,更谈不上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因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数学离不开思维,没有数学思维,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因此,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显得格外重要。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把思考的时间交给学生,把思考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孩子的思维得到充分地展示;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为每个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条件,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力和学习力。只有在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充分给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表达自己的思维,在操作活动中积累自己的思维,在探究归纳中升华自己的思维,才能真正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要充分展示概念的建构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规律的探索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和问题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做数学”、“想数学”,才能真正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力。

综上所述,关注学习过程,应当以“学情分析”为基础;关注学习过程,应当以“问题暴露”为主线;关注学习过程,应当以“发展思维”为核心。只有关注学习过程,才能真正地“以学定教”;只有关注学习过程,才会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关注学习过程,才能真正地优化学习过程,才能真正地凸显学生的学习力。

参考文献

[2] 李常青.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巧妙自然地暴露问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