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在假性需要下人们的主体性困惑

在假性需要下人们的主体性困惑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6-06-30 10:45:18
在假性需要下人们的主体性困惑
时间:2016-06-30 10:45:18     小编:屈颖

一、假性需要概念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矛盾统一体,如果超过一定的度,必然会造成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据此,笔者认为当代人们对物质或精神的追求也有质与量这两个维度。一方面,主体在度的范围内不断追求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这具有消除异化、促进人的自由全而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但另一方面,由于资本逐利的本质和工商业资本等的操纵、控制、诱导,使人的需要成为一种非正常、非理性,具有破坏性的需要,导致了主体对于奢侈性、时尚性、炫耀性的物质或精神享受的过度追求,使主体呈现出明显的平而化、感官化、欲望化的精神特点,并失落、陷入一种主体性的困惑,即新的异化陷阱之中。

观看舌尖2,上天入地,地球各种角落都被吃遍了,片头主人公冒着生命危险爬三小时十几层楼高的树掏蜂蜜;只要1 /8秒,跳跳鱼就被拦腰捉起,由此,西藏的野生蜂蜜卖脱销,无数跳跳鱼被杀,生态灾难却置若罔闻。再回顾2013年的双十一,中国网民创造单日销售额达到350亿元的销售奇谈,这一数宇背后反映的是消费者对商品的巨大需求,同时也使我们反思,我们一度对物质的追求是否是我们真正、合理的需要,抑或是过度消费?

综上,可总结出:当今人们越来越醉心于内心无限扩大的更多更高的需求,索取的目的不再仅仅是满足自身基本需要,而是欲望的满足和社会时尚的追逐,由此提出了假性需要的概念。所谓假性需要是指人们并非真正的需要,而是把别人拥有的或自己没有的东西认为是自己未满足的或要满足的需要并加以追求,这反映出人们未能真正理解自身的需要以及未能如实把握自己的真实需要。事实上,早在美国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中就提出了类似于假性需要的定义即虚假的需要。他说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是虚假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或许会使个人感到十分高兴,但如果这样的幸福会妨碍自己和他人认识整个社会的病态并把握医治弊病的时机这一才能的发展的话,它就不是必须维护和保障的。这样的需要具有社会的内容和功能,它们取决于个人所无法控制的外力,这些需要的发展和满足是受外界支配的。从马尔库塞对虚假的需要的阐述中不难看出:虚假的需要造成的现代生产方式使商品远远超过一般生活需要,使人的欲望需求出现极端丰富性,是人类永恒的陷于人与他人、人与自然斗一争的深渊中无法自拔的根源。这使我们陷于巨大的困惑之中:为什么人们要乐此不疲地去满足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呢?

二、假性需要产生的原因

这也许可以从阿尔都赛《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著作中找到答案。阿尔都赛认为个人在意识形态的教育下成长,并成为一个有见解并能行动的主体,然而真正的主体却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它预先构成了一种人的认知实践模式,使人的思想和行为只能在这种模式构架的范围内活动,使人失去批判能力,从而把人培养成意识形态的顺民。因此不难理解舌尖上的各种吃货,不用惊讶双十一网民创造的单日销售奇迹。表而上看需要者是处于主体地位,决定着自己的需要,决定着自己索取行为的产生。正如在消费这一满足需要的活动中,商人尊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考虑消费者的购买水平。实则不然,高度发达的信息手段、大众化的销售技巧、无孔不入的广告使得消费者的主体地位成了商人所规定了的主体,商人在消费者实施购买行为之前就构建了一种商品意识形态渗透到消费者的意识中,引导人们的需要与价值选择。诸如商家利用发达的互联网技术观察出哪些产品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在此产品上附加一些更加能够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噱头或者直接向消费者打出消费,别留着,东西越新越好、若让别人嫉妒就该拥有嫉妒、只要存在,奥迪就将找到他等诸如此类的广号,这些都潜在地诱导和改变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正如学者王埃亮认为:由于人对物质利益追求的无限性与现实占用有限性之间存在着永恒的矛盾,只有通过为生产者制造需要的办法来解决这一矛盾,而制造需要所带来的风险,即产品实现问题,又使广告及媒体将生产经营者所制造的需要转化为消费者自身自愿的需要,并最终使消费者确信这些需要正是自己的需要。四由此不难看出,人的需要的整个体系不是建立在主体自身的结构规定上而是建立在以生产组织以及媒体为主导的意识形态对人的需要以及消费需要的规定上。黄平先生曾论述过,消费主义的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并在无形中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都卷入其中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它使人们总是处在一种欲购情结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需要由市场决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这一新决定正在给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在决定消费者的需要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消费者在无知而又自觉的状态下接受并追逐企业为了满足其利益而制造出来的假性需要。久而久之,人们把高消费高需求的满足视为个人成功、幸福或社会地位提高的标志,从而使过度需要即假性需要成为正当的、自然的和普遍的社会现象,人们在为了不断满足这样的需要的实践活动中逐步丧失人的主体性,使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

三、假性需要下人的主体性困惑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和商品意识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人们对物质生活内容的需要表现为对商品、金钱的过度追逐以及在精神生活上表现为欲望穷奢,对知识、情感以及人伦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漠视。在单向度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交相主导下,人的主体性实践必然不是原初的人的主体性发挥,这必然使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使人的主体性走向了黄昏。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他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从马克思的所言中可以看出自然之于人的重要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生产生活资料的获得通过人的本质力量能动地改造自然来实现。但是在自然满足人类生存需要之后,人越来越追求实现自身的其它需要,摆脱束缚,战胜自然成了主体性实践的主题。满足需要不再只是一种价值理念,而成了一种强调占有的行为实践。当强调需要的观念与满足占有的行为结合时,人不断地制造工具、发明技术同自然进行斗争,似乎人类认为人化自然的范围越广,就越能征服自然,越能实现自身的主体性和自由。孰不知这让我们依靠的自然离我们越来越远,人类,被自己认识和实践的成果所奴役。当前人们成为手机的奴隶;资源被过度采伐;雾霾频频光顾各大城市,不时爆发罕见疾病,这些难道不是主体性发挥下过度的占有和消费带来的困惑吗?

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片而突出人的主体性,忽视了自然固有的规律性和独立性,自然也会发挥出其一贯以来作为客体的主体性,对违背规律的人类施以无情的报复。人类针对自然的报复又发明新技术、制造新工具征服自然,这样又带来自然对人类更为严重的新的报复。自然与人类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这样,人的主体性永远都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主体胜,永远都只能是人陷于自身主体性的片而发挥而造成的自然之于人的奴役性。正如别尔嘉耶夫指出:我们现在处于自然客体化的第四个阶段,其显著特征是技术统治,自然界的必然性主要以技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对人的奴役。在技术统治的世界里人部分地摆脱了自然界自发力量的奴役,但人很容易被他自己创造的技术奴役。技术和机器仿佛是出现的新的自然界,人就处在这个新的自然界的统治之下。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技术进步砸烂了物质的枷锁使得物质极大丰富,但在需要如此容易满足的时代,人们却感受到了空前的空虚和孤独。物的需求占据空间,露骨的幼稚和浅薄表露无遗,物对人的挟持使得人的自我价值、自由意志和个性丧失殆尽。主体性日趋异化,人在精神上无所依靠,失去家园,孤独成了假性需要下现代生活的本质。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圈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中的个人,虽然同是有意识、有思想、有感情的主体,但是在现实的人的认识或实践活动中,人只把自身看作是唯一的主体,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无视漠视他人,人与人的关系日趋冷漠。如商家只考虑自己在交易行为中能够获取的物质利益而给消费者出售假冒伪劣产品,90后的独身子女只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而对父母提出数不胜数的要求。这种类似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单子式主体之所以不考虑消费者和父母是同自己一样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主体,其根源在于人只为了满足自己物质需要而把别人看作是满足自己需要的客体,但是,在把别人看作是满足自己的需要的客体时其实是物质需要在决定着自身,自身成为物的奴隶,在利用他者的同时也在自我奴役,最终都成为了由外部决定的客体而陷入孤独和冷漠的主体性异化中。

人的主体性不能单从自我来设定,它更有赖于自然与社会。以人为主体固然是想实现人的自由与价值,但当人类将全部需要都建立在对物质的追求与渴望之上,片而地以为可以通过对物质的占有或消费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无限地扩大占有或消费的趋势,过多关注物质需要满足后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虚荣感等的满足,这些必然会导致主客体二元的分裂和人的主体性失落,使人的主体性走向极端化与绝对化,主体性变成了统治性,人的解放转向了新的奴役,主体性的胜利正在走向主体性的黄昏。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