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三本大学生的特点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

从三本大学生的特点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13 01:03:10
从三本大学生的特点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
时间:2022-11-13 01:03:10     小编:

关键词 三本学生 辅导员 高等教育 管理 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三本”也称“独立院校”,它是在贯彻教育部的8号文件精神下,由国家和企业(或者私人)出资合力举办的三本高等院校,如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它是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依托、在陕西斯卡・雷博德制衣有限公司的资金支持下,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的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

随着高校的扩大招生,三本院校是高等院校领域中出现的新兴事物,它有其运行的机制和模式。三本院校的大学生是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很特殊且具有典型代表的群体,本文通过分析三本大学生的特点,试图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视角,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提出建议。

1三本大学生的特点

1.1三本学生的处境尴尬

高考成绩是划分学高校学生的主要依据,之所说三本大学生的处境“尴尬”是因为独立院校上有一本、二本,下有大专等职业学院,三本的学生在这样一个夹缝中存在。一本、二本学生的入学成绩远远的将三本学生甩在后面,毕业证书、学历就是很好证明;专科的学生则有实践性强的专业技能证书,他们掌握了专业技术。在长期的意识沉淀中,人们(包括招聘单位、老师和家长,甚至有一部分三本的学生自身)觉得三本的学生没有竞争力。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二是专业技能不是很强且与实践结合的不紧密。由于独立院校的特殊性,一部分人会认为三本的大学生和

一、二本或者大专的学生相比,家庭经济条件好一些,学生有啃老现象等。在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大一新生入学不久后做过一次调查中,询问学生认为自身存在的缺点问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认为上三本院校也比较无奈。

1.3三本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

三本学生的自控能力弱表现在多个方面:思维活跃但动手能力较差,主动性较差,依赖性较强,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不足。虽然高考成绩不能完全说明三本的学生和一本、二本的学生相比综合能力较弱,但是高考成绩很大程度上能反应出一些问题。

高考是学生时代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经过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包括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学习、积累,最终参加高考,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三本学生的高考成绩就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基础知识不扎实。主动性较差,有的学生比较依赖父母或在老师的监督下才能按时的完成任务。这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我调节、自我教育能力较弱。

在三本学生管理过程中,和学生交流发现学生的思维活跃。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长注重培养,学生中多才多艺的学生较多,在学院的各种活动、社团中就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

1.4三本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脆弱

三本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脆弱的表现主要有:自卑感较强、不自信、自尊心强等。在和三本学生的交谈过程中发现,刚入学的学生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计划在大四的时候选择考研,原因是不想以后参加工作凭借三本的学历,想通过考研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且大一的新生有一小部分学生思想矛盾,一直在退学复读和上学之间犹豫。

高考的失利是三本大学生心理较脆弱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高考失利,高考成绩较一本、二本、专科学生成绩相比可谓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他们选择一本、二本院校成绩相差一点,只能遥遥相望,而心里又不甘心去上大专院校。再加上父母等方面的因素,选择上三本院校确实有几分无奈留在心底。在高考成绩并不理想,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自卑感严重,缺乏自信,会产生一种“低人一等”的想法。

三本学生在智商和情商方面较一本、二本学生相比几乎没有差距。在小学或者中学时代,他们在叛逆期没有受到及时的引导或者自身没有调节好各方面的关系导致学生心理偏差上了三本院校。

2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初探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教育事业逐步发展,教育体系经历了停滞、恢复、发展的曲折过程,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以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呼应的教育体系已经和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协调,其弊端日益显露出来。如果把高等教育看成是商品,那么高校就被赋予了双重的色彩,它既是公共产品也是带有“个性化”的私人商品,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在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中应该更注重商品自身已经满足公共需求以外的“个性需求”,前面从处境、学习、自制力、心理素质四个方面描述了三本大学生的特点。三本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不仅仅是个特例,这种特例也是蕴含在普遍性之中的。在未来的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针对三本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对高校辅导员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下面将以这三个方面为贴入点,提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2.1提升辅导员自身的职业认可度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细化,辅导员这个角色渐渐分化出来成了专业化、职业化的一个职位。但辅导员的职业认可度不是很高,包括来自于学生、同事、社会以及辅导员自身对这个职业的认可度较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作为高等院校学生的直接管理者、思想政治理论讲解员、学习方面的督导员、身心健康的引导员、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师以及校园文化的教导员,这是一份光荣、重要、神圣的职业,辅导员内心要深刻认识到这个职业的高尚,提升自身职业认可度。

2.2辅导员提升自身的职业水平

职业、专业这些词语经常被提到,来表示某种职业的熟练程度或保持的一种状态。辅导员在自己职业化发展过程中要非常重视这一点。职业化是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逐渐形成的一种结果。辅导员经过专业的学习、培训后,积累职业知识提高职业素养,在学生工作过程中用专业的理念、理论来解决问题。

面对三本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高校辅导员要不断的注重辅导员这个职业化的过程,也要重视职业化的结果,夯实职业知识。一个职业综合素养高的辅导员才能针对三本学生突发的状况进行一一解决。

2.3完善辅导员的准入制度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因此在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应该建立完善的准入制度。在辅导员的选拔过程中,严格按照准入制度进行选拔,这样才能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在认真贯彻教育部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各个高等院校可以建立自己个性化的人力资源战略,组建一支优秀的职业化辅导员队伍。在坚持准入制度时,采用科学的辅导员选拔方法,如公选方式、考核方式、内定方式等,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选出优秀的辅导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