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六年级综合实践工作计划篇一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课程的综合性和教学活动的过程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像力和创造力,学校积极鼓励并组织实施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开阔的天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学生勇于实践、乐于创新、善于获取信息、敢于表现、乐于合作的品质。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抓好新高一和新初一的研究性学习开展工作,稳步推进学生的课题开展活动。
通过教师教研和学生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分享能力等。
9月:
1、学习综合实践课程理论知识;
2、对新高一年级和新初一年级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通识培训;
4、督促20xx届学生上交第二个研学课题作业(新高二年级)。
10月:1、组织高一年级学生进行高中阶段第一个课题的开题工作;
2、初一年级进行研究性学习选题和方法课的指导;
3、组织本组教师进行教研活动。
11月:1、高一年级第一个课题进入课题实施阶段;
2、高一年级结题材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12月:1、组织高一学生进行结题汇报展示工作,并择优进行全校展示;
2、对初一年级学生进行小组分配、选定指导教师和选题工作。
1月:1、对高一年级学生的课题结题材料进行收集和整理;
2、对初一年级学生的课题进行开题答辩;
3、对学生的课题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优工作;
4、总结本学期教研组工作情况,做好反思和资料整理工作。
1、教研组工作分工
初中通识培训教师:张xx(1)、范xx(2)、李xx(3、4)
初中课题管理教师:史xx
高中课题管理教师:孟xx
2、教研活动安排: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单周)
3、初中通识培训计划一览表章节一二二三三三三四
六年级综合实践工作计划篇二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正在探索中的一类新型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选择是从学生身边事物开始,其主要思路是围绕“我与家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等综合性实践活动,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展开。
二、学生分析:
1、通过一学年多《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本科学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2、虽然经过一学年多的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3、对活动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4、本年级共2个班,每班都有50人左右。大部分学生的都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且喜欢综合实践活动,爱动脑、爱动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较差,以往的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再加自己不严格要求,所以教师平时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活动目标:
1、学生的发展,围绕发展学生潜能这一核心,正确处理学生、教师、教材、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2、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其获得参与研究的积极体验。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自由活动,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3、重视学生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多思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4、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5、使学生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探索、尝试、参与和解决的自由中获得积极的、生动活泼地发展。
四、教学活动的具体措施
1、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认真备课,收集各种资料,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并且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活动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等,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尝试、参与和解决的自由中获得积极的、生动活泼地发展。
4.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感性经验,运用和验证益友的学科知识经验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采用独立活动和合作活动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会与人共处,学会沟通合作,学会互相交流,学会与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价值。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区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和我校整体工作为指导,切实实施教育科研先导工程。以我校一、二、三、四年级实施的“综合素质潜能开发研究”及市规划办课题实验为重点,以教师教育科研素质提高为主线,以校本科研培训为结合点,全力做好我校的科研工作。
二、重点工作
1.在一、二、三、四年实施的“综合素质潜能开发实验”是我校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之一。现已基本形成了课堂教学研究、实践汇报的基本体系。本学期继续做好实验工作,在完善实验方案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四年级的实验。
2.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课题的研究。本学期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方案,全面研究评价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并在实验研究中取得成绩,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真正起到作用。
3.加强学校教育科研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的实现。结合我校具体工作积极开展“教师大练兵”活动。,科研室做好培训、指导、考试、反思等各项具体工作。同时有计划地培养学校的科研骨干。
三、具体工作
八月份:
1.制定学校科研计划。
2.进行“学生综合素质潜能开发”中“积累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研究”教材编辑工作。
3.进行数学思辨教材的系统编辑工作。
4.进行“_”课题实验工作。
九月份:
1.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活动,重点研究各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力争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上有所提高。语文学科在抓好常规语文课程落实的基础上,重点落实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在阅读教学中重点开展“读、悟、累、用”的研究,增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鼓励有总结能力的教师撰写科研论文。
2.继续进行大练兵活动。
3.强化各学科教师对课标的解读能力,为参加全区大赛做准备。
十月份:
1.继续进行民生路小学教师大练兵活动。
2.各学科继续进行“有效教学,构建生命课堂”的研究。
十一月份:
3.各学科教师按区课堂教学大赛的相关要求准备自己参赛的课堂内容,段主任把关指导。
一月份:
1.课题汇报课。
2.总结本学期科研工作。
六年级综合实践工作计划篇三
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思想指引下,以学校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方向,认真贯彻课改精神,立足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进取能力为重点,更新教师教育理念,积极抓住契机,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地位。大胆进行任务驱动和小组协作这一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尝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通过教研组的学习活动,使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有相应的提高。
1、努力搞好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争取达到学校为我们组拟定的教学考核目标。
2、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克报一切困难,在7月初接受学校的考核并结题。
3、定期检查学校的网络,以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4、维护好学校各办公电脑,以保证老师们能进行正常的办公。
5、搞好远程教育的接收工作,并做好资源的分类整理与备份。并及时分发老师们平时学习的资料,最按月回收。
6、组织学生参加信息技术创新大赛,并争取优异的成绩。
7、认真开展我们综合实践组的特长工作,一定让学生不仅愿意参与我们综合实践组的特长小组,而且还要学到相关知识,本期学习flash,一定让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收获。
8、积极的开展特色教学工作,本期我们特色为博客。目标是让每一个孩子一定要拥有了博客,而且百分之三十的同学的博客还会搞得很不错。
针对我们教研组的具体情况,我们拟定了以下工作重点:
1、认真研究信息技术在农村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及方法,努力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们学校硬件、网络及农村学生的实际特点,研究讨论出提高农村孩子信息技术素养的有效方法。
2、搞好课题工作,我们综合实践组的课题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期我们组要利用本学期的几次教研组活动进一步讨论课题的具体开展,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深入有效的研究。
3、远程教育工作,认真作好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及资源的整理工作,尽可能的让老师们了解远程教育,使用远程教育,最终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
5、特长特色工作,积极努力的搞好千人博客的工作;并协调好其它各组搞好特长组工作的开展。
1、精心组织每一次活动,强化每次活动的管理,每次活动定时间、定人员、定内容、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做到保质保量。
2、每次活动人员不得无故迟到、早退。因事、因病、因公请假必须给易文华校长请假,并将请假条交教研组备案。
3、每位教师在每次活动中都必须做好活动记载,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领会和掌握活动内容和精神。
4、每次活动后,每位教师要及时作出书面心得体会,结合教学经验、实际情况,针对问题谈出自己的教学体会,并按时上交教研组。本期应交三篇书面体会和一篇教学论文。
5、除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外,本教研组成员在平时还应多交流,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学好信息技术。
6、特色由于网络原因,有可能在只是在上课的时间无法完成目标,我们的措施是:
(1)我们三位成员就利用中午与下午给学生辅导;
(2)登记班上有电脑且上网的优秀同学,让他们帮助一部分有困难的同学。
7、特长本学期定为每点每星期四次,首先我们组作好准备工作:教案、计划、教师上课安排、上课记载表、学生名单。然后,保证学生的参与,固定学生学习,开始一个月,由老师每天到教室叫学生。最后,就是保证学生学有所获,我们定为每周一个学习主题,有学生基本的学习内容,也有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安排。
六年级综合实践工作计划篇四
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和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小学、初中开展“结合实践活动”课程试验工作的通知?(苏教基〈20xx〉8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确立了:“植根本土,把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及劳动技能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这一指导思想。
(一)宣传发动
这一阶段,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相关的课改精神,组织我校教师进行学习,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为具体实施打下基础。
(二)学习探索,实验
通过听讲座,听观摩课,相互研讨,提升观念,确立我校的具体实施方案。我校各年级根据学校的具体方案结合各年级特征确立各班的研究课题,并制定出各子课题的实施方案。进入实验阶段。
中年级要求:
1、学生自主观察感觉生活,社会,提出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课题。
2、教师及时点拨,帮助确立主题及研究方案,开展活动。
3、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成果展示。
高年级要求:
1、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确立研究方案。
2、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在活动中适当指导。
3、学生自主组织成果展示。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四个方面可单独设置,也可结合进行,我校在实施的过程中,结合我校的本土特征和有力的教育资源,主要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方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1、信息技术教育:20xx年上半年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建立了电脑室,还按照县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学生的具体特征,相应的开设了1----6年级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配备了专职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为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定的有力条件。
2、研究性学习:以跨学科探究性活动为主,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学生关心的一些社会问题和遇到的一些自然现象为主要内容,学习内容实行开放,即由学生在广阔的空间自由选择,自主创造,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利用起来,充分关注本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学习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社区服务。
(1)特色内容:各班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探索开展。
(2)选择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主体能动性,在社区服务上用于创新。
4、社会实践
(1)社会生产劳动,如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和社区相应的义务劳动。
(2)郊游,观赏当地田园风光,锦绣河山,人文景观等。
(3)参观访问,如祭扫革命烈士墓,到德育基地接受思想教育,访问劳动模范,战斗英雄,参观厂矿企业等。
1、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领导小组。
组长:苗刚
课题组长:佟光路高永
副组长:朱娟郑邦丽 佟光桥
组员:3至6年级教师
2、教学管理方面:学校将合理的计算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把教师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列入教师的课时总量,并制定科学的考核奖励办法,教师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应作为教师的教学业务考核,晋级,职称评定,评比先进的依据之一。对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作出成绩的教师,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3、安全方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1、四月中旬,每个班级要上好选题课,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
2、四月底要指导学生制定出具体的活动方案。
3、五月每个班级要认真的实施方案。
4、五月中旬,我校结合中心校的精神,面对全乡举办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做好对其他各校的指导工作。
5、六月中旬组织开展活动过程交流课。
6、六月底,各班根据课题的不同,阶段性的结题。
7、六月开展交流课,各子课题和主课题结题,书写总结。
六年级综合实践工作计划篇五
1、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2、亲近并探究自然,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3、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4、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初步形成反思、探究社会问题的习惯,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初步养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5、在问题情境中,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积极完善它。
6、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7、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形成亲社会的态度和热爱社会的情怀。
8、认识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和不足,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9、认识各种灾害及危险情境,学会自我保护。
10、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为每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综合实践活动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作为一种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教学重点:
1、探究生活,热爱生活。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初步形成反思、探究社会问题的习惯,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初步养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在问题情境中,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积极完善它。
4、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形成亲社会的态度和热爱社会的情怀。
5、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初步形成反思、探究社会问题的习惯,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初步养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6、亲近并探究自然,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7、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8、亲身实践,学会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仪器。
9、认识各种灾害及危险情境,学会自我保护。认识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和不足,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10、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
教学难点:
1、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形成亲社会的态度和热爱社会的情怀。
2、亲近并探究自然,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3、亲身实践,学会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仪器。
4、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在老师、父母及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如班队活动、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等。特别是从三年级开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使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能通过自主合作确定活动主题、活动方式、组织活动的具体开展,最后形成活动的具体成果。这一切为了学生继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发现学生发言积极不积极,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意见: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
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教师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时间
周次
主要内容
课时
备注
9月1日
————
9月21日
1—3
一、茶与生活
6
9月22日———
10月19日
4—7
二、知识产权的保护
6
10月20日——
11月9日
8—10
三、中秋节
4
11月10日
11月30日
四、岭南佳果
6
12月1日—
12月21日
五、环保调查
6
12月22日———
六、网吧的探究
七、教学计划反思
六年级综合实践工作计划篇六
以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27位学生,其中女生13人,男生14人。大部分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本学期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三、教材简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目标和特征而编制的一本学习材料,或者说是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方案。在内容编排体例上,以学生与自我、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的内在逻辑联系为线索,在以国家与安全、人口与民族、法制与社会、信息与资讯、经济与生活、环保与资源、学校与家庭、健康与安全、创新与发展、社会参与、劳动技术等为主题系列的课题的带领下,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内容涵盖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三、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已达到学生情感、知识、能力和人格四个方面的理想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实践,开阔视野,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4、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的良好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教学措施
1、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欣赏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2、课程的具体实施
(1)全面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独立观察和思考中培养自我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4)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操作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想要亲手实践的欲望,知道怎么去动手操作。
六年级综合实践工作计划篇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课程改革。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为: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变革,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在于让学生获取多么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于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受到新的方法的熏陶,从而改变长期以来习惯的偏重知识接受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2、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由于研究性学习涉及的学习内容大多来自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许多问题自身带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解决自然要求学生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于问题解决过程中。
3、注重过程。淡化知识目标,强调对过程的参与、理解与体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大特色。从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两方面来看,注重学习者对过程的参与和在过程中的表现,都应是研究性学习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对研究性学习而言,学生的广泛参与就是目的,在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体验就是成功。
4、强调开放。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类正规课程,必须具有自己特定的目标、内容、实施规范和可依据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材料。但综合实践活动自身的课程性质在本质上又决定了它有着不同于其他类型课程的一个基本特点:开放性。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过程、评价诸环节都呈现出很强的开放性,为师生自主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留下了必要的空间。
5、重视师生互动。正因为研究性学习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因此实施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研究性学习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将预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再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接受教师发出的指令。在开放的情境中,师生将共同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实施主体,依赖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在交互过程中共同构建课程的内容,设计实施的方案,完成课程的评价。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形态,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它与其他课程领域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为了增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本学期,活动重点是:
1、与电子制作活动整合
2、与语文教材的实践活动结合
3、走进乡土文化
十月:
1、制定教学计划,安排与劳动技术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
2、活动《我学蒸馒头》。
十一月:
围绕校本课程教育,开展符合高年级学生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
十二月:
1、综合实践课展示活动。
2、学生自拟主题,开展活动。
六年级综合实践工作计划篇八
1、通过对神六的关注,让学生知道我国的航天事业在不断的进步,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
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了解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以及航天员的衣食住行。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在对神六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去畅想神七。
1、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突破。
2、神舟六号,航天员的衣食住行。
1、学生收集资料,与中国的航天事业有关的资料,特别要关注这次神舟六号的有关报道。
2、教师准备一些图片,点火那一瞬间的片段。
(一)引入课题课前,老师播放10月11日上午九点神舟六号准时发射的.录象片段。(让学生注意力集中,进入我们今天要活动的主题)
(二)揭示课题师: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去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收集资料,我们都知道我国的航天事业,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实现了能够载人的突破,以及今天的神六,我国的航天事业一直在不断的进步。就请每个小组收集到的资料来与我们大家共同分享。
第一小组: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不载人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中国人成功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
师:可以说那个时候大家还是娃娃,下面第二小组。
第二小组生1:我们组收集到了三号和四号的资料,神舟三号飞船在产品进场的第4天,出现了飞船穿舱插座信号有一个点不导通的问题。决策者们毅然决定:进度服从质量,推迟发射!当飞船船舱内3000多个接点个个导通之后,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工作正常,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生2: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2003年1月5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预示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
师:很精彩,哪个小组收集到了关于神舟二号的资料。
生:我们组。(第五小组)神舟二号虽是第二艘无人飞船,但却是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也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载人时基本一样。飞船在轨飞行7天后返回地面。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第六小组: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航天员大家都知道的:杨利伟!(学生一起说)
生1:神舟六号构型与神舟五号相同,由返回舱、轨道舱和推进舱3个舱段构成。由于这次飞行没有交会对接任务,飞船取消了附加段。按照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状态,3个舱段由前到后的安装次序是: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
生2:神舟六号飞船共带了50公斤左右的氧气,不仅可以满足两名航天员多天的需要,还可用于应急状态时使用。由于高压钢瓶装载高压的大气,需要承受210个大气压的压力,所以研制难度较大,一只钢瓶的造价大约为5万元人民币。
生3:为了使航天员在太空中吃得更好,除了使食品的口味和种类符合航天员的个人喜好外,还必须创造一个与地球上类似的就餐环境,这样才有利于调动航天员的食欲。神舟六号航天员就餐时将食品放在具有磁性吸附作用的餐盘中,使用刀进行进餐。在太空中,航天员可以使用食品加热器对食品进行加热,一般进行30分钟左右的加热后,航天员就可以吃上热的饭菜了。
生1:航天服不是简单的服装,它是航天员的个人防护系统。在飞船出现意外情况时,航天服将成为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最后防线。“中国航天员的舱内航天服重10多公斤,价值高达数十万元人民币。”(老师向学生展示航天服的有关图片)
生2:在神舟六号上天之前,航天医学专家们为两位航天员制定了详细的太空食谱。食谱中包括50多种各类食品,航天员在太空中每日进餐3次,每餐可以享用到五六种食品。这些食品既考虑到了要营养均衡,还考虑到了航天员的口味习惯。这些食品包括主食和副食。主食以米饭为主,每份米饭140克,装在真空包装袋中,食用时使用加热器加热。副食包括肉类、蔬菜、罐头3大类。我还亲自做了一份,呵呵,现在展示给大家看看。
师:虽然不是很科学,但体现了她的那番热情。(此时老师播放航天员吃饭的情景,在失重状态下)
生3:在太空中居住,航天员感到最不方便的可能就是大小便了。神舟六号飞船上安装了我国科学家自己研制的太空马桶。航天员需要方便时,只需要将马桶上的塑料软管紧贴到排泄器官上,马桶内的抽气设备将会把航天员的大小便收集到一个固定的容器里。小便也许比较简单,但大便就不太容易了。根据美国和俄罗斯宇航员的经验,在无重力的环境里人体内的肠子漂浮着,内脏并不能正常工作,许多人从太空马桶上下来时经常喃喃自语:“又失败了。”生4:虽然在太空中航天员“轻如鸿毛”,但太空行走并不轻松。神舟六号中的两名航天员虽不出舱活动,但需要在返回舱和轨道舱两个“房间”之间来回穿梭。航天员要脱掉航天服,需要按照规范,打开连接返回舱和轨道舱的舱门,然后用手扶着舱壁或其他固定部位,从一个舱飘移到另一个舱。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对中国的航天事业,尤其是神六有了许多了解,充分说明了我国的航天事业在不断的进步,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强大,我们都知道,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只有努力学好科学知识,为了我们的神7、神8……现在就让我们去畅想我们的神7、神8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