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工作日记本 工作日记格式篇一
这两天都没什么业务,杨总让我学习下公司的.入库作业的一些流程,明天再学习出库流程。入库的主要流程如下:
货车司机把货载到公司, 仓管员清点数量和检查外包装,并与入库单上的数量核对无误后,由叉车工卸货并入库。
实收数量(大写),叉板数量,仓管员签名并填写日期和盖章。注意的就是120w型号没有叉板。值得注意的就是,当发现产品包装或数量与格力公司的单据数量不贴合时,要在与格力公司沟通后,进行修改后再入库签收。
(1)先进先出。按照入库的日期,同样型号的产品,先入库的就优先出库。(2)进出库频率较高的型号,摆放在靠近出库口的位置。
填写货卡的主要信息包括,货位号,入库单号,入库量,结存,收货签名。
入库时的单据一共有三联。第一联公司留存;第二联留存返单,月末与格力公司结算的依据;第三联司机留存。
这就就是入库时的整个作业过程,看似简单的工作,可马虎不得,空调每台都就是上千元,数量上的错误都会为公司带来很大的损失。
工作日记本 工作日记格式篇二
12月14日 星期五
今天是实习的最后一天,经过第一天的兴奋第二三天的沮丧第四天的重树信心,每个人都成熟了很多,大家似乎都变得宠辱不惊了,很平静的等待最后一天的安排。×经理很欣喜与我们的变化,最后一天他想给我们简单的讲一下公司的业务流程和几个重要险种,算是最后一天的简单业务培训。
一份保险业务的促成主要是由计划活动、主顾开拓、接触、说明、促成和售后服务几个环节构成的,几个环节环形结构,循环往复支撑着公司的运作。每个流程都有着各自需要注意的地方,任何一个流程出现问题,该次业务便不能促成,以往所做的任何努力也将浪费。×经理想借此告诉我们,做事要谨慎,注意前后联系要有条理有连贯性。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职业时,×经理自豪地告诉我们,因为保险业是最公平的行业,一切晋升和收入都是与自己的业绩相关的,这是一个纯靠能力获得更好的生活的职业。而且业务员没有什么成本的.顾虑,这要靠自己的口才就可以了。
×经理的话让我好生羡慕,不是羡慕他的地位,而是羡慕他找到了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并获得了成功。在这个找个工作都很难的社会,又有几个人考虑到了自己的兴趣了呢?虽然保险业并不是我感兴趣的职业,但它公平而充满活力的运营方式还是不禁让我羡慕和神往。或许大家也有同样的想法吧。
为期五天的公司实习终于走到了尾声,在这几天的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关于保险的知识,也巩固了对保险学这门课程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学到更多的则是在社会上为人处事的经验。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在社会上生存的不易,学会了低下头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真谛,体验到了单枪匹马的艰辛和团队合作的重要,几天的磨练让我少了几分傲气多了几分沉稳和谦逊,整个人似乎顿时成熟了不少。我想这才是学校安排校外实习的真实用意吧。
感谢这次实习,让我学到了这么多,剩下的自然是日后的努力和保持,为自己想要过的明天做好打算踏实的努力起跑。
工作日记本 工作日记格式篇三
在寒冷的冬季,我身居闹市,却被周鸿的纪实散文集《驻村民情日记》带回了久违的乡村,心里充满了暖意。该书于20xx年11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xx年6月再版,收录的51篇日记记录了作者一年多的驻村心路历程,既是国务院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政策实施两年来新农村的美丽剪影,也是新时代和谐干群关系的最好见证,更是当前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生动实践与写照。
赣州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20xx年起,该市以“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为主题,选派近10万名机关干部进村入户,与228万户群众结对帮扶,成为新时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有益探索。
周鸿是省作协会员,赣州市委组织部的一名机关干部。20xx年4月。他被派驻到省定贫困村——南康区大坪乡上期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三农”有着深厚的感情,笔端流露出对农村、农业、农民深情的关切。当他15年后再度回到农村时,看到依旧贫困落后的面貌,不禁慨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简直难以相信,在基层农村还有那么困苦的百姓。”当看到村民还在用简单的独轮车运粮时,一种“难以言状的酸楚涌上心头”。当看到洪水阻隔了村民与外界的沟通交往时,他觉得那汹涌的端午水直捣其心胸;甚至在秋雨连绵,妨碍土坯房改造进程时,他也忧心忡忡:“密集的雨点,像是落在我的心空,让我隐隐生痛。”
内生于情,外化于行20xx年驻村工作民情日记20xx年驻村工作民情日记。作者把对农民群众的关心同情体现为他们办的一件件实事好事之中。他和其他驻村干部一道,发挥部门和自身优势,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为上期村架设了有线电视,实现了远程教育“户户通”;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全村产业发展和农民的创业致富;改造危旧土坯房,帮助农民“喜迁新居”;开展“大手牵小手”爱心助学,改善上期小村的办学条件;建设了文化广场,打造秀美乡村,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当村民求医无门时,他主动充当义务导诊员;当村民卖梨难时,他动员朋友上门采购;当“稻香粘2号”出现抽穗迟的异常现象时,他亲自到现场察看,并积极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正如作者所言,“农民是最纯朴,最会感恩,也是最容易满足的”,当他们看到驻村干部真心为民时,村民们都把驻村干部当成最亲的'亲人,一旦有什么喜事,比如升学宴、过屋酒、满月酒,一定要请驻村干部坐上席,哪怕是抓到一条蛇,也要让作者分享一杯羹。村民朱祥琚更是满怀激情创作了《蝶恋花》、《满江红》等十首诗词,表达了对驻村扶贫工作的赞颂和感激。这一件件小事、实事,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娓娓道来,让我们在平实的叙述中看到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干群关系的融洽,感受到党的群众路线在那里得到较好地继承和发扬光大。
当然,作品并没有停留于真实而生动地展示驻村工作的主要做法和业绩,那样很容易成为一本“流水账”,甚至沦为“表功”,缺乏质感和深度。为此,作者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学识,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当前的“三农”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其中不乏新颖独到的见解。他深有体会地指出,“做农村工作,其实就是做农民群众的工作;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处理好与农民群众的关系问题。”针对农村超生和农民占用耕地建房屡禁不止的现象,他直呼“农村违法岂能一罚了之”。对于粮食直补、农村医保、新型农村社保等惠民政策,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农民从中得到的实惠和利益被大打折扣,并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对于乡村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他提出要为这支党执政的重要依靠力量鸣冤正名,“我们不能让他们流汗又流泪,操心有伤心”。对于农民这一群体,作者一方面给予由衷的赞美,认为他们“就像那满山遍野的艾草,朴实、谦逊、奉献,每一缕清香都沁人心脾,也耐人寻味”,另一方面也对农民传统的小农意识进行剖析,提出应把教育农民、改造农民作为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认为“对于农村的公益事业,如果大包大揽,群众在旁边当看客,容易形成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字里行间满含着对农民的深情和对农村脱贫致富的期盼。
在这些“田间地头的思考”中,周鸿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唯物辩证法,着力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这一重大课题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思索,写下了《群众工作中的三种意识》、《民意有真假》等言论文章,指出要在思想上重视群众,干群上贴近群众,行动上多为群众谋利益,做群众工作“不仅要坚持原则,更要讲究方法,有的放矢,注重针对性和灵活性”,强调“只有你向群众吐真情,群众才会向你掏心窝。只有群众从内心接受了你,你才能把政策、温暖和服务真正送到群众的心坎里”。他还认为,群众的眼睛不一定是雪亮的,民意有高下之分,真伪之别,因此“对于那些错误的、虚假的民意,我们要敢于说‘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才能真正体现民意,代表民意。”
尤为难得的是,作者的这些思考,不是泛泛而谈,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理有据,夹叙夹议,融会贯通在整个作品中,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实践基础之上,因而觉得实在、可信、可行。正是在组建村民理事会的过程中,他感觉到“农村的事要由农民做主”,并从中感受到“农民是伟大的,实在小瞧不得”;正是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的政策宣讲中,他深深体会到“真正伟大的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只有让老百姓懂得为什么要改,明白为什么能改,知道怎么去改,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内生动力”;也是在文化广场建设征地、拔掉最后一户“钉子户”后,他发现不能先入为主地把老百姓当成“刁民”,而应多站在百姓的立场想问题、办事情,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诉求,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拔不掉的钉子,甚至根本就没有要拔的钉子”;更是通过产业路的免费征地这件事,作者强调“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不会做工作的干部”,只有身入,才能心入。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段驻村工作经历,没有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没有真正把群众当亲人,与农民交朋友,是难以有这种真情实感,也难以产生出这些富有真知灼见的思想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