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市委选派我作为红光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以来,带着浓浓的嘱托和期望,与红光村干部群众一道,围绕"抓党建、谋发展、奔小康"三篇文章,努力做到接地气、长见识、练本领、挑大梁。现将驻村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软硬并举抓党建。以抓好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转化工作为突破口,紧紧依靠全村43名党员和广大村民群众,从建章立制营造软环境和打造阵地场所硬平台两个方面,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一是在软环境方面,虚功做实,严格党组织生活。队伍建设方面,在原党支部书记辞职外出务工的情况下,从村内选任了党支部临时负责人;组织生活方面,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各项记录真实齐备,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名;管理机制方面,村务公开到位,村章村账管理规范并得到省农委调研组的高度评价。二是在硬件方面,强化载体功能,抓好村阵地场所建设。努力把村党支部打造成为"党员之家"、"村民之家".争取资金130余万元,硬化了2100平方米村级活动广场,修缮了130余平米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便民服务场所,添置了桌椅书柜、电脑广播、供暖等设施,并将各项制度制成图板上墙。村部全年无休,开放办公。冬天,保证村部供暖,打造村党支部这个党员和村民的主心骨,向心力、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三是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面。组织召开了支委会和全体党员大会,系统学习了中央、省、市、县、乡五级的安排和部署,全文传达了王杨乡党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制定了学习计划,保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在活学、选学、深学、跟学、精学中覆盖每一名党员,坚持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切实把上级精神落实到支部,落实到党员。
(二)精准施策引项目。围绕如何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立足城郊优势,结合村里良好的水稻种植、棚室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的三大基础,明确我们的产业主攻方向,谋划了现代农机合作社、红光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有机肥(农家肥)生产、秸秆综合利用和红光生态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争取对接、综合利用好上级扶持政策,调动村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力,把村民组织起来共同致富。一是筹建了佳新现代农机合作社。扶持和引导村种粮大户项春贵在规模化种植水稻的基础上,注册成立了铁力市佳新现代农机合作社,帮助其办理各项手续。合作社总投资50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和入股经营农户170户,其中带动贫困户21户,经营土地4600亩。目前,合作社各项手续已基本齐备,完成投资200多万元,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农机场库棚、配件库、维修间和办公培训场所正在加紧建设,32栋水稻育苗大棚初具规模。二是积极打造红光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和品牌。为满足市区不断增长的"菜篮子"需求,引导更多的村民规模化、绿色化种植蔬菜,有效解决村民卖菜难的问题,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重点从销售环节入手,研究落实绿色蔬菜销售市场摊位,解决村民卖菜难的问题,以产品"卖得好"引领产业"上规模".针对蔬菜种植散户和大户分类施策,从两个方面重点解决种植户蔬菜销售问题。对蔬菜种植散户,经向市场管理部门争取,在早市为村民办理了16个,长约50米的固定销售摊位,并为每个村民免去了300元一个的摊位费。村民去早市卖菜,一改往日"打游击式"的辛苦和繁琐。对蔬菜种植大户,在乡政府的支持下,经与铁力商城沟通协商,以优惠价格在商城门前人流密集处租赁了十个摊位。每个摊位月租金1000元,乡里和村里从扶贫角度,承担700元,以300元/月的价格向村民开放。下一步还将研究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抱团经营,以小带大,以点带面,切实把红光绿色有机蔬菜的品牌和销售渠道打造出来,让市民吃上红光村的放心菜、绿色菜!三是做好"农村淘宝"项目的运营工作。认真做好组织推荐等基础性工作,帮助村民张东旭成功入选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项目创业合伙人,从建设地点、前期宣传、后期服务等方面全面支持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落地,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捷服务,特别是严格把关,助力"旺农贷"这一特色信贷服务覆盖本村,发放贷款10万余元,被铁力市电商办评为先进典型。
(三)立足规划搞建设。集中民智、惠及民意的基础上,按照市委主要领导到村调研指示精神,编制完善了《红光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2016-2017年)》,对近两年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统筹谋划和合理规划。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促进乡风文明为重点,以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努力建设成为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生态优良、地域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2016年,争取到位投资200万元,主要进行村内道路硬化3640米、主街亮化2100米、排水边沟硬化7280米、农户围栏改造2000米等建设任务。为促进规划落实,认真编制了建设方案,实地踏查了建设地点,力求合理安排投资。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积极落实政府财政投入、农民自筹、帮扶共建、社会参与四位一体的投入机制,协调佳新现代农机合作社出资3万多元,对村内道路进行了砂石硬化。对破损严重的农田道,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组织村民集资维修,义务出工出力,确保春耕工作不受影响。
(四)围绕农时抓工作。去年9月份入村以后,恰逢"秋收",重点对"三秋"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和安排,指导和督促村民适时开展秋收生产。秋收前,对全村的1.1万亩农作物生长成熟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在禁止烧荒方面广泛宣传,加强和完善火灾预防措施。秋收过程中,做到帮忙不添乱,指导村民精收细收,分类收获。针对农民普遍关心的粮价问题,多次到市粮食局,了解铁力、双丰粮库粮食收购价格。面对粮价走低,卖粮困难的实际情况,多方联系粮食收购商或经纪人到村,并与驱车往返200多公里到南岔国家储备粮库进行沟通衔接,邀请粮库质检员、收购员到村,帮助村民测量水稻的含水量和杂质量,进行购销对接,尽可能地帮助农民解决卖粮难题。当前,"春种"时节,在帮助农民种地的同时,认真做好土地确权登记、贫困户精准识别、党员统计、征兵动员等各项工作。在工作中,注重向村民宣传国家政策,特别是粮食收储、生猪养殖行情、种植结构调整等,引导农民对接市场,搞好经营。同时,注重了解、化解村民各种矛盾和纠纷,在土地承包、户口迁移、邻里纠纷、民政救助、信访等方面,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带着感情做好解释、解答和处理,化解纠纷十余起,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特别是妥善处理了群众反响极大的公交线路取消问题,经与公交公司多方协调和争取,确保了通村公交车的正常运营,方便了村民出行、学生上学。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村级党组织生活亟待丰富和完善,党员培养方式有待探索和创新。主要表现在:组织生活的频率和质量还有待提高,党组织建设还需加强,特别应丰富组织生活方式方法和节奏,确保每次党的组织生活不仅仅是开会传达文件、举手划票表决,注重有实质内容、实际效果的组织生活,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不变味、不走调。通过严肃的党内组织生活,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党员和村后备干部培养方面,应重点从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原转业军人、群众威望高、综合素质好的年轻人中选拔,参与村居管理,加强跟踪培养,储备后备力量。
(二)村集体经济薄弱,开展公益事业捉襟见肘。目前村集体经济除村部部分房屋租赁收入应付电费、取暖等日常基本开支之外,没有结余。村集体开展修路、维修水利、贫困救助、捐资助学等公益事业,只能靠上级转移支付,发动村民集资或向对口部门争取,因此想为村民更多更好的开展公益性事业较为困难。村党支部开展访贫问苦等活动,经常也受制于没有经费的困扰。同时,由于村集体用地均已承包到户,没有机动地,发展集体经济受到没有生产、经营场所等条件的制约。
(三)村民素质有待提高,市场化、专业化农民有断档的危险。农民素质普遍有待提高,在田间地头生产一线的绝大多数是60后和70后,也就是"4050"甚至60人员,年龄结构偏大。80后、90后年轻一代通过求学、外出打工、做生意等等,基本在城市生活,脱离了农业生产一线,农业生产真可谓后继乏人,新生代、新时代、市场化、专业化的农民亟待培养。村民发展家庭经济普遍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非常严重,凡事都等国家政策和社会的救助,甚至惦记着村里的集体资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基层一线特别是农村一线是了解实际、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的好课堂,也是磨练作风、提高能力、增长才干的大考场。到基层工作是一种难得的人生际遇。我将谨记市委对我们的期待和要求,饱含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切切实实把立足点放到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上。
(一)明确工作导向,认真抓好党建工作。在严格执行各项党建制度的前期下,丰富组织生活方式方法和节奏,注重有实质内容、实际效果的组织生活。重点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面,我将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和全村党员从"学、做、改、干"四环节入手,全力以赴在抓农时、谋发展、惠民生中做好学习教育,确保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实现转化升级。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夯实"学"这个基础。高中阶段,我就加入了党组织,我将发挥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优势,向村民学习党组织在农村开展业务的能力,互相取长补短。二是突出知行合一,抓住"做"这个关键。以"四讲四有"为标尺,发挥党员在为民服务、推进发展上的作用。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改"这个重点。针对村民对村党支部、村两委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做到警钟长鸣,高度重视,认真整改,杜绝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四是注重教育实效,体现"干"这个目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筑牢村党支部在这个村集体事务中的战斗堡垒。确保党员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精准脱贫攻坚三个"一号工程"中走在前列、干在实处。
(二)注重工作实效,认认真真干好几件实事。一是着力打造铁力红光绿色蔬菜第一村的品牌。在保证销售渠道畅通的前提下,联合蔬菜种植大户,筹备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创新管理模式和营销手段,引导更多的村民做到规模化、绿色化种植,通过统一销售服装、统一打造品牌、公开公示生产过程等措施,在铁力市乃至伊春市打造"红光"绿色蔬菜的品牌。同时,研究创建家庭农场,让红光蔬菜成为铁力市民"菜篮子"主打品种,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二是认真谋划脱贫致富项目。认真做好前期论证,搞好市场调研,编制项目建议书,因地制宜谋划发展乡村旅游业和养老服务业。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蔬菜等农产品采摘、农家乐体验等集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旅游项目。谋划建设生态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因地制宜地建设特色农家院,提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养老养生服务,打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烈的乡村服务产业。三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多与铁力工业园区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对接,按照市场需求,开展水稻、玉米新品种种植试点,引导部分村民或村干部带头先行先试,待条件成熟时广泛推开。宣传推广当前在平贝种植、蔬菜种植中较为成功的典型经验,鼓励其他有意愿的村民学习和借鉴。四是做好"农村淘宝"项目的运营工作。研究将让村里的绿色大米、绿色蔬菜、笨鸡、笨鹅、笨猪肉以及粘玉米等更多急待开发的农副产品通过网络销往更广阔的市场,为未来村民增收致富开拓新路。
(三)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多想办法,多干实事,帮助村内现有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和扶持有创业意愿的年轻人在村里创业发展,多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好村务民主管理,关注关心帮扶低保、五保、困难户以及留守群体;有针对性地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大力推广各类农村发家致富实用技术和本领,通过多种途径带领广大村民致富奔小康。同时,积极争取各级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开展村屯环境整治,改善乡亲生活环境,对村内道路交通、给排水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在美化、亮化、绿化建设上进一步完善,加快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