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旧学问和新学术

旧学问和新学术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9 01:00:07
旧学问和新学术
时间:2023-03-29 01:00:07     小编:

近代中国,百事需变,百事愁变,学术界亦莫能外。

西洋的学术进来,不同的学科遭遇了不同的命运。声、光、化、电等自然学科具有太强的实用性,而这些领域中国原本就是空白,接受起来比较容易;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也需要跟人家接轨,硬着头皮也得引进。

然而,人文学科则不同,西洋有文史哲,我们有经史子集。中国传统的史学、经学、考据和训诂,谁也不能说它不是学问。讲西洋的历史或者哲学,中国的学者也许不行,但讲中国的,多少还是有些自信的。

北京大学,在蔡元培长校之前,中国的学界基本上是老派学者的天下。哲学系讲中国哲学史,要从三皇五帝、三坟五典开始,讲一年,才到商朝的《洪范》,孔夫子什么的连影子都还没见着。今天我们知道,在甲骨文之前的中国典籍,其实并不可靠,大多为后人伪托的。但是,当年的老派学者,却不能不这么讲。不讲足中华五千年,政治上就不正确。

胡适先生回国之后,如果讲西洋哲学史,毫无问题,谁也不会说什么。但是,他偏要讲中国哲学史,一上手就是老子、孔子,而只把此前的诗、经,作为中国哲学的胚胎。讲到荀子,也就结束了。这样的讲法,在今天司空见惯(实际上所有中哲史学者,都是胡适的余绪),但在当年,却让老派的学者受不了。学生也大吃一惊,用顾颉刚的话来说,就是“惊得挢舌不能下”,即张口结舌。

同样也讲中国哲学史的陈伯|老先生,听说胡适写了《中国哲学史大纲》,摇头晃脑地连说不通,说是哲学史就是哲学的大纲,哪里有大纲之上还有大纲的道理?而瞠目结舌的学生们,受到了震动,臧否不一。最终还是由于学问最大的傅斯年,在认真听了胡适的课之后,做了肯定的评价,大家最后才认账。傅斯年的评价是:虽然胡适没有陈伯|有学问,但路子是对的。我想,学生跟老先生不一样,英文不错,多少看过一些西洋人写的东西。

其实,正如唐德刚的考证,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底子就是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的博士论文。但是,这个论文在答辩的时候,是“大修通过”的,所谓“大修通过”,近乎枪毙。

所以,胡适离开美国的时候,并没有拿到博士学位。这个在美国差点被枪毙的论文(按唐德刚的说法,当时参与答辩的美国教授,其实并没有人懂中国的学问),到了中国,却大受欢迎。等于开创了用西方的学术形式(还谈不上方法)研究中国学问的先河。

从那以后,一干中国学人也就跟上了。所以,十年之后,爆得大名的胡适的论文,也就无需“大修”,直接通过了。“胡适博士”被叫了十年,才真正戴上了博士帽。

当然,这么一来,这个开先河的著作,也无需完成下半部了,因为后人跟上之后,做得比胡适还好。后来,胡适又写了若干半部书,都是开了先河,然后下面就没了,也无需有了。

西方人做学术,形式上讲究有体系。胡适的大作,作为提交给老外的博士论文,当然符合这一要求。但是,中国人做学问,讲究书读得多,腹笥宽,肚子里的料要多。人家读过的,你没读过,或者读过了没记住,就不配跟人谈学问。不仅如此,学界还特别重传统,讲究家学。至于文章写出来是什么样子,大家并不计较。这个习惯,显然不那么容易被改变。所以,单单学生认账还不行,还需要学界认可。

蔡元培为了让中国学人尽快认同胡适,在为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作序的时候,居然说胡适出自世传汉学的绩溪胡氏,因而有家学传统。其实,胡适跟精通汉学的绩溪胡氏家族,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这样一说,那些习惯掉书袋的老学究们,到底能不能认账、认可了胡适研究中国学问的资格,这不好说,但蔡元培的苦心,倒是难得。

自胡适之后,人文学科的西洋学术形式,总算进入中国了。此后,大家越做越像,著述甚多。同时,像样的大学里,留洋归国的学生也越来越多,逐渐占据了主流。影响所致,连钱穆这样没出过国的“土包子”,写出的考据著作和通史性的《国史大纲》,也不是传统史学的样式了。自学英文的他,其实也在偷偷地阅读英文的史学著作。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