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施的心得体会篇一
在这一段时间的高效课堂教学尝试中,我们组已对高效课堂有了初步认识,现反思如下:
要想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要对什么是有效的语文课堂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学生学到了,学好了才是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必定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课堂教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
因此,为了有效的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我们首先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要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学生的课前预习。我们充分利用这一环节的应有价值,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明确、分解学习任务,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的预习能力进行专门的培养。学习高效课堂必须高度重视预习环节,要加强对预习环节的具体要求、效果检测等方面的落实,保证预习的效果。
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把自己预习的成果或自己学习小组共同完成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前指导。要告诉学生怎么展示,展示什么内容。一是要让学生明白展示的是自己本小组的预习成果,展示出来后是要让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评价、质疑、讨论的。但是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课堂的展示往往没有注意让更多的同学进行展示,一堂课变成了某个学生的发言课了。
每位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每位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都会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都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室里的黑板,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让学生在展示中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展示自己生成的东西,同学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产生激情的火花,小组之间、个人之间形成知识的对抗。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更是现今我们课改的主阵地,必须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预习准备、不断改进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实施的心得体会篇二
民法典正式实施心得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及附则,共计1260条,涵盖中国人生老病死的各阶段和社会生活中的各方面,保护的权益范围相较于同时被废止的9部法律更加广泛。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每个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好、宣传好、维护好、实施好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普法教育的重要工作,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系。
坚持法治思维,带头把民法典学习好。学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和基础,党员干部只有先学一步、学深一步,不断用民法典武装头脑,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只有系统学习民法典,才能在心中高悬法律明镜,手中紧握法律戒尺,准确把握为官和做人做事尺度;才能进一步明白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怎样用民法典维护群众利益;才能做到法律红线不触碰、法律底线不逾越,真正以法治思维学习好理解透民法典,并以此指导工作、干事创业、服务群众。
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社会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宣传,引导更多力量参与,形成制度化、体系化的民法典宣传队伍。要通过编写下发群众喜欢的普法书籍、影像资料、宣传单等,讲清重大意义;要通过召开院坝会、绘制宣传墙、树立宣传牌等,讲清重点内容;要通过文艺汇演、专家巡讲等方式,把握重点环节。要从拓展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手段中,让民法典深入人心。
坚守法治底线,带头把民法典遵守好。知敬畏,方能存戒惧守底线。党员干部要坚守法治底线,把对民法典的尊崇转化为自觉遵守,做到任何时候都按照民法典的规定依法办事,决不越雷池半步。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时刻提醒自己身为党员干部,仍是普通公民,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和特权可言,只有带头遵守的义务,没有违背和践踏法律的权利,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时,要时刻以法治精神为准绳,旗帜鲜明捍卫民法典的尊严,维护民法典的权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书写“中国之治”崭新篇章。
实施的心得体会篇三
第七个法治宣传教育五年规划从开始实施,至结束。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本规划,认真制定本地区本部门规划,深入宣传发动,全面组织实施,确保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要在法治宣传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健全完善普法协调协作机制,根据各自特点和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各级普法讲师团建设,选聘优秀法律和党内法规人才充实普法讲师团队伍,组织开展专题法治宣讲活动,充分发挥讲师团在普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引导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服务人员、大专院校法律专业师生加入普法志愿者队伍,畅通志愿者服务渠道,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培育一批普法志愿者优秀团队和品牌活动,提高志愿者普法宣传水平。加强工作考核评估,建立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考评指导标准和指标体系,完善考核办法和机制,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健全激励机制,认真开展“七五”普法中期检查和总结验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工作。围绕贯彻中央关于法治宣传教育的总体部署,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基础制度,加强地方法治宣传教育条例制定和修订工作,制定国家法治宣传教育法。
(二)健全普法责任制。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在执法司法实践中广泛开展以案释法和警示教育,使案件审判、行政执法、纠纷调解和法律服务的过程成为向群众弘扬法治精神的过程。加强司法、行政执法案例整理编辑工作,推动相关部门面向社会公众建立司法、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发布制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责任,各行业、各单位要在管理、服务过程中,结合行业特点和特定群体的法律需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广播电视、报纸期刊、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等大众传媒要自觉履行普法责任,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制作刊播普法公益广告,开设法治讲堂,针对社会热点和典型案(事)例开展及时权威的法律解读,积极引导社会法治风尚。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切实履行学习宣传党内法规的职责,把党内法规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正面典型倡导和反面案例警示作用,为党内法规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三)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创新工作理念,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努力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实效。针对受众心理,创新方式方法,坚持集中法治宣传教育与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深化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法律六进”主题活动,完善工作标准,建立长效机制。创新载体阵地,充分利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宪法法律教育中心。在政府机关、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大厅和服务窗口增加法治宣传教育功能。积极运用公共活动场所电子显示屏、服务窗口触摸屏、公交移动电视屏、手机屏等,推送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充分运用互联网传播平台,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开展新媒体普法益民服务,组织新闻网络开展普法宣传,更好地运用微信、微博、微电影、客户端开展普法活动。加强普法网站和普法网络集群建设,建设法治宣传教育云平台,实现法治宣传教育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和共享。适应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强对外法治宣传工作。
实施的心得体会篇四
实施条例是法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落地能够更好地保障社会的公平公正,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自己曾经参与实施条例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和体会,下文将从实践角度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第二段:明确目标。
实施条例的第一步是明确目标,要对实施条例的目的、原则、适用范围有清晰的认识。在实践中,我们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政策文件,对于条例中的各项规定,必须要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同时,实施条例要贯彻全民参与的理念,开展多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民众自觉遵守条例。这样才能确保实施条例取得实质性成效。
第三段:抓好落实。
落实是实施条例的关键步骤,它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方案,合理分配资源,科学安排时间。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条例的一些细节上,也要格外重视,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此外,还要加强对实施条例的督导和监督力度,对那些不遵守条例、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要有果断的行动。
第四段:协调合作。
实施条例不是单一部门的工作,需要各方携手合作,形成良好的合力。在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协调机制的功能,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加强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实施条例遇到的各种问题。此外,还要积极开展社会协商,听取各方意见,使实施条例更贴近社会实际。
第五段:总结反思。
实施条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反思问题,引以为戒。在实践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落实细节、协调合作,更要体现制度建设的效果,明确责任、量化绩效,推动法治建设的深化与推进。
结语。
实施条例是一个实践性的过程,需要践行实践、深化实践。做好实施条例工作,不仅是提高社会治理质量的需要,更是弘扬法治精神的需要。相信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可以不断完善实施的各个环节,为法治建设注入新动力。
实施的心得体会篇五
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学习宪法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学习到越来越多的关于宪法的知识和实施方法。近年来,实施宪法成为了我们提升法制意识,建设和谐社会的越来越重要的方式。本文将分享我对实施宪法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加强法律意识。
在实施宪法过程中,加强法律意识是极为重要的。我们要学会尊重并遵守法律,认识到法律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规则。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警惕违法行为出现,并勇敢地维护社会公正。加强法律意识,是实施宪法的重要前提。
第三段:发扬法治精神。
实施宪法还需要发扬法治精神。法治是一种价值观,是指认为法律和秩序是合理、有效的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的思想。我们要在法治精神上找到共同的基础,拥护并维护公正、公平、公开、公正的社会秩序。只有发扬法治精神,才能更好地推行实施宪法的重要工作。
第四段:增强宪法意识。
实施宪法中最关键的事项之一,是增强宪法意识。宪法是国家最基本的法律文件,它对中国国家制度与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明确。但是,许多人对宪法知识的了解仍然很少。因此,增强宪法意识是我们更好地实施宪法,加强法制建设的重要保障。我们需要利用各种形式,向更广泛的群众宣传宪法知识,通过宪法法规,传播和推广这个重要的国家政策。
第五段:倡导公民道德。
最后,实施宪法需要我们倡导公民道德。作为一名公民,我们要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维护社会和谐。我们应该推崇与实践诚实、守信、尊重、关爱的公民道德,共同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结论:
在实施宪法的道路上,加强法律意识、发扬法治精神、增强宪法意识、倡导公民道德是我们要始终坚持的准则。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宪法法律知识,成为遵守法律的基石,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实施的心得体会篇六
第一段:引言(150字)。
作为一名实施顾问,我有幸参与了多个项目的实施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感悟。实施顾问的工作涉及到需求分析、解决方案设计、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需要具备扎实的技术功底、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敏锐的问题解决能力。本文将结合我自身的体验,介绍我在实施顾问工作中得到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性(250字)。
作为实施顾问,具备扎实的技术功底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于IT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作为实施顾问,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这包括熟练掌握各种IT工具和软件,了解新兴技术趋势,并能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技术能力,才能更好地辅助客户实现目标,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第三段:沟通能力的重要性(250字)。
作为实施顾问,与客户的沟通是工作的重要一环。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实施顾问的核心素质之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与客户进行需求的沟通、方案的讨论、进度的汇报等。通过与客户的积极沟通,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求,并根据客户的意见和反馈及时调整方案,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在沟通过程中,需要善于倾听,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以及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
第四段: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250字)。
实施顾问的工作常常面临各种问题和困难,如技术难题、项目进度延误等。在这种情况下,实施顾问需要具备敏锐的问题解决能力。首先,需要清晰地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其次,需要与团队成员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最后,需要做好问题的跟踪和反馈,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在实施过程中积极解决问题并取得良好的成果,不仅能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也能增强自己在团队中的信任和价值。
第五段:总结(300字)。
作为一名实施顾问,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实施顾问这个角色,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我深感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也体会到实施顾问的工作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汗水。然而,这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当看到项目取得成功,客户满意离场时,内心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无法言表的。作为实施顾问,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总结:以上就是我在实施顾问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实施顾问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职业,需要具备专业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不断积累和实践,我相信我会在实施顾问的道路上不断进步,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实施顾问。
实施的心得体会篇七
近年来,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德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德育的实施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将其分享如下。
首先,德育实施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德育不是某个特定教师的责任,而是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责任。每个教师都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参与到德育活动中去。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我们组织了学生自治会、社团活动等,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管理、服务社会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其次,德育实施需要突出个性化培养。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不同的兴趣、天赋和价值观。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社团活动,如音乐、舞蹈、美术等,让学生能够在感兴趣的领域发展自己的特长,提高自我认同感和自尊心。同时,我们也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通过及时的赞扬和鼓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德育实施需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德育工作不仅仅停留在学校的范围内,而是需要与家庭相结合,形成合力。学校与家长应该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平台,及时交流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共同制定适合学生的德育计划。我们组织了家长会、家校联谊等活动,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让家长们能够更加了解学校的德育工作,并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行为准则。
第四,德育实施要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德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观,这需要通过课程教学来达到。我们注重课堂教育的德育功能,通过开展社会实践课程、德育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道德的力量,增强道德观念。同时,我们也注重德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将德育内容贯穿到各个学科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最后,德育实施要注重评价反馈和调整。德育的实施过程充满了变数和挑战,我们应该及时总结经验,及时调整策略。评价反馈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以及教师的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我们也注重德育工作的进展和效果的评估,通过定期的评估和评比,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德育实施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注重个性化培养,加强家校合作,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注重评价反馈和调整,不断完善德育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障。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校的德育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实施的心得体会篇八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5月29日,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就“切实实施民法典”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民法典的地位和意义,也对民法典的宣传、实施和研究提出了明确的指示和要求。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世之仪表也”。无法则无安,这部关系每个人一生的“百科全书”已经开启“阅读模式”,各级党政部门和司法部门必须占领法治制高点,在党的领导下,立体布局全面落实民法典精神,更好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横向拓展民法典的有效实践。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而实施的关键是有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强调,有关国家机关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加强同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强化立法观念,坚持问题导向,以民法典为准绳,对同民法典规定和原则不一致的相关规定,应该及时清理、修改或者废止。同时制定民法典相关法律解释,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推动民法典不断完善和发展,确保在司法实践中民法典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在具体实施进程中,行政、司法机关要发挥实施主体的作用,各级政府要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以民法典实施效果作为检验行政权力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试金石;各级司法机关要秉持公正司法,提高民事案件审判水平和效率,不断提升执法质量和司法公信力。
纵向深入民法典的理论研究。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正式步入民法典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足我国国情和实际,加强对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尽快构建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为有效实施民法典、发展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论支撑。十八届四中全会对编纂民法典作出部署后,历经5年心血,终于完成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典,实现几代人的夙愿。深入开展民法典的理论研究工作,构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民法理论体系是当前和今后我党在法治领域的重要任务。发挥民法研究会理论研究资源,结合中国法律实践经验,借鉴传统大陆法系民法解释学经验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训诂与解释方法,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性、立足国情的民族性、源于客观的实践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探索中国特色的民事法律制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法治理论体系,在保持民法典稳定性基础上,使之永远葆有生机与活力。
全方位部署民法典的普法工作。民法典既是护民之剑、利民之器、惠民之策,更是治国之基、利国之本、强国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在实施民法典时同步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培养群众解决问题的法律意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娃娃抓起,培养青少年法律观念。把司法人员、法律服务工作者、民法学者作为宣传主体,按照文化程度、传统观念、法制意识差别制定不同的宣传内容,聚焦民法典总则编和各分编需要把握好的核心要义和重点问题,围绕民法典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做好一系列的民法典阐释工作。把民法典的时代意义、价值理念、知识概念、权利体系、规范规则、制度内容以及职能职责,包括可能遇到的问题挑战等,用法律共同体、党政干部和社会大众都能够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精准阐释清楚和广泛传播。
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各司其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让民法典的精神和内容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这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必将助推“中国之治”跃上更高境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征程上树起又一座法治丰碑。
实施的心得体会篇九
看了《无私的爱》和《播种明德,收获希望》两部影片后,感受到王永庆先生的伟大和无私。接下来是明德项目实施的心得体会。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罗雄镇以龙明德小学熊坤。
2010年12月16日,云南巫家坝机场上空阴沉而弥漫着浓厚的大雾,我校一行三人带着激动的心情、求知的欲望、困惑的心理登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经过3小时15分的飞行,我们终于踏上了向往已久的祖国首都——北京,走出机舱,就有一股寒流迎面而来,脸和耳朵就像针刺一样的痛,这才真正体验了什么叫做“寒风刺骨”。经过辗转反侧,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白鹭园渡假村。虽然老师们脸上写满了疲惫、寒冷、饥饿,但在明德项目办管理人员的热情、周详款待下,我们的心理却是热乎乎的。
这次赴京观摩研讨的时间是12月17日至12月21日,虽然时间很短暂,但通过五天的紧张学习、参观、研讨,深深触动了心灵、开阔了眼界、解答了很多困惑和疑问,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也发现了本校存在的诸多问题。此次北京之行有下面几点体会:
一、永恒的爱。
12月18日(08:10—09:00),我们观看纪录片《无私的爱》和《播种明德,收获希望》。看了《无私的爱》和《播种明德,收获希望》两部影片后,感受到王永庆先生的伟大和无私,在影片中,王永庆先生讲了一句“教育人家自己要以身作则”,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更应信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一个个贫困的孩子在王永庆先生资助下走入社会成才,折射出王永庆先生“苦民所苦的同理心,就是爱的起点”的心声。在灾难面前王永庆先生一次次伸出援助之手,建起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为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幸福和希望,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和稚嫩的感谢语言,道出王永庆先生“强助弱,富济贫,这样社会才会充满爱”的做人理念。虽然王永庆先生走了,但留给世人的是永恒的爱和无尽的思念。
二、专家引领。
在12月18日(09:00——11:00),朱旭东教授作题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研究》的专题讲座。朱教授从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提高教师专业发展:。
(一)传统听课、评课的模式;。
(二)4c评课模式构建;。
(三)有效课堂的要素是什么;。
(四)文化表达:文化课堂;。
(五)情景设置:情趣课堂。
从朱教授讲解的五个方面,我们体会到:
1、教师要立足课堂;。
2、课堂中要关注学生(有质量、有快乐、有自主、让课堂“活”起来);。
3、效果(点燃激情、提升悟性);。
4、什么是好课。
12月18日下午14:00听姜利民教授《教学管理与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专题讲座,姜教授从不同的四个方面来讲解:
第一,教学管理和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关系:
1、教学管理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
2、教学管理是教育质量提升的保障;。
3、教学管理是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
4、教学管理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归宿。
第二、教学管理和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内容:
1、制定和实施教学工作计划;。
2、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系统;。
3、加强教与学质量的管理;。
4、深入第一线领导教学;。
5、教务行政管理工作。
第三、校长在教学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
2、学习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令;。
3、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制定计划、质量监控的决策。
第四、校长如何抓教学管理:
1、思想引领,把握方向;。
2、教学管理的首要内容是常规管理;。
3、教学管理的关键是抓好队伍;。
4、教学管理的重要途径是研训一体化、系统化、系列化;。
5、教学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培养良好习惯;。
从以上几方面,我们真正体会到:管理者要用智慧熏陶感染教师,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管理者的才能和智慧。大胆管理,心中有数,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凝聚教师,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用人品将教师凝聚到管理者的工作中来,让教师感觉与自己一起工作,有一种使不完的劲。让教师感觉到,有问题找管理者能有满意的解决,和管理者一起研究能很快提高自己。
12月18日下午16:00听李晓琦教授《隐形的翅膀,有力地飞翔》的专题讲座,李教授展示了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每一个角落都富含教育的意义,每个角落都有学生成长的印记。校园文化建设极具重要性,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们健康成长,激励着教师们的敬业精神。教师团队建设,是学校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
12月19日,我们聆听李小红教授《学校发展自我诊断与研修》的专题讲座,李教授用游戏方式把云南、河南的校长进行了分组,一下子把老师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许多,老师们也积极敞开心扉发言,在与各位校长的交流中,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反思出学校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特别是在分组讨论学校优势和劣势时,我校有幸被提出讨论,我画出学校的平面图,各位校长根据平面图和我的介绍,对我们的校园环境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我清楚地看到了我校的优势和劣势,优势:校园周边环境都是油菜花,空气清新、环境宜人,校门前的河是对学生进行学生环保教育的可贵资源,河里的生物和土壤可以进行科学实验。劣势:师资力量薄弱、硬件基础设施差,校舍不足。各位校长的建议和意见,让我看到了我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希望,也解决了长久以来的困惑和问题。
三、名师指点。
12月17日,到北京市密云县东邵渠镇中心小学参加“小学攀登英语”研讨会。上午09:00观摩了密云县东邵渠镇中心小学实验教师的“攀登英语”课。教师流利的英语,学生生动活泼的表演,兴趣盎然的课堂氛围,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教师。在本节课中,“攀登英语”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也全面激发学生的潜能、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下午13:30,聆听了东邵渠镇中心小学王万霞校长《扎实开展攀英项目研究有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专题讲座。王校长从不同的方面讲解了开展“攀英英语项目”的历程和实践经验。特别是“从小培养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能力”这句话,折射出了现代教育的痛处:有太多的孩子在课堂上不敢表达自己,不敢说出自己的心声,他们怕说错、怕老师批评、怕同学嘲笑。太多的怕,压制了学生的个性、扭曲了学生的心灵、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攀登英语”项目中的童谣、儿歌给这些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提高自信心的平台。“攀登英语”项目的实施也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12月20日早上09:00,观摩了北京小学大兴分校实验教师杨老师关于《数学分层测试卡》的使用课。这堂观摩课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更深入地理解了什么是“分层”、“分层测试卡”与我们长期使用的“数学练习册”有什么不同之处。在本节课中,《数学分层测试卡》的特别之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正确的学习过程;搭建小台阶,减缓新旧知识衔接上的坡度,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分层测试卡有助于形成一套教学互助的反馈系统;对学生来说,比获得100分更重要的是成功体验;对教师来说,比提高教学成绩更重要的是开始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学分层测试卡》的使用,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学分层测试卡》好在分层,为不同学生搭设一个个阶梯,使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数学课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2月20日下午13:00,聆听北京小学大兴分校校长张景浩老师关于《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基础力量薄弱校走出困难方法和策略浅谈的专题报告,使人感到张校长的过人气概与不凡经历。张校长没有讲太多的理论和大道理,而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如何从困境中发展学校、壮大学校、建设学校,用经典的哲理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人生态度。他朴实而精彩、精辟、独到的演说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同时也深深地刺激着每个人的神经。通过参观北京小学大兴分校,更加明确了我校的办学思路,决心以北京小学大兴分校为榜样,创出自己的品牌,创出自己的特色。
这次观摩交流会,进一步弘扬了明德小学的办学理念。会议期间,会务组的工作做得细致、周到,会议效率非常高,我们在聆听专家报告和观摩示范课、进校实地考察的过程中,解放了思想,获得了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我们不但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实实在在的东西,取得了“真经”,为形成切合时代特征的办学思想注入了新鲜血液,感谢北京师范大学明德项目组为我们搭建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我们将不断地实践和思考,追求质量建校,追求学校的内涵发展,为把明德小学办成家长满意、学生成才、惠及百姓、领导放心的学校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