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建设回顾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建设回顾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16:18:09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建设回顾
时间:2023-08-05 16:18:09     小编:潘建寿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科学建设辅导员队伍,是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保证。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建设的历程,总结了这三十年的发展经验对新时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改革开放;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1.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

(1)恢复重建阶段(1978~1983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高校辅导员发展严重受挫的十年。高校德育工作受错误思想的严重干扰,辅导员队伍发展更是一落千丈。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提出在大学一、二年级设立政治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1980年4月,教育部和团中央共同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各高校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制度”,自此,各高校的辅导员制度逐步得到重新建立,而且还基本恢复了“文革”前辅导员队伍“双肩挑”的做法。

(2)充实提高阶段(1984~1988年)。1984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决定在部分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创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设立为一门学科来研究。1986年5月,国家教委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提出,“从高等学校长远建设出发,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教授和理论家”。1987年,中共中央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颁布《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将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专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来建设,工作归为政工系列,编制归为教师系列,为辅导员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3)正规发展阶段(1989~1999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八九学潮的教训,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思想引领的重要性,党中央在总结经验、纠正错误的基础上,着重加强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1990年至1993年之间,中共中央分别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文件,进一步深化和改进高校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科学发展阶段(2000年以后)。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思想多元化、心理危机等问题,为新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

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明确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2.改革开放三十年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带来的启示

(1)高校要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到学校战略发展的高度。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同学校的发展紧密相连,切实落实辅导员的双重身份管理;要不断研究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规律,探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办法,确保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2)辅导员的职能定位、工作内涵要始终紧扣时代脉搏,获得长足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辅导员的职能定位和工作内涵逐渐深入和科学化,高校辅导员由最初的政治教育工作者,到具有“双重身份”的“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角色定位日渐明确。新时期,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与时俱进”和“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对辅导员的职能定位和工作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更好地满足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的需要。

(3)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始终走职业化、专家化的发展道路。新形势下,要以相应的学科和完善的理论作支撑,建立科学的培训和自我成长机制,积极推进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

参考文献:

[1]石云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历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教育法规汇编(1949~1989)[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