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以一种“图腾祭”形式出现,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因此,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简单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端午节,本是南方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因此,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但端午的习俗却早已有之,譬如龙舟竞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古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通用天干地支,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即“午月”,午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称为“端阳”。
端午一开始主要流传于南方吴越一带,并作为一种“图腾祭”出现。上古先民以“龙”为图腾,并选择在端午进行拜祭,端午节在当时其实是拜祭龙祖的节日。
端午节各地特色习俗
1、福建
福建各地的端午习俗主要有煮粽水洗身、熏黄烟、送鱼、唆啰嗹舞蹈、赛龙舟、拴五色丝线、兰草水洗浴、采草药作为午时茶、祭祖、水上捉鸭子,吃桃子、吃粽子、吃煎堆、吃碗太平燕等等。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2、江苏
江苏的端午习俗除了划龙舟外,节日饮食有粽子、雄黄酒、五黄宴,节日装饰则有五毒图、菖蒲艾叶、钟馗像、缠臂的彩线,挂丝线粽、穿五毒衣、戴香包等。而在江南地区,还有独特的驱毒避邪习俗——消赤口白舌;悬钟馗、关帝画像于堂上,像前供瓶,内插菖蒲、艾叶,门户左右亦插放根部包有红纸之菖蒲艾叶;用红纸书写下述词句张贴于门外,均系去除邪气之意。仪征县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
3、广东
广东过端午节历史悠久,端午节在广东自古就是热闹隆重、喜庆的节日。广东端午节习俗甚多,主要有扒龙船、食粽、插艾草、龙点睛、拜神祭祖、祈福消灾、打午时水、插艾草、睇龙船、龙船饭、聚午宴、放纸鸢、洗草药水、浸龙舟水等等。广东人过端午节很有节味,节俗内容丰富。南方江河水网纵横,水上竞技活动历史悠久。
4、海南
海南每逢端午,除了包粽子、吃粽子外,还有着洗龙舟水、赛龙舟、祛五毒、祭祀祖先等传统习俗。《崖州志》中就记载到,“五月端午,保平里有赛龙船之举。为角粽,祀祖先,以相馈遗。又采芦花、香草、菖艾,浸水供神,浴体。或折艾悬门,以辟疫。是日,士女皆出港门观竞渡。儿童放各种纸鸢,角高下。乐罗冲育黎伏三里聚众千百,互相斗殴,谓之打风筝架,虽官府不能禁。”可见,在历史上古崖州一带的人们在端午节前后有着极为丰富的庆祝活动。
5、广西
广西端午民俗活动主要有舞龙、舞狮、腰鼓等民俗文艺表演。广西南部地区,比如宁明、崇左、龙州等地,过端午节都要包凉棕,叫做“灰水粽”。包粽子前先到山上砍回一些诸如苦楝树等树木的枝叶,在阳光下晒到半干时就堆放到平地里烧,然后把得到的灰放到一个竹制容器里用清水冲滤。最后用过滤得到的棕黄色的水来浸泡准备好的糯米。经过浸泡后的糯米会在原来的香气中透出一股草木灰特有的清香,包出的粽子煮熟后多呈淡黄色或者棕黄色。
端午节的饮食习俗
一:打糕。
打糕可能江南这一地带的会听得比较少,这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一个非常代表性的食品,端午节这一天是他们非常隆重的一个节日,打糕也是他们那里一个最具代表性的食品,非常的清香可口。打糕是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非常的有特色,材料是用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一起打制而成的,不仅清香可口、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对于节日的气氛也得到了增添。
二:绿豆糕。
绿豆糕在我们的很多地方都是很流行的,在端午节那天除粽子以外,最盛行的饮食习俗那就是非绿豆粽莫属了,而且绿豆糕不仅美味可口,还有着很好的清热解毒之功效。绿豆糕的色泽一般是浅黄,形状比较规范以小长方型为主,非常的细润,口感清香绵软,且不粘牙。绿豆糕制作的原料都是采用绿豆粉、桂花、砂糖等,那些原料对我们身体还有着保肝益这作用,是个非常小错的消夏小吃。
三:哨子面。
哨子面是陕西人一个非常有特色的饮食习俗,在端午节的那天陕西人是必要吃的。陕西的哨子面也是非常有名的特色小吃,历史也是非常之悠久,被陕西人们一直流传下来,其中最著名要属岐山哨子面,岐山哨子面它的味道非常之劲爽,集薄、酸、辣、香、光而著名于民间。
四:煎堆。
煎堆是我们福建地区的特色小饮食习俗,特别是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来临时更是家家户户都要吃煎堆,吃煎堆其实还有一个民间的传说,就是“补天”的传说,在闽南地带五月之前都是雨季,雨连绵不止,天气非常之潮湿,意思是天穿了洞了,然后端午节吃了“煎堆”雨就会停了,补天食俗就由此而来了。煎堆是由面粉、米粉类所做,调成糊状,然后再下油锅煎炸,香甜可口。
五:黄鳝。
端午节必食黄鳝,是我国江汉平原的一个特有习俗。黄鳝端午佳节必食的饮食习俗之一,不仅肉嫩鲜美,到了端午时节的黄鳝是食用的最佳时光,此时黄鳝圆肥丰满,营养丰富,除了味道鲜美之外,黄鳝又有很着很好的滋补功效,我们民间还有着这样一个说法,那就是端午黄鳝赛人参。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简单介绍,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简单介绍,请大家多多关注”查字典范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