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评价模式

论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评价模式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8-24 05:15:42
论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评价模式
时间:2022-08-24 05:15:42     小编:

摘要:教学评价作为一种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能提供支持和帮助。本文从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等多方面探讨教学评价模式,从而实现教学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评价;模式

一、教师专业发展、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评价概述

本文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反思,在专业角色、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人格和专业智慧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教师从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评价,以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导向,尊重教师的人格,强调教师之间、专家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和热情,激励教师内在的发展动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种教学评价的核心思想是以评价促发展,所有评价的范畴和反馈都要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与提高,最大限度地开发教师的潜能。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评价的关系

从整体上看,教学评价涉及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教师教学能力等的评价,只有合理、科学、公正地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才能让教师不断成长。教学评价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出发点,在整体上发挥了促进教师掌握专业知识、教学方法等重要作用。

从层次上看,教学评价影响着课堂的所有内容,如对教学内容的评价,为教师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提供了保障;对教学目标的评价,承接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评价的各个部分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部分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进而影响到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

从目的上看,教学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共通性,都是为了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三、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评价模式的特点

1.评价目的: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总结性评价为辅。目前,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一般采取的是总结性评价,以全面考核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和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为考核、晋升、奖惩提供决策依据。然而这种总结性评价使得教师较注重业绩优劣的考核和排序,较少考虑自身发展和业务的提高。而形成性评价是通过多次的评价使教师获得完善和改进,有效地激发教师的自觉性和责任心,更能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因此,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模式,必须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回归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总结性评价为辅,两种评价有机结合”的新模式。

2.评价标准:相对统一性。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有学者提出应该包含四个方面:一是量的增加,如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知识、专业能力、教学经验的积累;二是质的提高,如教师经过不同的成长阶段,从新手阶段向专家阶段发展;三是自主发展,如教师具有自觉、自信、自理、自立的教育教学态度和能力,具有强烈的专业发展主动性;四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如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具有强烈的职业情感、职业期望和职业承诺。要更好地以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应因专业性质、课程特点、教师的成长阶段等的不同而不同,要有一定的相应性和针对性。当专业性质、课程特点和教师差异较大时,需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地展开评价,从而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3.评价主体:多维度性。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评价,应构建由学校领导、专家、同行、学生以及教师本人,甚至是家长组成的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设定不同的评价重点,多维度地进行评价,有所区别但又互相补充,从不同侧面获取评价信息,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准确。这种多元性、多维度的评价能够激发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教学策略进行反思和总结,进而对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衍生出需求,对自身的教学进行改进和完善。

4.评价方法: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以数量的方式体现,便于统计结果和进行评比。但是正如前文所说,评价标准具有相对统一性,评价的主体也是多维度性的,且有些教学质量指标是难以量化的。因此,定量考核无法全面反映教学情况。而定性考核便于教师与评价主体进行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但能否公正、科学地展开评价,在较大的程度上依赖于评价主体的经验与责任感,难以精确把握和比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将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并逐步以定性考核为主,以更好地激励、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5.评价结果:以促进专业发展为宗旨。评价结果不是单纯用于教学质量考核,而是要以促进专业发展为宗旨。针对评价结果,评价专家应与被评教师及时沟通,共同探讨、共同分析教学行为的优劣和教学策略的运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共同拟定改进措施;利用评价结果对师资队伍的专业发展培训需求进行科学和理性的分析,加大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四、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评价的影响途径

1.激发教师的专业热情,提高教师的专业成就感。专业情感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形成的一种情绪体验,它影响教师对自身提出的职业目标,不仅决定了教师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而且还决定了教师能否从这份工作中获得快乐,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评价,以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宗旨,对教师给予人文关怀,并注重评价目标与教师成长阶段的适宜性,激发教师对教育专业的高度热情和理性,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从而获得更大的专业成就感。

2.塑造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其具体包括敬业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精神生产劳动,其效益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具有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的专业精神,以敬业的态度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评价更多的是一种全面性评价,是对教师教学总过程的一种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教学行为的各个方面,而不是局限于以考试成绩来进行考评。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不仅仅关注教师的专业理念和专业技能,也关注教师的专业态度和服务精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关注这一方面,更好地做到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

3.帮助教师明确专业发展的意识,确定合理的专业发展目标。只有具备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教师才会审视现有的专业发展水平,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自觉地制订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从而实现专业能力的提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评价使教师及时发现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意识到只有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满足教学和学生的需求,从而产生专业发展的需要,进而确定合理的专业发展目标,不断地修正、改进、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使之趋于完善。

4.促进教师的行动反思。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反思、再解决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发现自身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技能等方面的不足,从而促进他们对自我教学的反思、研究,改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