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节活动主题策划案例篇一
"亲近自然、亲近传统、亲近家人"
紧紧围绕清明节寻根祭祖的民间传统习俗特征,突出缅怀先祖、缅怀先贤、缅怀先烈,不力倡导孝心、推行孝行、弘扬孝道、倡行忠义、培育忠心、塑造忠诚。通过诵读经典文章,演绎民俗文化,拓展节日文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牢记中华民族历史,珍惜美好幸福生活,共建文明和谐家园。
本次活动将于3月初启动,一直延续到4月上旬。
1、组织开展"绿色的缅怀"--中华美文诵读活动。
承办单位:县教科局
具体组织单位:城内小学 麻田中心小学
时间:3月27日--4月1日
地点:各学校
2、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青少年清明节网上祭英烈活动。
承办单位:县教科局
具体组织单位:县城各中小学校
时间:3月15日--4月10日
3、参与组织"我们的节日"--首届全国清明节诗文、祭文、信征集大赛。
承办单位:县文明办、县直五一党(工)委、社区党委
时间:3月15日--4月10日
4、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缅怀先烈主题演讲比赛。
承办单位:县教科局
具体组织单位:左中 二中 三中 宏远学校 麻田中学
时间:4月2日--4月3日
地点:各学校
5、开展群众性缅怀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群众性缅怀先烈、先祖、先贤活动。
承办单位:县文明办 民政局 教科局
具体组织单位:县直五大党(工)委 麻田镇党委 社区党委 城内各中小学校 麻田镇各中小学校
时间:4月3日--4月5日
地点:左权烈士陵园、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何云烈士纪念碑、十字岭纪念亭等
6、开展"秉承传统 文明祭奠"活动。清明节期间的祭奠活动,要革除陋习、培育新风,积极倡导以"献一束鲜花、栽一棵小树、读一篇祭文、忆一段家史"为主要形式的文明祭祖风尚,在全社会营造缅怀先人,亲近自然的清明文化氛围。
组织单位:县直五大党(工)委 社区党委
为切实加强对"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系列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特成立活动领导组。
组 长:李左红(县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
副组长:郝建国(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文明办主任)
胡德荣(县教科局局长)
侯建华(县民政局局长)
王建军(县文化艺术中心主任 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馆长)
刘晋海(县广电中心主任)
李四新(县委通讯组组长)
赵宏伟(辽阳镇党委书记 社区党委书记)
李雪峰(麻田镇党委书记)
张 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机关党委书记)
崔 波(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机关工委书记)
李彦言(经贸党委书记)
赵晋民(政法党委负责人)
杜长青(农业党委书记)
侯新华(社区管委会主任)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
1、认真组织,积极引导。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根据《方案》安排,紧密联系实际,认真制定活动方案,积极引导群众通过传统的祭祖、踏青以及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方式,进行文明祭祀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亲近自然的良好氛围。县民政局、麻田入路军总部纪念馆要以各种形式展示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为祭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缅怀环境。县直五大党(工)委、社区党委要精心组织设计好本党委的集体祭奠活动。县教科局和县城、麻田镇各中小学校除在认真策划组织好全校性的"美文诵读"和演讲比赛区外,还要组织好青少年为革命先烈扫墓活动,同时要把清明祭奠活动和团日、队日、成人宣誓仪式等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感情,争做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传承中华文化的践行者。
2、深化宣传、营造氛围。县电视台、通讯组、政府网、《今日左权》等媒体要采用专版、专栏、滚动字幕、新闻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系列文化活动。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墙报、标语、板报、宣传车等大众传媒手段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开展"我们的节日"-- 清明节主题系列集中宣传活动。同时,各组织单位要注意和各媒体的及时沟通,各媒体也要伸长触角,及时报道好每个单位的每一项活动,特别要做好向上级各媒体的传送稿件工作。通过活动造势,进一步推动全县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清明节活动主题策划案例篇二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发扬革命传统,继承先烈遗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热情。我校决定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清明节系列教育活动。通过纪念革命先烈、祭奠逝去亲人,体验清明习俗,文明低碳行,踏青放风筝等活动,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热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活动安排如下:
缅怀先烈展望未来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1、开展一次主题讲话。
利用3月30日星期一的升国旗仪式上,通过国旗下演讲《缅怀革命先烈,共创美好明天》,让学生对清明节的来历有所了解,知道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让学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养育之恩……使“滴水之恩涌泉当报”之情感生根、开花、感恩!
2、大力宣传。
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站介绍清明节来历、各种习俗,讲述英雄事迹,诵读清明诗词,从古人的诗韵中感受清明的含义,共同追忆先人。
3、举行“缅怀先烈展望未来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主题队会。
各中队利用3月30日周一的班队会课时间开展“缅怀先烈展望未来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逐步了解清明的文化习俗,讲述革命传统故事,学习英雄事迹,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与丰富内涵,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清明节扫墓活动。
4月1日周三组织四(2)中队18名队员前往梅山烈士墓祭扫瞻仰烈士,通过讲述革命故事、集体宣誓等多种形式,缅怀革命先烈,学习英雄故事,继承革命传统,立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活动后每个队员亲手为烈士献上小白花。
5、组织学生“网上祭英烈”。
组织全校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时间登陆中国文明网、文明网“网上祭英烈”平台,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向先贤先烈献花,抒写感言寄语,表达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四至六年级以中队队为单位开展清明诗歌朗诵会。
6、开展“清明习俗我知道”体验活动。
今年的清明节恰逢周末,组织队员参加“一日民俗体验”活动,感受清明节丰富有趣的习俗,加深其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7、开展“倡文明,低碳行”公益宣传活动。
组织队员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低碳行”宣传活动,向社会宣传文明低碳祭扫、网络祭扫、鲜花祭扫、踏青遥祭、“鲜花换烧纸”、“时空小信箱”等现代祭扫方式,参与“文明劝导一家亲”活动,共同提醒市民不在城区街道烧纸祭扫,不带不易降解的塑料祭品进墓区,不搞封建迷信,引导大家由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对逝者的精神文化传承上来,弘扬仁义忠孝、厚养薄葬等优秀文化传承和时代新风。
8、踏青放风筝活动。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体验春天、亲近自然、感受张掖春色,放飞美好心情,培养同学们爱家乡、爱祖国、爱大自然的情感。清明节后组织学生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活动。
清明节活动主题策划案例篇三
活动筹办以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关于“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慎终追远、传承文明”为主旨,以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与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为载体,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民族文化魅力,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一)议程暨内容:全体肃立、击鼓鸣钟(击鼓34咚,鸣钟9响)、敬献花篮、恭读祭文、向黄帝像行三鞠躬礼、乐舞告祭、瞻仰轩辕庙、拜谒、植树等九项。
(二)参加人员及规模:(1)领导人;(2)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x省委、省人大常委会、政府、省政协、省纪委、省军区和武警x省总队主要负责同志;(3)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兄弟省区市代表;(4)全国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标兵代表,时代楷模、杰出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和三秦楷模代表;(5)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代表;(6)助建整修工程的单位和个人代表;(7)参加“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学术交流会的学者;(8)黄帝文化主题诗词赋楹联征集活动获奖者;(9)西安市、延安市、黄陵县主要负责同志;(10)x省暨黄陵县各界群众代表;(11)媒体记者。规模总计约1万人。
(三)时间:2019年4月4日(清明节)。
(四)地点:x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
(五)周期:每年清明节举办一次。
(六)主办单位:政府、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按照活动主旨要求,共有14项(“六活动”“四会”“三展”“一讲座”)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弘扬和传承中华文明,烘托海内外中华儿女福佑中华、共襄盛举的浓浓情怀。“六活动”是:“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主题采访活动,华夏图腾·延安圆梦——寻根祭祖游延安活动,“诗意清明·感恩先祖”校园诗歌朗诵活动,“炎黄子孙林”“思源林”“同心林”植树活动,公祭典礼后敬献黄帝的鲜花分送活动,丙申年清明黄陵思源餐叙活动;“四会”是:标识新闻发布会,“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学术交流会,国风·秦韵——华夏同根主题音乐会,丙申年公祭黄帝活动欢迎会;“三展”是:文明的传承—— 碑刻展,黄帝与他的时代——杨官寨、石峁遗址考古成果展,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一讲座”是黄帝文化专题讲座。
清明时节,在 公祭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盛事,传承千载,历久弥新,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民族盛典。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秉承海内外中华儿女之心愿,把中华民族这笔丰厚的物质与精神遗产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