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时常面临选择:是追求个人的利益,还是关注他人的福祉?利己与利他,看似是一对矛盾体,实则蕴含着和谐共生的智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利己与利他议论文800字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
利己与利他议论文800字 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利他利己,并行不悖”。
如今,许多人认为利他与利己是对立的,认为利他就是牺牲自我,违背人的本性。甚至有人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借口,来为自己的自私行为辩护。然而,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利他与利己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相互交融、彼此增益的。
诚然,利他确实需要我们在一定程度上牺牲自我。但这种牺牲并非无谓的,而是为了更好地成就自我。就像大雁飞行时组成的雁阵,头雁虽然要克服更大的空气阻力,但雁阵煽动的气流能让整体飞翔更省力,头雁也能从中受益。当利他成为群体共同认可的精神,“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会变成一种行动自觉。在雁群中,大雁会交替做头雁,每一只头雁的自我牺牲换来了团队的高效飞行,而身处群体的它也因此受益匪浅。可见,利他其实也可以利己。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利己也并非完全排斥利他。只要我们守住底线、遵守规则,利己的同时也可以产生利他的效果。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生产产品是为了获取利润,工人上班工作是为了拿到工资。但只要企业诚信经营、工人勤恳工作,确保产品质量高、服务态度好,流通到市场后就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也让相关从业者从中受益。对此,“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也有言:“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商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然而,通过追逐自己的利益,他们经常促进了社会的利益。”
就像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利己与利他也是如此。虽然看似有冲突,但实际上可以合二为一,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在自然界中,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成植物可以吸收的含氮物质,而豆科植物则吸收含氮物质并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两者互利共生、彼此受益。同样地,在我们的社会中,个体与群体、家庭与社会也可以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
奥黛丽·赫本曾言:“当你长大时,你会发现你有两只手,一只用来帮助自己,一只用来帮助别人。”这两只手应该相互配合、共同发力。因为利他与利己本来就是两面一体的关系。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都有“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双重身份。“经济人”追求投入和产出的回报,注重自我利益;而“道德人”则热心帮助他人,几乎不求任何回报。可见,利己与利他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共存并行的。
让我们将利己与利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吧!在利他的同时实现利己,在利己的过程中也不忘利他。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利己与利他议论文800字 2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中的话,让一些人得出了“利字当头”的结论,甚至喊出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口号。这样的看法无疑是错的。
诚然,人都有利己之心,适度利己,并无不妥。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利己,更不能损人利己。这样做会让人鄙夷,导致双输。相反,若能突破狭隘的利己主义,选择以利他的方式来利己,则可以共赢。
翻开生物书,可以看到“共生效应”: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可能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自然界不少生物,在一起共生,以利他的方式利己。比如,小丑鱼和大海葵。小丑鱼靠自身鲜艳色彩,引诱更多鱼类靠近海葵,为海葵提供食物;海葵用有毒的触角,给小丑鱼提供保护,同时,海葵吃剩的东西,也可以被小丑鱼清理。两者互利共生,以利他的方式实现了利己。
生物如此,人亦然。要知道,我们都是社会的一份子,若能相互配合,可以产生“1+1大于2”的效果。如此,人与人之间就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合作共赢。比如,旅店老板给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游客住得舒心,给出好评,可以帮旅店吸引更多游客。由此,旅店得到了口碑,游客也获得了优质服务,形成了正向循环。可见,只要不短视,能相互理解与配合,利他,就是利己。
人与人是这样,国与国之间同样如此。如今,随着全球化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你中我有,我中有你的格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若能秉持利他主义,以“我为人人”为出发点,必能收获“人人为我”的效果。相反,像极少数西方国家那样,奉行极端利己主义,以“国家安全”为名刻意挑起贸易战,进行技术打压和封锁,注定会损人不利己。而中国秉持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各国携手共进,合作共赢,在利他的同时,也壮大了自己!
《论语》有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妨让胸怀大一点,眼光长远一点。如此,便可以发现,利他与利己并不矛盾,更非截然对立。两者可以融合在一起,彼此增益,换言之,利他,也是利己。
利己与利他议论文800字 3
利己与利他:和谐共生的智慧
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时常面临选择:是追求个人的利益,还是关注他人的福祉?利己与利他,看似是一对矛盾体,实则蕴含着和谐共生的智慧。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利己并非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在合理的范围内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的本能和权利。正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所言,满足自身的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及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正当的利己是无可厚非的,它驱动着我们不断进取,提升自我。
然而,若将利己推向极端,忽视甚至损害他人的利益,便陷入了自私自利的泥潭。这样的行为不仅违背了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更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破裂。一个只关注自我、不顾他人的人,很难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
相比之下,利他则体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关怀。它意味着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关注并尊重他人的权益和需求。利他的行为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和谐,构建一个更加温暖、友善的社会环境。
但值得注意的是,利他并非无条件的牺牲和奉献。真正的利他应该是建立在双方共赢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与分享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例如,企业家在追求企业利润的同时,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创新,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也促进了企业的长期发展。这样的利他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高级的利己。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需要在利己与利他之间找到平衡点。这需要我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在面对利益冲突时,能够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教育和自我提升来培养利他的品质。学习历史、文学、哲学等人文知识,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和胸怀,让我们更加关注人类社会的共同命运。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则能够让我们在实践中体验利他的快乐和价值。
利己与利他并非水火不容的矛盾体,而是可以和谐共生的智慧。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并尊重他人的权益和需求。通过合作与分享,我们可以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