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移动技术的变革给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移动技术的变革给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9-11 10:35:10
移动技术的变革给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时间:2015-09-11 10:35:10     小编:

摘 要 随着现代通信和电子设备的普及,移动技术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这给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首先分析移动技术的特点及优势,然后梳理在应用移动技术过程中高校图书馆服务活动所遇到的问题,最后分析移动技术为读者服务所带来的机遇及技术的应用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关键词 移动技术 图书馆 读者服务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Brought by Mobile Technology Changes

LI Shuangshuang

(Xinyu University, Xinyu, Jiangxi 338000)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ty of modern communication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mobile technology in people's lives and work more and more applications, it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college library service mode. This article will first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mobile technology, and then sort the problem in the application of mobile technology encountered during the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activities, measures to move the final analysis techniques you need service opportunities and technology, hoping to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nspir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levant university library.

Key words mobile technology; library; readers' service

1 移动技术的特点及优势

2 移动技术变革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的传播存在偏差

进入21世纪,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越来越成为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是,移动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仍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信息的传播存在偏差就是其中主要的问题之一。高校图书馆移动系统的建设并不是完全依靠计算机的,人为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大方面。图书资源信息需要管理人员的录入,各种服务系统需要技术人员的开发,各种网络平台需要学生的参与,因此人为因素所带来的信息传播偏差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系统中,一般会包括一些自助借书和还书功能,如果图书归还后,但系统却没有显示归还信息,那么就会给以后的读者带来麻烦。

2.2 图书馆服务人员没有良好的移动技术运用能力

虽然移动技术是自动化和数字化的,但是对于图书馆来说,其服务的对象是差异性比较大的读者,所以移动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并非完全脱离了管理人员的控制。高校图书馆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机构,学生并不能在图书馆中直接接受授课活动,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也不具备教师资格证书,因此,高校在招聘时会大大降低对其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面临移动技术变革所带来的挑战,图书馆服务人员的职业素质不足以应付,有些年纪比较大的图书馆服务人员甚至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这无疑给图书馆数字化发展带来了挑战。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对图书馆服务人员计算机能力的培养,聘请专业的计算机人才一对一进行系统操作的训练,使他们不仅能够正常使用图书馆的系统,还可以解决常规的系统缺陷。除了实践训练,理论培训也同样重要,高校要让服务人员明白移动技术变革对于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这样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才会得到提高。 2.3 图书馆移动服务系统存在缺陷

目前,高校图书馆中所应用的计算机系统和搭建的各种网络平台,大都是学校之外第三方软件企业根据学校要求开发的,学校本身的服务人员并没有参与到设计当中,这就导致了服务系统中容易出现缺陷。比如软件开发企业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设计的软件与学校电脑系统不相匹配,导致软件中的一些复杂功能无法应用,不仅浪费了资源,还会因为无法适配而减少软件使用寿命。再如,高校图书馆服务人员没有与软件设计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导致开发出来的软件不符合以往的使用习惯,从而增加了服务人员的学习难度,延长了服务人员的学习时间,使读者的借、还书的效率大大降低,削弱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此外,图书馆还要定期对服务系统进行维护,消除日常中产生的垃圾文件,提高运行效率。

3 移动技术的变革给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带来的机遇

3.1 有利于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高校图书馆内的藏书十分丰富,涵盖的内容也十分广泛,从文学到制造,从中国古代书籍到现代外文图书,能够满足不同专业和领域人们的需求。但是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普遍存在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经常被人们使用的书籍只占全部图书的一半不到,并且不经常被人们使用的图书并不是因为内容晦涩难懂,而是因为读者根本不知道图书馆有这些书籍,也不知道这些书籍的摆放位置。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利用先进的移动技术来提高图书的使用率,从而增强对读者的服务。图书馆可以将整个馆中的书籍资料录入系统,按照书籍名称首字母和内容来进行分类,这样能够使图书馆书籍的摆放显得更加明确和便于寻找。在此基础上读者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查阅自己需要内容的所有书籍,从而使图书馆资源的尽可能大范围地被应用。高校图书馆还可以根据读者阅读某一图书的频率来将图书分类,将阅读人数较多的书籍推荐给读者,从而增强读者的体验和引导更多的人进行阅读。

3.2 有利于读者利用移动图书馆获取资料

当前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很难抽出一定的时间去图书馆进行阅读活动,尤其是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他们不仅学业压力很大,而且还必须参加一些学生会和社团的工作活动,因此,只有很少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但是前往图书馆进行书籍的阅读,确定和寻找阅读的书籍就会花费很长的时间,因此高校要开发能够进行移动阅读的移动图书馆,即人们可以利用课余零星的时间读书。移动图书馆的支持和保障就是各种移动技术的应用,高校图书馆可以将馆内比较常用的图书通过电子排版上传到一个共享平台上去,读者在这个平台上申请一个账号之后,就可以应用各种移动设备来访问这个平台上共享的书籍了,这样不仅可以使读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也大大降低了图书馆书籍的损耗。高校图书馆在建立阅读平台时,还可以添加笔记、书签和阅读历史等等功能,使读者能够享受到在图书馆读书的体验。

3.3 能够及时接受读者的反馈

图书馆优化读者服务体验,不能只是一味地埋头苦干,还要认真听取读者的意见,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不会南辕北辙的做一些无用功。以往高校图书馆也会收集读者的体会和意见,但是形式往往比较单一,比如在图书馆的阅读室门口安装一个意见箱,向读者发放读者调查问卷等等。这些方式不仅局限而且还费时间,读者大都不愿意进行,因此收集到的意见并不是很多,其中有用的信息也寥寥无几。移动技术的变革将人们的交流方式变得简易化,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进行交谈,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推出线上意见征集系统,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在征集系统中留言,将自己对图书馆服务的看法表达出来,从而帮助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线上征集方式不仅仅方便了读者表达自己的建议,还使意见的征集数量大大增加,图书馆以此做出的服务改革也会更加适应大部分读者的需求。

3.4 可以依靠移动技术进行读者服务信息的推送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是需要管理员和读者共同完成的,如果没有读者的参与,那么图书馆的服务活动就只是停留在了表面,但是读者参与的积极性与图书馆本身的信息推送分不开。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人员可以利用一些网络交流平台来向读者发送各种服务信息,比如可以通过微博来实现图书的介绍、校园新闻的传播、资源的导航和书评的发布等等,使关注了图书馆微博平台的读者都能够及时地了解这些信息,从而根据图书馆服务的变化来安排自己的阅读时间。图书馆还可以建立微信和QQ群,将兴趣相同的读者集中在一起,便于大家谈论和交流。此外,读者还可以通过建立的网上服务平台来咨询在日常中遇到的问题,查询图书归还情况和链接图书馆网址,这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高校图书馆馆员亦能够通过提供帮助来进一步拉进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

4 结语

综上所述,移动技术给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不仅仅会带来发展机遇,还会使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高校管理人员和图书馆的服务人员共同努力,克服移动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把握移动技术的优点和长处并加以充分利用,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效率,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为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2] 李春芝.开展现代信息服务 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8(4):49-53.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