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一
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量。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
4.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5.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并从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
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请在展开图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
学生分小组合作操作。
板书:(长×宽+长×高+宽×高)×2。
板书:(长×2+宽×2)底面周长×高+长×宽×2。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说明“至少”的意思。
独立计算,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给出课前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的数据,让学生计算包装这个盒子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3、一个正方体礼品盒,棱长1.2分米,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体验今天你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学习上有什么收获?你感受最深是什么?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1、看书。
2、实际测量。
长方体是一种很常见的物体,在我们的周围随时都可以看到长方体,同学们在教室内找一个长方体并求出它的表面积。学生交流测量和计算的情况。
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二
教科书第16页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四第6~10题及思考题。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2、让学生掌握并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发展初步的抽象能力;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出应该求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哪几个面之和。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面积,谁还记得?
2、计算下面物体的表面积。
(1)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6厘米、高12厘米。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5分米。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探索领悟,总结方法:
谈话:在实际生产中,有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和。
1、谈话:请同学们说一说鱼缸的样子。
提问:求需要多少玻璃,就是求什么?
使学生明确,求需要多少玻璃,就是求这个鱼缸的表面积。
启发学生思考:
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计算几个面的面积的和?其中哪两个面的面积是相同的?
学生交流,指名口答。
明确:分别求出前、后、左、右和下面的面积,再相加。也可以先求出6个面的总面积,再减去上面的面积。
2、列式解答:
请学生独立完成。
谈话:你能说说你列式的根据吗?让学生明确算式的含义。
相机出示:。
5×3.5+5×3+3×3.5+3×3.5+5×3。
(5×3+5×3.5+3×3.5)×2-5×3。
3、谈话:还有其他的方法吗?选择一种方法算出结果,再互相交流。
4、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明确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就是这个长方体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和,也就是长方体的侧面积。
第2题,做让学生先弄清楚需要计算几个面的面积的和,然后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完成后,集体订正,指名说出列式根据。
三、巩固练习:
练习四第6题,思考问题是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根据给出的条件,这几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四、课堂作业:
1.练习四第7题要学明确木板是上、下、左、右四个面,沙网是前后两个面。
2.练习四第8题明确教室的地面(也就是相应长方体的下面),不需要粉刷;算出顶面和四面墙壁的总面积后,还应该扣除门窗及黑板的面积。
3.练习四第9题帮助学生理解台阶占地面积应为各级台阶的上面的面积之和,即0.3×6×5=9(平方米)。铺地砖的面积则是各级台阶的上面和前面的面积总和,即9+0.2×6×5=15(平方米)。
4.练习四第10题要提醒学生以厘米作单位测量有关数据。测量结果可保留一位小数。
五、思考题:
提示学生:这个物体中的每一组相对的面的面积都相等。由此,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是:(7+7+6)×2=40(平方厘米)。按要求补成的最小正方体棱长是3厘米。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面积,例如:计算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需要多少材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由于学生缺少生活实践经验,导致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符合实际要求:多加了一个上面的面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似懂非懂:鱼缸的外形是什么样的?长方体吗?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是否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鱼缸没有哪一个面,所以实际上是计算哪几个面的总面积?如何计算这些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在认识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归纳引入新课: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有小部份同学同意这个观点,但是通过计算后认为方法太繁,可以用简便方法。)。
师: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求它的表面积只要用棱长乘棱长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
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时不需要计算6个面的饿总面积,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总面积。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并思考每一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教学反思《《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如例3。
1、帮助学生回忆鱼缸的形状(长方体,但是没有上面)。
2、如何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要减去上面的面积)。
3、教学例3。
1、鱼缸缺少哪个面的玻璃?(上面)。
2、要求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要算几个面的面积和?哪几个面有相同的.两个?哪个面只有一个?如何计算每一个面的面积?(5个面,没有上面,左面=宽x高前面=长x高底面=长x宽)。
3、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学生1: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左面和右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学生2: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前、后、上、下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说明:宽和高长度相等时,长方体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鱼缸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出一个面的面积乘以3就可以了,在加上左面和右面的面积,就是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数量。
书p42页练习二的第一、二题。
(要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关键是要知道如何计算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而且通过指名学生口答练习,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利于以后教学的实施)。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教学中必定要注重学生经历学生研究的过程。在活动中,一方面要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要使得学生通过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猜测结果,同时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这种研究学习的过程,通过本身的实践活动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利用本身所掌握的知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复习巩固,同时提出新问题——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如何求解的?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猜测,并且举例证明观点是否正确,最后由我来归纳总结。设计探究问题:1.你能根据表面积的概念说一下什么叫做正方体的表面积吗?2.如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还进行全班讨论,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和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这种研究性的探讨以及对比的方式,教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了表面积的概念而且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求解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使得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体现本身的学习自主地位和主人翁感。
在制作鱼缸的问题中,首先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实物,然后出示简易模型进行教学。先问学生鱼缸有没有盖子,接着启发学生猜想如何计算制作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数量,从而引出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求解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的问题上来,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通过教学引导发现问题后,利用事实为依据,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探讨研究过程,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同时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教室,对数学的学习保持一种新鲜感和神秘感。
改变题目的要求,发现新问题,全班讨论。经过多位同学叙述,他们便发现某些同学的认识是片面的,所叙述的内容是不完整的,所以结论不完全正确。要想得到全面正确的结论,就要用充分的事实来说话,资料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针对某些典型的错误观点可以进行讨论,推翻,说出问题的结果和原来预测的不同点(区别),然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加深印象。同时正确评估学生的观点,通过练习,巩固新旧知识,思考与讨论问题的答案,大胆的进行猜测,做好记录,最后归纳要点或者规律。新课程强调: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我遵循这些理念开展以引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探究气氛也更活跃,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教师要进一步做好“六认真”工作,提高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叙述能力和运用能力,使得教学工作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十”字型人才。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重点: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迅速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这也是正确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关键。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活动中,自主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自主探索、互助学习的精神,在评价中获取更多情感,同时学会欣赏他人。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1、谜语。(课件出示)。
2、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3、同学们,我们手中都有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盒子,但都不相同,如果把它们都包上一层红色的彩纸?它们的颜色就相同了,那么,需要多大的纸呢?用学生喜爱的猜谜语游戏,引出所复习的长方体,使得数学课堂更为生动,同时从学生实际引入,还数学的原始本来面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题目设问,既能达到以问促学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既提出了研究问题,又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标。
二、实践探索,发现新知。
1、结合教材p18也页内容,初步感悟表面积含义。
(1)根据左边的长方体纸盒,按要求完成所提问题。
(2)问题(见教材p18)。
(3)如果做上面的纸盒,需要多少纸板呢?
师引导问:需要多少纸板就是求长方体的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师小结。
(1)课件演示展开图,加深理解。
(3)汇报。
3、分析比较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出适合自己的简单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让学生想象,展开的实物图,在看一看中充分感知,建立表象,展开思维,发现并归纳出表面积的含义,从而明确概念。
探索。
三、举一反三,知识迁移。课件出示“试一试”
2、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自主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汇报交流。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长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我把迁移类推的机会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类推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再创造能力。
四、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2、知识运用。
(2)四人一小组,用两个形状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算一算,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我设计的练习题从易到难,让学生自己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研究、讨论、探索的过程中发展智能。体会生活中的长方体表面积是变化的,只有活学活用才能真正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怎样?你们认为呢?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交流学习方法,对知识的掌握及今后的学习相得益彰。自我评价,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五
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
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2、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量。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
4、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5、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并从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 ,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
师:长方体表面积展开教具。
生:用附1、附2做成的长方体、正方体盒子、剪刀、尺。
生1:什么叫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生2: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1、分组操作,探索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并建立它们的联系。
组织学生展示不同的展开图。
大家知道展开前长方体的每个面在展开后是哪个面吗?现在大家在没剪的那个盒子上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然后与剪开的那个作个对比,在展开图上标出6个面。
师:长方全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2、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2)看教材上的立体图形思考后填书,全班展示不同结果。
比较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把第一种列式变成第二种,第二种方法可以命名大会计算简便些。
3、大胆猜想、动手测量、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求法
师:长方体的表面积我们会计算了,那么正方体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
生谈自己的计算方法。
师:利用正方体学具快速计算它的表面积。
生说想法。
1、读书质疑
师: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大家还有问题吗?请仔细阅读教材,有问题提出来。
2、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1)测量并计算牙膏盒的表面积
师:出示长方体牙膏盒,能计算出它的表面积吗?
生:齐声回答“能!”过了一会说:不能。师:为什么?
生:因为不知道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师:对!要想求出牙膏盒的表面积需要量出几个数据?分别是长方体的什么?
生:需要量出3个数据,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请拿出学具袋中的.牙膏盒,帮助工人师傅计算一下制作一个这样的牙膏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生:列式(略)。
(2)测量并计算长方体药盒的表面积
师: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药盒,计算出制作一个这样的药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测量后你发现了什么?(特殊长方体)
生:我发现长方体药盒的宽和高是相等的,所以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 生:列式(略)。
生:列式(略)。
师:请拿出学具袋里的火柴盒,分别求出内槽和外壳的表面积。
这道题有点难,同学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解决的办法。
生:汇报计算方法(略)。
1、p36第1题,只列式,不计算。
2、p34做一做。
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需要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只需要计算出其中几个面的面积。究竟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学生独立列式,集体订正。
3、p36第2题
方法指导:先确定一个面做下底面,写下“下”,然后想象折叠的过程,折叠一面确定一个出它是哪面,就在此面标上相应的文字,如果定为是右面,就在此面标上“右”。最后如果能不重复不遗漏的在六个面上分别标上上、下、前、后、左、右,那么这个展示图就能折成正方体,否则就不能。如果学生想像判断困难,可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这些展开图,再剪下来,动手折一折。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六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探索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长方体展开图中每个面与长方体长、宽、高之间的关系,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比较、观察、推理的能力。
应用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是我们以前学过和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想用彩纸把这两个立体图形包装起来,但是不知道至少要用多大的彩纸,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把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和算出来,就是至少要用的彩纸)。
2、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如果我们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展开,会是什么形状呢?请你闭上眼睛想象。
(3)请同学们用上、下、左、右、前、后,分别标出6个面。一个同学上黑板上标注。
(1)现在你会算包装这个长方体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彩纸了吗?
(2)汇报:
六个面加起来;相对的面只算一个再乘2;(长×宽+长×高+宽×高)×2;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总结公式: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通过研究我们发发现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它的面有关,其实就是和它的长、宽、高关,我们要找准每个面的长和宽,才不会出错。
其实我觉得第一种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也很重要,你知道为什么吗?(不规则的物体)。
3、教学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会求正方体的表面积吗?怎么求?
1、按要求计算各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和表面积。
(1)全图。
(2)半图。
3、p26第13题。把一个长方体截成两个立体图形,两个立体图形的面总面积比原来的长方体增加了两个截面。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研究一下。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七
今天举行了辅导组级数学六(上)新教材培训,按照惯例,由六年级老师上一堂研讨课,然后是进行培训活动。
张华老师执教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该课是本学期实行新的磨课形式以来的第一次校内实践课,此次采用的是渐进式磨课,先前已经过两次研讨,应该说磨课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小张老师的课不管是教学设计还是课件的制作,板书设计到教学的语言,练习的安排,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本节课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本课创设了包礼品盒的问题情境,至少有如下三点作用:一是激发学生兴趣,二是巧妙地引入表面积这一新内容,三是要选择哪种包装纸,就要算出表面积,使表面积的计算产生了需要。
2、充分利用直观,帮助理解。课件不是点缀课堂的“花样”,而是应发挥其作用,看本课的课件,正是用在了刀口上,哪里该用哪里不该用,都是非常的到位,充分发挥了课件的作用。
3、注重对方法的理解。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不是停留在“依葫芦画瓢”的层面上,而是注重让学生说每一步的意思,几乘几是算的哪个面,这样学生有利于把握算式与对应面的关系,对表面积的计算是做到了心中有数。
4、注重评价的方式。课中不但有教师的评价,也有学生的评价,而且评价语也不局限于“非常好”等内容,也有质性的评价。
5、练习设计合理,处理得当。练习的设计注意了层次,有针对性,处理到位,不流于形式。如选择题,选什么?为什么?其它选取项为什么不对?非常的扎实,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巩固所学知识。
当然,课中的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注意:如怎样结合长、宽、高使学生更好地将算式与图形的面联系(对应)起来;怎样利用教具演示使学生理解包装纸要比长方体表面积大一些;在板演正方体表面积后评价时,应先说说算式的意思,再判断对错等。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八
教材第24页例1、例2,以及第25~26页练习六第1、2、3、4、6、7题。
1.学生通过操作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难点: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什么是正方体的棱长?
2.指出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长方体的特征。指出正方体的棱长,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在上面分另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
师生共同复习长方形的特征。请同学们沿着长方体纸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开,得到展开图。
(2)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分别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然后师生共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让学生分别沿着正方体的.棱剪开。得到右面正方体展开图。
观察后,小组议一议。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哪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2)出示教材第24页例1。
理解分析,做一个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这个长方体饭包装箱的表面积)
先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再分别计算出每个面的面积,最后把每个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3)尝试独立解答。
(4)集体交流反馈。
老师根据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板书。
方法一:长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和
0.7×0.4+0.7×0.4+0.5×0.4+0.5×0.4+0.7×0.5+0.7×0.5=0.28+0.28+0.2+0.2+0.35+0.35=1.66(m2)
0.7×0.4×2+0.5×0.4×2+0.7×0.5×2=0.7+0.56+0.4=1.66(m2)
方法三:(上面的面积+前面的面积+左面的面积)×2
(0.7×0.4+0.5×0.4+0.7×0.5)×2=0.83×2=1.66(m2)
(6)请同学们尝试自己解答教材第24页例2,集体交流算法,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解答计算正方体表面积的。
1.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
3.完成教材第25~26页练习六第1、2、3、4、6、7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本课时主要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材先通过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的6个面展开,帮助学生认识表面积的概念。这样可以把表面积的概念与刚刚建立起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很好的联系起来,为下面学习计算表面积做好准备。接着,通过例1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安排"试一试"学习立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关于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材中没有给出计算公式,而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这样安排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掌握表面积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有利于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九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
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探索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长方体展开图中每个面与长方体长、宽、高之间的关系,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比较、观察、推理的能力。
应用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是我们以前学过和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想用彩纸把这两个立体图形包装起来,但是不知道至少要用多大的彩纸,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把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和算出来,就是至少要用的彩纸)。
2、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如果我们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展开,会是什么形状呢?请你闭上眼睛想象。
(3)请同学们用上、下、左、右、前、后,分别标出6个面。一个同学上黑板上标注。
(1)现在你会算包装这个长方体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彩纸了吗?
(2)汇报:
六个面加起来;
相对的面只算一个再乘2;
(长×宽+长×高+宽×高)×2;
通过研究我们发发现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它的面有关,其实就是和它的长、宽、高关,我们要找准每个面的长和宽,才不会出错。
其实我觉得第一种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也很重要,你知道为什么吗?(不规则的物体)。
3、教学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会求正方体的表面积吗?怎么求?
1、按要求计算各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和表面积。
(1)全图。
(2)半图。
3、p26第13题。把一个长方体截成两个立体图形,两个立体图形的面总面积比原来的长方体增加了两个截面。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研究一下。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十
1、教材分析:
浙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立体图形知识的开始,本课时主要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材先通过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的6个面展开,帮助学生认识表面积的概念。这样可以把表面积的概念与刚刚建立起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很好的联系起来,为下面学习计算表面积做好准备。接着,通过例1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安排“试一试”学习立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关于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材中没有给出计算公式,而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这样安排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掌握表面积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有利于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学习者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即学生已经明确了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有6个面,而且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的基础上教学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还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的理解,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三、教学设想。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欲望。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新课伊始,我创设了“纸箱厂要制作一种长8分米,宽2分米,高4分米的长方体包装盒和一种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包装盒.哪种包装盒要用的硬纸板少?”这一问题情景,接着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地方要用硬纸板?”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又对“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概念建立清晰的表象,为学习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做好充分准备。
2、借助教学媒体,提高学习有效性。
“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立体图形知识的开始,因此在教学中尽可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建立清晰的表象。我通过提问“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能一眼全看到吗?有什么办法能一眼全看到?”引导学生思考把立体图形得到平面图形。之后由多媒体电脑演示展开过程,要求学生在展开后的图形中找到“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强化空间观念,增加学习趣味。
在此基础上“提问”: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围绕本课难点问题进行尝试解决问题,而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拨、引导。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自己发现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允许各类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法,然后通过比较,进而到表面积计算的一般方法,这样可以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体现思维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学数学要抓住解题关键,受到恰当的思维训练。
3、适当应用拓展,发展空间观念。
学生在上面问题的解决中都有是凭借实物来完成的,练习部分我先安排了一组判断题,在第三小题中,学生思维的常规得到打破,相对于独立物体而言的,那么对于组合物体表面积又是怎样的呢?我将更多的时间与思考空间留给了学生自己思考,让新知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然后,第二大题安排了看数字算面积的练习,与看图算面积想比较,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可无论是包装盒实物,还是具体图形、或只是数据的表面积计算,解决的都是6个完整的表面积的计算,可实际生活中的也有不是6个面的表面积计算,那么对于不完整的包装面积又该如何计算?我安排了“如此题改为同样尺寸的无盖塑料盒表面积如何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注重培养学生方法的发散,及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最优化,培养学生个性。最后,我考虑到学生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感知水平上,还要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聪明题中,对于组合物体的包装,我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思考,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比较、交流,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这样多方面联系,不仅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他们创造了合作的空间。最后引导学生根据计算结果寻找规律,“重叠面多,图形越接近立方体,表面积越小,鼓励学生进一步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包装现象,使学生明确:对物体进行包装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要么使包装美观大方,吸引注意,要么简单小巧,尽可能省纸。从而使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十一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书本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也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那样深刻,不如动手操作掌握得那样牢固,不如动手操作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和能力。因此,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应该活动化、具有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感受、探索、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完善知识建构。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安排这样两道题:
(2)如果每平方米墙面需2千克油漆,重新粉刷你的卧室,100千克油漆够吗?(本题学生要知道先测量出自己的卧室的长、宽和高,再求出自己的卧室四壁和天面的面积,最好还应扣除门窗的面积,然后再计算出100千克油漆够不够。)通过这两题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其思维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发展,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科书第16页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四第6~10题及思考题。
2、让学生掌握并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发展初步的抽象能力;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面积,谁还记得?
2、计算下面物体的表面积。
(1)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6厘米、高12厘米。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5分米。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探索领悟,总结方法:
1、谈话:请同学们说一说鱼缸的样子。
提问:求需要多少玻璃,就是求什么?
使学生明确,求需要多少玻璃,就是求这个鱼缸的.表面积。
启发学生思考:
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计算几个面的面积的和?其中哪两个面的面积是相同的?
学生交流,指名口答。
明确:分别求出前、后、左、右和下面的面积,再相加。也可以先求出6个面的总面积,再减去上面的面积。
2、列式解答:
请学生独立完成。
谈话:你能说说你列式的根据吗?让学生明确算式的含义。
相机出示:。
53.5+53+33.5+33.5+53。
(53+53.5+33.5)2-53。
3、谈话:还有其他的方法吗?选择一种方法算出结果,再互相交流。
4、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明确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就是这个长方体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和,也就是长方体的侧面积。
第2题,做让学生先弄清楚需要计算几个面的面积的和,然后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完成后,集体订正,指名说出列式根据。
三、巩固练习:
练习四第6题,思考问题是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根据给出的条件,这几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四、课堂作业:
1.练习四第7题要学明确木板是上、下、左、右四个面,沙网是前后两个面。
2.练习四第8题明确教室的地面(也就是相应长方体的下面),不需要粉刷;算出顶面和四面墙壁的总面积后,还应该扣除门窗及黑板的面积。
3.练习四第9题帮助学生理解台阶占地面积应为各级台阶的上面的面积之和,即0.365=9(平方米)。铺地砖的面积则是各级台阶的上面和前面的面积总和,即9+0.265=15(平方米)。
4.练习四第10题要提醒学生以厘米作单位测量有关数据。测量结果可保留一位小数。
五、思考题:
提示学生:这个物体中的每一组相对的面的面积都相等。由此,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是:(7+7+6)2=40(平方厘米)。按要求补成的最小正方体棱长是3厘米。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十三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投影仪。
一、复习导入。
1.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什么是正方体的棱长?
2.指出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长方体的特征。指出正方体的棱长,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二、新课讲授。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在上面分另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
师生共同复习长方形的特征。请同学们沿着长方体纸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开,得到右面这幅展开图。
(2)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分别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然后师生共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让学生分别沿着正方体的棱剪开。得到右面正方体展开图。
观察后,小组议一议。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出示教材第24页例1。
理解分析,做一个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这个长方体饭包装箱的表面积)。
先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再分别计算出每个面的面积,最后把每个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3)尝试独立解答。
(4)集体交流反馈。
老师根据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板书。
0.7×0.4+0.7×0.4+0.5×0.4+0.5×0.4+0.7×0.5+0.7×0.5=0.28+0.28+0.2+0.2+0.35+0.35=1.66(m2)。
0.7×0.4×2+0.5×0.4×2+0.7×0.5×2=0.7+0.56+0.4=1.66(m2)。
方法三:(上面的面积+前面的面积+左面的面积)×2。
(0.7×0.4+0.5×0.4+0.7×0.5)×2=0.83×2=1.66(m2)。
(6)请同学们尝试自己解答教材第24页例2,集体交流算法,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解答计算正方体表面积的。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
3.完成教材第25~26页练习六第1、2、3、4、6、7题。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结合实际生活,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2.通过练习、操作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且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请大家试着解决下面的两个问题。(出示课件)。
1.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的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
2.一个棱长和为180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师: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就是计算出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只需要计算其中一部分面的面积之和,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思考了。
二、新课讲授。
1.教材25页第5题。
(2)学生读题,看图,理解题意。
(3)“上下面不贴”说明什么?(说明只需要计算4个面的面积,上下两个面不计算)。
(4)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5)集体交流反馈。
方法一:10×12×2+6×12×2=240+144=384(cm2)。
方法二:(10×12+6×12)×2=(120+72)×2=384(cm2)。
答: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需要384平方厘米。
2.教材26页第8题。
(1)课件出示教材26页第8题图片及文字:一个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3dm,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鱼缸的上面没有盖)。
(2)学生读题,看图,理解题意。
(3)提问“鱼缸的上面没有盖”说明什么?(说明只需计算正方体5个面的面积之和)。
(4)请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
3×3×5=9×5=45(dm2)。
答: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45平方分米。
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9、10题。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十四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2、知道表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3、在自主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2、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一、复习准备。
(一)口答填空。
1、长方体有()个面,一般都是(),相对的面的()相等;
2、正方体有()个面,它们都是(),正方形各面的()相等;
4、这是一个(),它的棱长是()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厘米。
(二)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
教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它们的表面都有6个面,今天就来研究它们表面的大小。(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学习新课。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1、教师提问:什么叫做面积?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摸一遍)。
2、教师明确: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3、学生两人一组相互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4、教师板书: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1、学生归纳:
上下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宽作为长和宽的;
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高作为长和宽的;
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高和宽作为长和宽的。
2、教师提问:想一想,长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学生讨论)。
老师板书:
上下面:长×宽×2。
前后面:长×高×2。
左右面:高×宽×2。
3、练习解答。
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
4、巩固练习。
一个长方体长4米,宽3米,高2.5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教师:如此题改为同样尺寸的无盖塑料盒求表面积如何办?
学生:应该少算上边的一面。
列式:4×3+4×2.5×2+3×2.5×2。
(三)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棱长×棱长×6。
2、试解例2。
一个正方体纸盒,棱长3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32×6。
=9×6。
=54(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54平方厘米。
教师:如果这个盒子没有盖子,做这个盒子要用多少纸板该如何列式?
学生:少一个面。列式:32×5。
教师明确:说表面积是指六个面,实际问题中有的不是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审题时要分清求的是哪几个面的和。
3、巩固练习:一个正方体的面积是1.2分米,求它的表面积。
三、巩固反馈。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它的长、宽、高。()。
(2)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42×6=48(平方分米)()。
(3)用四个同样大的正方体小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四个正方体表面积的和小。()。
四、课堂总结。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十五
1、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并从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再来看(出示长方体),这是新认识的长方体,你还记得长方体的面、顶点、棱的特征吗?(重点板书:长方体6个面)(前—后,左—右,上—下)。
1、审题读取数据(出示相关数据)关于这个长方体,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读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并发现相对的面,颜色相同。)。
同学们手中也有一个相同的长方体,你能像老师这样摆放,并标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吗?(试一试,并指名指一指)。
2、动手填写数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展开与折叠,谁能说一说将这样一个长方体纸盒展开后,将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将得到一个六个面相连接的平面图形,即长方体展开图)。
同学们观看16页的展开图,请同学们一起来做个活动,先看要求:
(1)判断长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对应于展开图的哪个部分,将上下左右前后标在展开图的各个面上。
(2)根据长方体各条棱的长度,将合适的数据填在展开图的方框中。明白了吗?动手试试看。
指名试一试,这个同学完成的如何,和你标的一样吗?反馈:谁能来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适时引导学生思考,求至少需要多少面积的纸板其实就是求什么?(所有面的面积之和)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补充板书)。
拿出手中的长方体,摸一摸它的6个面,体验一下它的表面之和。
2、估计长方体纸盒表面积谁能先来估计一下这个长方体纸盒的表面积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并适时的渗透一些估计的方法与技巧。)。
3、小组交流并计算结合这个长方体及它的展开图,想一想,你准备如何计算它的表面积?四人小组内介绍一下你的方法。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4、全班交流与汇报学生板书汇报自己的方法,并让其他同学给予相应的评价。
方法一:6个面面积相加。
方法二:计算3个面的面积×2,依据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的特点。
方法三:计算三对面的面积再相加,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种方法,谁能说一说,这三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相同之处?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灵活的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6、知识推广思考:求正方体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出示课本第18页试一试,引导学生完成。
1、基本练习17页1题,3题,独立完成,集体纠正。
2、拓展练习(1)17页4题。
(2)想一想,一个长方体的饮料盒,它的长、宽、高分别是6cm、3cm、10cm。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分析题意,独立完成,集体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