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新论孔子“君子”观

新论孔子“君子”观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18 00:11:51
新论孔子“君子”观
时间:2022-12-18 00:11:51     小编:孟爽

君子在《论语》中出现107次,仅次于仁的109次,显然为孔门高度重视。有关君子的论著已有很多,多侧重君子的演变史,如《孔子与君子观念的转化》、《先秦君子君子在《论语》中出现107次,仅次于仁的109次,显然为孔门高度重视。有关君子的论著已有很多,多侧重君子的演变史,如《孔子与君子观念的转化》、《先秦君子观念的流变》等文,于孔子的君子观仅一笔带过。有立足《论语》文本,论孔子君子观者,如《从论语看君子人格的伦理价值》等文,又单从人格层面分析,而忽略君子践行的一面,将君子内涵简单化;有多角度诠释孔子君子观者,如《论论语中的君子》等文,却又条分缕析,使完整的君子形象支离破碎;可贵的是,有学者论及《论语》中君子的文化、道德意义,如钱穆解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说《论语》每以君子小人对举。或指位言,或指德言本章之君子小人,乃以德别,不以位分,萧公权认为孔子言君子,就《论语》所记观之,则有的指地位者,有的指品性者,有些指地位与品性者。以上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故本文继续进行研究。

一、君子的分界

春秋末期,社会凌乱,礼坏乐崩。孔子周游列国,谒见王侯,本想复兴周礼,重构秩序。但大厦将倾,非独木所能支。等待孔子的,只有失败。彼时,父子相残,夫妇不正,君不君,臣不臣,纲常丧尽。社会伦理的丧失,是孔子最痛心的。所以,他决心重构伦理道德。无论是在《论语》,还是在《孔子家语》中,孔子皆以精神境界,将人划分为五等,即此证明。孔子有意识以精神境界区分人的等级为五类:圣人/圣德之人、贤人/仁人、君子、士人/有恒者、庸人/小人。在《孔子家语五仪解》中,孔子称人有五仪: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庸人最普通,谈不上有精神境界,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不择贤以托其身,不力行以自定。见小暗大,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此则庸人也,与《论语》小人相当,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士人心有所定,行有所处,所谓士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之本,必有率也;虽不能备百善之美,必有处也。是故知不务多,必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必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必审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则若性命之形骸之不可易也。

二、君子的修身

《论语》与《孔子家语》皆推崇君子,以之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楷模。孔子认为,只要肯下功夫,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最终可以成为君子。

三、君子的践行

孔子既主张修身,又主张致用。其理想之君子,即以天下为己任,非洁身自好者。比于义。义,宜也,适度也。做人有原则,遇事能果敢,故称比于义。君子重义,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以之规范言行,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君子见义勇为,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以义求友,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卫灵公》);以义仕宦,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以义理民,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

四、结 语

在《论语》中,孔子通过君子、小人的对比,通过仁义礼智信的阐发,塑造了完整的君子形象:他有恒产,有恒心;他可亲,可敬,可畏;他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德才兼备;他重践行,轻夸谈,敏于事,慎于言;他不顾一己之荣辱,以天下为己任。孔子塑造君子这个形象,本为警醒熙来攘往、争竞不息的世人,本为勉励茕茕孑立、任重道远的志士。正是从这层意义上讲,《论语》中的君子是个体和社会的榜样,是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君子是行义的人,是礼的具体体现,是个人和社会政治秩序的榜样。他既是传统的连续性的保持者,又是传统的创造性的基础。他按照他已取得的秩序为社会的成员提供榜样,为他们的个人修养和自我创造提供机会。他在各方面作为表率,唤起他人参与社会并转变自身。他的存在是为了最充分地展现作为整个和谐秩序一部分的个体,从而既表现出自己的独特和新奇,又保证最充分地展现他人的独特和新奇。孔子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君子的道义。他那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求道精神,为后世士大夫在黑暗中奋然前行提供了精神动力。孟子为实现政治理想屈膝王侯,屈原为追求政治理想九死不悔,贾谊为汉室危殆痛哭流涕,杜甫为山河破碎感伤恨别,辛弃疾为中原陆沉挑灯看剑,海瑞为人间正道激浊扬清朱熹解《论语八佾》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说言乱极当治,天必将使夫子得位设教,不久失位也。夫人一见夫子而遽以是称之,其所得于观感之间者深矣,说的正是孔子与后世士大夫之间存在精神的感应。而君子这个形象正是连接他们的桥梁。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