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是对一个项目的研究方向进行调查与研究。下面就是查字典范文网为您精心整理的《纲要》教研室赴上海调研报告,希望可以帮到您。
《纲要》教研室赴上海调研报告
2017年4月19日-21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4名教师(王瑜、任芳、禹海霞、罗淑宇)组成调研小组,赴上海两所高校进行学院、学科建设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作文字汇报,以供我院参考。
此次调研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两所与我校性质类似的上海高校: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电机学院,皆是传统上以理工类学科为主要特色的高校。重点调研其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的情况,同时以增强与国内其他高等院校的学科、学术交流为目标,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并对我校马院进行了有益的宣传。
1
上海交通大学
1.马院整体建设情况
黄伟力书记、副院长代表学院为西电调研组介绍了学院发展的主要情况。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09年,2017年5月,成为首批上海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为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级学科博士点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
学院共设6个教研室和2个研究中心。6个教研室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理概论课教研室、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研室、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2个研究中心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领导力国际研究中心。此外,于2017年5月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教育中心。
学院成为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级学科博士点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点主要研究方向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文化软实力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及其在中国的传播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德育研究。
2.思政课程建设
从2017年9月新学期开始,上海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1+4教学模式在致远学院试点成功基础上,由一个学院扩大到生农医药、工科实验、国防生三个学科平台,由本科生扩大到研究生,由点到面推广。
这一教学改革主要着眼于教学队伍的多元化建设,广泛引入教师之外的元素,丰富、强化教学主体,从党史专家、校内著名学者到当地行业模范,以及经过培训、优秀的辅导员,都被有机纳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如校党委书记姜斯宪为大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校长张杰也为2017级新生讲授思想政治课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专题化授课、大小班结合、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运用网络平台等四种方式,使教学活动摆脱以往传统单一的模式,构建起切合实际、注重实效的教学体系。
(1)专题化授课
专题化授课除了依托于高校思政课统一教材、对讲授内容进行专题化的处理之外,还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专题,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结合自身学术经历,从本专业的社会性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时代特征相结合。如校长张杰以《伟大的复兴,共同的梦想》为主题,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讲起,以科学家的视角,从问题导向出发,在世界范围和大时间跨度的视角下,用启发式的讲述,引导同学们深刻理解我们的基因、我们的今天、我们的明天。
(2)大、小班结合
思政课在高校普遍为大班上课,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带来障碍,因此将大班分为若干小班进行课程内容的深入讨论,方有可能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学深学透。为了实现这一设想,学院为每位教师都配备教学助理,由授课教师设计教学环节、由教学助理辅助操作。目前这种做法还处于试行阶段,以少数学院为试点,并未全面展开。
(3)实践教学
上海市的近现代历史文物与遗存较多,便于实践教学的开展,但实践教学如何进行有效地组织是一个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在实践教学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一是对路线的合理规划(时长、交通等);二是对学生安全的保障(如购买保险、签订责任书等);三是与课程内容的结合(如《纲要》课中国共产党的建立部分内容可以在一大会址以实践方式完成)。
(4)网络运用
通过微信平台建立班级微信群,并由教学助理参与管理,与其他教学APP想配合,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当前高校思政课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如保证到课率、课后辅导、课程信息发布、课程作业布置及课程答疑等。此外建立课程网站,课程网站要真正发挥作用,则须有专人负责,及时更新内容,紧密结合课程进度,还可以提供课程相关参考资料,尤其是纪录片等视频资料。
3,科研工作
该校马院在人才引进中以专业对口、择优取精为原则,如纲要教研室有教师6名,其中5名为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另一名则专研邓小平理论,这样一方面对教学形成有效支撑,另一方面在科研方面也容易整合力量。以2017年为例,马院有国家社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2项,人均项目经费达4.52万。应当说较好地处理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平衡关系。
黄伟力书记特别谈到马院建设需注重科研,教师自身科研水平是思政课质量的根本保障,不断接收学术新知,才能有效地转化教材体系,形成个人特色。对待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冲突则需要学院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与引导,对现有教师根据不同情况分配工作,同时将师资队伍向年轻化、专业化、全能化进行转变。
2
上海电机学院
1,学院建设
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科学院)院长何小刚对学院的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该校马院于2011年3月成立,前身为由基础部、文理系发展而来的文理学院人文社科系。现有教职工38人,围绕教学工作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一室、二室,及研究生理论教研室与人文教研室。
学院承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思政核心课程的教学,并开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通识选修课,如《民国人物评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西方哲学经典命题》、《环境与人文》等。
学科建设方面一大亮点是上海学学科的建立,2012年入选该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第六期),2017年入选该校十三五学科建设特色学科项目(第一批)。
2,教学改革
调研小组对陈瑞丰老师的《马原》课程进行了教学观摩,因其几年来在教学中采取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旨在解决当前高校思政课入脑入心的困难,其操作方式为将课堂教学分为三个环节课程讲授、内化吸收、讨论提升,所谓对分是指教师让出部分课堂时间,教给学生掌控,对传统授课方式来说是一种结构性的变革。
在教学观摩环节之后,陈老师又具体介绍了对分课堂易于开展的几个特点:第一,与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模式不同,对分课堂是对教学流程的改革,基本无需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新老教师皆易于掌握;第二,对分课堂切合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传统灌输式的讲授方式已经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课堂中如果只是一个接受者的角色,效果不佳。对分课堂的实践证明,当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其主动性和活跃度大大增强;第三,思政课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然以青年学生为教育对象,就必须让他们认识到课程讲授的理论内容与其生活实践相关联,如果教师只是完成教学大纲的知识内容,基本上是难以是学生对理论产生认同感的。对分课堂也是试图将形而上与形而下融合起来而进行的一种尝试
3,科研工作
该校马院现有教职工3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26人,助教2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2人。整体上教师学历较高,因而科研成果比较突出,近几年,该院教师在《光明日报》等权威报刊发表文章30余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其他省部级哲社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10余项。
在科研工作中,一方面鼓励年轻教师兼顾专业研究,一方面注重形成合力点,形成科研集团。学院立足地方,确立集体科研方向为上海学研究,以立足上海、研究上海、服务上海为宗旨,聚焦上海技术史及社会与文化两个研究方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出版上海学研究丛书(已出5册,分别为《走近上海》《沪上钩沉》《沪上观澜》《变迁与抗拒》《清及民国长三角地区文化家族中之女性文学研究》)。以两个方向捏合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有效利用了科研资源,并且充分发挥了高校的知识优势来为地方发展服务。
3
小结
1,教学方面
上海交大马院的1+4模式及上海电机学院的对分课堂教学法皆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我所用。1+4模式当中的1,即一个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当前中央关于高校思政教育精神的贯彻落实,为高校思政课的展开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与氛围,相关文件明确提出领导干部应当参与思政教育,我校也可以围绕课程引入教师之外的教育资源以加强教学队伍的多元化,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分课堂也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特征融入教学过程,或以某些学院为试点进行展开。
大小班结合授课在我校个别课程当中已经有所运用,应当适时总结经验,进一步优化并扩及其他课程。相应地,在小班教学当中也可以为授课教师配备教学助理人员,以保证教学活动的充分展开。
实践教学目前也有实施,但仍存在尚未常规化、规范化等问题,如《纲要》课程可以对西安地区近现代史的相关文博单位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但须解决学生出行的安全、组织及费用等具体问题。
网络信息手段的运用我校教师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实践,可以考虑对广大教师进行技术培训、经验传授,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及其他手机应用和慕课、网络课堂等方式有必要更密切地与课堂授课相结合。对学生使用手机的习惯,以往采取的没收、禁止、屏蔽等方式已经渐渐被摒弃,教学活动需要适应时代特征,主动地进行调整。
除了以上这些启发之外,作为地处上海的高校还有一点值得学习的就是对具体举措进行理论提升的意识。
无论是1+4还是对分课堂,其中许多具体做法是与我院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的尝试和创新相类似的,但是相对而言缺乏理论化的自觉性。这一方面使得有益的经验未能及时扩散,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令教改行为显得创新性不足。
2,学院建设方面
首先需把握当前高校马院建设的取向。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中国高校的特色,是中国高等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全国有200多所高校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我校马院属于以教学型,还有一些则是教学科研型。因此,我们的第一要务是育人,在此之外亦需适当注重科研与社会服务,从单一性向多元性发展。
从长远来看,我院的师资队伍建设目前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方向,现有教师专业背景复杂分散、不易整合。调研的两所高校情况也不尽相同,但都较好地找到了自身定位,上海交大马院在队伍建设中注重统一性,教师的专业背景与所讲授的课程契合度较高。这种做法对我们而言存在一定难度,但是应当考虑是否是未来努力方向。上海电机学院马院看起来与我们情况类似,规模相当,教学人员的专业背景也比较驳杂,但是与我们不同的是,由于学校规模的差异,他们承担的课程任务相对较小,因而教师还有相对充裕的时间承担人文通识课的教学以及从事科研活动。
我们通过调研活动所了解到情况进行思考,认为学院的发展首先应当有一个适当的定位,从自身现状出发,确立学院发展的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地逐步提升。一不能畏难不前,对现有状况缺乏信心;二不能好高骛远,脱离现状制定规划。
以上便是此次赴上海调研活动的基本情况,调研小组认为从教学、学科及学院建设等几方面还是有相当收获的,希望此次调研所取得的经验和思考能够为我校马院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后记:
纲要教研室为此次调研做了精心准备,调研安排也周全,并提交了比较详细的调研报告。以后学院外出组织调研,请参照此例,提高调研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