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孟子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的:
一、学习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一、学习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
一、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
二、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课型:精读课。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导语:“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将儒家学派发扬广大的就是孟子。现在,我们就通过连续两篇课文来学习一下孟子这位名人。”
2、简介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3、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帮助其纠正不足之处。
4、联系课后练习一,进一步要求学生读出节奏。然后有气势地齐读课文。
5、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的意思。重点词句:天时,地利,人和;环而攻之,池,委而去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6、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哪句话?分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分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籍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再次齐读课文,感觉课文的气势。分析为什么孟子的文章气势磅礴?文辞铺张扬厉,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8、联系历史和生活,通过列举实例,理解作者的观点。如三国,抗日战争,运动会等等。
9、学生力争当堂背诵课文。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 亚圣
天时 地利 人和
排比 对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师范读第二篇课文,学生正音。
2、简介课文开头引用的典故。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4、分组讨论全文大意。教师讲解重点语句:苦其心志,动心忍性。困于心。
5、完成课后练习二,明确两文结构的不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7、熟读课文,力争当堂背诵。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个人 治国
孟子教案设计篇二
《孟子》二章教案示例1设计思想: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孟子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中对第四段论证的理解
教具:
预习指导:
1.自读两篇文章各2次以上,注意断句及个别字读音
2.结合注释,粗识大意
3.搜集有关孟子及《孟子》的简要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关于西路军胜利的原因的论述,从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唤起学生的共识,然后导入本课。
二、了解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2)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指名二人接力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二遍,再由教师范读课文(5)
正音:“夫”,fu,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su,谷子,与“栗”区别。
2.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并逐句翻译(问题一二)(10)
3.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4.指名6人串讲课文(一读一译),师生共同订正(5)
5.齐读课文(1)
三、分析课文
1.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问题三四五)(6)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难度较大,教师可视情况作以讲解)
2.教师巡视解疑,并进行调控
3.抽样提问后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总结(15)
附参考答案:
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3)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几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四、布置作业:
1.a类:熟读并诵课文
2.b类:默写课文
3.a类:完成《掌握语文》p之。
孟子教案设计篇四
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强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下》第一章,可以作为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来学习。文章由叙人议,先通过庄暴和孟子的问答引出话题:“好乐何如”,然后叙述孟子如何就这个话题因势利导地劝说齐王要“与民同乐”。全文围绕着“音乐”这一话题,阐明不“与民同乐”就会失去民心,而“与民同乐”就会得到民心、统一天下的“王道”思想。文章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故学习本文时,可让学生对孟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先作一些了解。
学习本文,还要对文中的一些文言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常见词语、古今异义现象等加以摘录整理,做到能理解其含义、辨析其用法,以加强文言知识和语感的积累。为此,要求学生对文章反复朗读,力求做到熟读成诵,从而进一步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
1、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探究学习:学界出现了这样三种解释:齐王有不悦之色,认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齐王有羞愧之色,认为自己不应该“好乐”;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给孟子。权衡上述几说,以第三说为最佳。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供养这样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其“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齐宣王心中要“怪恚”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给孟子。儒家历来重视礼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从音乐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并反对把音乐作为单纯的娱乐活动。“先王之乐”是先王用来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手段,与“世俗之乐”截然不同。齐宣王爱好的不是“先王之乐”,而是“世俗之乐”,这又与儒家的音乐主张不甚吻合了。齐宣王之所以直言不讳地向孟子表白“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是考虑到隐情既已泄露,也就不必再转弯抹角了,免得孟子纠缠下去。而后来谈话之所以还能继续进行,是因为孟子并不反对他爱好“世俗之乐”。也有人认为:“齐王感到作为国君而爱好音乐,当为舆论所不许,怕受到孟子的批评,因而脸上表现得有点惭愧。”(李炳英《孟子文选》)其实,战国时期爱好“世俗之乐”的国君不乏其人,齐宣王也用不着为此而到“惭愧”。所以,齐王的“变乎色”应是“愠怒之色”。
探究学习:“今乐”“古乐”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齐宣王不会放弃对“今乐”的爱好,所以存异求同,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乐”的情况下实现“与民同乐”。所谓“今之乐犹古之乐”,问题不在于爱好“今乐”还是爱好“古乐”,而在于能否与民同赏。若能与民同赏,则古今无异。如果能够施行“仁政”,即使齐王爱好“今乐”也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3、本文所记叙的两次对话有何联系?并作了怎样的艺术处理?
探究学习:文中第一次写庄暴和孟子的对话,实际上是全文的引子,起开篇的作用,故略写。庄暴对齐王“好乐”的话题无言以对,一方面表明这个话题有难度,另一个方面反衬了下文孟子谈话技巧的高明。第二次对话是孟子和齐王的对话。这一段对话表明了孟子的政治观点,体现了孟子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一步一步地将齐王引入自己预先设想中的话题,从而达到宣讲自己政治主张的目的。这次对话是全文的重点,故详写。
4、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探究学习:针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孟子的思想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因此,在当时不过是空想而已。
1、《孟子》散文的特色及其对后代散文创作的影响研究。
研究方法:
通过广泛阅读《孟子》作品来归纳出《孟子》散文的写作特色,同时通过阅读历代评论家的有关评价,增进对《孟子》创作成就和影响的认识。
参读书目:
(1)曹础基《先秦文学集疑》,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陈柱《中国散文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3)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稿·先秦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年版。
2、《孟子》与《论语》异同之比较研究。
研究方法:
《孟子》与《沦语》同列“四书”,对两者作比较研究,可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
参读书目:
(1)杨伯峻《(论语)和孟子》,载《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胡念贻《盂子的文学价值》,载《先秦文学论集》,中国社会嫦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3)张志岳《关于中国封建时代的讽喻文学和叛逆文学两个传统问题的初步探讨》,载《中国文学史论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庄暴见孟子》备课笔记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3、孟子的论辩艺术研究。
研究方法:
孟子在《庄暴见孟子》一文中体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即使把它放人当代论辩艺苑之中来欣赏,仍不失为一朵奇葩,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孟子的论辩方法作探讨。
参读书目:
(1)徐立《(孟子)骋辞逞辩的特色》,《语文月刊》1982年第2期。
(2)李竹君《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河北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3)高捍东《有效的演讲技能》,中南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5)周正舒、吕银风《论辩之法》,蓝天出版社1995年版。
孟子教案设计篇五
同学们先自主背记本课的基础知识,在五分钟之内完成,后有课代表挑记。
课代表:下面挑本课重点注释,
生若干回答(流利和速度)
师:下面开始抢答。
师:说的非常有道理,很好,能说出理由,这是原则。看第二题。
生2:本题答案是c。本项中的“作”的意思是“奋发,指有所作为”。
师:这道题相对简单,我想就不用老师多解释了。
全体学生:不用。
师:那么,大家看第三题。
师:其他学生有异议吗?没有的话让我们一起看第四题。
生4:本题答案是c。因为本项翻译不够严谨。
师:还有别的的答案吗,没有的话你们赞同那个答案?
全体学生:选a,因为本项中的重点词语的解释出现错误,所以应选a。
师:在完成的过程中,注意书写的规范、端正、整洁。
学生自行完成,老师在此过程中巡回查看,了解学生做题过程中的疑难。
下课时,课代表收所有学生的学案。
谢谢大家!
孟子教案设计篇六
《孟子》二章教案示例1
设计思想: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
孟子教案设计篇七
1)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5)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7)瞰其亡也,而往拜之。
8)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9)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10)保民而王,莫之能于御也。
11)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2)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3)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14)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5)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16)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17)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18)胸中正,则眸子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吒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庚哉?
19)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2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文档为doc格式
孟子教案设计篇八
(1)、进一步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理解“与民同乐”的深刻内涵。
(2)、理解对比描写在说理中的运用。
(3)、学习文中的重要句式和成语。
(4)、了解中国古代一些重要的音乐美学思想。
(1)、向孟子学习爱好高雅音乐的态度。注意用高雅的音乐陶冶自己的情操。
(2)、学习孟子关心民生疾苦的深切情怀。
(1)、掌握调控说话气氛的艺术,并把它运用到解读文章和写作文章的实践中去。
(2)、掌握论题提出的艺术。
(3)、掌握切分文章重要层次的方法,把握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
文意。
文意的理解。
鉴赏。
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
教学过程与步骤:
这种方法适应于很多课文的学习,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它内在逻辑思路,我们在解读时,不可能一眼看透其内部结构,只有先把它切分为若干小段,在完成局部理解之后,然后才有可能完成对全文的理解。这种方法不同于一般所说的给文章划分层次,它是建立在自己对文章已有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每一个学生对一篇相同的文章在理解的起点上不可能完全一样,语文的学习不是运动场上的赛跑,不会都站在同一条雪白的起跑线上,这个学生对这一段较熟,觉得亲切,容易作为切入口,那一个学生却对另外一段易于上眼,于是,在学习时,我们拿起自己目光之剪,切分出一段文章来,细细品味、鉴赏,自然可以渐渐地步入学习的佳境。其实,读书治学,应该学一学“庖丁解牛”的方法,到“目无全牛”之后,方可到达对文章的心领神会。
《庄暴见孟子》一文的最精采的段落是对比描写突出“与民同乐”思想的那一段,那一段若再细分,又可分为乐境图和惨境图两个小段,学习时,由点及面,可以理解全文。
学习本文,可以先看一看学习重点,然后,试着作一次片断写作的练习,练习过后,分析总结一下需要掌握的写作重点和技巧。课文是用对比描写法突出“与民同乐”的好处,学习时,可以自己定个题目,比如,“学习上交流与切磋的好处”,然后按步骤去完成课文的学习。
语文学习,在很大的程度上来说,是语言的学习,古人所谓“清词丽句必为邻”,所道出的其实是语言学习的甘苦和语言学习的方法。如果不注意吸收大量优秀的语言材料,那么,在阅读时,势必难以真正进入理解文章的佳境;在写作时,当然更是捉襟见肘,无法用恰当的词句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自古以来,一大批优秀的文字工作者,都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工作。唐朝的李贺,经常骑着毛驴到外面收集语言材料,一有所得,便记录下来,放进布袋,晚上回到家中再作一些整理的工作;俄国作家契诃夫和客人谈话,听到句有趣的谚语,总要对方再说一遍,然后拿出小本子把它记下来;而高尔基说得更有趣,他“从十六岁开始”,就是“作为一个别人私语的旁听者一直活到现在。”语言的学习是需要做大量的批沙拣金的工作的,而语言的金子必须在大量的收集之后才能真正闪光。以一个中学生来说,课文中的语言材料特别需要我们去吸收和积累。
本课中的一些至今习用的成语和一些精采的描写类的词句,在语言的仓库中,就象珍珠美玉一样,我们可以用研究的方法去先行作个了解和分析,然后,再对课文进行全方位的理解。
化解:读通课文,即可理解。
化解:论题是“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要注意的是,在庄暴谈到齐王“好乐”的问题时,孟子并没有论述为什么齐王好乐齐国就能大治。这里的可能有几种:一是事实上孟子根本没有民齐王详谈,但更大的可能是有意留在记载与齐王谈话时写出,那样就更加恰切有力。另外,在面对齐王展开论述与民同乐的观点前,通过与庄暴的谈话引出论题,作用却是多方面的:不仅造成了悬念,而且以庄暴无言以对来说明论题的难度,为后文显示孟子论辩艺术的高明作好铺垫。再说《孟子》是对话体的文章,其切入方式当然最好是对话形式。
化解:首先,齐王把自己和孟子对立起来,谈话气氛非常僵硬,齐王简直是给孟子来了一个大关门。孟子与齐王谈话,是从齐王好乐开始的,可是,齐王根本不顾孟子的面子,变了脸色,还说“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这等于是堵住孟子的嘴巴,不让孟子谈他的“先王之乐”,而事实上,孟子的谈话肯定是离不开谈“先王之乐”的,因为孟子的音乐观是与王道有关的。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齐王为什么要故意和孟子对立。对这个问题,朱熹在他的《孟子集注》中有个说法可供参考:“惭其好之不正”。意思是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
其次,我们要看清孟子面对这并不融洽的气氛所用的对策。如果孟子勉强硬谈先王之乐和世俗之乐的是非,谈话气氛可能更加紧张,更关键的是达不到劝说齐王与民同乐、行仁政的目的。所以,孟子在此时转换了谈话的内容,几乎是迎合齐王似的说了那句“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其目的很明显,那就是想通过引起齐王兴趣,改变谈话气氛。但是这句话却是很有文章的,它已经巧妙地把谈话内容引入了政治领域。紧接着,孟子又说“今之乐犹古之乐也”,这话是承接齐王的“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而言的,但更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其间孟子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概念,于是,出现了四个概念:“先王之乐”、“世俗之乐”、“今之乐”、“古之乐”。这四个概念的出现,使孟子转换了话题,为齐王钻进自己的圈套作好了准备。
至此,孟子就已经完成了化被动为主动的转移。
要指出的是,孟子为了缓和谈话气氛所用的手段,并没有改变自己原来对音乐的立场,却把谈话引入了自己想说的领域。这是不容易的。
化解:这两层铺垫就是孟子的两次提问和两次回答,孟子的两问是“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和“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齐王的两次回答“不若与人。”和“不若与众。”说这话的前提是齐王忍不住主动地说“可得闻与?”孟子在此故意不直接阐述自己的道理,其目的很明确,一是蓄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重谈话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
化解:一是人民个个“疾首蹙頞”,“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 离散”的悲惨图景;一是人人都“欣欣然有喜色”,祝福国君身体健康的太平景象。这两幅画面使用的是描写的手法,目的是为了说理,其好处是避免直接的、枯燥的说教。这种手法的运用,在中学教材中是少见的,通过描写来说理,在议论文中可以借鉴使用。
化解:为了引出“与民同乐”的观点,文章不仅用了两幅画面,而且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当然,这里主要是惨景图和乐景图的对比,这个对比在用法上有一个特点,即分两步采用分述的方式进行,惨景图的描绘,引出的是反面的结论“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乐景图的描绘,引出的是正面的结论“此无他,与民同乐也。”这种两步分述的对比法也是不同于一般对比的,在学习时要注意借鉴。
化解:描写类语言的形象和精炼。在文中,形象化的语言主要是指那一些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比如,“疾首蹙頞”、“欣欣然有喜色”、“王变乎色”等,这些神态语言,胜过无数心理活动的描写,这是《孟子》中优秀的地方。而精炼的语言在文中主要是指那一组描写齐王娱乐、田猎的词语,那是一组经过提纯的生活场景的概括,比如,“钟鼓之声”、“管籥之音”、“车马之音”、“羽旄之美”,这些词语,非常概括地绘出了王公们的日常生活,是语言运用上的精彩之笔。有人说,文章写作,就是剪辑生活场景的艺术,这一组名词短语的锤炼技巧,就值得后学借鉴。
(1)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孟子见 梁襄王。 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试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2)仁者无敌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 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3)与民同乐
不得而非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为民父母
孟子教案设计篇九
师:同学们,本节我们将继续复习九年级下册古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同学们先自主背记本的基础知识,在五分钟之内完成,后有代表挑记。
代表:下面挑本重点注释,天时
地利
人和
三里之城
郭
环
池兵革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至
畔
顺
发
畎亩
举
任
饿其体肤
空乏
行拂乱其所为曾益
恒过
衡
作
征于色
发于声
喻
法家
拂士
出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若干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可以证明大家都是经过熟练地背诵,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不断努力。
师:下面进行合作解疑,老师给出六道选择题,几乎涵盖本的全部内容,希望每个小组都能认真分析,找出答案,五分钟后进行抢答,并且希望每位回答问题的同学都能说出选择答案的理由。
师:下面开始抢答。
生1:第一题答案是a。因为b项“德”的意思是仁政,项里“饿”的意思是使……饥饿,d项“过”的意思使犯过失。
师:说的非常有道理,很好,能说出理由,这是原则。看第二题。
生2:本题答案是。本项中的“作”的意思是“奋发,指有所作为”。
师:这道题相对简单,我想就不用老师多解释了。
全体学生:不用。
师:那么,大家看第三题。
生3:本题答案是。本题不是“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而是“从个人再说到国家”。
师:其他学生有异议吗?没有的话让我们一起看第四题。
生4:本题答案是。因为本项翻译不够严谨。
生;;老师,我们组有不同看法。我们组选a,因为本项中的“发”指“被任用”。
师:还有别的的答案吗,没有的话你们赞同那个答案?
全体学生:选a,因为本项中的重点词语的解释出现错误,所以应选a。
师:说的非常好,也说出了理由,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做题的时候,多看重点,找出错误根源,最好能找出充分的依据。接着看第五题。
生6:本题选a。因为《孟子》一书是孟子的弟子及门人编着的,而不是孟子自己编着的。
师:说的好。这时我们应该能联系到孔子,《论语》也不是孔子编着的,而是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希望同学们在这个地方不要混淆。另外,同学们还要知道“四书”和“五经”。
师:同学们,通过合理的合作,我们很好完成了本节的第二个任务。相信此时大家对本的知识已经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那么就让我们进入本节的最后一个环节,开始提升检测。
要求同学们能独立思考,在规定的20分钟时间内完成。下后交与代表处,老师要进行批改和总结。
师:在完成的过程中,注意书写的规范、端正、整洁。
学生自行完成,老师在此过程中巡回查看,了解学生做题过程中的疑难。
下时,代表收所有学生的学案。
师总结:同学们在4分钟时间内,能很好的进行自主预习、合作解疑、提升检测,圆满完成了本节的复习任务。相信今后同学们能用更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堂。好了,下。
谢谢大家!
孟子教案设计篇十
今天我读了一本叫《孟子》的书。
小时候的孟子很贪玩儿,有一次,他逃学回家母亲问他为什么放学这么早。孟子知道瞒不过去就把事情说了一遍,孟母听了之后,把快织好的布给剪了,说这就像你一样做事情半途而废。
孟子听了之后,便发奋读书,学识果然突飞猛进,从中我明白了:做仍何事都不能半途而废,在生活中不能遇到难题就不做,只要多动脑,勤思考,就会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