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凸显感悟促发

凸显感悟促发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01:40:49
凸显感悟促发
时间:2023-01-10 01:40:49     小编:

【摘要】作为一名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的教师,在教授和传承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从培养兴趣、训练语感、巧授学法等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究。通过课堂实例,努力倡导将教师的外力驱动变成学生的内需主动。期待母语教学能引领学生传承民族语言的独特表达,领略中国文字的神奇魅力。

【关键词】语感文学性学法探究性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作为一名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的教师,在教授和传承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一直积极主动地思考与探究。

一、 培养兴趣,凸显工具性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第一学段“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二学段“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第三学段“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独立识字的要求一以贯之,并将知识与技能要求加以提升。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义务教育都会特别注重本土文化,特别是国家文化的教育。中国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根,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培养小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与态度。为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以此标准为出发点。

【例如:五语《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断

再读古诗,感悟真情:(媒体出现)这两个画面都饱含着一份真情,那就是――依依惜别。在文中找到这个词,圈起来。

课文的作者抓住了哪些描写,将这两个画面写具体,来表现这份“依依惜别”之情。请你找到文中有关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

(一) 语言:直白,豪爽,不愧是“忘年交”

李白:六个“您”;兄长、老师、满饮此杯、令人敬仰、誉满天下――毫不掩饰自己的敬仰和崇拜之情。

引用:“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孟浩然:一饮而尽,引用王勃诗句,比喻句――情感表达如此真诚而热烈。

(二) 动作:凝视

(1)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此时此刻,李白的眼中只有那只载着友人远去的白帆。

(2) 引读:“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这真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 一个“凝视”将所有的依恋与不舍,都聚焦在这目光中。

出示:积累“看“的词语

(4) 景物描写:

比较: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

岸边杨柳,江上沙鸥。

这两句都是景物描写,比较一下,你从第一句中读出了什么?

――一语双关。点点真情,油然而生。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在这一片段教学设计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呈现,凸显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二、 训练语感,感悟文学性

夏D尊认为: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即语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上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语感是在科学把握学生的认识心理,遵循其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潜移默化般进行的。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是构成语文素养的内核力量。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75篇,重点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学生的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古典诗词教学。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注重诵读之外,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中欣赏作品意境,培养学生情趣。

培养语感,必定要吟诵朗读。诗歌要从声音上去回味,揣摩。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在不同的语调节奏中思考。在吟诵中品味,会自现其义,入情入境,明理言志。优秀的诗歌以及各类文学作品,都能陶冶性情。但诗词的作用更为直接。诗词是直倾诉诸情感,节奏明快,语短意长,易于诵记,使人百读不厌,乃至脍炙人口。

(一) 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文字美

诗歌的语言凝练精辟,节奏抑扬顿挫、音律悦耳和谐,准确的朗读,有利于理解古诗含义,体会诗人情感,激发学习兴趣。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作品,语言风格、语言艺术也各不相同。或优美婉丽,或放纵恣肆,或雍容典雅,或朴素自然。学生多读这类诗歌,对于他们模仿、借鉴优美的文学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都有直接的作用。

(二) 通过诵读,想象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的画面是很美的,古人的作品几乎都是诗画同现。甚至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出少年王勃眼中那傍晚的长江恢宏的气势,更有那风华少年的意气风发。

(三) 通过吟诵,领悟诗歌的情感美

优秀的诗歌作品,一定包含丰富多彩的感情。甚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悠远的意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培养语感。有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与神奇。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我们感受到爱国诗人热切盼望回归故土,祖国统一的情怀。而“初闻涕泪满衣裳”更是深深触动着我们的情感之弦。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那恢宏的气势,令人神往。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培养“语感”:即是“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

因此,教师有责任“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经过反复朗读,成为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将阅读的‘气息’‘情调’得以渗透。”让学生感悟作品的文学性。

三、 巧授学法,促发探究性

“学校的最大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杜威

教师绝对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经验,机械呆板的实施教学。将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强化记忆为教学手段,忽略了将教学落脚点放在“授之以渔”上。随着年级的增高,课文的篇幅增多,加长。如何在有限的一到两个课时中,让学生走进文本,把握中心,明确学法,是每个语文老师在课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例如《番茄太阳》】一文,作为四年级下册的一篇叙事性散文,学生对作者曲折的生活经历一无所知。文中小女孩明明的特点,学生预习时就能说个“八九不离十”。语文课上还分析什么呢?于是,我抓住了课文的一条明线:三次番茄太阳;一条暗线:作者的心情变化,展开教学。学生此起彼伏,进入文本。尤其是对明明美好心灵的感悟,不再是“贴标签”式的,而是油然而生的喜爱欣赏。以课文表达线索为切入点,从学生动情的朗诵中,师生共同进入了文本。

教学中,给学生具体指导,肯定是必要的。但教师更应立足于“教,就是为了不教”的思想。让学生从老师的细致教导中悟出语言文字表达的方法,总结经验,形成规律。最终,丢开老师的“膀臂”,独立前进。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母语教学凸显工具性,感悟文学性,促发探究性,将教师的外力驱动,变成学生的内需主动。让语言文字学习成为学生成长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洪玲,陈晓波.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傅德岷.唐诗宋词鉴赏辞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