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照片发一下篇一
春来了,我随着爸爸妈妈到岗墩山上挖笋。在高大翠绿的竹林里,斑斑驳驳的阳光不停地在我身上跳跃。光点跳着跳着,就蹦到了地上,在疏松的土壤间闪转挪移。我嗅到了泥土的清香,又依稀有几分春笋的甜美。哦,亲爱的笋,你在哪儿呢?
我挥起小铲子,在竹根旁探寻笋的踪迹。一铲一铲下去,泥土都翻了好几堆,我想连土地爷都要惊醒了吧?可笋们还是躲藏着,不肯露面。
“啊,我找到笋了!”爸爸的惊呼让我转过头来看。呵,黄土里那尖尖的笋脑袋正好奇地探出来,睽睽地凝视着我,好可爱呀!我挥起小铲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挖开他周围的泥土,细心翼翼地将他捧入怀中。洁白的笋心和灿黄的外壳,是任何美丽的衣裳都比不上的。笋壳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细密的绒毛像一张毛毯似的,摸起来发出咯咯的声响,可是被我逗笑了吧?离开了泥土妈妈的怀抱,笋就留在我的手里,静静的,散发出阵阵香味,清甜清甜的,满载着土壤的情意。
我实在是太喜欢这棵笋了,一手举起来,有了一种遏制不住的欲望:与他留个影吧!妈妈停下了手上的活,拿起相机对准我们。我向着黑乎乎的镜头开怀大笑,相信小笋也同我一样开心吧!“咔嚓”一声,我们就定格在一齐了。我仿佛看到一个胖乎乎的笋娃娃,正站在满溢清香的山坡上,举着白嫩的小手笑呢。
看着老照片,我又想起了那棵笋冰凉的触感。我的心境顿时开朗起来:有这般美轮美奂的记忆,人生是多么完美啊!
照片发一下篇三
每次有朋友或同学来我家里玩时,我总会拿出一张很普通的照片给他们看。照片中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山,圆润的石壁是青灰色的,石缝中顽强的生长着几株不知名的植物,背景是没有一丝白云的蓝天。这照片看起来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我要讲的,是照片背后一个特别的故事。
暑假期间,我们一家人一路南下,穿越秦岭,来到商洛的某个景区,那山叫天竺山。乍一听,这名字挺有诗意的,心中的好奇便多了一份,却不想爬山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只爬了三分之一,我就累得直喘气,一路上全是又陡又窄的石梯,导致我的体力消耗了一大半。眼看我就要说出放弃二字,小我五岁的弟弟已经蹦跳着又不见踪影了。我心想:这小家伙平时可是个动不动就爱哭的臭屁虫,今儿个怎么就这么兴奋呢?不管了,我可不能落在他的后面。
又前行了大约半个小时,我们在一处亭子里歇息,上山时带的五六瓶水已经所剩无几了,亭子旁的路牌上写着:此处距山顶只剩两千级台阶。我不禁一边喊着爸爸,一边叫苦连天了。爸爸却不以为然:“很多景区都会这么写,这样写也是为了给游客一种信心,相信我,坚持你就会站到山顶。”我虽心中不服,但也多少受了些刺激。走!于是继续了漫漫登山路。
“啊!我看到顶峰了,只剩不到两百级台阶了!”我不禁对自己的坚持小小肯定了一下。我瞥见一个角落里有一个不怎么起眼的观景台指示牌,几乎没人从那里下去,好奇心驱使我走了过去。观景台上没有几个人,显得有些冷清,只有一名面相清秀、貌似美院学生的姐姐在安静的写生。我看见她手中的画已经完成了大半,在她停笔的间隙我问她上山用了多长时间。回来后我特意冲洗了这张照片,将姐姐的回答写在了照片的背面:“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因为我心中期待着这样一道风景。”
故事的最后,我会告诉朋友或同学,照片中的山就是在那个观景台拍的,但我没觉得那里的风景比山顶差,因为旅途中,我期待着照片中的风景,即使旅途并非一帆风顺。
照片发一下篇四
照片,定格了往日的岁月,留住那珍贵的回忆,将往事刻录在纸片之间。
这一张照片里,我站在高高的讲台上,手中捧着一张光彩夺目的奖状,脸上是前所未有的自豪与兴奋。啊!这是多么美好的一段回忆呀!
记得小时候,我对画画情有独钟,有时甚至能够在画纸前坐上几个小时。画画可以将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在画纸上让思绪飞扬。妈妈见我如此着迷,便给我报了一个美术培训班。从此,我便好像着了魔似的爱上了它,从儿童画到油画,从剪纸到版画,已经没有什么是我不会的了。接下来,我便向难度极大的竞赛出发。
原以为得奖轻而易举,可远远没有想到对手比预想中的更强。第一次,我名落孙山。可这怎么可能打败我呢?我一心想着卷土重来。这一次,我每天在家勤学苦练,将自己对角色形象的描绘和对颜色搭配的理解练到炉火纯青。接着,我再次向竞赛发起了挑战。
可是,成功不是那么容易取得的,我又一次落选了。那之后,我不止一次怀疑过:我难道不是画画的料?不管是不是,我等不及老天给出回答,又投入到不断的练习之中。
不久,终于来了机会。这次,我终于成功了!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我摘下了成功的桂冠。在领奖台上留下了这张照片,它标记我的荣誉和自豪。
如果天赋不够,没关系,可以拿努力来补;如果努力不够,哪怕你天分再高,也到不了成功的彼岸。
这是这张照片告诉我的。
照片发一下篇五
这张照片上有一个身着粉色短袖上衣精神抖擞的女孩子。那个女孩子就是我。我正站在一块又高又大的凸凹不平的巨岩上,满面笑容,做出胜利的姿势。每当我看见这张有意义的照片,脑海中便会想起我七八岁的时候,在关山攀岩的事。
我和妈妈当时随着旅行团去关山旅游,经过几个小时颠簸的路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一下车,就闻到阵阵花香,听到小鸟奏响的乐曲,一路上的疲劳顿时都不见了。天是那么蓝、那么高;白云是那么白、那么软,就连旁边的花草树木看起来都是那么的舒服!关山的山,若隐若现;关山的山,总是那样直,就象一位位士兵,守卫着这片地方的安宁;关山的山,总是那样高,好象看不到它的最高处;关山的山,看起来总是那样的险,就象一把把锋利的宝剑,直插云霄。
我和妈妈往前走,走过一片竹林,来到了一条小溪边。这条小溪非常清澈,能看清水底下,可爱的小蝌蚪和小鱼在互相嬉戏玩耍。小溪旁边有很多的大石块,各种各样,形态各异,看起来好玩极了!有的象猴子,躺在地上,享受着惬意的生活;有的象一群山羊,卧在地上休息;有的象一只雄鹰正准备飞向高空,让人们看看它那锋利的爪子……
我生性胆小,不敢攀爬一些很高的东西。这时,妈妈看见了一块大约有3米多高的巨型岩石,便鼓舞我说:“孩子,我们也该挑战自我,去爬爬那块岩石吧。”在妈妈的鼓励下,我无奈的走到那块岩石旁边。
哇!这块石头,这么高又这么大,我能成功吗?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妈妈说:“加油!相信自己!”这时,我的身体里面仿佛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我看见这块大石头上有一个小坑,我一只脚踩在小坑上,双手紧紧地抓着石头上凸凹不平的地方,生怕掉下来。我用眼睛的余光,看见了一个离我不远的小坑,有门!我已经掌握住了技巧。离顶峰不远了,我正想用袖子擦擦汗,一松手,差点掉了下去,幸好另一只手及时抓住了小坑。好险啊!我松了口气,双手按着最顶处,双脚使劲往上蹬!哦,我上来了!我站在最顶处享受着清风吹在我脸上的舒服,看看高山,再看看下面的人,觉得他们非常的渺小。我伸出胜利的手势,转向妈妈,妈妈立刻用相机留下了这美好的瞬间。
与其说攀岩,不如说是挑战,只要朝着一个目标勇敢前进,你一定会成功。
照片发一下篇六
在一个秋日的午后,我无意中看到摆放在桌子上那一本厚厚的像册,册子的封面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远处的山水隐约朦胧,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上枯叶似蝶翩翩零落。信手翻开像册,心头的思绪不禁回忆起往日那美好、快乐的瞬间。
看到它令我忍俊不禁。这是我五岁那年春节照的,照片中的我梳着那时流行的“武松八角帽”,身上裹了好几件棉袄,鼓鼓的,活象个小熊猫。背景是家里的墙壁,墙面上涂的油漆已经老化脱落,班班驳驳,露出里面泛黄的石灰,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再加上灰蒙蒙的色调,整张照片显得暗淡陈旧。
那是我三年级光荣当上少先队员时拍的。照片里的我穿着维尼小熊t恤衫和橙色休闲裤,踏着被老妈擦得发亮的小红皮鞋,最显眼的就当是我脖子上鲜艳的红领巾了,红通通的似火。那张胖胖的脸上写满了自豪,流动着异彩,衬着那鲜红的红领巾显得格外亮丽明快。身后是我家新建的三层小洋楼,簇新的墙面贴着青黑色的花岗石,房顶是深红色的琉璃瓦,整张照片富丽堂皇。
这是我小学毕业时在校园的留影。那时的学校操场已经由原先风一吹就漫天黄沙的戈壁地变成了五颜六色、既平整又干净的塑胶跑道,操场的两边还设立了有关总台山遗址的文化长廊和假山。我当时站在刻有“魂”字的假山前,穿着漂亮的小连衣裙,脖子上还挂着望远镜,正微笑着伸出手指,做出“胜利”的手势。
我小心翼翼地取出这三张照片仔细端详,照片的色彩由单一逐渐变得丰富,背景也由简陋变得美观,我更是从一个懵懂的幼童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少年。我想:这三张照片不仅见证了我的成长,不也见证了我的家乡的迅速崛起吗?
照片发一下篇七
在我房间里的床头柜上,摆放着一张照片。那是我站在黄山上张开双臂欢呼的照片。
那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爬黄山。我们坐了七个小时的高铁,又坐了几程大巴,终于到达黄山市了。
隔日,我们一家三口便踏上了黄山之路。
黄山风景独好!进山时,便看见一大片野花,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我们继续走着,差不多走了二十多分钟,我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我对爸爸说;“爸爸,咱们回去吧。”爸爸和妈妈异口同声地说:“不行!你这样不等于半途而废吗?”既然爸爸妈妈兴致这么浓,那我也只好奉陪到底了!
走到半山腰,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被掏空了,就像一堆软绵绵的废柴一样。这时,我看到了一位残疾哥哥在一位大姐姐的搀扶下,艰难地踏上了一层一层阶梯。是什么力量驱使他爬上黄山呢?我思考片刻,终于得出了结论——是毅力!我想,既然一个残疾青年都敢于爬上顶峰,在我这个正常人身上,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于是,我做了几个深呼吸,调整状态,继续向上爬……
最后,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我顺利爬上了顶峰。耶!我终于爬上来啦!我的心中被一个巨大的喜悦和自豪感所填满。
“咔嚓”,爸爸拿相机给我记录下这难忘的一瞬间。现在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就会想起那次爬山的情景,我仿佛看到那位坚强毅力的残疾哥哥,是他让我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真正含义。
照片发一下篇八
从小到大,我照了许多的照片,百天的、会直立行走的、会说话的、会自己做事的……这些都是我身上的“亮点”,终于,在一个尘封多年的相册中,我找到了“原始”的自己。
这是一张大约十年前的照片,绿色带花的底片已经泛黄了,我悠闲地用挽着的小手托着胖胖的下巴,眼睛游离着镜头,小嘴巴稍微有一点儿弯曲。嘿嘿,真不知道当时的我在干什么。想着想着,我不禁笑了起来。
刚见到照片,我很惊讶:这是我吗?眼睛这么小,鼻子这么小,嘴巴这么小!我都不敢相信,我竟然这么羡慕小时候的自己一一因为小时候的我还有门牙。这是令我羡慕的,同时,也是我的“痛点”。
我一直看着那张带有“痛点”的照片,越看就越能想起来什么……终于,让我看出来了一点端倪,照片里我的着装,那件白里有黄,黄里有白的小背心,现在,我姥姥还留着呢。这件黄白相间的小背心,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几乎就是我幼儿时期的巅峰形象的代表。据我姥姥说,这邻里街坊的三岁小孩,就我最早会穿自己的衣服,最早会“直立行走”。
十年前,我感觉比我现在无聊得多,但自从找到了这张照片,我才发现,我经历了很多我并不知晓的事情,比现在有趣多了。
十年前,往事历历在目,十年后,生活比蜜还甜……
照片发一下篇九
一天,无意中我发现了一本相册,大致看了一下,里面竟然全都是我从小到大的照片,为什么给我照那么多的照片?又为什么都集中在一本相册里?带着诸多疑问,我向妈妈请教,妈妈却说:“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我走出房间坐在沙发上,一边翻照片,一边思考着,我终于明白了,这本相册记录了我的成长经历,是我的成长照。
我翻开了第一页,看到了一张可爱的娃娃的照片,那是我百天时照的,带着一个小帽子,穿着小裙子,好似一位懵懂可爱的小公主。
我翻到第二张照片,看到了一幅“风景画”——那是我一岁时和爸爸妈妈一起在金灿灿的麦田中与稻草人一起合的影。照片中爸爸笑眯眯的,妈妈笑得那么端详、优雅,而我则张大嘴巴一个劲儿的笑个不停。
我翻到第三页,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真正的风景画。那是在桂林照的。我们一家三口在碧波荡漾的湖中欢乐地划着游船,幸福的笑容荡漾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脸上连湖边的花儿也在朝着我们笑呢。
越往后翻看我的照片,我忽然觉得我渐渐长大了,而爸爸妈妈的脸上却显得有些细碎的皱纹。谢谢爸爸妈妈给与我的幸福快乐的生活,你们辛苦了!
照片发一下篇十
打扫房间时偶然发现了一个扔在角落里的纸箱,轻轻拭去上面的灰尘打开,发现那里面装的竟都是自己小时候的物品,其中就有一本厚厚的相册。
轻轻打开相册,看到了许多老照片,都是小时候出去玩时父母亲帮我拍的单人照。
映入眼帘的第一张,是我们第一次去厦门时拍的。依稀记得那天,我缠着母亲让她帮我拍照,我对着镜头比划着剪刀手,在身后繁华都市的一片欣欣向荣里展现那种专属于孩子的天真。
长大一些后,开始喜欢在学校的各种场合出现。有一次赢了一场长跑比赛,在台上领奖留了影还不过瘾,回去后又硬是让父亲再给我照一次,这张举着奖牌的照片,很长一段时间被我拿着跟人炫耀。想到这里,我不禁微微一笑。
长大以后,不再热衷拍照了,更别说自拍了。渐渐地,不再用照片记录生活,而是换了一种方式看着岁月的流逝——我开始写日记。而照片什么的,自然是让它们沉睡在角落里了。
那天晚上,我问母亲:“妈,你上次给我拍照是什么时候?”
母亲停下了正在切菜的手,皱着眉头想了半天:“大概……五年级的时候吧。”
渐渐少去的仅仅只是照片吗?不应该吧,我的整个童年,也早就随着那些尘封的照片缓缓沉没在了时间的暗影里了。
我不禁有些失落又有几分欣慰,定格时间的影像虽然渐渐少了,但是却多了青春的美丽与成长的韶华。
人终要有所舍弃,这大概便是所谓的成长,就像那些流光间隙渐长的老照片。
照片发一下篇十一
照片中的小男孩是谁呢?你猜对了,他就是我——张运恺。
我今年九岁,读三年级。我的个子高高的,皮肤有点黑,一双明亮的眼睛,显得特别机灵。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一笑起来就露出白玉般的牙齿。我的手很灵巧,会做很多家务:拖地、煮饭、整理房间……妈妈经常夸我是个爱劳动的孩子。
我很喜欢运动。每天下午放学后,我都去篮球场上打篮球。直到妈妈叫我回家,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篮球场。由于经常打篮球,我长得比同龄人高。
我爱看书。妈妈买了很多书给我,有故事书、有图画书、有作文书……其中我最爱看的是作文书。有一天晚上,我看书看得津津有味,忘记了一切。九点多了,妈妈叫我去睡觉,我还想看,就央求妈妈:“妈妈,再让我看一会儿吧!”妈妈摸摸我的头,笑眯眯地说:“你真是个小书迷。”
我也有很多缺点:做事拖拉,做作业有时不细心,有时爱发脾气……记得有一次,我很快就把作业做完了,妈妈检查的时候,发现我做错了好几条简单的题。这些缺点我会慢慢改掉的。
我的梦想是长大了当科学家。这就是我,你想和我做朋友吗?
照片发一下篇十二
现在很多人发说说、朋友圈时晒照片。最近我无意中翻到以前的照片,想和最近的照片一起晒晒。
其中一张照片,如钥匙般打开我的记忆深处。那张照片是几年前我和朋友出去玩时拍的。当时我们都热衷美食,最喜欢的是章鱼小丸子。我们第一次吃到最正宗的章鱼小丸子时激动得拍了好多照片。但最后我留下的只有这一张。
还记得那天,我去见她最后一面,她要搬到很远的地方,可能以后都没机会见到了。我把我们每次吃美食时拍的照片全送给了她。我和她看着照片回忆起我们与美食共度的时光。我当时天真地想:要是她新住的地方美食很少,或者不如我这边的好吃,她就会回来了。
“这张留下吧。”我又看到她拿出的照片——也就是我现在眼前这张。一眼就看出照片上的主角并非章鱼小丸子,而是两只摆出心形的手、然而我当时心系美食,觉得这张照片没有必要留下。但她却坚持着留给我。
再次细看这张照片,试着从中寻找岁月隐藏的秘密。我很快认出手的主人:稍微白一点的是我的,较黑的是她的。她常常会怨我老是带她在阳光下到处走,她晒黑了,我倒没晒黑。其实我是晒黑过的,但即使如此还是比她白。回想起这件事我就忍俊不禁,接连又想起的几件趣事更是让我笑声连连。
笑过后,我将目光投向另一张照片,那是我最近去吃章鱼小丸子时拍的。原本和她一起去的店关门了,新开的店大受欢迎。但是我却觉得没有以前那家店好吃,在我心中只有那天与她一同吃的章鱼小丸子才是最好吃的。
照片发一下篇十三
在我的相册里珍藏着许许多多的照片,我最喜欢的一张就是和妈妈一起去西安太白山旅游的照片。
那天,太白山的天空虽万里无云,可天气十分寒冷。就像深圳的气温还是可以穿短袖的,但太白山已经披上了白色的雪,我和妈妈穿得像粽子似的。我兴奋不已地来到了太白山的山腰,那里的雪非常厚,我的脚踩进去就要很用力的拔出来。太白山满山遍野都是白色的,就像银白色的世界。
妈妈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就想拍照留念,于是,妈妈先给我用雪做了一个雪球,然后在雪球上又穿了一个树枝,递给了我。我拿在手里很纳闷,是什么呢?刚准备问妈妈,妈妈就“咔嚓”一声给我照了一张相片,我跑过去一看,呀,我闭眼睛了,妈妈说:“来,再照一张吧”,这次我就照好了,还摆了一个很酷的造型哦
我猜太白上的传说应该是这样的,太白山可能永远都不会是绿的山吧
我还跟妈妈打雪仗呢,真是太好玩了!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雪呢?可是我早上没吃早餐,差点俄晕了,所以赶快座缆车下山吃东西去了。
最遗憾的是没有爬上太白山的山顶,我想应该很美丽,很好玩吧!如果我下次还能来太白山,我一定要去山顶看看!
我现在看这些照片里的我,再看看现在的我,真是感觉小时候的我真是好可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