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口水仗”挽不回国家尊严

“口水仗”挽不回国家尊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16 00:05:38
“口水仗”挽不回国家尊严
时间:2023-06-16 00:05:38     小编:

近代日本西化后,尽管通过甲午战争,已在军事上与中国分出胜负,但在文化上,中国有些“国学大师”还是看不起日本。

在诸多近代史著作中,除了中日“武斗”的各种记录,还有不胜枚举的中日巨擘“文斗”范例。例如大清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僚辜鸿铭手持《论语》,“大战”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辜鸿铭与伊藤博文无须介绍,一个是善辩的晚清官场学究,一个是铁血日本政要,两个人碰到一起,注定要冒出“火星”来。

这场“舌战”发生在1898年10月,这是个非常历史时刻――甲午战争后、戊戌事变时。地点是武昌府,清廷湖广总督张之洞官邸。此时伊藤博文访问中国,南下会晤张之洞。辜鸿铭是张的幕僚,亦随张一同会见伊藤。为表地主之谊,辜鸿铭送了伊藤一份见面礼――一本自己刚出版的《论语》英译本。

辜鸿铭本以为伊藤博文会赞自己“学贯中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料却遭到伊藤博文的一通抢白。

伊藤博文早知辜氏是中国保守派中的著名人士,便借机敲打:“听说你精通西洋学术,难道还不清楚孔子之教能行于两千多年前,却不能行于二十世纪的今天吗?”

喜欢辩论的辜鸿铭并不感到难堪,顺势反弹:“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好比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在数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二十世纪,其法仍然是三三得九,并不会三三得八。”伊藤博文听了,一时无词以对。

作为“战胜国”的领导人,伊藤博文对中国官场学究态度傲慢,乃至遭到了一场严厉反驳,他在辩论上显然不是辜鸿铭的对手。然而,这场辩论并没有使他对辜鸿铭高看一眼,也没有改变他对儒教的偏见。日本首相的思想导师不在东而在西。卢梭加俾斯麦,宪政思想加军国政治才是伊藤博文的核心价值体系。而儒教以及中国晚清学者在他心中,并无一席之地。

伊藤博文对《论语》不以为然,对官场学究辜鸿铭大加嘲讽,是因为在思想意识中,把中日两国的国家利益和文明体系都放到了对立面。辜鸿铭看不起日本政要的跋扈,伊藤博文也瞧不上中国学究死不认账的酸。

那么,他们到底谁为本国赢得了尊严?从甲午战争到庚子之变,近代中日之间发生的一连串历史事件,肯定了这样一个事实:尽管辜鸿铭辩才无双,但没能挽回天朝颜面。因为战场上找不回的东西,口水场上亦不可能找回。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