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孟子管理思想与Y理论中“人性善”比较分析

孟子管理思想与Y理论中“人性善”比较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17:17:57
孟子管理思想与Y理论中“人性善”比较分析
时间:2023-08-07 17:17:57     小编:

【摘要】管理思想作为生产力的一种关系性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先导。人性研究是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向内”道德建设与“向外”实践指导的源头。本文通过对孟子管理思想中人性分析与Y理论的人性假设分析基础之上,对两者“人性善”进行比较分析,提炼出各自不同,跨越两者各持一端的片面之见,以求实现孟子管理思想与Y理论融合发展彼此超越。

【关键词】人性善;孟子思想;Y理论;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一、孟子管理思想“性善论”

孟子讲善,由“本其性善,闭塞利欲,疾无由至矣”,即说人之本性在于善,有性本善为本,方生“四端之心”,这些皆出于人的本性。孟子通过“人人皆可为尧舜”倡导,人只要保持本性,免受其外物的诱惑,就会成为善人乃至圣人。此外,认为善在于“养”,“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积极努力发扬心善的本质,就可表现善。

(一)“四端”之心

孟子认为存在是由心所趋向的外在化的展现,但外在化的展现并不全体现为人性的本质,因为人的心理特征趋向展现为两种外在形式:一种是对物欲功利的追求,另一种是仁、义、礼、智的道德外化。“口之于味也,有同曹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当豢之悦我口。”口能食,能辨别味道的好坏,是人们期望吃好的;目能视,能辨美丑,于是人们总是期望得美色;耳能听,可以辨别声音的美恶,人们总希望听到悦音;身能感触,可以辨舒适与否,人们总希望身体舒适。这是人所共有的。但是,这些并不是人的本意,口身耳目之欲,诱发出人对外界物欲功利的追求,此时人的本性已经丧失了,这是人的局部的外在的表现形式。然而,人的真实的本性在于内心心灵道德情感。即为“四端”之心。所谓“四端”是指存在有人内心的四种道德,分别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其中,“恻隐之心”又称之为“不忍人之心”为最核心的部分,是人内在情感的维系和人性最真实的反映。

(二)人人皆可为善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这个本性就是人所存在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即人有道德属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以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认知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认为人性的向善,犹如水向低处流一样。人的本性是没有不善的,水得本性是没有不爱向低处流一样。一拍打它,一时可以高出你的头额,设法阻挡它,一时可能使它飞流上山。这难道是它本性吗?这是形式逼迫它这样,人可以使他干坏事,他本性的改变,就像改变水的本性一样。孟子通过这个例子说明,后天人所表现出恶的行为,是因外在条件的干预或强迫所为,并非本性恶的表现。人的本性具有天资向善的特性。

(三)善在于“养’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举例说,山上的树,原来长得很茂盛,由于人的砍伐和放牧,使得山上成了光秃秃的一片空地,人们看见它便误以为是它本来的面目,这难道是它本来的样子吗?到了人的身上,就像山一样,难道没有善心存在吗?之所以有人会丧失它,是因为就像山上的树木一样,天天都去砍伐它,能保持原来的繁茂吗?孟子突出强调了人性的向善,是存在与人内心的善心。但这种善心需要后天不断的培养和保持。从这个意义来讲,人的善是一种潜在善的属性。通过进一步发展可以使之成为人的可能。这说明人性的善是自然人到社会人发展的结果,是先天资质与后天培养的结果,是人异于动物的存在。

二、X、Y理论中人性善论分析

“人性本善”的提出及内容。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说,把人的一般性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感情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对管理思想起了重要的作用。麦格雷戈所提出的X、Y理论就是基于需要层次说发展而来的。X理论建立于传统管理思想“经济人”假设的前提基础之上。X理论从“人性本恶”的角度出发,认为人天生好逸恶劳、逃避工作、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织工作和要求缺乏积极和理性的认识,安于现状,没有创造力等。因此,在管理中应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

麦格雷戈指出,管理的根本性问题在于对人性的分析,管理中一切决策和方法都赖依人性为前提。Y理论基于“人性本善”假设为出发点,对管理方法是一种革新的思维方式。一方面,从人的依从心理来看,Y理论是基管理绩效的提高于人的自我价值的内在判断为依据。通过对人生存、安全等最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转向人生尊重和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上来,这是一种自我价值实现和对自我价值认可的依赖心理的阐释。另一方面,从管理思想出发,Y理论所追求的是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统一,基于对个人人格的充分信任和尊重基础之上,其潜隐这人性本善的理性思考。

三、孟子管理思想与Y理论的人性比较

成中英先生认为“麦格雷戈所说的X理论相当于西方的理性管理传统,Y理论相当于东方的理性管理思想”。首先,两者在人性假设中认为,都从“人性本善”出发。“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表明人性向善,是人的本善,是人内在具有的潜质。Y理论认为人都是勤劳的,能主动承担责任,在实现个人目标时,会考虑到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要求等。注重强调人在组织实践当中的自主性和自控性,主张充分尊重个人以及组织要为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最大的支持。是管理人性化的体现,是“人性善”的实践解答。其次,在人的依从关系来看,孟子在人性善的论述中,提到“四端’之心,认为善是人性的必然存在状态。人的这种内在存在不是完全孤立于外界的,而是与他人它物共同依托为基础。“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世界观。可见,孟子强调的人际关系不仅表现在个人内在自我德性的完善,而且要注重日常人际伦理的和谐互动基础之上。Y理论则认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基础上。是员工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不仅这种互动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上下级之间得以维持,而且更多员工自我管理和上下级以及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互动的气氛逐步得到稳定。 孟子“性善论”是一种人的潜能论,是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发展,使之具有社会属性的可能,并通过持续教化和自省,最终达到“善行”。Y理论中所谓的“性本善论”基于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统一的基础上。其实质是探求一种人本身所具有的潜能,通过对人的行为动机进行分析,培育和发展有利于个人能力机制发展的条件,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其两者在管理目标,管理价值层面以及人性路径方面具有其差异性。具体体现为:

从管理目标分析,孟子管理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万物皆备于我”以及“诚”的学说。在天人系统当中,孟子始终认为人是实现天人统一的核心,是自我高尚道德人格在天地之间的贯穿,道德主体有情有思,这便是人道的“诚”。同时,又是天道的落实,是“天之所欲,故又为天道之城”。最后,孟子提出“尽心,知性”“存心,养性”以“知天”“事天”,这是道德人格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所要实现的是以人为主体人伦精神。Y理论主要是把控制和指挥转移到,创造机会、挖掘潜力、排除障碍、鼓励发展和帮助引导为上来,力求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融合与实现,强调构建外在引导机制,激励个体自我潜能的发挥,实现自我的控制。只要个人目标得以实现,个体就能为组织尽更多义务和责任,并将它作为组织实现目标的途径。

从管理价值层分析,孟子管理思想讲求心善。孟子管理思想在用人和施政中,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朝矣”推行其“仁政”,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皆出自于“性善”,仁政是其中之一。仁政出于人心,人心本为善,故有善是施政的根基,并贯穿于行为中。从管理科学角度来讲,孟子用人之道的最根本目标是将管理置于一个最高的道德层面,才能做到以德服人,达到心悦诚服的管理效果。Y理论从“人性本善”假设出发,认为人在工作实践中具有自主理性,能够实现自我控制和管理,管理者只是员工实现目标的辅助者,其管理的意义是为员工创造有利环境,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自主与参与决策的权力。此时的善,只是员工行为合乎善的表现,是恶的对立面,并非本质上所说的内在本性的善。

从人性路径分析,孟子管理思想“人性善”发自于内,表现于外在行为。孟子提出“性善”,其“天道”自然存在于“性”中,即为人性的根本,无需孔子所讲的“正心”,只需要将其外化用行动表现就可以。因此,孟子认为“性善”是本质的,通过“四端”等将性善实施到行为当中。指出人性本善,不是可善可不善,或者有善有不善。Y理论的“性善论”是“社会人”假设逻辑演进。认为人是有情感的,有社会需要的,应该对人加以引导。此时,作为个体的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表现的是外在驱使下的“善性”,其善产生在外在引导基础上,所要达到的目的则是通过外在引导,最终做出自愿的行为,其善是教化的结果。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