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范文网 >> 2023年国学与人生智慧树(四篇)

2023年国学与人生智慧树(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05 00:07:16
2023年国学与人生智慧树(四篇)
时间:2023-07-05 00:07:16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国学与人生智慧树篇一

12号8日,学校为全体教师举办“国学智慧与师德修养”为专题的精彩的讲座。主讲嘉宾为肇庆学院文学院的陈明华教授。

陈明华教授分别从以古鉴今,启迪人生;拓展学识,净化心灵;丰富感情,提高能力;何为国学;为什么学习、弘扬、复兴方面向我们教师们讲解国学与师德师风建设。他博古通今,旁征博引,用唱、读、讲、传等方式将原来燥乏味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讲得声情并茂,让教师们耳目一新。

本次讲座,主要分四个方面来展开此次的讲座。在讲座过程中,不断地引用经典国学来开拓我们的知识面,净化我们的心灵。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最有价值的文化精髓,我们作为中华儿女应该传承下去,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好教书育人,同时还要传承传统文化。《论语》是我最喜欢的经典之一,古人都说“半篇论语打天下”,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陈明华教授在本次讲座中也详细地讲解了有关国学知识,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面对学习,如何做人的道理。何况我们是教师呢?同时引用了苏东坡等人的经典来诠释。特别针对古诗文,陈明华教授教会了我们一个好办法,就是用熟悉的歌曲旋律来配合古诗文的词进行歌唱,不仅唱的津津有味,而且很容易让大家记住古诗文的词,真是一举两得的事,使原来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古典国学知识用歌曲的方式来表达出来。通过此次的讲座,可以看出陈明华教授是一个对自己自尊、自爱、自信、对他人宽容、幽默、智慧;对事业的投入无怨无悔。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幸福的教师呢?

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其次,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

第三,要懂得研究教学。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应把研究教材、教学当成提高自己素质的必走之路,应把教学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

其实,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是精神的“传道士”,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这与我们的幸福“鱼水情深”。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

我想,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来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实的每一天。这也许正是所谓天长地久的幸福吧!那么,我也会说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也会为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贡献毕生的精力。

国学与人生智慧树篇二

国学智慧与人生(上)

这门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问题,首先讨论人生有没有意义,其次要说明儒家、道家还有《易经》的思想,以及它们回应问题的理论方法。

第一讲 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

第一节 人生的意义在于三方面

在大学教书三十年来,我的学生都很年轻,每年都有人问到一个问题,就是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学生问到这样的问题,作为老师一方面很高兴,因为他们好学,另一方面也很担心,因为学生的社会经验不够或者还没有进入社会,在谈论人生意义的时候需要各种例子进行解释,所以很多时候说不清楚。通过长期的教学,我的体会是要让学生们了解一句话,那就是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不断地问人生有什么意义。也就是说,不要立刻得到答案,答案只是一个名词、一个动词,得到之后还要到实际生活中去体验。

到今天,我们进入社会已经有一定的时间,有相当的实践经验和个人成就了。具体地讲,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我们说,答案是肯定的。下面从以下三点来说明人生的意义: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关怀,有痛苦可以受。

一、有工作可以做,人生就有意义

有工作可以做,就是每天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确实使得人生比较丰富、比较有趣。德国一位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说过,“人生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早上起床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活着,却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现在我们有工作,每天起床的时候都要想今天要做的事,有了这样的念头,一天就不会觉得空虚、乏味。有的学生抱怨每天上学辛苦,但是真正到不用上学、早上起来没地方去的时候,他们才会了解什么叫辛苦。所以,有工作可以做是人生的第一个意义所在。

有一次我坐公车,上车之后没有座位,只好站着。我对面坐着两位女士,年纪都在40岁左右,她们正在聊天,其中一位说:“我先生最近变成‘流氓’了。”

我们平时在搭车的时候,眼睛可以不看,耳朵却不能不听。我一听“流氓”就有点紧张,因为他先生应该也是中年人,怎么会变成流氓呢?这就好像是黑道之类,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但又不太方便问。旁边的女士说:“你先生不是年纪不小吗,怎么会变成流氓呢?”她说:“我先生现在留在家里帮忙。”现在,有些人讲话喜欢把一句话的前后两个字连起来,所以“留在家里帮忙”就简称为“留忙”。,原来她先生中年失业。中年失业是很辛苦的,也难得这位女士很有幽默感,把她先生讲成“留忙”。在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很多人会失业,失业了就没有工作。当一个人没有工作的时候就会发现,有工作虽然也有压力、也很辛苦,但是至少生活有着落。

我的一个公务员朋友,当了三十几年公务员之后退休了。退休后的第一个月,他到处旅游,反正已经退休了,还有退休金。但是第二个月,他就发现没地方上班很烦恼。于是,他跟他太太说:“从今天开始,你去买菜以前,请你先写一份菜单,我批了‘可’之后,你再去买。”他以前当公务员的时候每天都批“可”,退休之后没地方批,只好批菜单,但他在菜单上批“可”也觉得自己很有贡献。所以,每个人都有生活的特定模式,退休之后也还是希望能有这样的机会。否则,退休以后重新安排生活是不容易的,因为过去没有准备好退休时候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如果现在不用上班,你就需要休闲的生活,休闲生活也需要安排。所以,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需要经常问一下自己:“自己有用处吗?”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如果你觉得自己无用,就会觉得生命好像是多余的。

有一次,我去一所养老院做演讲,老人的平均年龄是85岁。在谈话的时

候,我觉得很惭愧,因为我们年纪相差很远,没有什么好说的。谈话结束之后,养老院的院长告诉我,几年前他们做过一个小实验,把老人家分成两组:第一组每人发一个盆景,并负责照顾它,每天修剪枝叶、浇浇水;第二组什么事都不用做,专心养老。几年之后,实验结果显示,在身体年龄相近的情况下,凡是要照顾花的老人都多活两、三年,就是因为他们有工作,要照顾一盆花。所以,人活在世界上都会从年轻慢慢年老,年老不是坏事。我常常跟学生说:“你们很年轻,以为老师会羡慕你们吗?不会的。因为老师也年轻过,应该你们羡慕老师才对。为什么呢?因为你们能不能活到我这个年纪还不一定呢。”所以,不要羡慕年轻,而要想到自己目前是什么样的情况,把握了今天就把握了所有的生命。要把今天当作手段并进行奋斗,追求将来的成就。今天变成一个手段,变成一个过渡的阶段,但是一定要等到有所成就才能感到快乐。快乐只是一刹那的,中间的过程都是压力。所以,我们要练习,让我们的心情每天都很开心,这样的心情才能保证做每一件事都非常踏实。

谈到儒家,会讲到人与人的相处,我就从我跟父母的相处谈起。我的母亲和父亲是上海人,他们到台湾之后,先后有七个孩子。在我小时候,家里很穷,妈妈每天的工作很累、很辛苦。她常常有一个念头,希望老年可以享福。但是,天不遂人愿,母亲在50岁那年因为脊柱肿瘤切除手术失败,从此半身不遂,在床上躺了三十年。为什么母亲可以支撑三十年?因为她养成一个习惯。我们兄弟姐妹任何一个人回家,妈妈就跟他讲另外六家发生的事。所以我们兄弟姐妹聊天,常常会觉得有些话很熟悉,觉得是有人在造谣。最后,我们发现这些话都是妈妈说的。于是,我们联合起来跟妈妈说:“您专心养病,不要担心,我们兄弟姐妹都没有问题,您不要费心了。”本来我们是好意,希望妈妈不要操心,但此后回家就看到妈妈躺在床上一句话都不说,了无生趣。我是学哲学的,反应比较快,就跟兄弟姐妹说:“妈妈虽然生病了,瘫痪了,但她也需要工作,她的工作就是‘制造谣言’。”

之后,我们回到家,看到妈妈一个人不讲话,就主动跟妈妈说:“快告诉我另外六家人在做什么?”这样,妈妈又恢复了活力。一个人一定要觉得自己有用,即使身体不好,也要觉得人生的存在是有一点用处的。

有工作可以做,可以安身,可以养家糊口。这跟“身”有关。因为我有工作,有名片,在跟别人交换名片的时候,别人就会了解我的工作内容,否则来往会没有焦点。

二、有人可以关怀,人生就有意义

有人可以关怀,是人生意义的第二个方面。在汶川地震之后,很多人内心不由自主地涌出许多关怀之情。在那一刹那,人就会觉得生命有意义,因为可以帮助别人。在那个时期,每个人都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整个社会的治安自动改善,很少有人在那个阶段还去做坏事,因为在自然界的灾难面前,人们会关心别人。每天看电视里的画面,人们都会觉得很不忍、很不舍。这叫做有人可以关怀。

如果你平常只跟朋友来往,手机里都是好朋友的联络方式,一旦手机丢了就会觉得糟糕,找不到人互相分享你的快乐、分担你的痛苦。没有一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有起起伏伏,这时就需要跟亲人、朋友、爱人分享各种生命的体验。这个时候,有人可以关怀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我们成家之后会有孩子,孩子慢慢长大开始上学,做父母的也就开始担心了。孩子在小学阶段都非常可爱,没有什么问题。中学三年,孩子就会开始产生压力。我有一个当初中校长的朋友,他告诉我说,初中的孩子变化特别快,初一很可爱,初二很可恨,初三很可恶。父母会担心孩子崇拜偶像的问题。小孩子对各种偶像都很有兴趣,崇拜偶像之后就不再好好念书。这时候很多父母会采取比较严格的手段,绝对禁止孩子崇拜偶像。

我女儿上初中的时候也一样,存在崇拜偶像的问题。我经常劝她,我告诉她偶像是假的,是媒体制造的。我讲的很有道理,女儿自然辩论不过我。她最后跟我摊牌说:“如果没有这些偶像让我崇拜的话,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我听了很震撼,立刻想到

西方有一句话,叫做“打不过就联合。”我打不过她的偶像,只好跟她的偶像联合。我上街把女儿偶像的照片、海报、杂志访问等统统买回来送给她。孩子到初中后,有时是不能跟他们沟通的,孩子不理睬,做父母的也没有任何办法。但是这样又太过于放任,是不行的。自从知道女儿崇拜歌星后,我就开始研究这个歌星。很快地,我就发现这个歌星每天练唱6个小时以上,我就把资料拿给女儿看。我说:“你看到没有,你崇拜他,他每天专心练唱6小时以上,那你每天至少好好念书六小时以上,才能跟他一样。”但女儿说:“我只是喜欢听他唱歌,这跟我念书有什么关系?”我说:“人是一个整体,有台下的努力才有台上的表现。”她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念书就比较用功了。我继续研究这个偶像,发现这个偶像很孝顺,于是我又把资料给他看。我说:“看到没有,你崇拜的偶像很孝顺,你跟他学吧。”她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只是喜欢听他唱歌。”我说:“人是一个整体。”这就是教育,不能够完全针锋相对,要顺着他,再引导他,让他知道只是这样做还不够,要学就要学得彻底。所以,对于孩子来讲,如果有人可以关心的话,至少在升学考试的压力方面,会有些缓冲调节的作用。其实我们自己也是一样的,因为有人可以关心,常常觉得自己活着虽然有一点烦恼,但是也很快乐。

三、有痛苦可以受,人生就有意义

人生有意义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一点,叫做有痛苦可以受。很多人不愿意接受这句话,他们认为人生就是不要痛苦。我们应该了解,人生其实就是两个字,叫做“改变”。人生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今天与昨天不一样,明天与今天又不一样。要注意,在不断改变的人生过程中,改变的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被动的改变,活着然后慢慢变老;第二种是主动的改变,因为有痛苦,所以开发潜能,改变自己。如果只是被动地改变,活着慢慢变老,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一位女作家的文章登出来后,别人寄给她稿费,稿费是邮政汇票,需要到邮局签字、取钱。到邮局签字之后,邮局的小姐认出了这位作家,她称赞作家的小说写的很好,很令人羡慕。作家很客气地说:“会写文章有什么用呢?头发都白了。”这位邮局小姐说:“可是我不会写文章,头发也会白啊。”这就代表每一个人都会老,但至少你有专长可以写作。自从听到这个故事,我就觉悟了。有一些老朋友一见到我就说:“几个月不见你怎么又胖了?”以前,我听到别人说我胖就很惭愧,会解释说好久没运动、晚上吃宵夜等,好像胖是一种过错。有了这种觉悟之后,我就不再解释了。现在,如果有人说我又胖了,我会说:“你错了,比起将来的我,现在是我最瘦的时候。”如果有人说我头发越来越少了,我还是一样回答:“你错了,比前将来的我,现在是我头发最多的时候。”人总是会慢慢变老,所以我有一个习惯,从来不看过去的照片。因为任何一张照片都比现在的我年轻,会越看越伤心。所以,我们要把握今天,策划未来。以上所讲的这些就是“被动的改变。”

需要强调的是主动改变自己。现在,我每天的生活几乎都是上课或者演讲,但小时候我是绝对不敢想我今天有这样的机会,因为我小时候有一个严重的问题,说话口吃,一句话讲半天讲不出来,字都讲不清楚。那种痛苦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在痛苦里成长了。痛苦之所以有意义,就是因为它强迫你开发潜能,让自己主动变得不一样,然后可以更好地掌握生命。

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新搬来了一家邻居,邻居的一个小孩子说话口吃,他一说话大家就笑,因为样子实在太怪了。别人笑完就算了,我笑完之后跟他学,一学就会,甚至比他还严重。结果,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最怕的就是上学,因为小学老师很喜欢让学生念课文,一人念一段,一到我念全班就开始大笑,有时老师笑得最大声,所以我非常自卑,根本交不到朋友,因为交朋友就要讲话。父母有七个孩子,对我也是爱莫能助。那时候我八岁,但我有一个念头,认为考试考好一点别人就不会笑我。做任何事都需要有动机,有动机才会有动力。我阴错阳差地学会口吃,就想考试考好一点,别人就不会再笑我,于是我就拼

命念书。我从小念书都很主动,如果考试考不好就会觉得活不下去了。我最喜欢考试,因为考试的时候不准讲话,这让我很放心。口吃的情况延续了九年,一直到高二的时候一个老师对我说:“你会念书没用,你不能讲话。”他鼓励我参加口吃矫正班,这个班就是教人如何说话的。我学了两个月才知道该怎么说话,不能着急,先深呼吸,还有各种技巧,慢慢地我恢复了正常。九年的痛苦使得我在中学、小学时代没有一天是快乐的。

这个痛苦改变了我的一生,至少体现在以下两点:

1、我这一生都不会嘲笑别人。因为我从小被嘲笑,知道被嘲笑的痛苦,所以我现在看到别人的各种状况,都不可能去嘲笑他。相反地,我很容易同情他。这样的一种心态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使我比较容易去体谅别人。譬如我演讲、上课从来不迟到,因为我知道我迟到的话,就得让别人等,心里会过意不去。这种心态使我懂得尊重他人,也得到他人的尊重,与人交往时气氛就比较好,人际关系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2、我中学毕业之后,考大学的第一志愿就是哲学系。所谓哲学就是把简单的说得很复杂,把懂的说成不懂的。念哲学之后,上课经常全班打瞌睡。老教授的一本讲义,十几年都一样。他知道学生听不懂,也不勉强学生,因为他知道念哲学的学生即使听懂了,毕业也等于失业。有一次一位同学上课没有睡觉,下课之后老师问他今天怎么没睡着,他说因为前面两节课睡太多了。所以,我教书之后就下定决心,这一生说话一定要让别人听得懂。如果没有过去的痛苦,今天我教哲学根本没有人听得懂。哲学是很难讲得清楚的,让学生听不懂绝对比让他们听得懂容易百倍,但我要求自己一定要把话说清楚,不然就浪费了说话的机会。

第二节 完整的人生在于身、心、灵的整合

人生有意义有三点:有工作可以做代表“身”,工作可以安身,可以买房子、买车子,一家人过得快乐平安:有人可以关怀代表“心”,情感可以自然地交流,有适当的发泄管道;有痛苦可以受牵涉到“灵”性的修养,也就是受苦的目的。有身、有心、有灵,生命自然就比较深刻。

有人说,“身”很容易了解,每个人都有身体,都需要一个位置,一个人坐了某个位置,别人就不能坐了。身是互相排斥的。“心”代表了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但是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心的作用可以维持多久呢?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还有很多人说,灵是看不到的,谁能证明一个人有灵魂呢?灵魂是不可能像变魔术一样变出来的。

但是,如果人只有身跟心,而没有灵的话,人生就会很麻烦。如果人只有身跟心,人死之后尘归尘、土归土,就什么都没有了。现在医药科技发达,很有可能一个人身体尚健康,心智却已丧失了作用。现在,人类最可怕的敌人是阿兹海默症,又称老年痴呆症,也就是一般说的健忘症。患有健忘症的话,心智就失去作用了。我有一个同事,年纪跟我差不多,还不到六十岁就已经患有老年痴呆症了。有一天他在书房,想去客厅拿一样东西,到客厅却忘了自己为什么来客厅。他以为回到书房就应该能想起来自己刚才为什么来客厅,但是回到书房之后,他又忘了自己为什么回到书房。这就代表心智功能丧失了,到最后会忘记所有的东西。所以,人如果只有身跟心的话,显然无法解释人生,甚至连快乐都不容易。

这几年,我很受瑞士一位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的心理学家的启发。荣格在欧洲给很多人治疗心理疾病,从医三十几年,很有心得,很有经验。在外国,人们一有情绪困扰就找心理医生,人们也参加心理医生的健保,心理医生这个行业是很红火的,生意很好。但是,我们需要了解什么叫做心理医生?假设你跟心理医生约了早上九点看诊,看诊的时候医生问:“你几点到的?”如果回答九点整,他会说你属于强迫型人格;如果回答八点半,他会说你属于焦虑型人格,因为你太紧张了,所以要提早半个小时;如果回答九点半,他会说你属于抗拒型人格。所以,跟心理医生约时间,不管准时、早到还是晚到,看诊的人心理都有问题,这样他才能够有源源不绝的病人,有的看一次病之后就要永远看病了。所以,心理医师的效果很难讲的。美国一些州政府规定,“在本州领有心理医师执照的医师,必须每半年互相分析一次。”政府担心心理医师自己变成心理病人。荣格在欧洲是很有名的心理医师,是高档医生,专门给社会上层人士治疗心理疾病。三十几年之后,他总结出一个心得。他说:“我一生替很多人治疗心理疾病,我发现他们这些人大多数是身体健康、心理正常,但是并不快乐。”这三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显然,除了身跟心之外,还有一个决定人是否快乐的因素,那就是灵,灵与人生的意义有关。人生的意义有身、心、灵三个方面,从任何一方面都可以着手,但决定的关键还是在于灵。

在地震期间,很多人都捐钱、出力了,在捐钱的时候才知道过去努力赚来的钱是有意义的,因为钱用在了适当的地方,用在了需要的地方;在出力帮助别人的时候,才觉得平时养足体力的意义。这个时候所强调的“灵”就是一种决定性因素,它让人知道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绝对不是把前人的路再走一遍,绝对不是用

“生老病死”四个字就能概括的。这样子太单调了,还要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生。人生在世,首先就明白自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尽管人都是同一类生物,但单个的人是宇宙唯一的,是不可能重复的,双胞胎也是不一样的。

第三节 人生需要行动的配合 人生的意义不只是了解,还需要有行动的配合。行动的配合就是开发潜能。

一、开发潜能要不断地求知

只要打开书本,就会发现新的观念;去参加讲座,就能学到新的东西。这种观念会带来一种力量,增加人的理解能力。任何事情发生的时候,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对发生的事如何理解。人最怕的就是不能理解。如果发生一件事不能理解,陷于困惑之中,就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力量完全被限制、被压制了。如果理解的话,就可以采取某种行动,决定自己应该接受它,还是抗拒它。这样才能显示生命的真实力量。学习求知,就是要每天增加并了解新的知识。知识简单地说是一种信息、资讯,它是片片断断的。看报、上网、看新闻是不会增加知识的,它只会让你知道许多有趣或麻烦的事,比如全世界目前的经济状况、石油涨价等各种问题。知道这种事情对人生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因为它缺乏系统的知识。

掌握系统知识的人,即专门针对某一方面做了完整的了解,那种人也叫做专家。

我们在平常学习的过程中,都希望成为专家。但成为专家还不够,因为它只能分而不能合。人的生命是一个整体。有时候我们很难分辨对自己来说到底什么是重要的,通常,我们都会把要紧的事情用来取代重要的事情。假设某天不小心感冒了,我就会认为健康最重要,因为生病了;恢复健康之后,就会认为赚钱更重要,因为现在健康了;赚钱之后会发现家庭更重要,因为只是赚钱而没有家庭,总觉得人生不太理想;家庭安稳之后,又会开始想其他的。这就是人的实际生活,经常认为某个东西或某件事是现在最需要的。但是,需要不等于重要,人一定要学习,在学习中了解什么是不可或缺的、是真正重要的。

这两年国学很热门,学国学有什么意义呢?有人认为,不学国学也一样过得很好。如果不学的话,就只是按照别人的方式学习、模仿。看到成功人士表面上好像很快乐,你会觉得这就是真正的快乐。只有等到自己努力赚钱之后才会发现,其实根本不是那样的。我们对于有钱人往往只看到他们要什么有什么的表象,但不要忘记,拥有的东西越多,获得的自由就越少。西方20世纪中期最有名的学派叫做存在主义,存在主义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拥有就是被拥有”。如果我现在有一栋房子,我也同时被房子所拥有。如果房子出问题,我会整天烦恼。如果我有一辆车,我也同时被这辆车所拥有。如果买了三辆车,就要顾虑三辆车的情况,也会很烦恼。相反的,如果没有车,走在路上反而会觉得很自由,搭计程车不用担心车停什么地方、车有什么问题等。这就是存在主义,正所谓——你“有”的越

多,你“是”的可能就越少。这里的“是”,就是指“做自己的自由。”

追求知识就是希望得到某些智慧。什么叫做智慧?智慧就是从整体和根本来看我们的人生。所以,在开发潜能的时候,首先要“知”。学习儒家的目的,不只是知道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大部分是文言文。今天我们训练《论语》,天下人开始念《论语》,希望小孩子也念《论语》,是希望在做人处世方面没有问题。但是,怎样念《论语》才能正确了解其中的意义呢?只是《论语》的第一句话,在理解的时候就有困难。

有一次我在学校教书,课堂上有三百名同学,我问他们有没有念过《论语》,他们回答说都念过一些,至少第一句话念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问他们:“什么叫做‘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当时三百多位同学没有一个人举手,因为学生认为老师问题太简单的话,其中一定有诈,所以不能随便举手回答。经过再问鼓励,有一个男生站起来回答说:“学了以后时常去复习,不也觉得高兴吗?”这位同学讲完之后,我问同学们赞成不赞成他的观点,有没有人要进行修正,结果三百多位同学没有人进行修正。于是我又问同学:“请问各位同学,从小学念书到现在念大学,学了以后时常复习而觉得高兴的,请举手。”结果三百多人都没有举手。

这代表什么呢?要么孔子乱说话,要么我们乱念书。两千多年的经验证明,孔子是不可能乱说话的,所以只可能是我们乱念书。我们把“学而时习之”理解为“学了以后时常复习”,其实孔子不是那个意思。古代的“时”不是“时常”,而是“适当的时候”。所以,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学了以后要在适当的时候去印证、去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比如我今天学到孝顺,这是不能到处练习的,练习孝顺一定要对父母。假设我今天学了游泳,也是不能满街练习的,要在有游泳池的地方才能练习。所以,学习之后要在适当的时候和适当的地方进行练习,这才叫做“时”。儒家最重视“适当”,所以孟子称孔子为“圣之时者也”。他认为圣人中孔子是最特别的,他能判断出适当的时机。不管做任何事,昨天做是对的,今天做就不一定对;对张三这样做是对的,对李四就不一定对,要注意判断适当的时机。儒家思想不是教条,需要有智、仁、勇三大德,智代表理性思考。所以,念国学只是背是没有用的,因为古代文言文的理解与现在的白话文不一样,学习要从资讯到知识再到智慧。

二、开发自我潜能要平衡情感

关于情感,有亲情、友情和爱情。

(一)亲情是命胜于缘

亲情是命胜于缘,一家人是命中注定的,很多时候我们对于父母、子女是无法选择的,只能接受,接受之后要慢慢适应,尽管有时候压力很大。一家人在一起,可能八字相冲,星座不合。所以,谈到亲情的时候,一方面有温暖,另一方面也有压力。很多学生抱怨自己的父母总是要求考试成绩,但他们怎么都考不好,除非作弊。当然,作弊是错误的行为,不能采取。那怎么办呢?我只好劝这些学生,让他们回去跟父母报告:“根据专家的研究,孩子书念得不好,有一半是遗传的问题。”这么说之后,父母就不会怪孩子书念得不好了,如果要怪,他们要先怪自己。从这一点可以知道,亲子关系是命中注定的,要了解它、接受它,而不是去抱怨,一家人要互相体谅、互相容忍。

中国古代有个故事,一位老先生五代同堂,有人问他:“您好福气啊,五代同堂真是不简单,有什么秘诀吗?”老人家不讲话,只是拿纸写了一个字,叫

“忍”。“忍”字就是一把刀插在心上。所以,不要羡慕别人五代同堂有多么幸福,其实并不一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要只从表面观察别人、羡慕别人,从外面看是看不准的。每一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的家庭、孩子、夫妻或者兄弟姐妹,我们要尽量了解家庭是我们的命,既然大家在一起,就要好好相处。好好相处不是完全没有原则,而是让你能够尽量从情感的角度去思考。

很多人都认为儒家没有法制观念。在《论语》里有一个故事,楚国一位大

夫告诉孔子,我们楚国有一个人非常正直,爸爸偷羊,被儿子检举了。这个儿子大义灭亲,检举自己的爸爸偷羊,真是正直。孔子说,我们鲁国人跟你们不一样,我们的正直是“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爸爸偷羊儿子替他隐瞒,儿子偷羊爸爸替他隐瞒,这里面就有正直。当然,有人会觉得孔子不太注意法律,因为私人的情感损害了社会正义。儒家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其实很简单,人生不能两全其美,一定要有所取舍。如果只重视社会公益而忽略亲情的话,社会将变得越来越刻薄。相反的,如果重视亲情的话,就不能兼顾法律。但是,在《论语》中,孔子只说“隐瞒”,而不是“否认”,也没有拒捕、革命。后来,孟子的一个故事使得孔子的这个理论得到了发展。

孟子有一位学生叫桃应,桃应问老师:“如果舜的爸爸杀人,舜怎么办?”我们都知道,舜是古代儒家认为最好的、最伟大的圣人,但舜又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悲惨的遭遇。越是悲惨的遭遇,越能造就伟大的人格。舜的母亲早死,他的爸爸娶了后母,生有一个弟弟叫做象,结果爸爸、后母和弟弟联合起来要杀舜,这是古代的问题家庭。舜这样伟大的圣人,他的家庭却是有问题的家庭。但舜是天子之命,多次的陷害都没有能够杀死舜。有一次修谷仓屋顶,舜上去之后另外三个人就把楼梯撤走,并放火烧谷仓。舜当时已经结婚,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她们都知道舜的处境很危险,就事先帮他做了纸鸢,让他从屋顶上飞了下来。又有一次,另外三个人让舜修水井,舜下到水井之后,他们就把井口封了起来,企图把舜闷死。结果舜有备无患,利用工具在井底挖地道逃了出来。舜的弟弟以为把舜杀死了,就开始分家产,把米、钱财给父母,弓箭、宝贝归自己,甚至连带两个嫂嫂都归他自己。象前往哥哥的宫殿,结果发现舜已经逃回来了,正在床上弹琴,他看到哥哥的神情非常忸怩,很惭愧地说想念哥哥,这显然是骗人的。结果舜跟他说,他这样一天到晚没事做也不好,于是让他去当有庳国的国君,此时的舜是代理天子。后来学生问,舜让自己最坏的弟弟当国君,不是害了老百姓吗?孟子说,舜派了好几个有力的官员,设法把他弟弟架空,让他只能吃喝玩乐,不能够伤害百姓。舜还经常召见他弟弟,让他大多数时间都在路上往返,没有机会去害人。这是古时候的一种方法。舜的弟弟虽然是坏人,有谋杀的企图,但舜也不能把他法办。如果舜把象法办,他的爸爸跟后母每天在家里闹也不是办法。所以,舜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象。学生问:“如果舜的爸爸杀人,舜该怎么办?”孟子说:“派法官去抓。”学生又问:“舜会这样做吗?”孟子说:“不会的,舜会把天下放在一边,把天子的位置像丢旧草鞋一样丢掉,然后背着爸爸逃到海边,一生过着快乐的日子。”学生又问:“如果法官追到海边,把舜的爸爸抓走,舜会不会拒捕?”孟子说:“不会的,他只好替他爸爸送牢饭了。”

这是儒家的思想。从中可以知道,人与人最重要的是人性自然的情感。如果为了法律而伤害人的情感的话,一家人就会每天互相监督有没有犯错、有没有作弊。假如哥哥告诉妹妹考试作弊了,妹妹立刻去学校举发哥哥,导致哥哥被记过,今后兄妹之间就无法相处了。所以,不要随便批评儒家。儒家的说法、做法都有着更深刻的考虑,不能只看到儒家表面就判断儒家不注重法制。法制是一个社会共同遵守的规范。人的世界只要有规范,就一定有变通,因为每个人都有个别差异。其实,法官判案也要看个别情况,而不是对犯了相同案件的犯人的处罚都完全一样。

在印度有种姓制度,把老百姓分为四等,这是非常不公平的,生下来是哪一种,一辈子都不能改变。所以,有的印度人觉得活着没什么乐趣,希望早点死,认为轮回之后可能还有新的机会。为什么印度人这么消极呢?因为印度人生下来就有阶级。但是,在印度有一个特色,印度最好的阶级叫婆罗门阶级,最差的阶级叫做首陀罗阶级,是一个奴隶阶级。如果这两种人开车闯红灯,处罚是完全不一样的,最高阶级的婆罗门关三个月,最低阶级的首陀罗关三天。为什么一样闯红灯,处罚的差别这么大呢?因为婆罗门受过高等教育,在社会上有最多的资源,所以他们犯错、违法要受最重的惩罚。相反的,首陀罗什么资源都没有,也没有接受好的教育,如果他们不小心违法,就给予简单的惩罚。印度这样有四种阶

级存在于人民之间的不公平的社会,能够维持两三千年,也是有它的理由的。

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有时会觉得很难理解。英国一位历史学家叫做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他在《历史研究》中分析到,各种文化的发展都有一个规律,叫“兴、盛、衰、亡”。一个文化从兴到盛到衰再到亡,它只有一次生命。但中国的文化很特别,经过兴盛衰亡五胡乱华之后,会再经历兴盛衰亡的阶段,之后又开始兴,这是很奇妙的事情。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很多人认为中国文化要结束了。外国人认为中国文化从清朝末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已经差不多要亡了,但他们没有想到今天又出现国学热。这次的国学热,是两三千年以来经历过第二次兴盛衰亡后的第三度兴,之后就是盛,至少五百年以后才会出现衰的情况。所以,今天的国学热是一个契机,是一个关键时期,预示着中国文化要开始兴盛。

中国的国学热现象令全世界费解,大家都不了解为什么忽然之间有那么多人去学习《论语》《老子》等国学经典。人们在学习国学经典的时候,也看不太懂。外国人崇拜我们的国学,他们最崇拜不是儒家,而是道家,因为道家思想看不懂。《老子》是全世界除《圣经》之外,被翻译过最多语言的一本书,也是卖最多版本的一本书,世界上只要受过教育的人,都很喜欢看,甚至连俄国的托尔斯泰都翻译过《老子》。翻译《老子》的时候,怎么翻译“道可道,非常道”六个字,世界上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因为“道”这个字不能翻。有人把“道可道,非常道”翻译成“the

tao can be spoke out,but it`s not eternal

tao”。他认为,道可以用言语去说,但又不是永恒的道。那到底什么是道呢?道是不能翻译的,所以外国人看的头昏脑胀。我国古代的文化到今天又要振作了,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如果能在年轻的时候把握住,到中年、老年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国学文化的发展。

我们现在学习国学,因为国学里有人生的智慧。讲到人生的智慧,可以去听很多的故事,叫做心灵鸡汤。听了这些小故事,你会觉得很有趣,但是没有用,因为它缺乏系统。在学习的时候,我们都希望能系统的学习,能讲清楚什么是人性,人生该怎么走,人生的目的何在,死后有怎样的世界等等。如果完全不谈宗教,哪一种哲学可以告诉你人生应该如何,人生真正的快乐何在呢?学习儒家思想的话,你很快就会发现儒家了不起的地方。

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做颜渊,颜渊特别穷困,但他特别快乐。既然穷困可以快乐,那么有钱的话应该可以更快乐。但是,为什么有钱之后,我们反而不是很快乐呢?为什么颜渊那么穷困,他居然快乐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这有两种可能:第一,颜渊假装快乐,其实很痛苦;第二,他“贫而乐道”。什么是道?儒家有道,道家也有道,它们是不一样的道。道对中国人来说就是路,就是人生走的路。人生走的路有正路,也有斜路。譬如追求富贵荣华这样一条路,时间长了会发现,“有人漏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年轻人去考科举很兴奋,很努力,半夜拼命赶路;有些做官做腻的人,辞官回老家,颐养天年。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都要这么走一回呢?有没有人可以在年轻的时候,不管有没有事业的发展,都过得很快乐呢?当然,如果有机会发展,也过得很快乐。这就是儒家的道。道家的道是另外一套理论。所以,求知要进行选择。今天选择念国学是正确的,但也要理解。如果不理解的话,恐怕会发生观念的混淆。

(二)友情是缘胜于命

友情是缘胜于命。大家成为同学,就是友情的开始,这就是缘。大家同时参加课程,时间、空间、条件相配合,这就是缘。有缘才能相见。朋友都是自己选择的,不像一家人是生命中注定的。

1、朋友的分类

朋友分为四种:酒肉之交、利害之交、道义之交、生死之交,这四种朋友

并不是互相排斥的。

(1)酒肉之交

朋友总要一起吃饭、喝酒,否则一见面就谈儒家、道家,见面就有压力。我们不需要这么多人当老师。一般地,朋友是个性相近、气味相投的,有共同的兴趣、嗜好,这是很愉快的事情。

(2)利害之交

利害之交,就是合作的话对双方都有利,不合作的话对双方都有害。利害之交与生意比较有关。

(3)道义之交

道代表人类共同的正路,义代表正当性。道代表要先立定志向,一生都要走在人生正路上,合法地做生意。如果要交道义上的朋友,对很多事情的判断会很接近,这叫做正当性。有道有义,朋友才能走得长远,这就是志同道合。

(4)生死之交

最难得的朋友是生死之交,是可以用命来换的,叫做知己。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死而无憾。但是,知己很难找的。英国一位作家说,人生得到一个知己就很幸运了,得到两个知己几乎不太可能,得到三个知己一定是假的。知己是用命来换的,一命换一命,一个人只有一个知己。

2、益友

孔子特别强调,朋友当中有三种是好的,有三种是不好的。所谓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1)友直

友直就是朋友很真诚,很正直。朋友之间需要互相提醒。你做错事父母不见得会告诉你,他们疼爱你、关心你,作为一家人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他们往往会跟你的观点一致。但朋友不一样,朋友会提醒你这样做不对。如果不提醒你,就算不上是好朋友。问题是,朋友提醒之后,你不见得听。

(2)友谅

谅有两个意思,一个代表诚信,一个代表体谅。如果有一个朋友对你很讲信用,并且很体谅你,那这就是益友。

(3)友多闻

朋友喜欢念书,博学多闻,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才不会无聊。和朋友一起聊天,如果把朋友聊天的内容记几个重点,你会发现跟哪些人聊天是浪费时间,聊的是八卦琐事,跟哪些人聊天会谈一些见闻,谈一些电视、报纸上的观念。后者会找书本来查,做比较深入地了解,可以比较完整地说明一个问题,这就是友多闻。

3、损友

交朋友的时候,有三种好朋友,相对就有三种坏朋友。

(1)友便辟

便辟代表刚愎自用。有的朋友喜欢耍老大,认为自己说的一定对,听他的没错,这就是刚愎自用,缺乏反省的能力。

(2)友善柔

这类朋友太过柔弱,你说什么他都赞成,永远不会给你好的建议。这种朋友到最后变得没有是非。

(3)友便佞

友便佞是朋友口才太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这样的朋友在你做错事之后,他会给你解释说你做得不算错,还有人比你更坏,这样你就不会改过了。

孔子所谓的朋友的标准是对我有没有帮助,友直、友谅、友多闻就是益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就是损友。也就是说,刚愎自用,过度柔顺,口才偏激以至于混淆是非的,就不是好朋友。

(三)爱情是主观美好经验的投射

爱情很特别,有时候很难界定。天下最短的演讲就是有关爱情的,一位教授讲演的主题是爱情,他只说了两句话:“爱情很难说得清楚。有经验的人,不讲你也知道;没经验的人,讲了你也不会知道。”这个说法也是对的,因为它牵涉到人的投入太深了。只讲爱情的话,每个人都会想到自己的经验,而每个人的经验都不一样。这个世界上,自古以来就靠这各种不同的爱情故事维系着人类的希望。人们总觉得爱情是美好的经验,年轻人向往爱情,中年人幻想爱情,老年人也憧憬爱情,这是不可否认的。爱情很特别,它是一种特殊的机缘。它发生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它结束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爱情来无影,去无踪,有时候是一种适当时机的配合,两个人在某个阶段正好有某种感应。爱情问题很难说,只能讲一些基本的规则。

为什么对某个人特别有好感呢?因为你看到她的时候,就把小时候对异性的所有美好的经验结晶,投射在她身上。爱情是一种主观美好经验的投射。有时候,对方举手投足甚至说话的声音,都让你觉得小时候对于母亲、姐妹和其他女孩子的完美的理想在她身上出现了,把她想成是完美无瑕的。这是第一关。第一关是很容易破灭的,如果不分离的话,就要重新结晶,按照她的情况加以欣赏。人的欣赏是很有弹性的。我们看一个人,可以从表面看起来很讨厌,到接触之后越来越喜欢,因为性格比较投缘。也可能表面看起来不起眼,但内心有着与自己相近的人生取向,两人关心的事物是一样的。

人跟人相处最怕没有交集合,我们今天聚在这里,是因为大家对于学问有兴趣,对于国学有爱好,这就是交集合。如果几个人在一起,或者谈恋爱,到最后发现没有交集合,这时应该怎么办呢?人和人相处是有些基本观念的,譬如说两个人交往的时候,他们之间可以有性、情、爱三种互动关系。性偏重生物性,情偏重社会性,爱偏重个体性,从这三个字就容易了解所谓的恋爱或者爱情。

有一个词叫做“有性无爱”,这是很不好的,跟一般生物没有区别,但社会上常常发生这种情况,这不能叫做爱情。

情是社会性的,同学有同学的感情,邻居有邻居的感情。这种情是因为某种社会条件聚在一起之后,产生的一种互相关怀、互相尊重的情感。真正的爱是个体性的,一定要有人看到人群中你最特别,你是不能替代的,这时才有爱的可能。如果没有把这些名词分清楚的话,会混淆爱情的概念。有些人把性当作爱,有些人把情当作爱,到最后发现都不是。真正的爱一定是发展到内心里面真实的自我的部分。如果把它跟前面所说系统联在一起的话,性叫做身,情叫做心,爱叫做灵。

所谓的爱情,可以从整个人生来加以认识,最好身、心、灵整合在一起,这是最高境界。两个人相爱,他们的性、情、爱完全可以配合在一起,只羡鸳鸯不羡仙就是这种情况。但是,天下这种情况很少。我们可以努力的,其实是中间的社会性。如果两个人结了婚,就会有子女,有子女之后就会产生对子女的情感,情感会充分发展。有子女之后,夫妻之间相处就有共同的关心对象,就有了交集合,所谓的爱情就不是单纯的爱情了,会发展成为亲情,甚至成为友情。这就是我们所要思考的。有了这样的架构,对许多问题就会看得很清楚。哲学就是澄清概念,如果什么东西都混在一起,怎么去谈人生?如果今天认为这个重要,明天发现另外一个也重要,混在一起就什么都不重要了。所以,“意义”这两个字是首先要说明的。

一天,一个年轻人去参观画展,看了好多美丽的画,其中有一副特别好看,他忍不住说:“这副画真美。”他说完之后,有一个老人家过来了,这个老人家就是希腊哲学

家苏格拉底。老人说:“且慢,年轻人,你说这副画真美,我到这个年纪还不知道什么叫美,请你一定要做我的老师,启发我的智慧,解除我的迷惑,让我也知道什么叫美。”老人这么有诚意,年轻人当然是很乐意帮忙。他说:“老先生您别急,我一定告诉您。”苏格拉底问:“请问美是什么?”这个年轻人听到这个问题后,反而不能回答了。通常,我们讲的很多话都没有人问,如果有人问,我们反而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年轻人在没有人问他什么是美之前,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是美,别人一问反而不知道了。

各位现在试着思考一下,什么叫美?美是客观的吗?美是主观的吗?这两个问题就要争论很久。如果美是客观的,代表一副画只要具备某些客观的素材,譬如说颜色、布景、远近明暗的对照等就可以称之为美,天下很难找到这样的画,所以美不是客观的。中国认为山水画是美的,一幅山水画一大半都留白,外国人就觉得很浪费纸张,他们认为一定要它涂满才美,美很难客观化。如果说美是主观的,个人认为的美就是美,但别人不一定赞成。所以,到最后你会发现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美。

第二天又到美术馆去,这一次你比较晚,看到苏格拉底在那边看一副画,你偷偷走到他后面,听到苏格拉底说这副画真美,你立刻上前说:“老人家且慢,您刚刚说这副画真美,代表您知道什么是美?请您告诉美的意义是什么?”你自认为可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扳回一程。但苏格拉底毕竟不一样,他问到:“你问我美的意义吗?好,你先告诉我,你所谓的意义是什么意义,我再告诉你美的意义是什么?”

在美国,有一本书专门讨论意义,指出了意义的二十六种用法。当你问你“这句话有什么意思”的时候,其实有二十六种用法。我们在讲话的时候,常常是很多意思混在一起。见面经常说“你好吗”,这三个字的意义牵涉到跟对方的关系。如果老朋友最近生病了,“你好吗”就表示健康恢复了没有。如果是别人对你说“你好吗”,就不包含这层意思,因为他并不知道你的健康状况。如果知道对方最近失业了,“你好吗”就是找到工作了没有。在学校教书的同事,大家思想不一样,感情也不太好,但见面还是要说“你好吗”。“你好吗”牵涉到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特定的关系决定要表达的意思,这就是沟通的困难。

亲情、友情、爱情属于人的情感,但真正重要的是个人情绪的调节,也叫做情商。最好大学的毕业生的智商都很高,但进入社会之后情商不够好,越聪明的人越不容易合群,这是一般情况,因为他有骄傲之气,与别人相处时没有耐心。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情商特别差。不仅如此,情商差的话,自己也会有情绪困扰,不知道如何跟别人沟通,也不知道必要的时候如何向别人求援。社会上很多人患有抑郁症,这些人不是不会念书的,而是念书很好的。聪明人反而患有抑郁症,因为从小不知道如何疏导情绪,也不知道如何跟别人沟通。所以,讲到意义的时候,就要开发潜能,不断地求知,在情感上得到一种协调。至于如何协调亲情、友情、爱情,儒家学说会有一个大致的方法。只要学会道家,人间许多烦恼都很容易超越,因为它里面有一些基本的观点,这些观点构成一个系统,可以用在生活中。

如何开发潜能呢?我们常常说人活在世界上就是两种情况,第一是被动,第二是主动。通常,我们做事都是被动的,譬如上课是因为规定。在学校教书的时候,学生都很委屈,老师不点名,学生就不来上课。今天我来这里觉得特别难得,开始前十分钟本来想在前面找个座位休息一下,但同学们都很用功,前面的位置都坐满了。在外面演讲的时候,一般第一排都没有人坐,大家都坐在后面,好像准备随时夺门而出。

被动跟主动有什么差别?从小到大我们都是被动居多,父母叫我们念书,老师叫我们好好用功,进入社会又有各种竞争,结婚之后家里人互相要求,这些都是被动的居多。人生的关键在于化被动为主动,我们要练习把被动变成主动。如果是自己要做的,生命就有力量了。把应该做的变成愿意做的,这是生命的秘诀。很多事情我们认为别人都这样做,我也要跟别人一样,不然就赶不上了,这种想法是很辛苦的。我们要设法练习,把这些事情都想成是自己要做的。譬如答应别人一件事,答应之后就要做到,做到的时候会有压力,但如果把它想成是自己愿意做的,就没有问题了。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被动性。有一个朋友半夜一点多还在路上奔驰,远远看到红灯亮了,他心想半夜没有人,就闯红灯了,开过去之后就有警察追过来了。警察把他拦下之后问他:“你刚才没有看到红灯吗?”他说:“看到了。”“你不知道红灯要停车吗?”“我知道。”“那你怎么没有停呢?”“因为没有看到你。”这是标准答案。有谁会看到警察闯红灯呢?没有的。一定是没有警察才会闯红灯了。这代表人们平常遵守规则是被动的,这样被动的生活,常常会找一些机会和借口,生活得很窝囊。这种例子是很普遍的。

不只是中国人,外国人也一样。美国的一项社会调查,结果很令人担心。他们调查的问题是,如果可以隐形的话,你要做什么事?现在生物科技如此发达,再过几年肯定会发明一种药,吃下去就隐形。结果,美国高达80%的老百姓都要抢银行。反正可以隐形,别人看不到,就可以去抢银行了。平时之所以不抢,是因为平时抢银行一定会被抓,社会上有警察、保全,还有针孔摄影。这个调查代表了“满街都是强盗”,大多人心存侥幸,如果有机会就会为非作歹。不止是美国人,人类都差不多。

儒家从来不谈人性本善,人性本善是宋朝以后的学者谈论的。孔子、孟子不谈人性本善,因为没有证据。这是一个重点,要化被动为主动。孔子最好的学生是颜渊,孔子最重要的观念是仁,“颜渊问仁”就是最好的学生问最重要的问题,孔子的回答一定是他一生思考的精华。但是,对于孔子的回答,两千多年来的解释都有一些偏差。孔子的回答是四个字,“克己复礼”。两千多年以来,包括朱熹在内,都把“克己复礼”分为两部分,克制自己的欲望,去实践礼的要求。这就错了。孔子的意思是说,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规范,这叫做走上人生的正路。克代表能够,这在古代历史上用得很多。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规范,就是化被动为主动。孔子又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走上正路要靠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靠自己而不是靠别人,这就是化被动为主动。孔子思想是儒家的代表,他的思想就是让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把他被动去做的好事变成他主动去做的好事,把孝顺父母、讲信用、讲道义、帮助朋友这些好事从被动变成主动,这是整个儒家思想的关键。人的生命也是一样,从被动变成主动,生命在自己的脚上站起来,在自己的手上掌握住,做什么事都是自己愿意做的,这种力量是非常大的,并且可以持之以恒。学儒家思想也是一样。

这一部分以人生的意义为重点,说明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关怀、有痛苦可以受这三点使得人生有意义,并分别针对着身、心、灵三方面,而灵是摸不着的,很难说清楚,所以要先多了解身心。人生的意义还在于要开发潜能,在知、情、意三方面都要设法让我们的生命不断地成长,中间用一些儒家的思想做了大概的说明。

第二讲 儒家的用事智慧

第一节 为什么儒家要求人们行善避恶

任何一种思想的出现,都有它特定的的时代背景,要有特定的条件来与之配合。儒家就出现在春秋末期的乱世,所谓乱世,用一句专门的话来说叫虚无主义。虚无主义分两种:价值上的虚无主义和存在上的虚无主义。

一、价值上的虚无主义

价值上的虚无主义,譬如:现在常说的善恶混淆,或者说即使有善恶,但善没善报,恶没恶报。既然如此,又何必行善避恶,这叫做价值上陷入虚无主义。这其实不难了解,在复杂的现代社会,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譬如我所从教的学校,校长三令五申要同学们做到“四不”:考试不要作弊,作业不要抄袭,在教室不要喧哗,脚踏车不要乱停。这样一个大学听起来不太像大学了,好像是在管初中生一样。我上课就问学生,连校长都劝你们不要作弊,你们作弊很严重吗?学生很诚实地回答说确实很严重。我就问他们为什么作弊呢,他们说因为别人都作弊,别人都作弊所以也跟着作弊。我又问他们知不知道作弊是错的,他们说作弊不能算错,作弊被抓到才算错。我说那以后要怎么办,他们说以后不是不要

作弊,而是改善作弊技术。这就陷入虚无主义了,当今社会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再加上慢慢出现虚无主义,善恶是非都分不清楚了,分清楚了也没用,因为善恶是非没有报应。所以,这就是价值上的虚无主义,这是一个危机时代。

二、存在上的虚无主义

至于存在上的虚无主义,就是说反正人最后都会死,一句话说白了,人都会死的,“最后”就是代表存在上的虚无主义。既如此,这一生干嘛要奋斗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最后结束什么都没有,有钱人死了,尘归尘,土归土,穷人死了也是一样。这样一来,如果受苦的话,那你为什么还活着,为什么不自杀呢?自杀就是存在上的虚无主义最典型的例子,反正活着很苦,又干嘛要继续活着。再活也是一个样,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这叫做虚无主义。

古代的乱世,这两种虚无主义同时出现,儒家的孔子针对的是价值上的虚无主义,道家的老子针对的是存在上的虚无主义。从这两方面去分,就能知道它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

孔子碰到礼坏乐崩、社会规范瓦解了,他不是去复古。很多人以为孔子复古,其实是不对的。孔子尊重礼仪,他不会复古,他的精神可以用四个字来描写:承、礼、启、仁。就是把礼接过来,我们平常讲承前启后是仁,仁在前文已有提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仁”字是孔子思想的关键。在《论语》里面,很多学生都问孔子什么叫仁,孔子的回答每一次都不一样。那考试该怎么写呢?如果今天孔子亲自教学生,出一道题“什么叫做仁”测验学生,每个人写的都会不一样,因为老师每次说的都不一样。这一方面是因材施教的体现;另一方面,仁这个字本来就很特别。仁分三个层面: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所以,一个人就有三个层面牵涉到仁,我也可以把它分成三个层面:向善、择善和至善。这三个都是善,因为它让你重新找到价值上的规范。也就是说,人活在世界上最怕什么?譬如说父母教孩子时,最担心孩子没有善恶是非的观念。如果有一个小孩认为孝顺很好,不孝顺也无所谓,那父母就该担心了,不孝顺怎么能无所谓呢!孝顺是必须的,孝顺是唯一的选择。又比如跟朋友来往,如果进信用不讲信用也无所谓的话,那就没有人愿意与你交朋友。朋友之间必须时刻注意信用,也不能有弹性,今天心情好,就讲信用,明天心情不好,就不讲信用,这样是不行的。

所以说,孔子的仁包括三个层面:人性向善、择善固执、判断适当。

人性向善,如果学哲学光把“本”改成“向”,这也未免太容易了。儒家看人的时候,发现人有理性、有自由,人可以选择善也可选择恶。那又为什么非选择善不可呢?关键在于他是否真诚。众所周知,人是所有动物里唯一可能不真诚的。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猫在学狗叫,在这里,猫就是猫,狗就是狗。但是人不一样,人可以变脸,人们有时候翻脸比翻书还快,但是更难得的是做到真诚。因此,人生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要真诚。但是我们也知道真诚很累,很容易吃亏。还有些人把真诚当做天生幼稚,这可不是儒家的意思。

孔子有一句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意思是你喜欢做好事,却不肯去学习了解社会的真情实况和人情世故,那它的后遗症叫做愚昧。譬如,走在街上看到一个乞丐,我很同情他,就把钱给他,但是没有想他是怎么来到这儿的。假设我到一个塔上面,看到一个乞丐,我心里想他怎么来的。原来是有人每天固定送来,然后接走的。他是被利用的。如果我知道这个人引发我的同情心,但如果我没有学习,怎么能知道这个人是不是在骗我呢。没有弄清楚的话,就很容易受骗,会觉得好心被人利用了,会很懊恼,以后对别人不要那么有同情心了。如此一来,受害的人成了自己。所以,孔子说喜欢做好事而不喜欢学习,后遗症就是愚昧,对人情世故,要多学习,学习之后,会明白做好事也需要有智慧。

儒家的真诚,绝对不是天生幼稚,而是真诚可以引发力量,由内而发的。我自己当学生的时候也一样,一上车就抢座位,这是生物本能反应。没有人喜欢站着,坐车

站着的时候晃来晃去会很累,一般抢到座位以后,坐下来觉得很舒服很有成就感。到了下一站上来一位老太太,这时候年轻的学生就纷纷把眼睛闭上或把眼睛转向窗外了,也有拿一些书来看,尽量不要注意到老太太站在前面的事实。突然一阵刹车,老太太摔了一跤,这时很多年轻人都站起来了,因为他们再也忍受不了良心的煎熬。每个人都有良心,只是平常不容易看到。譬如说,你身边很多朋友,平时根本不知道谁特别有爱心,但是发生地震等灾难的时候,他忽然之间出钱出力,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人突然良心发现了。其实,他平常跟你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同情心,在这个特别的时候表现出来了,这说明他良心还在。

我们常说做人要有良心,那么,良心是善的吗?儒家告诉我们,良心本身不是善的,良心是对善的要求。这个名词的分辨非常重要,平常我们读书,都是全部接受,拿来就用,认为良心就是善的,人人都有良心。但生活中为什么很多人有良心却不做好事呢?因为良心对他没有起到作用,他不真诚。所以说,良心是对善的要求,你真诚良心就开始运作,就要求你行善,这就叫做人性向善,也是我们对儒家的解释。而且这也应该很符合孔孟的想法,因为孔子从来没说过人性本善,孔子只说,君子有三戒:戒之在色,戒之在斗,戒之在得。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壮年时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老年时,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依孔子的话,人的一生都有血气在作怪。这也说明孔子对经验很有观察,孔子绝对不会讲空话。孔子不会对着他的学生说“人性本善,人性很伟大”之类的话,我们都是人,都知道自己伟大不伟大,善良不善良,也都知道自己有良心,但良心平常睡着了,一旦醒来的时候,就很愿意做好事,代表我心里很不忍,不能眼睁睁看别人受苦。这也是儒家的思想,真诚引发力量,由内而发,让自己要求自己做该做的事,这样才会感到由内而发的快乐。颜渊之所以快乐,秘密也就在这里,真诚地做所有的事情,快乐会由内而发。

快乐有很多种。当你肚子饿的时候,吃一顿大餐是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吃饱了就没有了。所以,跟身体有关的快乐要有限制,过度的话就会有后遗症,而且后遗症可能很严重。老子曾说,世界上,十个人里只有三个是活到自然寿命结束,另外三个是因为战争、犯罪而提早结束了,还有三个是养生养得太好而提早结束了。老子在他的那个时代就知道了“富贵病”,十个人里只有一个可以学会老子的思想,真的太难做到了。从这里来看,就不能说人性是本善的。人性向善,关键在于真诚引发力量,由内而发自己去做。

第二节 儒家与人际关系的改善

既然真诚是力量的开始,又为什么要行善呢?所以每一个字都要分析清楚,否则就蒙混过关了。善就是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这里的“别人”指从父母开始都是别人。譬如,我跟父母之间的适当关系就是孝顺,所以我向父母行善就要做到孝顺。我向朋友行善就要守信用,向兄弟姐妹行善,就需要有悌。如果在社会上工作,上面有领导,就要忠于职守,要服从,这就是我的善。所以每一个人相对于其他人的时候,他都有相对的一种责任,尽到了这种责任就可以称其为善。

善是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其关键在于“适当”二字,所以择善就很重要。你需要判断什么才是适当的,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是我们这一生随时都要考虑的事情。有时需要靠经验的积累来调整自己的判断。譬如我跟张三相处,开始的时候处不太好,后来慢慢了解了他的性格,知道了他对我的要求,我就慢慢调整了对他的看法,人跟人适当的关系要考虑很多的因素。这里着重讲三点:第一,内心感受要真诚,与人来往,内心要感受到真诚,如果不真诚的话就只是做戏或做秀;第二,对方的期许要沟通,对方对你的期许太高,你就应该与他沟通,让他把期许降低一点;第三,社会规范要遵守,人与人相处必定对社会有一定的共识,我们的行为要符合一些标准,就是要设法遵守社会规范。

具体来说,内心感受要真诚就是与人来往要真诚、要有善意、要抱着尊重别人的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至于对方期许要沟通,有时可能对方的期许太高了,自己没法做到。这种例子很常见,假设你在一个地方工作,有两个同事,一个同事你认识了十年,另外一个同事才来一个星期。你早上上班时买了两杯咖啡,一杯送给老同事,一杯送给新同事,结果他们的反应很不一样。新同事感激的不得了,才来一个星期,就有人请喝咖啡,真是感动啊;但老同事,看到咖啡不但不感激

国学与人生智慧树篇三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修养”的问题,我想,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很熟悉。“修养”其实也是中国文化几千年的一贯之传统,在中国古代文化各家各派当中,都有很多关于“修养”的讨论,除了儒家之外,道家和佛家当中也有很多关于“修养”的思想。不仅如此,在先秦诸子百家里面,有关“修养”的理论非常丰富,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甚至阴阳家,里面都包含有关“修养”的思想。所以,“修养”的问题,并不是每一家、每一派单独所倡导的理念,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诸子百家学问共同贯穿的一种基本思想。

为什么中国人如此重视修养问题?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总是认为,如果一个人的修养不好,一方面他自身活得不会很幸福,在成功的道路上可能会有很多的坎坷和曲折,他可能接受不了来自于外部的挑战;另外一方面,对别人可能也会带来伤害和负面的影响。我们今天想先跟大家简单地说一下,《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这个题目当中的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国学”,第二个是“修养”,这两个概念分别是什么含义。

一、何谓“国学”?

既然我们讲国学,我们先简单地说一下“国学”这个概念的含义。“国学”严格说来,古代的中国人是不把自己的学问称之为“国学”的,他们认为,自己的学问是为一切可能意义上的人服务的,不是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

族服务。国人的国家观念跟今天也不一样。学问是为全天下服务的,这样一个基本理念决定了古人没有“国学”这个概念。不使用“国学”这个术语,就好比今天的英国人不会把流动力学称之为“英国学”,德国人不会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称之为“德国学”,更不会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是“德国学”,因为它本身是为全人类服务的,不是为哪个民族服务的。

(一)“国学”概念的形成

它的研究方法也是普世的,不局限于某个国家的民族性和特殊性。古人也是这种观念,中国人也是这种观念。但是,为什么后来形成了“国学”这个概念呢?这是因为甲午战败以后,很多中国人到日本,首先在日本学到了“国学”概念。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深深感受到来自于西方

文化的强大冲击,强调日本的民族性,所以,把自己历史上的传统文化或者传统文化里面的一部分称之为“国学”,这种“国学”概念是带有强烈的日本中心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情绪在里面。中国人把日本人建立起来的“国学”概念挪运到中国,二十世纪初开始被中国人广泛地接收。“国学”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区别于西方的学问,也就是中国人学问的研究方法,人们发现它跟西方有很大的区别,所以称之为“国学”。所谓“国学”,也有人称之为中国固有的学术,或者是研究中国固有学术的学问。胡适甚至把“国学”称之为旧学或者国固学。

(二)“国学”的几种概念

那么“国学”这个概念,有没有一个大家可以普遍接受的定义呢?应该是没有的。究竟什么是国学?有点说不清

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总结,发现人们所使用的“国学”概念,它一般有几个不同的层面,或者说有几种不同意义上的“国学”概念。1.泛指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个是把“国学”理解为泛泛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从这个角度上讲,“国学”跟我们过去使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同义词。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有气功、太极,有京剧、黄梅戏,有书法,所有这些东西似乎都可以纳入“国学”的范畴。这样一种“国学”的范畴是具有泛泛而谈的意义,过于广泛。学者一般不将这个意义看作是“国学”概念。但是在民间和社会上,这种使用方法是存在的。2.以儒、道、释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学术

另一个现在影响最大的“国学”概念,就是把“国学”理解为是以儒家、道家和佛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学术。这主要是基于中国过去传统学术思想的主体(其主要成份是儒道释)这样一种观念,把“国学”理解为是有这三家学问构成的整体。但是这个理解也是有片面性的,因为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远远不限于这三家。3.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学术思想

除了这两种不同的“国学”概念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国学”概念,就是把“国学”理解为一种相对比较狭义的,或者说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为重心的学术思想,同时把诸子百家的学问,当成是依附于儒家思想,或者说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们构成了一种边缘的学术思想的整体。

有这么几种观点,比如马一浮,他认为“国学”就是以六艺或者经学为核心的学问,甚至可以说国学就是六艺之学。这是马一浮先生的说法。

章太炎生倾向于把“国学”理解为是包括经学、小学、子学、史学和文学等在内的学问,也就是说以经、史、子、集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体系。子学包括诸子百家在内,小学是指文献考据和考证为内容的学术思想。方克力先生总结认为,所谓“国学”就是四部及其相关的学问。其“国学”概念是在章太炎先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钱穆先生倾向于把“国学”理解为整个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学术思想都包括在内,包括先秦的诸子之学、汉代以后的经学、魏晋时期的玄学、隋唐的佛学,南北朝到隋唐的

佛学,以及清代的考据学,诸如此类,统统属于“国学”。这样的理念是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国学”的,不是以哪一家、哪一派作为中心,凡是几千年来中国古人的思想体系、思想学说称之为国学。这一种“国学”概念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国学”这个概念有三种不同的类型,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理解,其中第三个理解相对更狭义一点,是以儒学为线索,或者说以中国古代历史上各种学术思想潮流为线索来理解国学的概念。这是国学的问题。

二、何谓“修养”?

下面我们再来简单地讲一下“修养”的概念,我们今天讲“修养”,未必所有人都知道什么叫做“修养”?

(一)从文字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修养”这个词,在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巨著当中是什么意思?严格说来,“修养”的概念在先秦时期各家各派的巨著当中并没有直接出现。

古人所使用的是跟“修养”这个词含义相近的一些概念,比如以“修”打头的概念,有“修身”、“修己”;以“养”打头的“养生”、“养性”、“养气”、“养勇”。以“修”打头和以“养”打头各有一系列相关的术语,后人认为这两种术语的含义有相通之处,都是指人的自我改变、自我培养。但具体来说,“修”和“养”的含义还是有所区别的。1.“修”的含义

首先,这个“修”,我们知道,下面有三撇,如果仔细观察繁体字,可以发现,繁体字当中有很多跟发须有关的

字有三撇的,比如说胡须的“须”,头发的“发”,还有一些其他的汉字,都有三撇。“三撇”在甲骨文里,据我的理解应当是指头发或者说发须之类的东西。修理的“修”,严格说来是一个形声字,其中三撇的部分是指它的含义,跟发须有关。去掉三撇剩下来的部分,原来的写法可能稍微复杂一点,应当代表“修”这个字的读音。所以,“修”作为一个形声字,它的意思应当是说头发梳理的很整理的样子,这是“修”字的本意。2.“养”的含义

我们再来看看“养”这个字,“养”的繁体字,大家仔细观察,上面是个“羊”,今年是羊年,骏马羚羊的羊,下面是食物的“食”。根据许慎在《说文解字》里的说法,“养”这个字是从食,羊声,上面的“羊”是代表它的读

音,下面的“食”代表它的含义,所以“养”的本意是以食物来供养。这也是一个形声字。3.“修”和“养”的区别

“修”和“养”这两个字的含义应当是有重要区别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

“修”代表一种强制性的或者说人为刻意的、带有一定造作性质的努力。就像我的头发很乱,我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标准,一次性的、强行地把它梳理整齐,而不需要去尊重头发本身的意愿,头发本身完全受我们支配和控制。这是“修”,是一种强制性、人为的,完全按照主观标准来改变一个对象。

“养”是有所区别,“养”是强调一种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尊重事物自身的规律和成长的法则来改变一个对象。

就好比说,你家里如果养了一棵盆景,一棵小树,你发现这棵树长歪了,它的树干扭曲了,你想让它长直,强行把它扳直是不行的,因为它可能断掉;你可以通过调整这棵树的方位,或者改变阳光射入的角度等一系列方法,通过缓慢地引导、诱导的方法来改变它,不能够强行去改变它,你要改变它,就得尊重它自身成长的规律和法则。尊重一个对象自身的规律和法则,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地改变一个对象,可以理解为就是“养”。4.“修养”的含义

“修”和“养”都是对对象的一种改变,但改变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我们把“修”和“养”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术语来理解,所谓的“修养”,是指对人的改变,既包括强制性的、人为的改变,也包括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充分尊重和理解我们自身生命成长的法则、规律来改变自己。这两者结合到一起,是对人改变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这是“修养”的本意。

我们现在讲这个“修养”,身心修养的“修养”,对中国古代学者来说,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这么重视修养的问题呢?我想谈两个最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概念。

(二)从思想史的角度进行分析

刚才我们只是从文字学的角度来分析“修”和“养”两者的区别。现在我们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修养”。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儒家经典《大学》,也就是后来“四书五经”里面的第一本书,“四书”的第一本书《大学》,是以修养、修身为核心的一本书,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修身的不朽经典。

这本书里面曾经引用《诗经》当中的一句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比喻君子修身养性的过程。

朱熹在《大学章句》里对这句话有一个发挥,说“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皆言其治之有绪,而益致其精也。”朱熹是什么意思呢?他的意思是说,所谓修养或者修身,就是好比是工匠加工玉石,一块玉石从矿山上采回来,你要把它打造成一个精美的工艺品,卖出一个好价钱,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程序。首先,你要用刀和锯把它锯成你想要的一个形状,把它雕琢成你想要的形状,就好比是切和磋;有了切和磋的过程还远远不够,还要对它进行反复地打磨,让它散发出光泽,让它熠熠生辉,让它精美无比,就好比是琢和磨。严格说来,“切”、“磋”、“琢”“磨”这四个字分别代表加工玉

石或者是加工一个对象的过程和方法。朱熹想要说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修身养性”。“修身”就好比工匠加工玉石一样,需要反复地切割,反复地打磨。我们每个人的性格、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同样需要反复地切割、反复地打磨、修理,修理和打磨的功夫就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儒家经典《大学》和朱熹所解释出来的“修养”的含义。2.“治气养心之术”

荀子在他的一篇文章《修身篇》里也谈到了“修身”的含义,即“治气养心之术”。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修身”或者“修身养性”的另外一种解读,这种解读和前面朱熹的解读没有本质性的区别,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荀子强调的“修身”或者说“修养”,包括“治气”和“养心”两个方面。“治气”是指一个人的气需要改变,有的人气质比较刚,有的人气质比较柔弱,需要自我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养心”就是一个人的心理世界需要反复不断地调整,需要反复地去加以引导、规范和管理;“养心”同时也指让人的心灵得到滋养,让人的精神世界、内心世界得到营养。不然,人在心力枯竭、心力交瘁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有好的生活的,也可以说是系幸福指数很差。这是从“治气”和“养心”两个角度来理解“修身”或者“修养”的问题。

三、“修养”的必要性

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修身”或者说“修养”的必要性究竟有哪些?我认为,其必要性至少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气质之偏

第一个方面,我称之为是气质之偏。什么意思呢?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各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从童年时代起,或者说在娘胎里的时候,就已经受到父母的遗传;从童年时代起,在家庭环境当中成长,会养成自己的性格特点。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区别,各不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可能都有自己的片面之处。

“气质”是指,有的人性格很急躁,有的人性格很缓慢,有的人更在乎金钱,有的人更在乎人际关系。总之,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或者说考虑问题的偏好、癖好有所不同,而这种癖好或者偏好很可能是有片面性的,会给自己带来某种负面影响。所以,修身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要治气。用荀子的话来讲,这是“气质之偏”的问题。可能是遗传

因素导致的,也可能是从小到大的生长环境,特别是幼年时期的生长环境所导致的。

(二)心理疾病

我觉得第二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人是有心理疾病的。所谓“心理疾病”,就是人的心理不健康。我看到过一个调查,说中国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其比例在16%左右;中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比较严重的人占20%到25%左右。2005年,全国几大网络媒体联合做的一个调查表明,中国职场员工有25%左右的都有相当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困扰人类的最大问题之一。

现在,我们中国一年自杀的大概至少有60万人以上,中国的平均自杀率是全球平均自杀率的3倍左右。为什么

有那么多人自杀?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心理健康问题所致,特别是患有抑郁症。心理健康出了问题,应当从它的来龙去脉上去诊治,要搞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心理世界出了问题。虽然按照现代心理学的标准来看,世界上心理百分之百健康的人几乎没有,即使再正常的人,心理健康也有出现偏差或者问题的时候,但是有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疾病,可能还是由于个人特殊的经历所致。比如,我们童年时代所经历的一些事件,在我们心理上留下了创伤,长期挥之不去;家庭环境、成长环境,施加给我们一些不公平的待遇,或者过于强大的压力,在我们心理留下了伤痕;个人情感上的失败、事业上的失败、学业上的打击,在我们心理上留下了阴影。所有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

修养,如果就其养心的角度来讲,实际上就是让人的心理从有病的状态得到滋养,让本来不健康的心理得到正能量。这就是所谓的“养心之道”。我认为,每个人都有非常重要的认识自己的任务,认识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认识自己心理疾病的根源在哪里?虽然我们有时候并不一定认为自己的行为方式、思考问题的方法,反映出自己心理世界背后的矛盾问题或者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有足够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或者如果我们愿意彻底地冷静下来,面对自我和反省,我们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疾病,还是可以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的。

实际上,虽然现在有心理医师、精神分析师等专家帮助人们克服心理疾病,但是最好的心理医师应该是自己。因为很多患者都在误导心理医师,心理医师面对的最大问题

和挑战,有时恰恰是人们不愿意面对自己,即使在大夫面前也不愿意彻底地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让大夫们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没有办法给他治病。假如我们有足够的自我分析能力,就能够引导和调治自己的心理疾病,那么,不需要依靠心理医师,我们也能够找到医治自己心理疾病的最好办法。这也是古人所讲的“养心之道”。所以,这是修养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生存环境

我认为,需要修养的第三个理由是生存环境。我们今天生活的环境,竞争是无比的激烈,外部的压力也是无比的强大。生活节奏太快,我们对于人生的很多事情还来不及想清楚,就已经不得不盲目地投身其中,甚至我们在几十年来都没有把很多问题想清楚的情况下,就已经匆匆忙忙

地度过了。说是我们心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罢,性格当中的一些问题也罢,人生选择当中的一些问题也罢,我们本来应当可以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但是由于来不及思考、来不及反省、来不及自我调整,在强大的外部压力面前、在过于急功近利和浮躁的社会潮流面前,我们被淹没了。

在这种被淹没的情况下,我们的一生都活得很茫然。所以,修养的重要性就是,让我们暂时放慢自己的脚步;让我们在非常忙碌和匆忙的环境当中安静下来,好好地去面对自己;让我们在泰山压顶般的挑战和压力面前,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去面对自己、反省自己。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之所以需要修养,与今天生存的过于浮躁、过于急迫、过于功利的环境有极大的关系。我

们每个人都感到了非常强大的压力,不得不随着时代的车轮快速地行转,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所谓的“修养”也就无从谈起。“修养”无从谈起,很可能做事的时候就乱了分寸,一错再错,甚至有时候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是我们需要“修养”的第三个重要的理由或者说原因。

(四)贪婪之心

第四个重要的理由或者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人的贪婪之心。我们之所以修身、修养,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认识人心的贪婪,认识我们自己在多年的成长道路上,可能由于疏忽,可能由于麻痹,可能由于环境的误导,对自己认识不足,特别是对自己人心的贪婪认识不足。人总是有贪心的,在生活和工作的中,在需要自己做选择的关键时刻,我们的贪婪之心就会暴露出来。我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他人,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走向犯罪的深渊,这样的例子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都屡见不鲜。修养,一个非常重要的功夫是所谓的“自省”,所谓的“慎独”。自省也罢、慎独也罢,都是让我们对自己人性当中那些丑陋的东西、肮脏的东西、不光彩的东西、贪婪的本性有非常清醒地认识。我们认识了自己人心的贪婪、丑陋、堕落,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社会,因为我们的人性弱点在其他人身上同样暴露出来。比如,你开车的时候,看到别人跟你抢道,你可能很生气,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你有时候也会去跟别人抢道,无论是你抢别人的道,还是别人抢你的道,从某种角度上来讲,都体现出人性的共同的本性,那就是贪婪。假如我们知道,别人跟我抢是

因为人性的弱点,这在自己身上也同样存在,可能我们的心态会稍微平和一点,不会那么生气。假如我们对人性堕落、丑陋的东西看得更深刻一点,那么在跟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也可能会更加清醒、更加理智地去面对他,不至于情绪化、非理性地起冲动起来,或者走上不光明正大的小人之道。

“修身”或者说修养有四个方面的理由:第一,是因为我们人性在气质上有偏颇,可能是由于天生的因素或从小生长的环境因素所导致的气质之偏;第二,可能是因为我们心理世界的一些不健康问题根深蒂固,在我们的潜意识、下意识当中隐含着的某些疾病、某些问题不被我们所清醒地认识,但实际上,它在深深地决定和支配着我们的行为,所以,心理疾病治理的需要是我们修养或修身的第二个重

要理由;第三个重要理由,是我们今天生存的环境压力太大、节奏太快,对我们的影响太强,如果我们不能够修身或者修养,很可能没有办法很好地去面对来自于环境的挑战和压力;第四,是人性需要我们去认识,特别是人性的丑陋、阴暗、贪婪,我们要不断地去认识,只有深刻地认识了人性、丑陋与贪婪,才能更好地面对自己,才能更好地应付和他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从而更好地生存于这个世界。

这是我们讲的“修养”或者“修身”的理由,古人在这方面也有一些相关的说法和理论。比如儒家经典《大学》当中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天子,无论你这一辈子打算做一个轰轰烈烈、功成名就之人,还是只打算做一个平常普通的百姓,都需

要修身、都需要修养,因为这是决定我们人生是否活得幸福、精神是否保持健康、生命是否实现自身意义与价值的前提条件。所以,都要以“修身”为本。

四、“修身”八条目

《大学》提出“修身”的八个条目。我们下面就简单地讲一下“修身”的方法问题。前面是讲修身的必要性以及修养的含义。那么,修身的这些方法或者具体的内容或步骤,在儒家经典《大学》当中提出了所谓有名的“修身”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方面,怎么来理解呢?

(一)外王

我们首先简单地熟悉一下这八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人们一般认为,从格物、致知一直到修身这五个条目,借鉴于

内慎,所谓“内慎”,就是内心世界的自我完善。“齐家、治国、平天下”属于外王,所谓“外王”是在外部世界取得了公认的成就或者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好评。外王的“王”字,按照汉代学者董仲舒等人的解释,上边一横代表天,下边一横代表地,中间一横代表人,所以“王”贯通天、地、人。这个“王”和我们今天所讲的称王、称霸的“王”,国王的“王”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孟子讲所谓的“王道”“王阵”,都是从贯通天、地、人这个角度来理解。什么叫做“贯通天、地、人”?即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不会引起天怒人怨。比如,现在很多坑蒙拐骗的行为,虽然没有被有关司法机关管理部门惩罚,虽然他发了大财,但是惹得天怒人怨,这就叫不能够“贯通天、地、人”。如果你的所作所为不仅让自己得到了幸福

和快乐,也让全世界或者说所有跟你行为有关的那些人和对象能够从中受益,就是“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相当于外王。

(二)内慎

“格、致、诚、正、修”相当于内慎。“格、致、诚、正、修”什么意思呢?“格”是格物,格物是研究事物;“致知”中的“知”就是智慧的“智”,它是一个通假字,指获取智慧;“诚意”是说自己在意念上、在动机上的一种诚实、实在;“正心”是端正自己的心态。这五个条目从格一直到修,实际都是在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也可以拉入到广义的“修身”的范畴之内。这是《大学》用八个方面来讲的修身的含义,也可以说是修养的含义。这八个方面也可以理解为从低到高,但是

这个从低到高,不一定是指时间上的先后,而是指一种逻辑上的层次关系,层层递进的概念。如果把它理解为时间上机械的从前到后的关系,那是不对的。王阳明就说过,“八条目者一条目也。”其实说穿了,就是一个条目,什么条目呢?就是“修身”,或者说“修养”。用王阳明的话也可以理解为 “知良知”,就是知行合一。这样来理解也可以的。

五、“修养”的九大范畴

我曾经也在《儒家修身九讲》这么一本小书当中,讲到“修身”的九个方面,我在这本书里,把古人有关“修身”或者“修养”的思想,结合现代人的实际情况从九个方面加以探讨。绝对不是说我讲的这九个方面足以充分地概括古人有关“修身”或者“修养”思想的全部,主要是基于

我自己个人的心得和体会,认为这九个方面比较重要,或者说对我们现代人尤其重要。古人有关“修养”的思想,还有很多方面都非常重要,甚至对现代人也同样非常重要的方面,我可能没有全面地去概括。

我讲的这九个方面,包括守静、存养、自省、定性、治心、慎独、主敬、谨言、致诚。我简单地说一下这九个方面的含义。

(一)守静

第一个方面是守静,古人认为人的修养问题,首要的一条是要恪守内心的平静,人的心理就好比是一潭浑浊的水,如果长期得不到安定,在浑浊状态下,它是不可能透明、不可能照见万物的。同样,人心如果不能安定下来,也照不进万物、照不进自己,那么,人在这样一种浑浊不堪的

心态之下,不仅容易出错,更重要的是缺乏对自己的清醒把握。诸葛亮曾经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为什么非宁静无以致远呢?因为人心静不下来的话,就不可能保持高度的清醒和理智,就不能够致远,不能够走得更长远。1.性天之妙,唯静者知之

我们现在发现,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从先秦一直到明清时期都非常重视守静的功夫。除了诸葛亮的例子,到宋代以后,学者们在静养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心力,也可以说是儒家、道家、佛家都在这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功夫,不仅仅佛家和道家花大量的时间去静坐,儒家学者也提出“半日读书,半日打坐”。宋代学者陈怡和朱熹等人都对“静坐”非常重视,王阳明也非常重视“静坐”这个问题。可以说

古代的士大夫们,特别是宋代以来的儒家士大夫们在“静坐”方面投入的功夫,超出了我们今人的想像。朱熹和他的老师李延平在一起静坐的时候,有时候,师徒二人终日相对不发一语。

曾国藩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近代史上忠信名丞之一,清朝末年的大学者,他曾在自己日记里写道,“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不管多么的繁忙,要保持半个时辰,相当于今天一个小时的静坐和静养的时间。近代学者包括钱穆先生、梁漱溟先生、郭沫若先生也都有非常丰富的静坐和静养方面的功夫和体验。我们今人在修养方面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缺乏或者不懂得守静的重要性。2.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

我在清华大学开《儒家经典导读》这门课,每次上课前,让所有学生跟我一起集体静坐5分钟时间。结果发现,一学期课程下来,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在作业里面,都或多或少地讨论到“静坐”。在课程的网上自由讨论区里面,也有一半以上的帖子都是有关于“静坐”的。一学期课程文章里面,写得最精彩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讨论“静坐”的问题。这让我感觉非常惊讶。我每个星期给学生上课的时间,加在一起是90分钟,去掉5分钟的休息,去掉5分钟的静坐,实际上我只讲了80分钟。而80分钟的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还不如5分钟一句话不讲所创造出来的效果。为什么会这样?

很多学生在文章里也谈到,从小到大所有的家长和老师们,从来只知道告诉我们如何地动,动得越快、动得越多,就意味着成果越多、收益越多。从来没有任何人教过我们如何静下来。在这门课的课堂上,他们学会了静坐,学会了守静,第一次静下心来面对自己,第一次发现了人活在世界上如果静下来多么的美好。所以,我们讲的修身的第一个条目是守静。

(二)存养

第二个重要的条目,我称之为“存养”。“存养”二字来源于孟子的一句话,叫“存其心,养其性。”什么叫做“存其心”呢?就是一个人在麻木的时候,他的心也就丢失了;或者说一个人在过于忙碌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活着真正的意义是什么。他的心迷失了方向,也就不能“存其心”。“养其性”就是培养自己的性格,培养自己的身心世界。“存养”,从根本上

来讲,是要求人们学会把生活本身当成目的,把生活的每一个片断、每一段时间都当成记忆来追求。

1.为什么我们不会养生?

前些年,温州有一位杰出的企业家叫王均瑶先生,38岁英年早逝。他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创造了多达数十亿的财富,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名人企业家,而且他的起点非常低,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白手起家,创造出这样的奇迹,确实非常不容易,也因此成为很多人崇拜的偶像。他曾经担任浙江省商会的会长,获得了很多像“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之类的荣耀称号。但是,当他发现自己得了癌症时,没有及时地去治疗;又在治疗没有取得预期成效、没有充分进行的情况下,匆忙地投入了工作,甚至向自己 的家人、亲友隐瞒自己的病情。这么一个工作狂式的人物,连自己的命都不顾,还要疯狂地去工作。

像这样引发英年早逝的现象,近年来在全国各地蔓延。前些年,清华大学一位36岁的讲师,猝死在自己的家里;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32岁的学者肖亮中先生英年早逝,也是由于工作过于繁忙和劳累所致;高秀敏是我们大家熟悉和喜爱的小品演员,46岁英年早逝。这些人英年早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过于忙碌,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常年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以至于把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追求自己生命意义的工具和手段——工作,变成了主宰,变成了目的。而我们的生命意义却要被当成手段牺牲掉,当成工具消耗掉,颠倒了两者之间的举此轻重关系。由此可见,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人非常急功近利,人心过于浮躁,大家过于在乎物质利益上的所得、表面上的风光与外在的成就,而忽视了自己心理世界的需求、精神世界的健康。所以,不能够“存养”自己。

我们今天讲“存养”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让人们学会面对生活的压力和挑战,从而让自己把生活本身当成一种目的和意义来追求。2.动息皆有所养

北宋一位学者程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欲知得与不得,于心气上验之”,即从人的心气来检验自己,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摸摸自己的胸口,感受一下自己的心气是否平和。如果你闭上双眼,放松感受一下自己的胸口,发现自己的胸口有点混乱,心态不是很放松,那就是心气

不够平和;如果发现你自己总是或者经常能够保持心如止水的状态,那就是做到了“存养”。

古人讲“存养”之道,借用程颐的哥哥——程颢的一句话来讲,叫“动息皆有所养”。即无论是动还是静,都要让自己得到滋养,不仅仅是身体、生理世界需要滋养,心理世界、精神世界同样需要滋养。这不仅仅是为了延年益寿,也是为了让我们的精神变得更加幸福、心灵变得更加得快乐。这是所谓的“存养”的问题。

(三)自省

第三个重要的话题,我称之为“自省”,就是自我反省的意思。从表面来看,大家对自省都应该非常了解,没有人不知道“自省”的含义。“自省”就是要求每个人都能充分地面对自己。实际上,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敌

人往往就是我们自己,人要克服自己、战胜自己,也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做的事情。我们可以想尽办法、绞尽脑汁去对付别人,但是未必能够真正有效地对付自己。就像奥运会比赛场上冠、亚军的决赛,冠、亚军之间比的往往不是技术,而是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对自我的把握能力,跟自省有一定的关系。

大家可能知道,弗洛伊德早在一百年前就提出过有关“认识人”的问题,他把人的意识世界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意识,就是每个人都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内容;第二个层次为浅意识或无意识,无意识是人自己意识不到,但实际上会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比如,有些人从小到大在家庭环境当中受到很多不公平对待,父母对他进行打骂,甚至虐待,他从小生活在屈辱 的环境下,让他在幼小时期心灵就蒙上阴影,总是觉得自己很自卑,低人一等。长大以后,他在面对其他成人,在工作或生活中跟其他成人交往或交流的时候,接受他人批评的能力往往比较差。因为他内心深处比较自卑,当别人批评他的时候,很容易引起他强烈的反弹,他总感到别人对他的批评不怀好意,别人对他正常的、合乎理性的评价包含着某种潜在的威胁。因此可能会采取一种非理性的方式去反击或仇恨他人。他之所以不能够包容别人的批评,不能够和他人正常理性地交流,可能跟他童年时代的生长环境,特别是父母对他的对待方式有极大关系。但他自己意识不到这一点,他只是在一种自卑心理的支配下,本能地开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假如他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他在人际关系交往当中的矛盾、冲突在很大程度上跟他的自卑

情结有关,而这种自卑情结又与他幼小时期所遭遇的不公平对待有关,那么他可能会改变自己,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自己的心理。这就是人要自我认识。

弗洛伊德这个人伟大的地方在于,他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和复杂。远远超出人们想像的范围。他甚至这样比喻,就是人的意识世界好比是大海当中冰山露出海面的那一角,而人的无意识世界恰恰是冰山隐藏在海面之下庞大的机体。

除了意识和无意识之外,还有一个下意识。下意识是第三个层次,这个下意识就好比是海平面,是从无意识世界到意识世界的中间过渡或转换环节,它是处在一种意识和无意识相混杂的模糊、浑浊状态。这就是弗洛伊德非常有

名的无意识世界、意识世界和下意识世界的三个层次的划分。

《论语》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什么要“三省吾身”?就是提醒人们认识自己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认识自己的艰难。人从小到大在一种环境下,养成一种思维的定式和习惯,一旦思维的定式和习惯形成以后,要想改变是非常难的。定式和习惯让人们把自己当下所接收的某种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当成是不言而喻的真理来对待,不会认识到其中的缺陷和问题。

我曾经在报刊上看到一个小故事,说有些人到南亚国家去旅行,我们知道,南亚国家是热带地区,大象非常多,很多人把象养在家里。大象跟人生活在一起,就像我们中

国人家里养猫、养狗一样,而他们家里养的是大象,一头有几千公斤重。这些南亚国家很多人家里养的几千公斤的大象,只用一根非常细的铁链拴在一个小木桩上,只要大象稍微使一点点力气,就能够把铁链挣断。但是,主人为什么丝毫不担心大象会挣断铁链跑走呢?我们发现,这些大象在幼小的时候就已经来到了主人家,在大象幼小的时候,主人就用这么一根细小的铁链拴住它,小象无论如何用力也没有办法把铁链挣断,久而久之,小象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铁链是永远不可能挣断的。即使在它长成几千公斤重,可以毫不费力地把铁链挣断的情况下,它也丝毫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要去挣断铁链。因此,主人也丝毫不必担心它会挣断铁链跑走。

不管这个故事是真还是假,它确实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人一旦养成了一种思维习惯和定式以后,要自身突破自己是多么地艰难。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在不断地养成自己的习惯。按照我的理解,我们成人,特别是在35岁以前,是一个人的性格和思维习惯形成定式的时期。在这样一个成长过程当中,有几个关键时期,如青少年时期、中小学时期和大学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接触的人,都会影响我们思维定式和习惯的形成,从而塑造我们的人格和习惯。而一旦塑造成形,我们往往终生把它当成是绝对正确的,我们会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行为处事,即使出了问题,遭遇挫折,甚至是灭顶之灾,我们也丝毫不会怀疑是由于错误的思维定式或者习惯所导致的。这也说明,人需要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和习惯。但应该怎样来

突破?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自省。也许没有比自省更基本、更有效地突破自己思维定式的途径了。

(四)定性

接下来,我想给大家讲的另外一个重要范畴就是所谓的“定性”。“定性”表面的含义是说一个人处变不惊,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突发事件或强大的压力,都能够保持自己内心世界的淡定,不会轻而易举地受到诱惑,乱了分寸。

1.淡定

前些年,我到一个亲戚家里去,他的孩子只有6岁,这个孩子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什么都是浮云,要淡定”。由于受电视广播的影响,现在连6岁的孩子都知道“淡定”的重要。这个“淡定”一方面是指处变不惊,另外一方面指一个人只有看淡了很多东西,才能够处变不惊。

不是说你想要让自己不惊就能够做到,实际上我们内心深处在乎太多的东西,从而导致我们没有办法真正做到处变不惊。

古人关于这个问题也讲得非常好,我在这里给大家看一下。宋代有位学者叫程颢,我们前面曾经说到过这个人,他是程颐的哥哥。程颢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弟弟程颐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二程”,是“北宋五子”的杰出代表。后来所谓的“程朱理学”,就是从他这儿开始的。程颢曾经写过一篇非常好的文章,叫《定性书》。所谓《定性书》,就是说人要怎样才能够做到处变不惊。他在《定性书》里提到,张载曾向他提一个问题,说“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何如?”就是一个人在没有外部压力和挑战的情况下,可以安然不动,保持定性。

而一旦有了外部的诱惑,有了外界的挑战和压力,怎样才能够做到定性。程颢在回答他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即无论是动,还是静,都要定。“定性”并不是说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安静。“定性”主要是说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做到了心如止水,做到了神闲气定,不一定指一个人在外部的行为方面处在静止不动的状态。这是程颢的意思。

怎样才能够保持内心世界心如止水,神闲气定?即使在遇到了突发事件,遇到了强大的诱惑或者压力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这种状态?程颢在《定性书》里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胜万物而无情。”他的意思是说,真正能够做到处变不惊的前提是,一个人有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无论

你做的事情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多么重要,对自己多么有价值,也要保持一种能够放下、能够放手的心态。如果我们对自己追求的目标过于执着,一旦遇到压力、威胁的时候就可能会乱了分寸,很难把持住自己。所以他说,天地普照万物,表面来说它是有心的,但实际上是无心的;圣人处人处世非常合乎人情,表面来说圣人是有情的,但实际上是无情的。圣人和常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能够在用情之时忘情,用心之后无心,处在有心和无心之间,用情和忘情之际;然后让自己保持在一种出入自如的状态,所以才能够做到淡定,才能够做到定性。这是程颢对于“定性”问题的一种理解,他认为人要善于放得下。我觉得这种思想跟佛教和道教有一定的相关之处。

2.知止

《大学》中也讲到了一种“定性”的方法,“知止而后有定”。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应该跟程颢的说法有所区别。“知止”这个词理解起来,是有点麻烦,“止”表面意思是停下来。《大学》里所讲的一些其他话语,跟“止”有一定关系,所谓“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如果从这个方面理解,《大学》当中讲的“知止”,是说一个人找到了自己立身取世的根本有效之道,可以让自己满足了,可以让自己以此为最高标准。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当中,人要“知止”很难。打个比方来说,你想赚钱,钱赚得越多,欲望也会越大,更上一层楼。所以,你并不知道如何让自己真正得到满足,这叫不“知止”。读书人想出名,出了一本书,还想出第二本、

国学与人生智慧树篇四

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

单选题(共14道,14.0分)

第1题.“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1.0分)

a.《孔子》

b.《庄子》

c.《老子》

d.《易经》

正确答案:c

第2题.以下关于《易经》六爻叙述正确的是:(1.0分)

    a.初爻、上爻代表地;二爻、三爻代表人;四爻、五爻代表天 b.二爻、三爻代表地;四爻、五爻代表人;初爻、上爻代表天 c.初爻、二爻代表地;三爻、四爻代表人;五爻、上爻代表天 d.二爻、三爻代表地;初爻、上爻代表人;四爻、五爻代表天

正确答案:c

第3题.孔子认为,规定人际关系亲疏的是()。(1.0分)

    a.利 b.义 c.仁 d.礼

正确答案:d

第4题.根据钱逊老师本节所讲,()是孔子的两个精神支柱。(1.0分)    a.名和利 b.命和仁 c.仁和义 d.利与义

正确答案:b

第5题.南宋朱熹认为“自吉而趋凶”与“自凶而趋吉”是对以下哪两字的理解:(1.0分)

    a.吝、厉 b.凶、吉 c.吝、悔 d.吝、善

正确答案:c

第6题.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这句话中,孔子将以下哪个选项的两种治国思想进行了比较和评价?(1.0分)

    a.法家和道家 b.法家和儒家 c.道家和儒家 d.墨家和法家

正确答案:b

第7题.“吾日三省吾身”出自于()。(1.0分)

   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正确答案:a

第8题.《周易》和《易传》里“迁善改过”的思想可以用以下哪六个字概括:(1.0分)

  a.吝、厉、悔、善、凶、吉 b.吝、厉、善、咎、凶、吉   c.善、厉、悔、咎、凶、吉 d.吝、厉、悔、咎、凶、吉

正确答案:d

第9题.“所谓几者,始动之微也,吉凶之端,可先见而未著者也。”这句话的是谁说的?(1.0分)

    a.孔子 b.程颐

c.韩康伯 d.金景芳

正确答案:b

第10题.根据方朝晖老师所讲,静坐的三个要领是(1.0分)

    a.静心、观心、思心 b.思心、静心、虚心 c.静心、观心、净心 d.虚心、观心、净心

正确答案:c

第11题.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1.0分)

    a.本我、自我、他我 b.本我、自我、超我 c.我我、自我、超我 d.我我、他我、超我

正确答案:b

第12题.在《周易》中,乾代表(),坤代表()。(1.0分)

    a.阴;阳 b.阳;阴 c.义;仁 d.仁;义

正确答案:b

第13题.孔子认为仁的根本是()。(1.0分)

    a.孝悌 b.忠君 c.爱国 d.为己

正确答案:a

第14题.孔子提出正人的目标是希望人们成为()。(1.0分)

    a.圣人 b.官员 c.君子 d.隐士

正确答案:c

判断题(共87道,86.0分)

第1题.道德的至高境界是仁义。(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2题.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源于《周易》。(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3题.修养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克己”,克己的意思就是对自己的欲望要有所克制。(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4题.《论语•子罕》篇首章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里的“与”是赞许的意思。(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5题.本节课程主要是讲:怎样有一个好的开始,怎样有一个好的结局,怎样趋“吉”避“凶”的问题(这里的“吉”是指合理,“凶”是指不合理或会导致不合理)。(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6题.按照钱逊老师的观点,知命之所以重要,一是可以坚定信念,反对别人的反击;二是可以客观理智对待挫折和失败。(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7题.“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指的是对君子的要求,“文”指“仁”,“质”指“礼”。(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8题.以下的选项中,修养的三个原则是为己,由己和求诸己。(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9题.“修养”中的“修”是指一个强制的过程,通过人为的努力,强迫自己改变自己不好的东西;“养”也是改变自己,但与修相比,更加强调循序渐进的过程。(0.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a

第10题.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这句话讲了人性本恶的问题。(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11题.儒家的五部经典著作分别是《尚书》、《周易》、《诗经》、《礼记》和《春秋》。(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12题.《易经》中“变”的条件是“时”,强调与时偕行,因时而变。(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13题.钱逊老师对赵普所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持否定的态度。(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14题.钱逊老师在本讲中提到了“阳儒阴法”,阳儒阴法是一种外松内紧的统治策略,表面仁政,实际法治,既能笼络民心,又能保证专制。(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15题.按照方朝晖老师的观点,自我反省能够帮助我们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唯此人生才可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0.0分)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16题.《易传》中讲“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按照杨庆中老师的观点,其中“变”是指:一切事物都应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17题.钱逊老师认为孔子治国为政思想的核心是政者正也。(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18题.“穷变通久”就是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其中“穷”为贫穷的意思。(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19题.《周易》认为“人道”特点就是要有忧患意识,能够进德修业、迁善改过,能够与时偕行方能安身立命。(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20题.《易传》中提到的“天”,其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自然而然”,“自然”最大的特点就是“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21题.按照儒学的解释,“性天中有化育,触处都鱼跃鸢飞”是比喻一种行云流水,从容快乐的生活状态。(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22题.“造化之精,性天之妙,唯静观者知之,唯静养者契之”出自宋代吕坤的《呻吟语》。(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23题.中国古代讲勇,首先在于能够不怕牺牲。(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24题.本节课程讲了《周易》中关于“人”的来源的问题,提出“人”乃“天地姻缊”而生,是自然而然的生成,人不是因为天地有意志而产生的。(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25题.“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克服困难,应当在它还容易的时候着手:要想实现远大的目的,应当从细微处做起。(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26题.在本讲中方朝晖老师举例“细链拴大象”的故事说明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27题.明代学者范立本在《明心宝鉴》中讲:“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意思是一个人只要内心安宁,哪怕是住在茅屋里,都能安稳自得,充实而满足。(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28题.程颢认为“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意思就是所谓的定,并不是使心念不动,也不是离动而后才叫定,只要顺理而动,动也是定。顺理当静,静就是定。天下没有性以外的物,无所送于事之往,也无所迎于事之来。(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29题.修养三原则的立足点是自觉。(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30题.《周易》是一本变化之书,它强调让人事事变,时时变。(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31题.《易经•系辞下传》中讲“几者动之微也”,其中“动之微”是指:一件事情刚刚开始,要动未动之时,也就是指一件事的苗头或兆头。(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32题.“中正当位”中“中正”二字的意思是恰到好处的意思。(0.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a

第33题.“如何变”及“如何防止变”的关键是“知几”,“知几”的关键是变,通过“变”来防止变,通过“变”来促进变。(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34题.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提出的无意识类似于中国古贤所讲的静。(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35题.北宋儒学大家周敦颐的《周子通书》中讲:“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命之所以流行,而不已也”,意思是动与静相辅相成,互为其根本,这样才能保证生命生生不息、良性循环的发展。(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36题.“克己复礼”指的是要克服与“礼”不合的思域,强调要完全恢复周礼。(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37题.《菜根谭》讲“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做事无需事事有计划,做到随遇而安即可。(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38题.杨庆中老师认为,“崇效天,卑法地”的核心是要认识自我。(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39题.《围炉夜话》中“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的意思是在平淡之中与人的交往才能长久,在平静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就像延长了一样。(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40题.《周易》从“天道”、“地道”、“鬼神之道”和“人道”四个层面论证了“信”能使人得到一个好的结果。(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41题.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孔子正名的提出,是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状态提出来的。(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42题.方朝晖老师将中国古代儒家修身思想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守静、存养、自省、定性、治心、慎独、主敬、谨言、致诚。(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43题.《大学》提出的修身养性的八个条目是:格物、致知、正意、诚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提出的修身养性的八个条目是:格物、致知、正意、诚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0.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b

第44题.孔子在《论语》中讲到弟子颜回“好学”,这里的好学和我们现代所讲的好学是一个意思。(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45题.“见利思义”中讲到利的取舍是以义为标准的。(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46题.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道”与道家所讲的“道”是同一个意思。(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47题.方朝晖老师所讲的“存养”一词出自于《旬子》“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48题.子曰“智而能愚,勇而能怯”,其中“勇”就是匹夫之勇,鲁莽之勇。(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49题.“大丈夫能屈能伸”中的“屈”和“伸”强调的是一个人为人处世要圆滑而不需要有德性修养。(0.0分)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50题.孔子认为,正名的根本在于正文。(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51题.二爻和六爻又叫“中爻”,在《周易》这本书中,二爻和六爻吉辞最多,凶辞最少,所以“中”带来的是吉利,这也是古人尚中的原因。(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52题.孔子认为“治国为正”的实质在于管制。(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53题.根据方朝晖老师所讲,古代人做学问最主要的目的是改造世界。(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54题.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其中孔子称樊迟为“小人”,意思就是说樊迟缺乏德行。(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55题.《菜根谭》中讲“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先无得罪于冥冥”,其中昭昭是指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冥冥是指人们能看见的地方。(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56题.孔子讲:“未知生,焉知死。”其意思就是人在活着的时候都活不出人的样子来,了解生前死后也没有意义。(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57题.程颐认为“心定者其言重以舒,不定者其言轻以疾”,意思是心定的人所说的话必定经过深思熟虑,所以(言论)正确而迟缓。心神不定的人不经思考而发表言论,所以(言论)浅显而急迫。(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58题.“庠者,养也”出自《孟子》,其中“庠”是疾病的意思。(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59题.《菜根谭》提出“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实际上说出了早睡早起身体好的道理。(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60题.宋代道家学者白玉瞻在《海琼白真人语录》中讲到:“至道之要,至静以宁其神”,“至静”的意思就是让自己的心灵到达平静到极致的地步。(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61题.“礼乐射御书数”就是古代所谓“六艺”,即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其中“御”指驾驭马车的技术。(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62题.《大学》中讲“知止而后有定”,意思就是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知道停下来,静心思考,走到问题的外面来想问题。(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63题.程颢,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南宋儒学代表人物之一,与其兄程颐并称“二程”。(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64题.儒家认为“中庸”就是安于做平庸的事,安于做平庸的人。(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65题.杨庆中老师本节讲座的主题是“穷性理与合天人”,也就是讲终极关怀,讲人的归宿的问题。(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66题.“信发于中”是指从内心里发出来的才叫诚信,而不是表面的东西。(0.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a

第67题.《论语》中讲“静而后能安”,意思就是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够获得内心的安宁。(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68题.“会《易》者不占”的意思是:真正懂易学的人,会按合理的、合乎自然规律的原则办事,不会靠占卜来找寻解决事情的方法。(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69题.“养”与“在事上磨”是矛盾的。(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70题.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经典。其中四书是指《论语》《孟子》《荀子》和《中庸》。(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71题.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其中“刑”为刑罚的意思。(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72题.孔子曾任“中都宰”、“司空”和“大司寇”官职,其中司空的职权是管理财政,大司寇是管司法。(0.0分)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73题.方朝晖老师认为修身三个重要的方法是:静坐、读书和在事上磨。(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74题.孟子认为生命和道义两者比较起来,生命的价值高于道义。(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75题.根据方朝晖老师所讲,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是:培育良好的心态,锤炼完善的人格,铸造应对复杂环境的定力,养成应对巨大压力的能力,这样一个人在事业和人生的道路上才会更加顺利,人生才会更加从容、自如和幸福。(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76题.苏格拉底认为人的真正智慧在于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77题.本讲中钱逊老师所讲的“孔颜之乐”反映出了孔子和颜回把物质生活放在首位。(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78题.“大丈夫能屈能伸”中的“能屈”是指在客观形势对己不利的时候,能够静守待时,能够遁世无闷,能够奉道待时。(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79题.《易传》把《庄子》称为“知几”之书、“研几”之书,即研究事物发展变化苗头和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书。(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80题.儒家的核心价值为义以为上,群己统一。(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81题.北宋程颐对“动静节宜,以养生也”的理解:我们要学会在自己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控制自己的节奏,使自己总是处在一种从容不迫的状态。(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82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中《坤》卦《大象传》。(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83题.“心无杂念,意不外走,心常归一,意自如如”出自道家学派白玉蟾的《东楼小参》,他的意思就是道家修身的秘诀之一在于清除自己不应有的杂念,使自己的心归于正确的地方,归于一处。(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84题.本讲的主题是“义与利:无奈却必须直面的抉择”,钱逊老师认为,要达到仁以为己任,就要从见义勇为做起。(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第85题.按照方朝晖老师的观点,《菜根谭》的“宁吾真体,养吾圆机”显得过于消极了。(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86题.孟子提倡舍生取义,孔子强调杀身成仁,实质上是否定了个人的人格独立。(0.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87题.“屈伸随时”就是识时务的意思,“屈伸”的本质是求变通久。其中“屈”是为了求变,“伸”是为了通而久。(86.0分)

 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智慧树答案2022
发布时间:2023-03-14
随着网络的发展,大学生网课成为了莘莘学子求学路上的一种学习方式,那么有没有适合查找大学生网课答案的方法?以下是查字典小编整理的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测试题,供大家参......
智慧树生态文明答案见面课 智慧树生态文明答案单元测试期末答案(5篇)
发布时间:2023-06-23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最新智慧树的课程(三篇)
发布时间:2023-01-11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
勇气与智慧的故事 勇气与智慧哪个更重要优质
发布时间:2023-05-24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
2023年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汇总四篇)
发布时间:2023-05-20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
2023年智慧和勇气的名人名言 智慧与勇气并存的事例优质(三篇)
发布时间:2023-05-18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2023年充满人生智慧的感悟语录摘抄 充满人生智慧的句子精选
发布时间:2023-04-28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感悟范文大全,供大家借鉴参......
辩证法名言与人生哲理 哲学中的人生智慧(五篇)
发布时间:2023-02-21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人生智慧修养道德
发布时间:2023-05-06
各位同仁: 我演讲的题目是"人生智慧修养道德"。在这里,我想把我参加工作以来的所学所思,以简略的形式谈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人生百十年,于历史长河,宇宙发展来说,.........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的知识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是必修几实用
发布时间:2023-05-08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
2022年大学生职业规划网课答案智慧树(5篇)
发布时间:2023-03-28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
创业策划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四篇(大全)
发布时间:2023-07-07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
2023年周国平智慧的诞生读后感(6篇)
发布时间:2023-03-19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
最新少儿节目主持词智慧树(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3-26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
最新智慧名言短句 智慧人生的经典名言(14篇)
发布时间:2023-05-06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2023年创业策划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九篇)
发布时间:2023-05-22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最新感悟国学智慧模板
发布时间:2023-04-26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感悟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感悟,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写才恰当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
2023年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20
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
2023年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五篇)
发布时间:2023-05-20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
2023年智慧背囊观后感(四篇)
发布时间:2023-03-17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观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
2023年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期末考试答案(5篇)
发布时间:2023-07-26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少儿节目主持词智慧树(23篇)
发布时间:2023-05-04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智慧树知到形势与政策2022春章节测试答案
发布时间:2023-06-15
与其它课程相比,形势与政策课有其鲜明特点,其内容时效性强、教学领域宽、教育政策性突出、教法灵活多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智慧树知到形势与政策2022春章节......
最新《中国人的智慧》读后感(3篇)
发布时间:2023-01-16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人生智慧语录图片模板
发布时间:2023-04-23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
比智慧
发布时间:2023-01-22
比智慧 (相声) 张汉峰 甲:最近我就琢磨不透,我怎么琢磨就是琢磨不透! 乙:啥事啊琢磨不透? 甲:啥事儿?你说是人聪明还是猴子聪明? 乙:当然是猴子,啊,当然是人聪.........
最新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8篇)
发布时间:2023-01-21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
2023年智慧团建官网四篇(优秀)
发布时间:2023-07-14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2023年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智慧树(3篇)
发布时间:2023-02-12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
2023年历史人物的智慧汇总
发布时间:2023-05-02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
最新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优质(四篇)
发布时间:2023-05-20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
智慧树知到创业管理答案(5篇)
发布时间:2023-01-11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
2023年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9篇(实用)
发布时间:2023-05-20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
2023年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模板(9篇)
发布时间:2023-05-20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讲解......
2023年智慧口号(5篇)
发布时间:2023-04-30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2023年识人的智慧作文模板
发布时间:2023-06-17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2023年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七篇(大全)
发布时间:2023-07-27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
2023年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精选8篇)
发布时间:2023-06-16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
2023年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汇总5篇)
发布时间:2023-06-11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以下是......
2023年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模板五篇)
发布时间:2023-05-20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
最新观看智慧树心得体会(三篇)
发布时间:2023-07-19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
智慧钥匙柜 智慧钥匙玩具(3篇)
发布时间:2023-01-11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
2023年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九篇(汇总)
发布时间:2023-06-16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
2023年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六篇(优质)
发布时间:2023-05-20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
2023年创业策划书ppt内容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九篇)
发布时间:2023-05-20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2023年创业策划书ppt内容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七篇)
发布时间:2023-05-20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创业策划书ppt内容......
2023年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模板六篇)
发布时间:2023-06-18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
2023年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三篇(优质)
发布时间:2023-05-20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
2023年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7篇(汇总)
发布时间:2023-07-07
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
读《人生的智慧》有感500字(五篇)
发布时间:2023-05-01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智慧人生舍得52度价格(4篇)
发布时间:2023-04-18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爱与智慧造就优秀班主任
发布时间:2023-02-27
爱与智慧造就优秀班主任 六月的杭城,桃红柳绿,有幸在美丽的浙江大学华家池畔的逸夫体育馆聆听了四场精彩的专家讲座。 几位专家用切身的实践经验,最新的理论指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当今我们.........
创业策划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精选七篇)
发布时间:2023-05-22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
爱与智慧造就优秀班主任
发布时间:2022-08-26
爱与智慧造就优秀班主任 三月的杭城,桃红柳绿,有幸在美丽的浙江大学华家池畔的逸夫体育馆聆听了四场精彩的专家讲座。 本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的主题是专业品质与细节完美。主讲的专家有全国优秀教.........
2023年做一个智慧的女人的句子 做一名智慧的女性(汇总8篇)
发布时间:2023-04-07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
创业策划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7篇(大全)
发布时间:2023-05-22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
智慧树职场沟通答案第三章(5篇)
发布时间:2023-07-15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
最新生活的智慧作文700字 生活的智慧作文素材(10篇)
发布时间:2023-04-18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懂得取舍的人生智慧800字范文 取舍间的智慧范文优质2篇
发布时间:2023-07-28
在抉择取与舍时,更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智慧。当你不堪重负时,你会扔掉什么?懂得取舍也是一种人生智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懂得取舍的人生智慧800字范文的内容,供大家......
人际交往智慧系列
发布时间:2023-06-01
人际交往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愉悦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的向往。我们讨厌面具、虚伪和险恶,我们渴望别人都对自己友善、理解、宽容,希望与每一个人相处都融洽、快乐。这并不是奢望,前提是你先学会友善、理解和宽容.........
最新创业策划书ppt内容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优秀四篇)
发布时间:2023-06-06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2023年智慧就在我们手中 在智慧中成长作文大全
发布时间:2023-04-20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
2023年职场生存智慧读后感(六篇)
发布时间:2023-07-20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
2023年创业策划书ppt内容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优秀6篇)
发布时间:2023-05-20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2023年创业策划书ppt内容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汇总(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07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2023年创业策划书ppt内容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七篇(优秀)
发布时间:2023-05-20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
2023年智慧阅读答案 知识不等于智慧阅读答案(8篇)
发布时间:2023-07-15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
畅言智慧课堂平板电脑 畅言智慧课堂使用手册(四篇)
发布时间:2023-07-17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大全8篇)
发布时间:2023-05-20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
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汇总六篇)
发布时间:2023-05-20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讲解......
最新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8篇)
发布时间:2023-05-20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
2023年创业策划书ppt内容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精选(8篇)
发布时间:2023-05-20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
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五篇(精选)
发布时间:2023-05-20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
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模板九篇)
发布时间:2023-07-05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
创业策划书ppt内容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九篇)
发布时间:2023-05-20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智慧口号押韵 智慧口号霸气押韵(五篇)
发布时间:2023-07-05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
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模板(7篇)
发布时间:2023-05-20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接下来小编......
2023年《教育的智慧》读书心得 《教育的智慧》读后感(5篇)
发布时间:2023-03-13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
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实用五篇)
发布时间:2023-07-23
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精选(10篇)
发布时间:2023-05-20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讲解介绍的相关方案......
从下棋里学人生智慧为题作文600字
发布时间:2023-05-31
棋盘虽小,智慧无穷。有的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有的是“高手过招,点到为止”。从中汲取出经验,才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应该得出的智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从下......
最新《智慧背囊》读后感500字 《智慧背囊》读后感800字(四篇)
发布时间:2023-07-24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智慧背囊》读后......
2023年智慧寓言故事200字 智慧寓言故事绘本15篇(汇总)
发布时间:2023-04-04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智慧寓言故事20......
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10篇(模板)
发布时间:2023-05-20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
最新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8篇)
发布时间:2023-05-20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
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通用(8篇)
发布时间:2023-05-20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
创业策划方案 创业策划与实践智慧树答案六篇(实用)
发布时间:2023-05-20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就是小编给大......
教师入职演讲稿:智慧与爱心
发布时间:2022-12-15
教师入职演讲稿:智慧与爱心今天站在这里,内心难免有些惶恐,因为我所面对的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前辈,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作为一个处于教育教学这份职业的婴幼儿阶段的新手教师,脑海里有时会有千千万万的疑惑。但同时新手也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将这份职业做好的可能性,这是一个虚心求教、努力探索的过程。前几天和一个刚毕业的高三学生,谈到对他影响深刻的老师时,他说,虽然那位老师不是我的班主任,但我一直把她当做我的班.........
最新少儿节目主持词智慧树(二十篇)
发布时间:2023-04-15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
2023年智慧城市缺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3-05-12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