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勾股定理教案人教版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学会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证明与作图;
(3)了解有关勾股定理的历史。
2、能力目标:
(1)在定理的证明中培养学生的拼图能力;
(2)通过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2)通过有关勾股定理的历史讲解,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难点:通过有关勾股定理的历史讲解,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探索法。
教学过程:
1、新课背景知识复习。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问题:(投影显示)。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除了满足一般关系外,还有另外的特殊关系吗?
2、定理的获得。
让学生用文字语言将上述问题表述出来。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强调说明:
(1)勾――最短的边、股――较长的直角边、弦――斜边。
(2)学生根据上述学习,提出自己的问题(待定)。
3、定理的证明方法。
方法一: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1所示的正方形。
方法二: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
方法三:“总统”法、如图所示将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直角梯形。
以上证明方法都由学生先分组讨论获得,教师只做指导、最后总结说明。
4、定理与逆定理的应用。
5、课堂小结: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求另两边的关系。
6、布置作业:
a、书面作业p130#1、2、3。
b、上交作业p132#1、3。
勾股定理教案人教版篇二
2.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二数学思考。
1.通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探索,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
2.通过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体验数形结合法的应用.
三解决问题。
通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体会数形结合法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并能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四情感态度。
2.在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及应用的活动中,通过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渗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勾股定理教案人教版篇三
本节课探究体验贯穿始终,展示交流贯穿始终,习惯养成贯穿始终,情感教育贯穿始终,文化育人贯穿始终。
采用“七巧板”代替教材中“毕达哥拉斯地板砖”利用我国传统文化引入课题,赵爽弦图证明定理,符合本节课以我国数学文化为主线这一设计理念,展现了我国古代数学璀璨的历史,激发学生再创数学辉煌的愿望。
勾股定理教案人教版篇四
在充分观察、归纳、猜想的基础上,探究勾股定理,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体会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
通过对我国古代研究勾股定理的成就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创设情境。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图形中的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等,并引导学生发现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关系,指出通过今天的学习,就能理解会徽图案的含义。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本章的起始课,重视引言教学,从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说起,设置悬念,引入课题。
观看洋葱数学中关于勾股定理引入的视频,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数学世界。
追问:由这三个正方形的边长构成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之间又有怎么样的关系?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归纳出: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设计意图:从最特殊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入手,便于学生观察得到结论。
问题3:数学研究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既然我们得到了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这种特殊的数量关系,那我们不妨大胆猜测在一般的直角三角形(在下图的方格纸中,每个方格的面积是1)中,这种特殊的数量关系也同样成立。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难点是如何证明求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可由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可以通过割、补两种方法,求出其面积。
勾股定理教案人教版篇五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2、会利用勾股定理进行直角三角形的简单计算。
3、了解有关勾股定理的历史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课前预习和课上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并运用实践的过程,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与发展过程。通过了解勾股定理的几个著名证法(赵爽证法、欧几里得证法等),使学生感受数学证明的灵活、优美与精巧,感受勾股定理的丰富文化内涵。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不畏艰难,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数学学习习惯。
3、通过了解有关勾股定理的中西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勾股定理教案人教版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能够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大胆猜想,并探索勾股定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逻辑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出结论获得成就感,培养探索热情和钻研精神;同时体验数学的美感,从而了解数学,喜欢几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ppt,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课件放映图片欣赏:勾股定理数形图,1955年希腊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美丽的勾股树,20国际数学大会会标等。通过图形欣赏,感受数学之美,感受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勾股定理教案人教版篇七
本节课在教材处理上,先让学生带着三个问题预习完成网上作业,自制4个两条直角边不等的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准备一张坐标纸。从而初步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和内容以及证法,并制作成课件或打印资料,为课上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为突破本课重、难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勾股定理这部分内容共计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定位为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及简单应用。教学难点是勾股定理的证明。把勾股定理的应用放在第二课时进行专题训练。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点拨。
勾股定理教案人教版篇八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2~93页。
教学目的:在学生对退位减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计算来掌握这部分内容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数字卡片、表格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揭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出示挂图,让学生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教学时,要让学生选择算法自己计算。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再在班内交流。要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算法,更要让学生体会到哪种算法既算的快又适合自己使用,引导学生优化自己的算法,但要注意,说某种算法最好,不是由老师说了算,而是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体验的基础上,自觉地去进行比较和选择。优化算法仍然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倡导算法多样化。
2、教学“试一试”。
让学生自己算一算,再组织学生与同伴交流,在成功计算的过程中,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巩固新知。
1、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和第2题。
在做第1、2题时可以让学生感受相应算式间的联系,以利于学好减法计算。
2、做“想想做做”的第3、4、5、6题。
学生分组练习,让学生分别把各组题算一算、比一比,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可以组织游戏,或者用线连一连等。
第6题可以让学生看看填好后的统计表,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些什么,还可以想到什么。
四、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