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早期中印哲学比较

早期中印哲学比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0 00:13:34
早期中印哲学比较
时间:2023-05-20 00:13:34     小编:曹祖庆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印度思想史因诞生了两部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与《摩罗衍耶》,而被称为史诗时代。《薄伽梵歌》(以下简称《梵歌》便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史诗《摩诃婆罗多》的第六篇毗湿摩篇中的一部分,后来逐渐演化成印度教的一部独立的经典。而几乎在同一时期(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缈,中国的思想界也呈现极大的繁荣,并且因先秦诸子思想竞相争鸣而被称为百家争鸣拍寸代。在早期中印哲学中,尽管它们的产生背景与社会历史条件相去甚远,但就其思想内容与义理来看不乏相似之处。如《梵歌》的梵(B rahm ark与老子的道,《梵歌》证悟之道与道家的境界说,《梵歌》的无执之行与老子的无为等,笔者将分别就以上三点剖析早期中印哲学义理之异同。

一、梵与道

梵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吠陀经典,彼时梵的概念主要集中在对多神的崇拜与祭祀中,表现为一种原始宗教性质的崇拜。《奥义书》在继承了吠陀时代梵的概念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诸神以及宗教祭祀的地位,使梵的意义有了些新变化,梵成为更加抽象的绝对精神,并且成为一元论的世界本体。大体而言,此时的梵已经蜕变为唯一的至高无上、甚至不再成为外部世界的假象所限制的存在。如《歌者奥义书》:这整个世界都是梵。《白骡奥义书》:高于这世界的是梵。

二、智解与境界说

在印度哲学中,凭一般的思维方式是无法理解梵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奥义书》时期的印度神学家们提出了宗教实践的途径以获得证悟与解脱:业解、智解、信解。业解是通过吠陀的宗教祭祀取悦神明,利用神明的力量使个人得到解脱;信解是通过苦修以净化灵魂,与自然合一,通过自然的神秘力量观证真实;智解贝}J是通过理性直观证得神与人的合一。《梵歌》对以吠陀祭祀为主要手段的业解进行了批驳,同时抬高智解的地位,认为证得梵的关键在于智慧。根据《奥义书》的智解传统,《梵歌》认为,真实是分层次的,对于不同的认识主体来说,认识到的世界也是不同的。诸有若处黑暗,圣者适获光明,诸有若处白昼,圣者适见黑夜,大家看到的是黑暗,圣者贝}J看到了光明,大家看到的是白昼,那么圣者看到的贝}J是黑夜。这种认识层次说暗示了主体性的透显作用,是一种境界形态的形而上学(依境界的方式讲的形而上学,其中义理直接影射出道家的境界说。首先,道家按照其义理,可以分为实有层和境界层,这两层(由于玄的作用)不能明确分开实有层,主要是指牵涉到是什么的问题,如儒家的仁就是实有层上的肯定,而道家却没有单独实有层的提法,道家是实有层与境界层结合在一起谈的。所谓境界层就是指如何做的问题,比如,道家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就是境界层上的否定。而通过否定这些东西抽象出一个无的概念,从反面透显出实有层的位置。

三、无执之行与无为

有许多学者认为,《梵歌》中明确指出反对无为的思想,并且带有鲜明的行动主义思想。他们所依据的原文是《梵歌》中黑天对因生怜悯之心而想放弃战争的阿周那王子说的话:由于有为胜于无为,所以您一定要为之!然而实际上,《梵歌》中黑天所拒斥的无为并不是老子的那种无为。接下来笔者首先说明《梵歌》中推崇的行为与明确摒弃的行为,接着说明老子的无为,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

综上,老子之无为是一种方便说法,是既为又不为,既不为又为,为与无为在心境上的调和就是所谓的道。因此,老子之无为并不是《梵歌》中所摒弃的什么都不做、甚至放弃世俗职责的纯粹的无为,不仅如此,老子之无为在一定程度上还与《梵歌》中所提倡的无执之行相类似。首先,无执之行和无为都摒弃什么都不做的挂空式无为。老子的无为是一种不执着的心态,指心境不勃着于任何具体的方向上。虽然无为的另一面有有为作激向性的支撑,但是作为道之本体的仍是无为,这里有为只是在用的层面上说的。其次,达至无执之行与无为的途径均讲究个人实践的工夫,或者说,印度哲学(《梵歌》哲学)与中国哲学(老子哲学都是讲究工夫论的。老子所谓无为的境界是要在个人的实践、修养中体现的。如《老子》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虚静便是道家的工夫,也是主观透显的无的境界。不光道家如此,儒家精神也提倡实践中的工夫。事实上,中国哲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基于工夫论的实践的形而上学,印度哲学亦是如此。《梵歌》中关于无执之行的达成途经亦有工夫的体现,如四瑜伽说,便是通过瑜伽修行使个人境界得到提升,从而证悟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